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改的特色之一。随着语文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与文本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拓展了文本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对理解文本、体验情感、激发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重组中普遍存在着“舍本求源”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本”有两层意思:一为文本,二为生本,即以文本的基本价值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一、“舍弃文本”的倾向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在引进课程资源时,需要教师立足文本,以文本为辐射源,对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转换、变通、嫁接,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使之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并成为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情感培植的新生长点。
1.舍弃文本主题
一位教师执教《灰椋鸟》(苏教版第10册),在上课伊始,揭示课题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播放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学生静静倾听)
师: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谁来说说这首歌讲的是什么?
生: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位女大学生救鹤的故事。
生:这首歌讲的是一位护鹤姑娘为了寻找一只丹顶鹤,身陷沼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知道她是谁吗?
生:徐秀娟。
师:对!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崇敬与怀念之情一起学习一篇由徐秀娟写的文章——《灰椋鸟》。(板书课题)
每一篇文本都会有一个大家公认或较为赞同的价值取向,它是文本的核心,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灰椋鸟》这篇课文的作者徐秀娟借对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和归林后喧闹场面的描写,赞扬了像林场工人那样爱鸟护鸟的人们,表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夙愿。上述教学案例中,教者却忽视了文本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过度发挥”,把文本主旨定位于“对徐秀娟个人的崇敬与怀念”,这样的解读显然是偏离了文本原有的价值取向,是不妥的。
2.舍弃文本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很多,远非课堂教学内容所包揽,因而要在有限的课程资源内和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生发展以及语文学习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任何盲目的跟从或草率的介入都只能弄巧成拙。
一位教师执教古诗《示儿》(苏教版第11册):
在带领学生匆匆读完诗、泛泛了解大意之后,便进入全面拓展阶段,先后出示下列诗句,并逐一予以讲解,旨在通过对陆游一生的了解,来体会诗人临终示儿时的复杂心理。
教师先后出示:
①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
文本,是师生之间开展平等对话的平台,是文化传播、言语训练的载体。任何课外的拓展延伸都是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内涵服务的。短短的一首诗《示儿》,仅有28个字,教者对原有文本一带而过,粗知大意,而对课外补充了六首古诗逐一讲解,其教学容量虽大,但教学的增量却微乎其微。这种信息的扩张、情感的填充、文本的增肥是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强加,呈现出的无序、盲目、过度的课堂状态,变成了学生习语得文的精神枷锁。
二、“舍弃学生”的倾向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换言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能自由呼吸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切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契机。但在资料性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又不知不觉地舍弃了这一主体,造成资源利用率的低效或无效。
1.教师“越俎代庖”
某教师执教课文《望月》(苏教版第10册)中作者与小外甥“赛诗”后的拓展:
师:千古明月千古情。明月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是诗人心灵的归宿。这样的诗句多如繁星,大家请看——
课件出示: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再分别说一说每句诗分别出自何处?
(生逐一回答,教师肯定并表扬)
课文中是作者与小外甥在月夜下“赛诗”,试想这是多纯美恬静的夜晚!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延续文中的情景,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赛诗”,相信学生参与的热情肯定非常高,而且所收获的也绝非以上几首固定的冰冷的诗句。教师的“越俎代庖”无形中把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的境地,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2.学生“勉为其难”
一位教师执教课文《黄鹤楼送别》(苏教版第九册):
课件出示: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师: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何时再相见”体会到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生:孟浩然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安慰年轻的李白,其实他也舍不得离开李白。
师:从这段话中,除了体会到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外,你们还体会到什么?
生:我还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你们看,李白说话时一连用了四个“您”字。
师:你读得真细心!还有吗?
生:我从“誉满天下”、“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与老师”等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生:我还从李白的动作中体会到这一点。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端起酒杯,而李白是举起了酒杯。古时候,只有遇到非常敬仰的人,才会把酒杯“举”起来。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这里,老师也收集到李白写的一首诗,大家读一读,想一想李白为什么如此敬重孟浩然?
课件出示:
赠孟浩然【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
生:因为孟浩然的诗篇誉满天下。
生:因为孟浩然是李白的兄长和老师。
教者引入李白的《赠孟浩然》一诗,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品读古诗,聆听诗人的心声,亲身感受当事人对孟浩然的无比敬仰之情。但学生的发言告诉我们:此处资源的利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在于:这首诗让学生独立阅读,能读懂吗?说实话,对于这首诗的理解远比这篇“文包诗”要难得多,与其让学生胡乱猜测,倒不如择其要点,由教师深情描绘诗意,反倒能触及学生的心灵。
笔者在对资料性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思考后,深切地感受到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把握时机,符合情理。
(责编钟岚)
一、“舍弃文本”的倾向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在引进课程资源时,需要教师立足文本,以文本为辐射源,对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转换、变通、嫁接,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使之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并成为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情感培植的新生长点。
1.舍弃文本主题
一位教师执教《灰椋鸟》(苏教版第10册),在上课伊始,揭示课题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播放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学生静静倾听)
师: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谁来说说这首歌讲的是什么?
生: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位女大学生救鹤的故事。
生:这首歌讲的是一位护鹤姑娘为了寻找一只丹顶鹤,身陷沼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知道她是谁吗?
生:徐秀娟。
师:对!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崇敬与怀念之情一起学习一篇由徐秀娟写的文章——《灰椋鸟》。(板书课题)
每一篇文本都会有一个大家公认或较为赞同的价值取向,它是文本的核心,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灰椋鸟》这篇课文的作者徐秀娟借对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和归林后喧闹场面的描写,赞扬了像林场工人那样爱鸟护鸟的人们,表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夙愿。上述教学案例中,教者却忽视了文本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过度发挥”,把文本主旨定位于“对徐秀娟个人的崇敬与怀念”,这样的解读显然是偏离了文本原有的价值取向,是不妥的。
2.舍弃文本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很多,远非课堂教学内容所包揽,因而要在有限的课程资源内和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生发展以及语文学习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任何盲目的跟从或草率的介入都只能弄巧成拙。
一位教师执教古诗《示儿》(苏教版第11册):
在带领学生匆匆读完诗、泛泛了解大意之后,便进入全面拓展阶段,先后出示下列诗句,并逐一予以讲解,旨在通过对陆游一生的了解,来体会诗人临终示儿时的复杂心理。
教师先后出示:
①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
文本,是师生之间开展平等对话的平台,是文化传播、言语训练的载体。任何课外的拓展延伸都是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内涵服务的。短短的一首诗《示儿》,仅有28个字,教者对原有文本一带而过,粗知大意,而对课外补充了六首古诗逐一讲解,其教学容量虽大,但教学的增量却微乎其微。这种信息的扩张、情感的填充、文本的增肥是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强加,呈现出的无序、盲目、过度的课堂状态,变成了学生习语得文的精神枷锁。
二、“舍弃学生”的倾向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换言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能自由呼吸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切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契机。但在资料性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又不知不觉地舍弃了这一主体,造成资源利用率的低效或无效。
1.教师“越俎代庖”
某教师执教课文《望月》(苏教版第10册)中作者与小外甥“赛诗”后的拓展:
师:千古明月千古情。明月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是诗人心灵的归宿。这样的诗句多如繁星,大家请看——
课件出示: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再分别说一说每句诗分别出自何处?
(生逐一回答,教师肯定并表扬)
课文中是作者与小外甥在月夜下“赛诗”,试想这是多纯美恬静的夜晚!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延续文中的情景,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赛诗”,相信学生参与的热情肯定非常高,而且所收获的也绝非以上几首固定的冰冷的诗句。教师的“越俎代庖”无形中把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的境地,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2.学生“勉为其难”
一位教师执教课文《黄鹤楼送别》(苏教版第九册):
课件出示: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师: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何时再相见”体会到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生:孟浩然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安慰年轻的李白,其实他也舍不得离开李白。
师:从这段话中,除了体会到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外,你们还体会到什么?
生:我还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你们看,李白说话时一连用了四个“您”字。
师:你读得真细心!还有吗?
生:我从“誉满天下”、“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与老师”等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生:我还从李白的动作中体会到这一点。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端起酒杯,而李白是举起了酒杯。古时候,只有遇到非常敬仰的人,才会把酒杯“举”起来。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这里,老师也收集到李白写的一首诗,大家读一读,想一想李白为什么如此敬重孟浩然?
课件出示:
赠孟浩然【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
生:因为孟浩然的诗篇誉满天下。
生:因为孟浩然是李白的兄长和老师。
教者引入李白的《赠孟浩然》一诗,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品读古诗,聆听诗人的心声,亲身感受当事人对孟浩然的无比敬仰之情。但学生的发言告诉我们:此处资源的利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在于:这首诗让学生独立阅读,能读懂吗?说实话,对于这首诗的理解远比这篇“文包诗”要难得多,与其让学生胡乱猜测,倒不如择其要点,由教师深情描绘诗意,反倒能触及学生的心灵。
笔者在对资料性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思考后,深切地感受到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把握时机,符合情理。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