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注国内纪实摄影的朋友,对韩冲这个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身为新华社记者的他,常年奔走在世界各地,韩冲用自己的镜头直面了许多战争与冲突,也记录下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在一张张震撼的战地和精彩的人文作品背后,我们可以阅读到摄影师内在的真诚,执着以及在摄影和人生方面的思考与沉淀。
记者:由于工作原因,你常常在许多发生武装冲突的地区进行拍摄,在心理上,你是如何面对这种环境的?
韩冲:其实真正到了冲突地区的时候,并不会感到害怕,而是想着怎样去找故事,把工作做好。当对自己的工作有个预期目标的时候,就会为了实现那个目标而暂时忽略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时甚至还会有一些亢奋。一般感到害怕是在工作结束之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挺后怕的。不过,依然会对下一次去(冲突)现场满怀期待。
记者:在战地拍摄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韩冲:除了会遇到危险,还有一次采访让我难以忘记。在利比亚的黎波里,我们采访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在战争期间不顾家里的反对,投身反对卡扎菲的战斗中,然后就一直没有和家里联系,直到战争结束后,她才知道儿子已经在战争中死去。当她诉说到这里的时候,就痛哭起来,这时我就拍下了她哭泣的画面。当时的快门声听着极其刺耳,我内心是觉得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用相机去攫取稿件所需要的苦难,而手指却必须要按下快门。一直到现在我还在为当时的拍摄感到不安,虽然作为记者,那是我该做的工作。
记者:在你非战地的拍摄经历中,你是如何体验和理解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人的生活的?
韩冲:一般我到一个国家,并不急于去看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名胜,而喜欢走在街上去观察那里人们的状态。我比较喜欢去菜市场,看看当地人主要吃些什么,有机会的话,去学校看看孩子们……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街头巷尾,这样能更好地体验他们的生活。而且我会交一些当地的朋友,他们会带我去一般游客不会去的地方,在那里又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即使是旅游,我也基本只在一个城市呆着,因为体验和理解,这是要花时间的,十天走三四个国家这样的旅游,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记者:你认为什么元素使得你的照片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
韩冲:一张照片想要有强大的感染力从而脱颖而出,必须简单有力。所谓的简单就是画面不花哨,也没有太多炫技的成分。有力,就是画面有内容、有故事,发人深思、有嚼头。在画面简单的基础上做到内容有力,这样的照片我觉得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记者:在战地以及日常生活纪实里,你眼中的“真实”具体指什么呢?
韩冲:在战地采访时,我结识了一位利比亚当地的记者。我们去前线的时候都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而他什么防护设备都没有。我们问他,你不觉得危险吗?他指着天空说:安拉就是我的防弹衣。确实,在中东北非一些冲突的地区,往往是当地记者跑在最前面,遇到的危险也最多,但是很多记者除了自己的新闻理想之外,还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不管信仰如何,都能使他们在面对危险时从容不惧,这一点我很钦佩。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在大马士革拍到过一位女士,她正在给路边摆摊的孩子一些钱,但是并没有要他的东西。当时已经是深夜了,看到这一幕场景,让我心里很温暖。虽然这种场景是很常见的,但是在大马士革四面硝烟弥漫的环境下,这種人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场面,更让人感动。在中东的开斋节,也会给穷人施舍斋饭,这些饱受磨难的国家,并没有因为战争或者动荡的局势,就忘记了人和人之间的善意,这能让人看到希望。
记者:有个小请求,你能否像Magnum Contact Sheets(一本关于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选片的书)这本书那样,晒出一些你拍摄并且经过挑选后的照片,并且从摄影师的角度阐释一下你的思路?
韩冲:这五张照片,是我在利比亚班加西拍的,那天是战胜的士兵回家的日子,他们受到了两边民众的夹道欢迎。我蹲在正在行驶的皮卡的前车盖上,拍一个士兵,他手里的枪已经换成了玫瑰。一个孩子也跳上车,和他一起享受民众的欢迎,我连拍了好几张,最后选定了最后一张,士兵的眼神坚毅,望向远方,仿佛在憧憬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而一旁的孩子,则忘我地庆祝着。我被这个画面打动了,一直到现在,这张照片还是我相当喜欢的照片之一。
记者:这些年你经历了战地和异国他乡,你镜头面对的主体以及拍摄心态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吗?
韩冲:这些经历对我的拍摄是有影响的,也就是我的风格基本定下来了,照片从形式上变化不大了。以前我在拍摄的时候,总是想找一些新奇的题材去拍摄,找一些奇奇怪怪的角度,去模仿前辈们的作品,但是现在我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了日常的生活场景,我想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到有趣的内容,并抓住它们。
记者:走出摄影,你如何审视自己?
韩冲:摄影之外的我其实算是比较宅的,而且我是没有什么常性的人,做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经常半途而废。不过我却对摄影保持了长久的兴趣,并且不断能从中找到刺激。
记者:方便给你的摄影包来个晒物照吗?
韩冲:这张,这是装的最多的时候,平时出去基本就是这些。相机选其中两台,一台背在身上,一台放包里备用。水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就是一些证件和日常用品了。现在胶卷拍的也少了,主要还是数码来拍,有的时候相机也只带一台,因为手机有时也是很好用的相机。
摘自《文艺生活周刊》
记者:由于工作原因,你常常在许多发生武装冲突的地区进行拍摄,在心理上,你是如何面对这种环境的?
韩冲:其实真正到了冲突地区的时候,并不会感到害怕,而是想着怎样去找故事,把工作做好。当对自己的工作有个预期目标的时候,就会为了实现那个目标而暂时忽略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时甚至还会有一些亢奋。一般感到害怕是在工作结束之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挺后怕的。不过,依然会对下一次去(冲突)现场满怀期待。
记者:在战地拍摄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韩冲:除了会遇到危险,还有一次采访让我难以忘记。在利比亚的黎波里,我们采访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在战争期间不顾家里的反对,投身反对卡扎菲的战斗中,然后就一直没有和家里联系,直到战争结束后,她才知道儿子已经在战争中死去。当她诉说到这里的时候,就痛哭起来,这时我就拍下了她哭泣的画面。当时的快门声听着极其刺耳,我内心是觉得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用相机去攫取稿件所需要的苦难,而手指却必须要按下快门。一直到现在我还在为当时的拍摄感到不安,虽然作为记者,那是我该做的工作。
记者:在你非战地的拍摄经历中,你是如何体验和理解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人的生活的?
韩冲:一般我到一个国家,并不急于去看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名胜,而喜欢走在街上去观察那里人们的状态。我比较喜欢去菜市场,看看当地人主要吃些什么,有机会的话,去学校看看孩子们……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街头巷尾,这样能更好地体验他们的生活。而且我会交一些当地的朋友,他们会带我去一般游客不会去的地方,在那里又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即使是旅游,我也基本只在一个城市呆着,因为体验和理解,这是要花时间的,十天走三四个国家这样的旅游,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记者:你认为什么元素使得你的照片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
韩冲:一张照片想要有强大的感染力从而脱颖而出,必须简单有力。所谓的简单就是画面不花哨,也没有太多炫技的成分。有力,就是画面有内容、有故事,发人深思、有嚼头。在画面简单的基础上做到内容有力,这样的照片我觉得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记者:在战地以及日常生活纪实里,你眼中的“真实”具体指什么呢?
韩冲:在战地采访时,我结识了一位利比亚当地的记者。我们去前线的时候都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而他什么防护设备都没有。我们问他,你不觉得危险吗?他指着天空说:安拉就是我的防弹衣。确实,在中东北非一些冲突的地区,往往是当地记者跑在最前面,遇到的危险也最多,但是很多记者除了自己的新闻理想之外,还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不管信仰如何,都能使他们在面对危险时从容不惧,这一点我很钦佩。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在大马士革拍到过一位女士,她正在给路边摆摊的孩子一些钱,但是并没有要他的东西。当时已经是深夜了,看到这一幕场景,让我心里很温暖。虽然这种场景是很常见的,但是在大马士革四面硝烟弥漫的环境下,这種人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场面,更让人感动。在中东的开斋节,也会给穷人施舍斋饭,这些饱受磨难的国家,并没有因为战争或者动荡的局势,就忘记了人和人之间的善意,这能让人看到希望。
记者:有个小请求,你能否像Magnum Contact Sheets(一本关于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选片的书)这本书那样,晒出一些你拍摄并且经过挑选后的照片,并且从摄影师的角度阐释一下你的思路?
韩冲:这五张照片,是我在利比亚班加西拍的,那天是战胜的士兵回家的日子,他们受到了两边民众的夹道欢迎。我蹲在正在行驶的皮卡的前车盖上,拍一个士兵,他手里的枪已经换成了玫瑰。一个孩子也跳上车,和他一起享受民众的欢迎,我连拍了好几张,最后选定了最后一张,士兵的眼神坚毅,望向远方,仿佛在憧憬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而一旁的孩子,则忘我地庆祝着。我被这个画面打动了,一直到现在,这张照片还是我相当喜欢的照片之一。
记者:这些年你经历了战地和异国他乡,你镜头面对的主体以及拍摄心态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吗?
韩冲:这些经历对我的拍摄是有影响的,也就是我的风格基本定下来了,照片从形式上变化不大了。以前我在拍摄的时候,总是想找一些新奇的题材去拍摄,找一些奇奇怪怪的角度,去模仿前辈们的作品,但是现在我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了日常的生活场景,我想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到有趣的内容,并抓住它们。
记者:走出摄影,你如何审视自己?
韩冲:摄影之外的我其实算是比较宅的,而且我是没有什么常性的人,做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经常半途而废。不过我却对摄影保持了长久的兴趣,并且不断能从中找到刺激。
记者:方便给你的摄影包来个晒物照吗?
韩冲:这张,这是装的最多的时候,平时出去基本就是这些。相机选其中两台,一台背在身上,一台放包里备用。水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就是一些证件和日常用品了。现在胶卷拍的也少了,主要还是数码来拍,有的时候相机也只带一台,因为手机有时也是很好用的相机。
摘自《文艺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