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单采和血浆置换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he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血浆置换治疗血液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百特公司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行白细胞单采、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单采及血浆置换70例患者,对其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的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通过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对血液疾病如急性白血病(AL)、慢性白血病(CL)、多发性骨髓瘤(MM)、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11P)等70例患者的治疗,减少了患者血液中的病理性成分,促进临床症
其他文献
<正>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涌现出各种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派别,从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罗米索斯基的“知能结构论”、到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巴纳斯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系统性和/或局部的炎症参与了从动脉粥样硬化起始到斑块破裂的全过程。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众多因素例如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高血.压和吸
对扫描电子显微镜静态/动态/电容耦合电压衬度像、电子束感生电流像、电阻衬度像在亚微米和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成像方法和成像特点进行了研究,对各种分析技术在失
目的:检测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表达水平,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对照组19例和ITP组47例初诊
目的:寻找与胃癌相关的呼气代谢谱,评价纳米传感器用于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纳米传感器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通过对胃癌、胃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130例受试
<正>随着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传统婚姻伦理观念不断变化,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单亲家庭逐渐增多。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单亲家庭及其子女的状况,探索解决单亲家庭困难的途径和方
从应用技术、管理方式、防治效果、市场推广、成本核算、经济效益等几方面介绍了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在本省绿色防控基地的应用及效益。其具体模式生命力强,贴切市场需求,值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同中国的洋务运动发生在同样历史条件下,目标和内容基本一致的社会改革运动。如果我们将两个运动及其文化政策进行比较,就会更清楚地看到,洋务运动按其性
当前,人们通常采用热电偶进行温升测量。对使用热电偶进行表面温升测量的试验进行了平行比对和分析,评估各种试验条件带来的影响,为试验条件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