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协于2014年10月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意义十分重大,既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又呼应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智力需求,也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吻合,为地方科协深入贯彻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
浙江省科协积极响应,扎实推进,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8次批示,多次研究部署和调研指导,并落实1700万元省长专项经费支持试点工作。尚勇书记等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领导更是多次亲临浙江指导试点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在重点支持宁波、绍兴、嘉兴等3个国家级试点单位示范创建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层面的试点工作,与2个县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在10个县域开展省级试点,建立全国学会服务站、省级学会服务站和创新驿站共71个,引领一大批学会开展“接地气”的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6年年底,各级学会在浙开展项目合作230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203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259个,共引进或联合创建创新平台284个,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培养硕士以上创新人才1000余名。仅浙江省农机学会为永康县级市引进“国千人才”2位、“省千人才”4位,专家团队8个;助推永康高新技术企业从试点前的7家发展至23家、科技型企业从8家发展至27家。通过助力工程的实施,浙江省学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近三年新增4A以上省级学会15家(其中5A以上9家)。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中心,谋篇布局搭平台
(一)搭建学会服务平台
聚焦浙江省八大万亿元产业,组织邀请各级学会在特色小镇、高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或工业设计基地建立服务站,组织专家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协作,努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浙江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破除技术瓶颈,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科技武装,为培育新的增长点开山铺路,助推“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型。比如,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助力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整合智力集聚平臺
针对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对高端科技人才需求旺盛实际,整合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基地等引智渠道,把国内外优质智力资源引向企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全省建立市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607家,柔性引进院士345名,其中海外院士15名,建站后上市的企业达54家。
(三)构建咨询服务平台
积极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开展咨询服务。2016年,组织50位院士专家围绕中国药物创新及产业化开展战略咨询,提出《关于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发展的建议》,被誉为中国新药创制的“杭州宣言”。
二、强化保障,立足长效建机制
(一)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2014年12月,紧跟中国科协步伐,在省级层面首先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明确各方职责,引导学会与地方政府及园区、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权责明确、合作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比如,在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特色小镇中,省药学会组建学科群,首先入驻磐安“江南药镇”,既引智又引资,帮助引进首轮投资2亿元、年产12亿袋中药颗粒剂项目,充分体现参与助力科技工作者知识价值的获得感。
(二)规范项目管理机制
会同省财政厅出台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把助力工程纳入竞争性项目进行管理,要求学会服务站等项目必须由牵头学会和市县科协及企业联合申报,构建了项目引领、供需两端发力的机制。
(三)优化上下联动机制
浙江省各地积极申报创建创新助力示范区,助力氛围浓厚。杭州市出台《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宁波市出台《大力推进学会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意见》,绍兴市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另外,2016年7月,尝试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学会服务站进行绩效评价,初步形成跟踪问效的监督机制。
三、汇聚资源,协同创新促实效
(一)建设一批助力学科群
浙江省的学会服务站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由1家省级学会牵头、邀请多家学会形成学科群,选派首席科学家挂帅,安排专家在服务站常驻,推动“科技社团进园区、教授博士下企业”活动常态化。目前,10个学科群正从服务1个园区向服务全省相关产业链延伸。其中,有的学会联合数十家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二)打造学会企业联合体
围绕“中国制造2025”宁波示范试点城市和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论坛德清会址建设,探索建立“三级四方”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三级”即国家级、省级、市级,“四方”即科协、学会、行(产)业和企业。通过学会群、企业群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形成纵横贯通的助力工程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工作
资源向基层和产业流动,达到汇聚资源、接长手臂、重心下移的目的,使助力工程对接更精准、联结更紧密、服务更务实,有效解决“倒三角”基层资源缺乏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推进跨部门协作
积极助推余杭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等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主动对接组织部(人才办)、发改、经信、科技、财政等部门,努力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创新要素,助推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形成有效汇聚科技创新资源的“大循环模式”。
(编辑部略有删减)
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
浙江省科协积极响应,扎实推进,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8次批示,多次研究部署和调研指导,并落实1700万元省长专项经费支持试点工作。尚勇书记等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领导更是多次亲临浙江指导试点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在重点支持宁波、绍兴、嘉兴等3个国家级试点单位示范创建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层面的试点工作,与2个县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在10个县域开展省级试点,建立全国学会服务站、省级学会服务站和创新驿站共71个,引领一大批学会开展“接地气”的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6年年底,各级学会在浙开展项目合作230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203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259个,共引进或联合创建创新平台284个,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培养硕士以上创新人才1000余名。仅浙江省农机学会为永康县级市引进“国千人才”2位、“省千人才”4位,专家团队8个;助推永康高新技术企业从试点前的7家发展至23家、科技型企业从8家发展至27家。通过助力工程的实施,浙江省学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近三年新增4A以上省级学会15家(其中5A以上9家)。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中心,谋篇布局搭平台
(一)搭建学会服务平台
聚焦浙江省八大万亿元产业,组织邀请各级学会在特色小镇、高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或工业设计基地建立服务站,组织专家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协作,努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浙江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破除技术瓶颈,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科技武装,为培育新的增长点开山铺路,助推“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型。比如,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助力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整合智力集聚平臺
针对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对高端科技人才需求旺盛实际,整合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基地等引智渠道,把国内外优质智力资源引向企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全省建立市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607家,柔性引进院士345名,其中海外院士15名,建站后上市的企业达54家。
(三)构建咨询服务平台
积极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开展咨询服务。2016年,组织50位院士专家围绕中国药物创新及产业化开展战略咨询,提出《关于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发展的建议》,被誉为中国新药创制的“杭州宣言”。
二、强化保障,立足长效建机制
(一)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2014年12月,紧跟中国科协步伐,在省级层面首先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明确各方职责,引导学会与地方政府及园区、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权责明确、合作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比如,在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特色小镇中,省药学会组建学科群,首先入驻磐安“江南药镇”,既引智又引资,帮助引进首轮投资2亿元、年产12亿袋中药颗粒剂项目,充分体现参与助力科技工作者知识价值的获得感。
(二)规范项目管理机制
会同省财政厅出台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把助力工程纳入竞争性项目进行管理,要求学会服务站等项目必须由牵头学会和市县科协及企业联合申报,构建了项目引领、供需两端发力的机制。
(三)优化上下联动机制
浙江省各地积极申报创建创新助力示范区,助力氛围浓厚。杭州市出台《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宁波市出台《大力推进学会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意见》,绍兴市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另外,2016年7月,尝试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学会服务站进行绩效评价,初步形成跟踪问效的监督机制。
三、汇聚资源,协同创新促实效
(一)建设一批助力学科群
浙江省的学会服务站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由1家省级学会牵头、邀请多家学会形成学科群,选派首席科学家挂帅,安排专家在服务站常驻,推动“科技社团进园区、教授博士下企业”活动常态化。目前,10个学科群正从服务1个园区向服务全省相关产业链延伸。其中,有的学会联合数十家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二)打造学会企业联合体
围绕“中国制造2025”宁波示范试点城市和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论坛德清会址建设,探索建立“三级四方”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三级”即国家级、省级、市级,“四方”即科协、学会、行(产)业和企业。通过学会群、企业群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形成纵横贯通的助力工程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工作
资源向基层和产业流动,达到汇聚资源、接长手臂、重心下移的目的,使助力工程对接更精准、联结更紧密、服务更务实,有效解决“倒三角”基层资源缺乏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推进跨部门协作
积极助推余杭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等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主动对接组织部(人才办)、发改、经信、科技、财政等部门,努力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创新要素,助推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形成有效汇聚科技创新资源的“大循环模式”。
(编辑部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