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百年了。
这会儿,南新仓一言不发地守着城东一角,发言的是带着各种心情进进出出的人。南新仓不动声色,想着自己的心事,最多的是曾经的辉煌,想着元明清那阵子自己虽不是最有面子,但却是何等重要和何等有用武之地啊。元代南北大运河修浚,让江南的漕米、物资走马灯似的运往京城的各个仓廒,那时南新仓就在运河终点上,眉眼端正地等着把那些维系京师民生大计货品悉数收进,这个城市,仓廪实了,心也实了。
如果不是带着急吼吼的商务心情和表情到大董烤鸭店或是去“饭前饭后”去赴一场推杯换盏的商务之约,到南新仓的时间最好是在傍晚,白天行将结束,夜幕刚刚拉开,城市和人都松了一口气,心态也平和了许多。
最好的方式是步行或是搭乘公共交通,可以看到这个时间,这个城市的另一副模样。这时的北京城上演的是另一种忙,红男绿女们忙着从二三环边上大大小小的写字楼里奔出,那样子跟早晨奔入时大不一样,满鼻满眼地写着:“8小时终于结束了”和诸如此类,当然也有留守办公室的,要么是不肯离开要么不能离开,看一眼写字楼的渐明渐起的灯光就知道了。
这是个特殊的夏天,人们还都自觉不自觉地呆在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party氛围里欲罢不能,通常会在地铁略显拥挤的车厢里,更多次身贴身、面对面地看着更多的外国人,看着他们穿得稀松平常,跟我们一样从一线换了二线,自如常态地到自动处理机前给刚刚买了不久的交通卡再次充值,为的是更好的看北京。
其实,南新仓也是商务的,这里的烤鸭,这里的改良菜品都以一种商务的姿态出现在花花绿绿的餐牌上,价格也很商务。想想很自然,来这里的人讲求一点身份,讲求一点好客之道,好吃都退而求其次了,这是南新仓能够满足他们的,不然,人们早就轰轰烈烈地奔到人气指数更高涨的大排档或是家常小店里大呼小叫,极尽欢愉去了,何苦在这里端着呢。
想来这就是这片地方的功能吧。有时普通人会远远地看着这一片又老又新的地方不知所措,搞不懂这里在干什么或者自己能这里在干什么,只记得这里以前是能买到最家常东西的第一百货公司,门脸的地方现在被大理石雕塑仓斗所取代,人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脚跨进去买针头线脑,剩下的只是拍照留影,觉得左手边一号仓的新北京画廊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也有外地游客试着探进头去,底气不足地问:能进来看看吗?
有一个段子很有趣,杨振宁夫妇来这里的“皇家粮仓”看“厅堂版”昆曲《牡丹亭》,他带了一具望远镜——物理学家要么没弄明白演出场所,要么就是高估了明清皇家粮食储备的规模。演戏的这座古老仓房,从东墙到西墙也就20米出头,出品方有句宣传词是“裙裾莲步,暗香迫近眼眉”,媒体报道说“演员的水袖能挥到观众的鼻尖”,还真不夸张。于是从头到尾,那望远镜只好乖乖地呆在杨先生的腿上,没了用武之地。
厅堂版《牡丹亭》的序曲是“牡丹宴”。里边重新装修成两层楼的餐厅,自助式“牡丹宴”的菜品算不上奢华,但足够精致。餐桌错落在裸露的梁柱与砖墙之间,食客身边有几处液晶屏幕,静静地把隔邻十八号仓里扮戏房的情形传送过来。演员正在那边整装候场,不紧不慢,气定神闲。
吃完这顿饭,看戏人便可移步去十八号仓,时间刚刚好,正是晚上7点半,是京城华灯初上的时段,可以把古粮仓的砖墙和一马路一隔的玻璃幕墙看个正着,白天是没有这份勇气和心情看的,这会儿觉得看得顺眼顺气得多,戏要开场了。
没有搭戏台,一片红毯从东墙平铺到仓房近乎正中,就是演戏的区域。随即是五排坐席,西端靠墙,是个木制的亭子。加上红毯两侧各两排坐席,一共只有63个散座。位少价自高,但导演汪世瑜也碰见过大学生花了680元买票看戏的,因为看过“青春版”,想瞧瞧“厅堂版”究竟什么样。当然这算极个别,厅堂版的自信缘自这样的想法:现在有钱有闲的人多了,有文化的也多,没有文化要文化的人也多。据他们观察,老外总是从最便宜的票买起,中国消费者从最贵的买起,也表示中国人还没有完全摆脱炫耀式的身份消费。厅堂版说,你可以买LV、Armani这些奢侈品牌,去夜总会买瓶洋酒甚至得上万元,或者抽一支雪茄,洗一个SPA,消费物质可以转到消费文化,具体到这里就是消费一场100分钟八场的《牡丹亭》, 概念上也契合:1409年始建的粮仓六百年了,“百戏之祖”昆曲也六百年;粮仓过去是储存京杭大运河上运来的江南稻米,现在厅堂版为这里送来江南戏曲。
在有限的“厅堂空间”里,咿咿呀呀的戏文唱腔和演员的表情身段似乎不再是惟一重点。有时候你得错开眼神去看高高投射在东墙上的中英文字幕,就是两边乐师的行头和演奏,也很值得多看几眼。每一回目开始,都是衣饰炫目的四花神提着白纸灯笼上场,一位书家挽袖舔笔在灯笼上题写回目的名字,高高地挂起来。戏台两侧四个玻璃缸里游着红的白的鱼,“惊梦”时风吹花落,就从鱼缸上边的房梁飘下玫瑰花瓣;“离魂”前秋雨寂寥,梁上又哗哗泄下水帘,坐在两边的要是没防备,能吓一小跳。
柳梦梅的A角曾杰也才25岁,是浙昆年轻的演员,汪世瑜的学生。画册里的柳梦梅蹬着双Y-3的板鞋,很“潮”,在张艺谋的那场开幕式上,曾杰演绎了几分钟的柳梦梅,那时他可能在想,这会儿得有多少人看到昆曲了,是他平时的厅堂版从没有过的人山人海。
厅堂版《牡丹亭》要常驻北京。南来的演员和笛师、鼓师也习惯了住在北京,排练、演出、生活,有点像在造一个剧场,办一个剧社。至此,南新仓也像红地毯的杜丽娘和柳梦梅一样,粉墨浓妆地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这会儿,南新仓一言不发地守着城东一角,发言的是带着各种心情进进出出的人。南新仓不动声色,想着自己的心事,最多的是曾经的辉煌,想着元明清那阵子自己虽不是最有面子,但却是何等重要和何等有用武之地啊。元代南北大运河修浚,让江南的漕米、物资走马灯似的运往京城的各个仓廒,那时南新仓就在运河终点上,眉眼端正地等着把那些维系京师民生大计货品悉数收进,这个城市,仓廪实了,心也实了。
如果不是带着急吼吼的商务心情和表情到大董烤鸭店或是去“饭前饭后”去赴一场推杯换盏的商务之约,到南新仓的时间最好是在傍晚,白天行将结束,夜幕刚刚拉开,城市和人都松了一口气,心态也平和了许多。
最好的方式是步行或是搭乘公共交通,可以看到这个时间,这个城市的另一副模样。这时的北京城上演的是另一种忙,红男绿女们忙着从二三环边上大大小小的写字楼里奔出,那样子跟早晨奔入时大不一样,满鼻满眼地写着:“8小时终于结束了”和诸如此类,当然也有留守办公室的,要么是不肯离开要么不能离开,看一眼写字楼的渐明渐起的灯光就知道了。
这是个特殊的夏天,人们还都自觉不自觉地呆在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party氛围里欲罢不能,通常会在地铁略显拥挤的车厢里,更多次身贴身、面对面地看着更多的外国人,看着他们穿得稀松平常,跟我们一样从一线换了二线,自如常态地到自动处理机前给刚刚买了不久的交通卡再次充值,为的是更好的看北京。
其实,南新仓也是商务的,这里的烤鸭,这里的改良菜品都以一种商务的姿态出现在花花绿绿的餐牌上,价格也很商务。想想很自然,来这里的人讲求一点身份,讲求一点好客之道,好吃都退而求其次了,这是南新仓能够满足他们的,不然,人们早就轰轰烈烈地奔到人气指数更高涨的大排档或是家常小店里大呼小叫,极尽欢愉去了,何苦在这里端着呢。
想来这就是这片地方的功能吧。有时普通人会远远地看着这一片又老又新的地方不知所措,搞不懂这里在干什么或者自己能这里在干什么,只记得这里以前是能买到最家常东西的第一百货公司,门脸的地方现在被大理石雕塑仓斗所取代,人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脚跨进去买针头线脑,剩下的只是拍照留影,觉得左手边一号仓的新北京画廊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也有外地游客试着探进头去,底气不足地问:能进来看看吗?
有一个段子很有趣,杨振宁夫妇来这里的“皇家粮仓”看“厅堂版”昆曲《牡丹亭》,他带了一具望远镜——物理学家要么没弄明白演出场所,要么就是高估了明清皇家粮食储备的规模。演戏的这座古老仓房,从东墙到西墙也就20米出头,出品方有句宣传词是“裙裾莲步,暗香迫近眼眉”,媒体报道说“演员的水袖能挥到观众的鼻尖”,还真不夸张。于是从头到尾,那望远镜只好乖乖地呆在杨先生的腿上,没了用武之地。
厅堂版《牡丹亭》的序曲是“牡丹宴”。里边重新装修成两层楼的餐厅,自助式“牡丹宴”的菜品算不上奢华,但足够精致。餐桌错落在裸露的梁柱与砖墙之间,食客身边有几处液晶屏幕,静静地把隔邻十八号仓里扮戏房的情形传送过来。演员正在那边整装候场,不紧不慢,气定神闲。
吃完这顿饭,看戏人便可移步去十八号仓,时间刚刚好,正是晚上7点半,是京城华灯初上的时段,可以把古粮仓的砖墙和一马路一隔的玻璃幕墙看个正着,白天是没有这份勇气和心情看的,这会儿觉得看得顺眼顺气得多,戏要开场了。
没有搭戏台,一片红毯从东墙平铺到仓房近乎正中,就是演戏的区域。随即是五排坐席,西端靠墙,是个木制的亭子。加上红毯两侧各两排坐席,一共只有63个散座。位少价自高,但导演汪世瑜也碰见过大学生花了680元买票看戏的,因为看过“青春版”,想瞧瞧“厅堂版”究竟什么样。当然这算极个别,厅堂版的自信缘自这样的想法:现在有钱有闲的人多了,有文化的也多,没有文化要文化的人也多。据他们观察,老外总是从最便宜的票买起,中国消费者从最贵的买起,也表示中国人还没有完全摆脱炫耀式的身份消费。厅堂版说,你可以买LV、Armani这些奢侈品牌,去夜总会买瓶洋酒甚至得上万元,或者抽一支雪茄,洗一个SPA,消费物质可以转到消费文化,具体到这里就是消费一场100分钟八场的《牡丹亭》, 概念上也契合:1409年始建的粮仓六百年了,“百戏之祖”昆曲也六百年;粮仓过去是储存京杭大运河上运来的江南稻米,现在厅堂版为这里送来江南戏曲。
在有限的“厅堂空间”里,咿咿呀呀的戏文唱腔和演员的表情身段似乎不再是惟一重点。有时候你得错开眼神去看高高投射在东墙上的中英文字幕,就是两边乐师的行头和演奏,也很值得多看几眼。每一回目开始,都是衣饰炫目的四花神提着白纸灯笼上场,一位书家挽袖舔笔在灯笼上题写回目的名字,高高地挂起来。戏台两侧四个玻璃缸里游着红的白的鱼,“惊梦”时风吹花落,就从鱼缸上边的房梁飘下玫瑰花瓣;“离魂”前秋雨寂寥,梁上又哗哗泄下水帘,坐在两边的要是没防备,能吓一小跳。
柳梦梅的A角曾杰也才25岁,是浙昆年轻的演员,汪世瑜的学生。画册里的柳梦梅蹬着双Y-3的板鞋,很“潮”,在张艺谋的那场开幕式上,曾杰演绎了几分钟的柳梦梅,那时他可能在想,这会儿得有多少人看到昆曲了,是他平时的厅堂版从没有过的人山人海。
厅堂版《牡丹亭》要常驻北京。南来的演员和笛师、鼓师也习惯了住在北京,排练、演出、生活,有点像在造一个剧场,办一个剧社。至此,南新仓也像红地毯的杜丽娘和柳梦梅一样,粉墨浓妆地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