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学术》是依托复旦大学有关基督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而设立的一份"以书代刊"的刊物,创办于2002年,至今已经出版9辑,在通常情况下每年出版一辑。第一至第七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自第八辑起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复旦大学向来有研究基督教学术的传统。复旦大学的创办人马相伯校长及其后任李登辉校长均曾研究过基督教。近年来,复旦大学人文和社会学科加强了对基督教的教学和科研,招收相关的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目前每年出版两辑。评论以推动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为己任,围绕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重要现象,从学理上探根溯源、构建解释框架、寻求解决方案和最优路径,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人文社会学科是复旦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文科“国家重点学科”不仅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于引领和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整体水平,以及促进文科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孔丛子研究》共有上、下两编。上编为文献研究,主要从成书、文本、人名地名、版本四个方面对《孔丛子》进行不同维度的考察,经初步考证认为:《孔丛子》确实有先秦材料来源;全书材料性质有“撰述”、有“编纂”,也有流传中的材料变化;其中的人名、地名,大多符合先秦两汉史书记载,基本上可以作为研究先秦两汉历史文化的依据。下编是综合研究,主要对《孔丛子》涉及的孔氏家学、孔氏子孙的学术思想与传承、孔氏子孙的文学观念等问题进行探索。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大学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并积累了丰富的档案资源,真实地记载了几代复旦人呕心沥血、坎坷办学、发奋图强、走向辉煌的历史。多方位地收集与整理学校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编写参考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传承复旦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为学校工作服务,为社会服务,一直是复旦大学档案馆工作的基本内容。
复旦发展研究院成立于1993年2月12日,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共同起步。复旦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依靠复旦大学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集合学校各学科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学有专长、思想活跃的学者,以团队研究为主要方式,瞄准国家与上海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战略和对策研究,提交了一系列有份量的研究报告,对国家和上海发展的重大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上海市领导的重视和好评。
“2011复旦发展论坛: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选择”于2011年10月20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2演讲厅举行。论坛由上午的开幕式大会和下午的研讨会两部分组成,与会嘉宾发表了精彩的致辞和演讲,彰显了复旦发展研究院恢复运行、致力于建设一流智库的决心和信念。
在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的总体推进过程中,为发挥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优势和学术特色,回应我国国家与社会发展时代使命与战略要求,从现实问题出发,围绕“国家建设”,通过人才汇聚、团队合作、学科交叉、思想交锋,引导和凝聚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相关研究力量,以开创性的研究项目提升复旦社会科学相关学术单位和团队的学术引领力、以学术化的中国问题研究提升复旦社会科学相关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以系统性的学术创造力提升复旦社会科学相关学术思想的贡献力,复旦大学国家建设研究中心于2011年成立,复旦大学社
《微澜集——黄霖序跋书评选》是复旦大学黄霖先生收集其对师友著述序跋书评、各出版社关于名著新版的前言叙录以及黄霖先生本人著述的弁言、前言等共104篇作品,分为“师前友后”、“瓶内梅外”、“古韵今味”、“自说己话”四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