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配对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x03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检测了33例经病毒学证实为Ⅱ型登革热病人和31名正常对照血清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结果发现登革热急性期,第一、二和三病日血清FDP的水平分别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有轻度的升高(P<0.01)。提示伴随登革病毒血症存在登革热急性期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轻度增加可能是本文病例止血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1988~1990年,对野鼠型和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7145人进行了隐性感染定群研究。1989年和1990年抗体阳转率,野鼠型疫区以20~49岁、农民最高,男女之比为2.1~2.2∶1;家鼠型疫区各年龄组无显著性差别,家庭妇女最高,男女之比为0.9∶1。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之比,野鼠型疫区为1∶22.6,家鼠型疫区为1∶42,表明HFRS是一种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在人群中主要呈潜在
1988年12月和1989年11月收集东海县人工饲养的紫貂肺252只,用免疫荧光(IFAT)技术检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原阳性10只,阳性率3.97%。并从EHFV抗原阳性的貂肺中分离到2株EHFV,从而首次证实了人工饲养的紫貂可自然感染EHFV。人工饲养的紫貂喜食鼠类,与人群接触密切,提示其作为EHF的宿主动物及其流行病学作用不可忽视。
期刊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病人常有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值升高,但持续时间短暂,至病程的恢复期多已正常。本文主要以肝活检病理改变探求与临床和ALT的关系。结果表明,出血热患者ALT值升高占34/41(82.93%)。42例肝组织(肝活检38例,死后肝穿刺4例)光学显微镜检查综合有肝细胞变性和/或坏死者共41例(97.62%),肝窦受压变窄39例(92.85%),肝窦内皮细胞肿胀、部分肝窦扩张充血
期刊
期刊
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然后通过葡萄球菌A-琼脂糖凝脱柱(SBA)进一步纯化CIC,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IC中EHF病毒的特异性多肽成分。此外,对纯化的CIC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分子水平证实其特异性。将PCR产物作DNA琼脂凝胶电泳,从DNA区带位置证实
用血红蛋白酶释放法(Hb-ERA)对96例流行出血热(EHF)患者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加以检测,分析了EHF患者ADCC活性的变化及其与病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EHF患者发病初期ADCC活性增高,而其余各期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述结果证实EHF患者病程中有杀伤细胞(K)功能失常之现象。
1985~1990年广州市发生以发热、头痛、乏力、皮疹、出血等临床症状的疾病流行。采集病人血清和捕捉蚊媒,用C6/36白纹伊蚊细胞系分离病毒和血清学检测,结果,1985年分离得5株病毒,1986年30株,1987年9株,1990年12株。应用抗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补体结合试验和双份血清抗体检测进行鉴定,1985年分离的病毒株为1型登革(DEN)病毒,1986~1987年为2型DEN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