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质感的困惑,在过去与现在或许只困扰少数人,但随着越多人成为创意工作者,依靠自己的作品生存与生活、而不再是简单完成一份任务,这个困惑将进入更多人的心中。
我们这一代人中,无论具体做什么、作品是什么形态,大都对品质感有着深刻的感受与困惑。典型的困惑是,尽管对作品充满信心,但又总觉得品质感未到位、还有改善空间,在两者之间纠结。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完美主义”来打消这种困惑,虽然完美二字的确是持续困惑的来源。我想,品质感这个词。和亚历山大在《建筑的永恒之道》中所用的“生气”(alive)这个词一样,是不需要解释、也无法解释的,需要讨论的是面对品质感的困惑。
品质感的困惑,有不少客观原因。无论对自己的作品多么自得,我们早已经不能盲目到只跟眼前能看到的对比。更何况全世界最优秀的都在眼前,做工业产品的,请看苹果;做算法的,请看Google,商业、时装、媒体每个领域大多如此。或许在多数领域不会是赢家通吃,然而我们自己总不免要和最好的去对比。如果涉足的是一些传统的领域,那些经历住时间的筛选、存世的作品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品质的差距。但这些传统领域还是幸运的,因为如果有心还能找到前辈、找到传统去学习,而在多数领域,能带我们一程的“师傅”都不存在,没有人有经验、经验已变得过时,更何况我们总不自觉拿身边的师傅和最优秀的对比。困惑就是,眼到了、手未到。
而在追寻品质感的过程中,困惑会进一步增多。“复制到中国”(Copy to China)是因互联网业而得名的词汇,但“复制”一直是重要的知识传播与学习的方式,问题是,在复制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在对比中疑惑,为什么魔法消失了?乔布斯引述毕加索的名句,“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s steal”(能工摹其形,巧匠摄其魂),品质感的落差总是出现在后半句上。困惑,来自于落差。用心、细致一点的对比,常是进行像素级的对照,分析每一处细节,反复地复制、调试,这能解决一部分困惑,又增加一些。增加的困惑是因为,我们常发现,除非是艺术家个人的作品,品质感都是源于背后的系统、是源于整个群体的专业度。
金出武雄教授说科研要“像新手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品质感的困惑,是因为我们“像新手一样思考”,新手会不顾一切限制条件要做到最好的。“像专家一样实践”则带来更多的困惑,专家级实践技艺的掌握需要更多的时间。更何况,金出武雄的意思是说,即便变成老手,也要能像新手一样看到新意思,即便是新手,也要进行专家级的实践。当然。对于看到视野的落差也看不到实践的成果落差的人来说,品质感的困惑不存在,或许品质感都不存在。而对能感受到的人,则是持续的困惑。
有些观点能稍缓解困惑,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是挪用克里斯滕森的“破坏式创新”,他的观点是,在商业上,颠覆性的新事物都是以较低的性能出现,满足当时市场上未被满足的需求,并通过较快的改进速率最终超过旧事物。无论是中国的诸多产品,还是中国互联网业,都证明了这种逻辑的实际价值。在这种逻辑下,品质感的落差甚至变成正向动力,推动改变。另一有效的观点是把困惑还给时间,说品质感的形成、品味的养成需要时间的历程,无法速成。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品质感寄望于持续的改进。试图依靠外在的系统,全盘地学习
,与借鉴。也可以通过提升专业度从而短期改善品质感。但是,它们都只能缓解,而无法根除。或许,品质感的困惑是永恒的,现在是出自与最优质的对比,而未来会源自和理想的对比,我们不得不与持久的困惑相处。
品质感的困惑,在过去与现在或许只困扰少数人,但随着越多人成为创意工作者,依靠自己的作品生存与生活、而不再是简单完成一份任务,这个困惑将进入更多人的心中。过去,面对这一困惑,人们常求助于视野与眼界、追求完美、用心与真诚、用时间雕琢等,这些大而化之的方式偶尔有效,而未来,品质感的落差与困惑则可能需要更细致的审视,因为它升级为创意经济下的“大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中,无论具体做什么、作品是什么形态,大都对品质感有着深刻的感受与困惑。典型的困惑是,尽管对作品充满信心,但又总觉得品质感未到位、还有改善空间,在两者之间纠结。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完美主义”来打消这种困惑,虽然完美二字的确是持续困惑的来源。我想,品质感这个词。和亚历山大在《建筑的永恒之道》中所用的“生气”(alive)这个词一样,是不需要解释、也无法解释的,需要讨论的是面对品质感的困惑。
品质感的困惑,有不少客观原因。无论对自己的作品多么自得,我们早已经不能盲目到只跟眼前能看到的对比。更何况全世界最优秀的都在眼前,做工业产品的,请看苹果;做算法的,请看Google,商业、时装、媒体每个领域大多如此。或许在多数领域不会是赢家通吃,然而我们自己总不免要和最好的去对比。如果涉足的是一些传统的领域,那些经历住时间的筛选、存世的作品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品质的差距。但这些传统领域还是幸运的,因为如果有心还能找到前辈、找到传统去学习,而在多数领域,能带我们一程的“师傅”都不存在,没有人有经验、经验已变得过时,更何况我们总不自觉拿身边的师傅和最优秀的对比。困惑就是,眼到了、手未到。
而在追寻品质感的过程中,困惑会进一步增多。“复制到中国”(Copy to China)是因互联网业而得名的词汇,但“复制”一直是重要的知识传播与学习的方式,问题是,在复制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在对比中疑惑,为什么魔法消失了?乔布斯引述毕加索的名句,“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s steal”(能工摹其形,巧匠摄其魂),品质感的落差总是出现在后半句上。困惑,来自于落差。用心、细致一点的对比,常是进行像素级的对照,分析每一处细节,反复地复制、调试,这能解决一部分困惑,又增加一些。增加的困惑是因为,我们常发现,除非是艺术家个人的作品,品质感都是源于背后的系统、是源于整个群体的专业度。
金出武雄教授说科研要“像新手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品质感的困惑,是因为我们“像新手一样思考”,新手会不顾一切限制条件要做到最好的。“像专家一样实践”则带来更多的困惑,专家级实践技艺的掌握需要更多的时间。更何况,金出武雄的意思是说,即便变成老手,也要能像新手一样看到新意思,即便是新手,也要进行专家级的实践。当然。对于看到视野的落差也看不到实践的成果落差的人来说,品质感的困惑不存在,或许品质感都不存在。而对能感受到的人,则是持续的困惑。
有些观点能稍缓解困惑,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是挪用克里斯滕森的“破坏式创新”,他的观点是,在商业上,颠覆性的新事物都是以较低的性能出现,满足当时市场上未被满足的需求,并通过较快的改进速率最终超过旧事物。无论是中国的诸多产品,还是中国互联网业,都证明了这种逻辑的实际价值。在这种逻辑下,品质感的落差甚至变成正向动力,推动改变。另一有效的观点是把困惑还给时间,说品质感的形成、品味的养成需要时间的历程,无法速成。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品质感寄望于持续的改进。试图依靠外在的系统,全盘地学习
,与借鉴。也可以通过提升专业度从而短期改善品质感。但是,它们都只能缓解,而无法根除。或许,品质感的困惑是永恒的,现在是出自与最优质的对比,而未来会源自和理想的对比,我们不得不与持久的困惑相处。
品质感的困惑,在过去与现在或许只困扰少数人,但随着越多人成为创意工作者,依靠自己的作品生存与生活、而不再是简单完成一份任务,这个困惑将进入更多人的心中。过去,面对这一困惑,人们常求助于视野与眼界、追求完美、用心与真诚、用时间雕琢等,这些大而化之的方式偶尔有效,而未来,品质感的落差与困惑则可能需要更细致的审视,因为它升级为创意经济下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