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西医治疗进展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许多患者在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普通感冒症状消失后,咳嗽仍持续且迁延不愈,一般表现为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血象及胸部影像学无异常,临床上称之为感染后咳嗽(PIC)。现普遍认为PIC主要由病毒、细菌如百日咳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病毒以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常见[1]。PIC病程一般3~8周,属亚急性咳嗽范畴,比占达40%~50%[2]。PIC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患者死亡,但频繁持久的咳嗽常引起焦虑、失眠、困倦、声音嘶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因此患者诊治需求高。PIC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无客观检查指标,也无针对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现就近年来PIC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西医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期刊
局部应用氟化物是世界公认的有效防龋措施之一。氟保护漆作为一种缓释剂型的氟化物,最早于1994年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现在临床常用的氟保护漆有duraphat (2.26%F)和protector(0.10
目的 观察飞燕草素葡萄糖苷(Dp)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响,并探索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 CCK-8等试剂盒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Dp(25、50
针刺配合揿针、梅花针治疗面肌痉挛26例,结果临床治愈12例,好转11例,无效3例。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WFME)于2012年对《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2003年版)进行了修订,在表述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调整,增强了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我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自2008年发布以来,一直作为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依据并得到了认证实践的检验。本文通过对2个标准总体、领域、注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炎,好发于老年人,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不可逆下降为主要表现,胸部高分辨CT(HRCT)表现为双下肺网状或蜂窝状影。IPF致残率和致死率
运用药物透皮、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30例,结果痊愈70例,显效5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9%。本疗法有明显的消炎、止痛、解痉、消肿作用,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全球医疗环境的迅速变化对所有医学卫生人才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当今医学教育滞后的突出表现是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缺陷、胜任能力不足。以卫生系统需求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和体制改革,在相互依存的教育体系中,以求实现转化式学习。转化教育是新一代系统性转型的必要途径,它以卫生系统需求为基础,注重胜任能力的转化,将医学基本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服务技能,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进程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rn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
采取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结果治愈28例,好转2例。认为急性腰扭伤为气血运行受阻,壅滞腰部导致疼痛。人中是督脉末端之穴,刺激可疏通督脉,畅通气血,从而达到良好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