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N)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分析200例DN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丹麦产Keypoint肌电图仪,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波检测。结果:轻度损害中上肢SCV与下肢SCV与正常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损害中上肢SCV、下肢SCV、下肢MCV、下肢F波与正常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损害中上肢MCV、SCV,下肢MCV、SCV,上肢F波、下肢F波、H波与正常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N)以双下肢损害为重,而且糖尿病病程越长,下肢损害越重。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分型;治疗
DN是糖尿病最常见也是最早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隐匿性强,尤其是在新疆南部地区,生活饮食习惯与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和就医条件,DN的发病率就更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现回顾我院200例DN患者的肌电图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0例,为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且糖尿病病程5-20年的患者,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25-65岁之间。[1]符合以下项目:①存在糖尿病②可除外非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③自觉症状(四肢麻木疼痛或单肢疼痛)可认为是糖尿病性神经损害所致④双侧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2 检测方法
采用丹麦维迪公司产的Keypoint 4肌电诱发电位仪,受检者在室温保持22-25℃的安静环境中,肢体表面温度保持在34-36℃中进行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的神经包括上肢的正中神经和下肢的胫后神经。测定神经电生理参数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波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胫后神经和正中神经的F波及胫后神经的H波,SCV采用表面电极顺向法测定,MCV用表面电极在踇展肌及拇短展肌记录,采用内踝-腘窝及腕-肘刺激。神经电生理检查的结果分析参考北京协和医院肌电图室汤晓芙的正常者标准。
1.3 分型
(1)轻度损害(117)例:仅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
(2)中度损害(68)例:以四肢感觉传导速度(SCV)、双下肢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F波、H波延长为主,未累及上肢运动传导速度(MCV)。
(3)重度损害(15)例:以四肢感觉传导速度(SCV)、四肢运动传导速度(MCV)均减慢,F波、H波延长为主。
2 结果
(表1)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分组比较(X±S)
根据以上分型把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N)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使用SPASS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三组数据与正常值比较,经t检验得出结果, 轻度损害中上肢SCV与下肢SCV与正常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损害中上肢SCV、下肢SCV、下肢MCV、下肢F波与正常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损害中上肢MCV、SCV,下肢MCV、SCV,上肢F波、下肢F波、H波与正常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可以直接反映髓鞘的情况,因此,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能直接反映周围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等基本特征,可以准确反映神经的传导功能,传导速度的减慢可以视为周围神经受累的特征性表现[2]。随着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开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但该病的病因不明,不是单因素致病,更多的是多因素相互作用而使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普遍认为可能与高血糖有关[3],目前有两种假设:1.血管性假说,认为高血糖患者常伴有血管病,神经活检发现毛细血管闭塞的数目越多,病情越严重。2.代谢性假说,高血糖患者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其在雪旺细胞的聚集,可造成渗透性损害并伴有阶段性脱髓鞘。[4]这与新疆南部地区饮食结构以高热量高能量为主所引起的高血糖导致DN发病率高相一致。轻、中、重度损害之间两两比较,只有双下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DN以双下肢为重,而且糖尿病病程越长,下肢损害越重,这也与临床检查结果相一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防止周围神经损害进行性加重。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分型对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有一定意义。[1]神经传导检查的异常反映神经病病损类型,神经传导检查异常与神经病的临床严重程度相关,神经传导检查异常与糖尿病病程成比例,神经传导检查的异常程度,糖尿病控制不好的患者比控制好的患者为重。在轻度组中(47例占轻度组中40%)可发现亚临床表现[5],即患者本人未发觉麻木感和刺痛感,但电生理检查可见SCV的减慢。故轻度组中患者仅需控制血糖,可防止DN的进行性发展。而在中度组中,电生理检查出现双下肢运动神经损害,F波延长和H反射延长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双下肢麻木、疼痛、有的患者会出现手足(特别是足)的异常寒冷和双下肢困乏无力。故中度组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需定期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因为DN的发病机制复杂,并不能认为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既可控制周围神经病变,而是应以改善患者症状和电生理的好转为标准。在重度组中,大多数患者(13例占重度组中的80%)都有足部溃疡,重点应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着重治疗糖尿病足,并给予大剂量营养神经治疗。
随着人们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现代医疗诊断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既能减轻周围神经损害的程度,又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故检测DN患者的周围神经NCV,特别是分析周围神经的损害程度,能够为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可有效防止周围神经进一步病变与恶化。
参考文献
[1](日)藤原哲司原著 宋新光译 糖尿病性神经病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4月 第18卷第2期
[2]阚美云 136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肌电图分析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2.Vol.15
[3]钱肇仁 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分析
[4]王新德 汤晓芙等 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5]卢祖能 曾庆杏 李承晏 实用肌电图学[M] 北京卫生出版社 2002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分型;治疗
DN是糖尿病最常见也是最早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隐匿性强,尤其是在新疆南部地区,生活饮食习惯与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和就医条件,DN的发病率就更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现回顾我院200例DN患者的肌电图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0例,为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且糖尿病病程5-20年的患者,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25-65岁之间。[1]符合以下项目:①存在糖尿病②可除外非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③自觉症状(四肢麻木疼痛或单肢疼痛)可认为是糖尿病性神经损害所致④双侧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2 检测方法
采用丹麦维迪公司产的Keypoint 4肌电诱发电位仪,受检者在室温保持22-25℃的安静环境中,肢体表面温度保持在34-36℃中进行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的神经包括上肢的正中神经和下肢的胫后神经。测定神经电生理参数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波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胫后神经和正中神经的F波及胫后神经的H波,SCV采用表面电极顺向法测定,MCV用表面电极在踇展肌及拇短展肌记录,采用内踝-腘窝及腕-肘刺激。神经电生理检查的结果分析参考北京协和医院肌电图室汤晓芙的正常者标准。
1.3 分型
(1)轻度损害(117)例:仅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
(2)中度损害(68)例:以四肢感觉传导速度(SCV)、双下肢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F波、H波延长为主,未累及上肢运动传导速度(MCV)。
(3)重度损害(15)例:以四肢感觉传导速度(SCV)、四肢运动传导速度(MCV)均减慢,F波、H波延长为主。
2 结果
(表1)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分组比较(X±S)
根据以上分型把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N)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使用SPASS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三组数据与正常值比较,经t检验得出结果, 轻度损害中上肢SCV与下肢SCV与正常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损害中上肢SCV、下肢SCV、下肢MCV、下肢F波与正常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损害中上肢MCV、SCV,下肢MCV、SCV,上肢F波、下肢F波、H波与正常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可以直接反映髓鞘的情况,因此,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能直接反映周围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等基本特征,可以准确反映神经的传导功能,传导速度的减慢可以视为周围神经受累的特征性表现[2]。随着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开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但该病的病因不明,不是单因素致病,更多的是多因素相互作用而使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普遍认为可能与高血糖有关[3],目前有两种假设:1.血管性假说,认为高血糖患者常伴有血管病,神经活检发现毛细血管闭塞的数目越多,病情越严重。2.代谢性假说,高血糖患者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其在雪旺细胞的聚集,可造成渗透性损害并伴有阶段性脱髓鞘。[4]这与新疆南部地区饮食结构以高热量高能量为主所引起的高血糖导致DN发病率高相一致。轻、中、重度损害之间两两比较,只有双下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DN以双下肢为重,而且糖尿病病程越长,下肢损害越重,这也与临床检查结果相一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防止周围神经损害进行性加重。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分型对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有一定意义。[1]神经传导检查的异常反映神经病病损类型,神经传导检查异常与神经病的临床严重程度相关,神经传导检查异常与糖尿病病程成比例,神经传导检查的异常程度,糖尿病控制不好的患者比控制好的患者为重。在轻度组中(47例占轻度组中40%)可发现亚临床表现[5],即患者本人未发觉麻木感和刺痛感,但电生理检查可见SCV的减慢。故轻度组中患者仅需控制血糖,可防止DN的进行性发展。而在中度组中,电生理检查出现双下肢运动神经损害,F波延长和H反射延长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双下肢麻木、疼痛、有的患者会出现手足(特别是足)的异常寒冷和双下肢困乏无力。故中度组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需定期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因为DN的发病机制复杂,并不能认为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既可控制周围神经病变,而是应以改善患者症状和电生理的好转为标准。在重度组中,大多数患者(13例占重度组中的80%)都有足部溃疡,重点应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着重治疗糖尿病足,并给予大剂量营养神经治疗。
随着人们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现代医疗诊断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既能减轻周围神经损害的程度,又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故检测DN患者的周围神经NCV,特别是分析周围神经的损害程度,能够为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可有效防止周围神经进一步病变与恶化。
参考文献
[1](日)藤原哲司原著 宋新光译 糖尿病性神经病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4月 第18卷第2期
[2]阚美云 136例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肌电图分析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2.Vol.15
[3]钱肇仁 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分析
[4]王新德 汤晓芙等 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5]卢祖能 曾庆杏 李承晏 实用肌电图学[M] 北京卫生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