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并在其与生活、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儿童与生活”入手,实施活动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品德课程的教学功效。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儿童与生活;活动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44-0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由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基本框架。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科学运用“活动”策略,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情感体验,提高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改变枯燥说教,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将品德教学融入生活,让品德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获得真知,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巧设活动主题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生活中去开展活动,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力图通过再现丰富的、生动的、形象的生活事例或生活问题,精心设计活动主题,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学生有了这个需要,才能萌发内心的冲动,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逐渐形成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素质。
例如,教学“认识大自然”这一课,可重点设计一个“收获的季节”、“粮食是个宝”、“大自然的奥秘”、“春天的活动”、“夏天的动植物”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展开的。
二、 巧用活动形式
活动主题确定后,就要根据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儿童主体性、开放性的特点,指导、帮助学生实施活动内容我们常用的活动化教学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搜集资料
品德课堂中的很多知识不应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需要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去搜集而得。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要想让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作用,还得将收集到的资料按要求加以分类整理,才能供课上利用、交流。如在上《我们的家乡》这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多种办法收集我省名胜古迹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从而了解河北省的一些名胜古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课下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对我省的名胜古迹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后制成形式各样的小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内容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如他收集到的是哪里的名胜古迹,有什么特色,以什么出名等。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参观已做好的资料小报的展示与交流,分享感受,获得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美好体验。
(二)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现在的品德课堂上已经很常见了,小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分工、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分享、倾听。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少些排他性竞争。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教师要明确什么样的问题适合这种教学方式,一般来说应该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或者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需要形成相对全面的结论。其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会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有分工,交流和讨论,会倾听,使合作学习成为小组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不是交换苹果,而是交流思想。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工作,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应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要高于合作学习之前每个个人的独自成果,也就是在原来每个人的基础上有提升。具体形式有讨论资料、制定方案等,能让每一个儿童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愿望,锻炼表达能力。
(三)实践性活动
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去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
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上《春天的活动》一课时,可以设计“我们播种春天”的主题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积极地参加小种植活动。 第二周上《品德与生活》课时,孩子们汇报展示自己种的蒜苗、茉莉花小苗的观察记录……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动手做些小实验、小制作,来培养孩子的劳动和操作技能。例如教学《欢欢喜喜过春节》一课时,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剪窗花和拉花、吹气球、做灯笼,准备节目等,要求用自己的双手来装扮环境,喜迎新年。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实践性的活动中还包括一些社会调查形式的内容,在《收获的季节》主题活动中,让儿童在秋收后,到超市、菜市场等地儿去了解当地的农产品及与收获物有关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初步培养儿童的社会调查能力。
(四)调查
如教学《家庭的亲情》一课时,课前设计给每位学生发一张调查表。
调查者: 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
1.爸爸妈妈累了,你是怎样做的?
2.妈妈生病了,你又是怎样做的?
3.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学习、生活的?
4.在家里,你除了学习,还做了哪些家务活?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家庭采访、调查之后,再回到课堂。上课时,结合教学交流采访调查的情况。学生在交流时大都认识到了: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疼爱我们,我们应了解父母的辛劳,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在家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要积极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以实际行动给家庭亲人带来欢乐。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是通过间接的指导实现的,在课堂上汇报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调查的方法、过程,把儿童亲自做的事总结一下,初步培养儿童的社会调查能力。
三、巧借活动评价
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全面评价,要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所以,评价应灵活运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观察记录、作业、书面或口头测验、竞赛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品德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例如:在进行《多样的风俗》这个活动时,设计一环节让孩子们自由参观,相互看看调查表内容,并相互交流,让他们在自由活动中自主学习,同时,在活动之前,向他们提出了明确而又详细的要求:
1.看看别人调查的内容与你的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学到了什么?2.看了别人的调查表,你碰到了什么问题,问一问。3.把你手背上的小星星贴在你认为满意的调查表上。儿童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评价,自主地获得到更多的知识。他们要将手上的星星送出去,就得完成老师提出的前两个要求,认真看,相互询问,在看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没有调查到的知识。
(二)学生自评为主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开放性的评价
评价还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
在品德教学中,还可融入到少先队的“雏鹰争章”具体行动中,“雏鹰争章”活动融学校、社区、家庭评价为一体,注意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相互衔接,方法多样,重在激励,是符合低、中、高年级不同年龄学生需要的新型评价模式。如教学《团结友爱欢乐多》时,争“礼貌章”、“友爱章”,要按照争章计划开展自我训练,请家长当教练给予辅导,督促学生执行训练计划,还可请家长、同学、其他科任老师当评委,经常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上述三个方面从生成活动、实施活动、评价活动等进行了探索、分析、总结,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的合理运用这些“活动”策略,真正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主动地去学习探究,自觉地陶冶内化,同时,更多的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去,把广阔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之中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儿童与生活;活动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44-0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由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基本框架。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科学运用“活动”策略,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情感体验,提高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改变枯燥说教,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将品德教学融入生活,让品德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获得真知,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巧设活动主题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生活中去开展活动,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力图通过再现丰富的、生动的、形象的生活事例或生活问题,精心设计活动主题,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学生有了这个需要,才能萌发内心的冲动,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逐渐形成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素质。
例如,教学“认识大自然”这一课,可重点设计一个“收获的季节”、“粮食是个宝”、“大自然的奥秘”、“春天的活动”、“夏天的动植物”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展开的。
二、 巧用活动形式
活动主题确定后,就要根据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儿童主体性、开放性的特点,指导、帮助学生实施活动内容我们常用的活动化教学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搜集资料
品德课堂中的很多知识不应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需要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去搜集而得。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要想让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作用,还得将收集到的资料按要求加以分类整理,才能供课上利用、交流。如在上《我们的家乡》这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多种办法收集我省名胜古迹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从而了解河北省的一些名胜古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课下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对我省的名胜古迹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后制成形式各样的小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内容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如他收集到的是哪里的名胜古迹,有什么特色,以什么出名等。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参观已做好的资料小报的展示与交流,分享感受,获得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美好体验。
(二)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现在的品德课堂上已经很常见了,小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分工、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分享、倾听。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少些排他性竞争。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教师要明确什么样的问题适合这种教学方式,一般来说应该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或者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需要形成相对全面的结论。其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会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有分工,交流和讨论,会倾听,使合作学习成为小组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不是交换苹果,而是交流思想。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工作,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应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要高于合作学习之前每个个人的独自成果,也就是在原来每个人的基础上有提升。具体形式有讨论资料、制定方案等,能让每一个儿童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愿望,锻炼表达能力。
(三)实践性活动
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去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
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上《春天的活动》一课时,可以设计“我们播种春天”的主题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积极地参加小种植活动。 第二周上《品德与生活》课时,孩子们汇报展示自己种的蒜苗、茉莉花小苗的观察记录……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动手做些小实验、小制作,来培养孩子的劳动和操作技能。例如教学《欢欢喜喜过春节》一课时,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剪窗花和拉花、吹气球、做灯笼,准备节目等,要求用自己的双手来装扮环境,喜迎新年。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实践性的活动中还包括一些社会调查形式的内容,在《收获的季节》主题活动中,让儿童在秋收后,到超市、菜市场等地儿去了解当地的农产品及与收获物有关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初步培养儿童的社会调查能力。
(四)调查
如教学《家庭的亲情》一课时,课前设计给每位学生发一张调查表。
调查者: 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
1.爸爸妈妈累了,你是怎样做的?
2.妈妈生病了,你又是怎样做的?
3.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学习、生活的?
4.在家里,你除了学习,还做了哪些家务活?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家庭采访、调查之后,再回到课堂。上课时,结合教学交流采访调查的情况。学生在交流时大都认识到了: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疼爱我们,我们应了解父母的辛劳,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在家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要积极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以实际行动给家庭亲人带来欢乐。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是通过间接的指导实现的,在课堂上汇报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调查的方法、过程,把儿童亲自做的事总结一下,初步培养儿童的社会调查能力。
三、巧借活动评价
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全面评价,要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所以,评价应灵活运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观察记录、作业、书面或口头测验、竞赛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品德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例如:在进行《多样的风俗》这个活动时,设计一环节让孩子们自由参观,相互看看调查表内容,并相互交流,让他们在自由活动中自主学习,同时,在活动之前,向他们提出了明确而又详细的要求:
1.看看别人调查的内容与你的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学到了什么?2.看了别人的调查表,你碰到了什么问题,问一问。3.把你手背上的小星星贴在你认为满意的调查表上。儿童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评价,自主地获得到更多的知识。他们要将手上的星星送出去,就得完成老师提出的前两个要求,认真看,相互询问,在看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没有调查到的知识。
(二)学生自评为主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开放性的评价
评价还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
在品德教学中,还可融入到少先队的“雏鹰争章”具体行动中,“雏鹰争章”活动融学校、社区、家庭评价为一体,注意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相互衔接,方法多样,重在激励,是符合低、中、高年级不同年龄学生需要的新型评价模式。如教学《团结友爱欢乐多》时,争“礼貌章”、“友爱章”,要按照争章计划开展自我训练,请家长当教练给予辅导,督促学生执行训练计划,还可请家长、同学、其他科任老师当评委,经常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上述三个方面从生成活动、实施活动、评价活动等进行了探索、分析、总结,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的合理运用这些“活动”策略,真正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主动地去学习探究,自觉地陶冶内化,同时,更多的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去,把广阔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之中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