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43-01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得昼夜不息。”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为此,我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家利用花盆种植蔬菜和花卉,为学生组织一些有益、有趣的活动,丰富其生活阅历,尽量去满足那一双双渴望而好奇的眼睛。
1.观察生活,认真感悟
小学生平时的做、看、听、想、说、写,就是所谓的观察生活,表達生活。要研究的是让他们“做”些什么,怎么去“想”。 即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开展哪些活动,组织什么实践才更有利于进行观察指导,引发学生思考,以达到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目的。
例如,我们设计了一项“看看我们的黄瓜”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把在种黄瓜过程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可以拍成照片,可以画下生长过程图,可以把自己每天做点什么,看到有什么变化,想到些什么,听到别人有什么议论,都记下来。孩子写下感受:“看到如此惹人喜爱的黄瓜,真的觉得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当时我看到的时候,也被孩子的言语感动了。因为在种植过程中,我也全程参与了。短短一句话,我感同身受。这就是语言的感染力吧。
2.爱说乐写,言表心声
提到写作,必然要先说说语言训练。我主张“先说后写”,说写结合,把“说”放在重要位置。因为,“说”的过程,就是语言水平提升的过程。而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是一次更加严格的语言操练过程。
在开始阶段,学生都习惯口头表达。比如施玲:“播种了,我发现胡萝卜的种子细细长长的,有点像小瓜子。一星期后,胡萝卜的叶长出来了,像两片漂亮的羽毛。没过几天,真叶也长出来了,是手掌状的,看起来跟芹菜的叶子差不多了,真有趣。”蔡威:“我学着老师教的方法扦插月季花,在家里的花盆好种了一棵月季花,我每天都给它浇水。当它长大的时候,被小弟弟给拔了扔进了河里,我伤心极了。”蔡教凡:“虽然种子非常需要阳光,但太阳太过猛烈了,也会对种子产生影响,使种子发芽的速度慢了下来。” 蔡娟说:“通过参加劳动的体验教育,我才知道饭桌上的香美蔬菜来之不易,今后我要更加珍惜饭菜,决不浪费。”
从口语到书面语,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质的飞跃。其中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要。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写这一学期来在劳动基地上的一些收获和感受。“你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吗?”学生纷纷畅所欲言。“那么如何写下你的感受呢?关键是用你的笔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就是‘我手写我心’。”
可见,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观察日记的选材范围很广,于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和生活中便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我经常在布置课外作业时都是些指导性观察题目,学生回家后仔细观察种子,用眼睛去看,用身体感受,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写法指导再形成日记。
每当在劳动实践活动收获时,我都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如: “丰收的菜园”、“我爱自助餐”“绚丽的花朵”“谁种的菜最大”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但为学生增加了写作素材,提供了观察机会。
4.肯定激励,分享喜悦
对于学生观察日记我都进行批改。我经常性在本子上记下这些语句:“老师很愿意读到你的文章,因为你越写越好了”、“如果你再仔细地修改,你的文章会更精彩”、“你的题目很别致,与众不同”。多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老师常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写在学生本子上,往往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产生良性的连锁效应。
在讲评时先挑选有普遍性优点的日记让学生进行范读,然后师生及时表扬,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题材选得好的词语运用恰当,或者学生日记中有精彩片段的,我都拿来读给全班同学听,并给予点评。被读学生受到鼓舞,听到的同学也羡慕地奋起追赶。教师的点评,能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样的观察日记赏析,既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又是一次美的享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劳动感受,就是这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课外劳动实践活动,给劳动生活感受同语文的习作教学的有机整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为学生打开了一个观察农村的窗口,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施了有效的教育,具有可感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意志品质,劳动感受塑造出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了真实感受,有了写作欲望,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得昼夜不息。”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为此,我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家利用花盆种植蔬菜和花卉,为学生组织一些有益、有趣的活动,丰富其生活阅历,尽量去满足那一双双渴望而好奇的眼睛。
1.观察生活,认真感悟
小学生平时的做、看、听、想、说、写,就是所谓的观察生活,表達生活。要研究的是让他们“做”些什么,怎么去“想”。 即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开展哪些活动,组织什么实践才更有利于进行观察指导,引发学生思考,以达到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目的。
例如,我们设计了一项“看看我们的黄瓜”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把在种黄瓜过程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可以拍成照片,可以画下生长过程图,可以把自己每天做点什么,看到有什么变化,想到些什么,听到别人有什么议论,都记下来。孩子写下感受:“看到如此惹人喜爱的黄瓜,真的觉得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当时我看到的时候,也被孩子的言语感动了。因为在种植过程中,我也全程参与了。短短一句话,我感同身受。这就是语言的感染力吧。
2.爱说乐写,言表心声
提到写作,必然要先说说语言训练。我主张“先说后写”,说写结合,把“说”放在重要位置。因为,“说”的过程,就是语言水平提升的过程。而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是一次更加严格的语言操练过程。
在开始阶段,学生都习惯口头表达。比如施玲:“播种了,我发现胡萝卜的种子细细长长的,有点像小瓜子。一星期后,胡萝卜的叶长出来了,像两片漂亮的羽毛。没过几天,真叶也长出来了,是手掌状的,看起来跟芹菜的叶子差不多了,真有趣。”蔡威:“我学着老师教的方法扦插月季花,在家里的花盆好种了一棵月季花,我每天都给它浇水。当它长大的时候,被小弟弟给拔了扔进了河里,我伤心极了。”蔡教凡:“虽然种子非常需要阳光,但太阳太过猛烈了,也会对种子产生影响,使种子发芽的速度慢了下来。” 蔡娟说:“通过参加劳动的体验教育,我才知道饭桌上的香美蔬菜来之不易,今后我要更加珍惜饭菜,决不浪费。”
从口语到书面语,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质的飞跃。其中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要。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写这一学期来在劳动基地上的一些收获和感受。“你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吗?”学生纷纷畅所欲言。“那么如何写下你的感受呢?关键是用你的笔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就是‘我手写我心’。”
可见,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观察日记的选材范围很广,于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和生活中便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我经常在布置课外作业时都是些指导性观察题目,学生回家后仔细观察种子,用眼睛去看,用身体感受,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写法指导再形成日记。
每当在劳动实践活动收获时,我都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如: “丰收的菜园”、“我爱自助餐”“绚丽的花朵”“谁种的菜最大”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但为学生增加了写作素材,提供了观察机会。
4.肯定激励,分享喜悦
对于学生观察日记我都进行批改。我经常性在本子上记下这些语句:“老师很愿意读到你的文章,因为你越写越好了”、“如果你再仔细地修改,你的文章会更精彩”、“你的题目很别致,与众不同”。多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老师常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写在学生本子上,往往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产生良性的连锁效应。
在讲评时先挑选有普遍性优点的日记让学生进行范读,然后师生及时表扬,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题材选得好的词语运用恰当,或者学生日记中有精彩片段的,我都拿来读给全班同学听,并给予点评。被读学生受到鼓舞,听到的同学也羡慕地奋起追赶。教师的点评,能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样的观察日记赏析,既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又是一次美的享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劳动感受,就是这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课外劳动实践活动,给劳动生活感受同语文的习作教学的有机整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为学生打开了一个观察农村的窗口,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施了有效的教育,具有可感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意志品质,劳动感受塑造出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了真实感受,有了写作欲望,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