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认识
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为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三种;从过程上,可以分成导入行为、延伸行为和结束评价行为三种;从方式上,又可以分为讲授行为、对话行为、探究行为、综合行为等。
后现代教育思想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定位为“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即有意义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之间的交际往返、互助作用的过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创新探索
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前提是
(一)、语文教师观念、行为的转变。
1、建立和谐自然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历来是教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强调平等与对话的师生关系,都在探寻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师生关系。但笔者认为,师生关系贵在和谐自然,建立互相理解、帮助的关系。这需要教师先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爱其师,则勤其学”,当他感到教师的真诚关心和教师接受他的看法、建议时,他会主动亲近教师,并表达他自己的想法,这是师生互动的前提。
语文教师是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的人。执教的内容大多是文道兼美的文章,在平日课堂教学中就需让学生体会道的所在。语文教师可以看到流露学生心事的习作,适时地与学生交流,这样更了解学生。笔者执教二十多年,经常查看学生的日记,多次当面批改学生的作文,询问他想写什么,结果写出来什么,然后拿出好的文章让他自己比较,从中既可了解他的想法,也可以帮助他改进作文。加上平时对周记认真审读、细心点评等,了解学生甚多。学生感觉到老师真诚的帮助,作为老师,也感觉到学生对自己真诚的欢迎。甚至后来上公开课,在执教《小巷深处》时,我想让学生尝试“父母的爱无处不在”片段口头作文,于是我问“你们能否从生活中的细节中发现父母对我们的爱”。可能是公开课人多来听课的紧张,教室里一下没了声音,我一时陷入尴尬。这时一个平时比较腼腆的女生站起来,“让我来说吧”。她说得很好。我并非想让公开课就多么“热闹”,但为了让自己不“出丑”,我决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所以我没想刻意让这堂课有多出色。但是,就她的这句话,还是让我感受到了她对老师的支持,也有一种老师的欣慰。她的发言引来了班上更多精彩的发言,学生的思路也就活跃起来了。
所以我认为,作为老师要诚心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人,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建立师生互动的前提。
2、语文教师要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语文课上让人类之“情”“理”并茂。语文教师不可太务实,只灌输语法知识,单纯讲授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具体内容,更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我在执教《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时,从分析这两篇文章的共同描写手法及对逆境的积极态度中,指出“人尽管身处困境,但人应该学会自我排解,心胸开阔”,以此激励身处逆境的学生能走出眼前的困境。在困境之中也有 “人情”,可以乐众人所乐,也可以物我两忘。当讲授《满井游记》时,从赞美之情跳出,联系《济南的冬天》,讨论明媚的春光与温暖的冬季哪一种感觉更美?我想让学生弄明白祖国的河山一样的美就行。
(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互动通常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互动中的双方是互为主体的。要让课堂充满“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教师作为主导,要立足一个“导”字,而学生作为主体,则体现于一个“动”字。这样一来,全方位的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实现,互动面越广,互动层次越深,课堂教学就越有效,课堂教学就越有生命力。学生的“动”,表现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参与的态度、参与的程度及对活动的体验。从被动应答、自觉适应到主动创造是学生参与意识由弱到强的集中表现。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学在教前”,学生先要自主进行语文预习,新课的讲授总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这是进行互动最基本的前提。有些学生在预习中仅能够完成预习作业,有些学生除了对课文最基本的感悟外,还能对文章进行理性思考、鉴赏性评价,有时可以在老师还未讲授新课,他已经将新课的观点运用到他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了。在上课的过程中,观点的碰撞,学生进行质疑,这样的互动就更为深层。因此,学生自主预习、参与课堂的主体意识,对师生互动至关重要,这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大转变。我经常在课堂上说的是,“信息需要分享,但先需要共享。”每个人都要共享自己的才华,然后就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分享。
学生的主体性可以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等途径来发展,这也需要教师在互动中的引导。
(三)、最好是小班化管理——尽管目前这只是一种理想而已。
但这是进行师生有效互动的一个客观条件,也是笔者作为教师的理想。我常执教两个班级,经常是60大几人一个班。就我的观察,在60多个人一个班、尤其是低分层次班级的教室里,总会有几个甚至是十来个学生觉得自己精神不够集中,对老师的讲解有时节会注意听,但对于同学的发言,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是觉得与己关系不密切的。早听说一些发达国家已达到二十几个人的班级制了。如果一个班级人数过多,那么无论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探究,师生互动,都会有学生不会专注于此,那么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就是浪费了他们的宝贵时间;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言,这是违背人的发展的。
(四)、教师要有教学机敏,抓住课堂上的细节,对学生的感悟、思考的细节要适时地进行切中要害的点评与引导。
没有教师的机敏,互动无法实行,也不能让这种互动得到更深刻的层次发展。我在执教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时,故意让学生讨论一下愚公的“愚”,有个男生就说“愚公不懂得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发展种养业”,又有一女学生说“愚公他不会想办法举家搬迁到别的地方去住”,还有一个学生说:“本文的中心又不是表现愚公之愚的”。他说的真好,说出了问题的实质。这样,课堂很快就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了,并且最终得出愚公“精神可嘉,做法可笑”的结论。学生的思维又多了一层,对自己不太完整的认识也可以相互补充。这里,班级环境的宽松,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哪怕是不太成熟的观点也是很重要的,不然,一次错误可能让学生下次不敢尝试。教师还需要有鼓励答案不完美学生下次继续发表观点的机敏,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恰当指出问题所在,再引导学生进行纠正。
三、语文探究性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方法
我认为,无论是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领着学生解读教材,让学生做老师要求做的事,还是学生做堂上练习或自己思考的貌似“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有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或在情感上师生间调动彼此的情感体验,或在理性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
1、注重感情的上的投入。
这是课堂互动的基础阶段,主要指在课堂导入、沉浸文本两个阶段上的师生互动。有学者称之为“语文教学的‘精神互动’”。
课堂导入的设计,教师除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课文,还需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或者从师生共同经历的事情、共同读过的文章,或者从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共有的情感体验着手。我在执教《春》时,我让学生回忆有关描写春天诗词名句,学生的热情一下了就被激发了起来,学生很快就投入了情感。在授课将近结束时,我让学生描述我们这地方春天的情景,他们将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带入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
导入时注重学生关注什么,从现实生活感悟入手,进入文本具体情境,最终实现对现实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这样的互动是帮助学生搭建了进入文本的平台。
所以,进入文本,特别是抒情文本,需要师生情感上的互动,以此来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2、注重“理”上的辨析。
这是课堂互动的深层阶段。课堂上的互动,绝不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互动,重在了解之后的辨析,而使了解变得深刻。这个阶段的师生互动,老师的设置疑问的意识与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本身需要有追根溯源的精神。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时,讲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一位学生就说要“扬长避短”。我问学生:你们对“扬长”怎么看?有学生赞同人要扬长,有学生认为人不能过分扬长。由此进一步探讨在什么场合要扬长,在什么场合要低调为人。
3、互动方式不局限于语言上的互动,还可以有其他。
我在执教期间,采用小纸条的方式互动。有几名学生总是自觉地自拟题目写文章,然后主动地交给我给他们批改。我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在页边,或者文章后面。让给他们看后,下次交给我看作文时,又会附上他们的想法和反评。这样你来我往,既解决了问题,也增进了了解。每天上完课我总用几分钟的时间,了解一下学生上课是否听得明白和听得透彻了,或让他们在日记上写下语文课堂上的得失,语文老师需要改进的地方,语文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等,便于教师我的改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语文探究性课堂中实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进行理性的、有创造性的思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行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始终带着和学生互动的意识备课、走进课堂、课后和学生交流、检查课后作业,定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为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三种;从过程上,可以分成导入行为、延伸行为和结束评价行为三种;从方式上,又可以分为讲授行为、对话行为、探究行为、综合行为等。
后现代教育思想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定位为“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即有意义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之间的交际往返、互助作用的过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创新探索
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前提是
(一)、语文教师观念、行为的转变。
1、建立和谐自然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历来是教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强调平等与对话的师生关系,都在探寻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师生关系。但笔者认为,师生关系贵在和谐自然,建立互相理解、帮助的关系。这需要教师先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爱其师,则勤其学”,当他感到教师的真诚关心和教师接受他的看法、建议时,他会主动亲近教师,并表达他自己的想法,这是师生互动的前提。
语文教师是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的人。执教的内容大多是文道兼美的文章,在平日课堂教学中就需让学生体会道的所在。语文教师可以看到流露学生心事的习作,适时地与学生交流,这样更了解学生。笔者执教二十多年,经常查看学生的日记,多次当面批改学生的作文,询问他想写什么,结果写出来什么,然后拿出好的文章让他自己比较,从中既可了解他的想法,也可以帮助他改进作文。加上平时对周记认真审读、细心点评等,了解学生甚多。学生感觉到老师真诚的帮助,作为老师,也感觉到学生对自己真诚的欢迎。甚至后来上公开课,在执教《小巷深处》时,我想让学生尝试“父母的爱无处不在”片段口头作文,于是我问“你们能否从生活中的细节中发现父母对我们的爱”。可能是公开课人多来听课的紧张,教室里一下没了声音,我一时陷入尴尬。这时一个平时比较腼腆的女生站起来,“让我来说吧”。她说得很好。我并非想让公开课就多么“热闹”,但为了让自己不“出丑”,我决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所以我没想刻意让这堂课有多出色。但是,就她的这句话,还是让我感受到了她对老师的支持,也有一种老师的欣慰。她的发言引来了班上更多精彩的发言,学生的思路也就活跃起来了。
所以我认为,作为老师要诚心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人,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建立师生互动的前提。
2、语文教师要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语文课上让人类之“情”“理”并茂。语文教师不可太务实,只灌输语法知识,单纯讲授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具体内容,更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我在执教《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时,从分析这两篇文章的共同描写手法及对逆境的积极态度中,指出“人尽管身处困境,但人应该学会自我排解,心胸开阔”,以此激励身处逆境的学生能走出眼前的困境。在困境之中也有 “人情”,可以乐众人所乐,也可以物我两忘。当讲授《满井游记》时,从赞美之情跳出,联系《济南的冬天》,讨论明媚的春光与温暖的冬季哪一种感觉更美?我想让学生弄明白祖国的河山一样的美就行。
(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互动通常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互动中的双方是互为主体的。要让课堂充满“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教师作为主导,要立足一个“导”字,而学生作为主体,则体现于一个“动”字。这样一来,全方位的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实现,互动面越广,互动层次越深,课堂教学就越有效,课堂教学就越有生命力。学生的“动”,表现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参与的态度、参与的程度及对活动的体验。从被动应答、自觉适应到主动创造是学生参与意识由弱到强的集中表现。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学在教前”,学生先要自主进行语文预习,新课的讲授总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这是进行互动最基本的前提。有些学生在预习中仅能够完成预习作业,有些学生除了对课文最基本的感悟外,还能对文章进行理性思考、鉴赏性评价,有时可以在老师还未讲授新课,他已经将新课的观点运用到他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了。在上课的过程中,观点的碰撞,学生进行质疑,这样的互动就更为深层。因此,学生自主预习、参与课堂的主体意识,对师生互动至关重要,这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大转变。我经常在课堂上说的是,“信息需要分享,但先需要共享。”每个人都要共享自己的才华,然后就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分享。
学生的主体性可以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等途径来发展,这也需要教师在互动中的引导。
(三)、最好是小班化管理——尽管目前这只是一种理想而已。
但这是进行师生有效互动的一个客观条件,也是笔者作为教师的理想。我常执教两个班级,经常是60大几人一个班。就我的观察,在60多个人一个班、尤其是低分层次班级的教室里,总会有几个甚至是十来个学生觉得自己精神不够集中,对老师的讲解有时节会注意听,但对于同学的发言,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是觉得与己关系不密切的。早听说一些发达国家已达到二十几个人的班级制了。如果一个班级人数过多,那么无论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探究,师生互动,都会有学生不会专注于此,那么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就是浪费了他们的宝贵时间;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言,这是违背人的发展的。
(四)、教师要有教学机敏,抓住课堂上的细节,对学生的感悟、思考的细节要适时地进行切中要害的点评与引导。
没有教师的机敏,互动无法实行,也不能让这种互动得到更深刻的层次发展。我在执教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时,故意让学生讨论一下愚公的“愚”,有个男生就说“愚公不懂得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发展种养业”,又有一女学生说“愚公他不会想办法举家搬迁到别的地方去住”,还有一个学生说:“本文的中心又不是表现愚公之愚的”。他说的真好,说出了问题的实质。这样,课堂很快就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了,并且最终得出愚公“精神可嘉,做法可笑”的结论。学生的思维又多了一层,对自己不太完整的认识也可以相互补充。这里,班级环境的宽松,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哪怕是不太成熟的观点也是很重要的,不然,一次错误可能让学生下次不敢尝试。教师还需要有鼓励答案不完美学生下次继续发表观点的机敏,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恰当指出问题所在,再引导学生进行纠正。
三、语文探究性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方法
我认为,无论是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领着学生解读教材,让学生做老师要求做的事,还是学生做堂上练习或自己思考的貌似“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有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或在情感上师生间调动彼此的情感体验,或在理性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
1、注重感情的上的投入。
这是课堂互动的基础阶段,主要指在课堂导入、沉浸文本两个阶段上的师生互动。有学者称之为“语文教学的‘精神互动’”。
课堂导入的设计,教师除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课文,还需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或者从师生共同经历的事情、共同读过的文章,或者从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共有的情感体验着手。我在执教《春》时,我让学生回忆有关描写春天诗词名句,学生的热情一下了就被激发了起来,学生很快就投入了情感。在授课将近结束时,我让学生描述我们这地方春天的情景,他们将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带入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
导入时注重学生关注什么,从现实生活感悟入手,进入文本具体情境,最终实现对现实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这样的互动是帮助学生搭建了进入文本的平台。
所以,进入文本,特别是抒情文本,需要师生情感上的互动,以此来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2、注重“理”上的辨析。
这是课堂互动的深层阶段。课堂上的互动,绝不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互动,重在了解之后的辨析,而使了解变得深刻。这个阶段的师生互动,老师的设置疑问的意识与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本身需要有追根溯源的精神。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时,讲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一位学生就说要“扬长避短”。我问学生:你们对“扬长”怎么看?有学生赞同人要扬长,有学生认为人不能过分扬长。由此进一步探讨在什么场合要扬长,在什么场合要低调为人。
3、互动方式不局限于语言上的互动,还可以有其他。
我在执教期间,采用小纸条的方式互动。有几名学生总是自觉地自拟题目写文章,然后主动地交给我给他们批改。我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在页边,或者文章后面。让给他们看后,下次交给我看作文时,又会附上他们的想法和反评。这样你来我往,既解决了问题,也增进了了解。每天上完课我总用几分钟的时间,了解一下学生上课是否听得明白和听得透彻了,或让他们在日记上写下语文课堂上的得失,语文老师需要改进的地方,语文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等,便于教师我的改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语文探究性课堂中实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进行理性的、有创造性的思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行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始终带着和学生互动的意识备课、走进课堂、课后和学生交流、检查课后作业,定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