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校内常态教研中,两位数学老师同课异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确定位置一》(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
首先上课的张老师四十多岁,成熟老练:按教材顺序,从教室座位图引入,讨论确定座位的方法,介绍数对,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根据数对确定点的具体位置……相当扎实,大约用了38分钟完成了教学内容。接下来的小李老师参加工作只有一年多,显然紧张:在提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表示小明的座位”这样一个问题后,几个已经了解数对的学生一发不可收的说出了许多,小李慌了,按套路问“你们都懂吗?”结果全班同学都答懂了……没到10分钟,课的内容就上完了。本是很常见的课堂现象,但在接下来的课后检测中,却让听课的老师见证了奇迹:基础练习部分,两个班学生学习效果没有差距,但在“请你在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上标出小明的位置(3,2)”这样一道拓展题时,却没有一个学生能够下笔,他们都说没有方格纸,没法标。
思考因现象而起……
仔细想想两节课,学生真的会了吗?会了什么?十年课改,新的理念无数次让我们热血沸腾,而现实又让我们困惑无助!这时,我们会叩问自己:教师,你该是谁?你该做什么?
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作了最为简洁和鲜明的回答:我,一个长大的儿童。“长大的儿童”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更好地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在课改深度推进的今天,我们数学教师最应做的就是多想想儿童会怎么想,然后陪着儿童一起思考。
教材解读——从儿童视角出发
本课之前,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用“第几”来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以及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备了用有序数来表示位置的经验。翻翻不同版本的教材,人教版安排在六上,北师大版在四上,苏教版在五下,而西师版是在四下……如此大的差异,是不是内容太简单,放在那个年段都不是问题?而作为长大的儿童,我,一看到数对,就想到孩子们进入中学要面对的直角坐标系,就想到笛卡尔与解析几何。这个在恩格斯眼里的伟大贡献,真的就这么简单?
基于此,我开始了对这一课的思考。本课不仅要让学生会用数对,还应了解数对是怎么来的,还应感受到数对在以后的学习中的价值,让儿童历经“数对很简单——数对很有趣——数对很有用——数对真不简单”这样的认知过程,把“起点”的概念,数形结合的思想,笛卡尔与解析几何,坐标系的属性等等儿童化的进行渗透。
流程预设——从儿童立场出发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儿童立场”,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为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制造冲突,提出问题
正是学生有类似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生活经验,师生往往不重视数对的规定。怎么让学生们,对这一枯燥的规定,有兴趣呢?
上课一开始,我就抛出一个问题:开家长会了,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座位?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很简单,而且他们都会选择常用的“几~几”表示,而事实上,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先行后列,也可先列后行,可从左到右,也可从右到左,比如4-3,将会好几个孩子选用它来表示自己的位置。真实的冲突摆在面前,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体会到了,规定很重要。
第二环节:探索学习,建立模型
由此,数对确定位置,缘由不在数对本身,而在对规则的理解。有了对规则重要性的真实体会,数对的认识就可以很高效的进行了。笔者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1.制定标准。紧接着前一个学习场景,让学生明确首先应该确定“怎么说,怎么看”,意识到应该先说列数,再说行数,列是从左往右看的,行是从下往上看的。
2.数对表示
a、在座位图中,用数对表示小明的位置
约定好了说的顺序和数的方向,就好表示小明的位置了。
借助(2,4)这个数对,介绍数对的读写方法。
b、在格点图中,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又将座位图抽象成“点”,然后出示横竖“线”,最后形成了格点图。用数对表示以下各点,其中数对(2,3)、(1,5),要学生明确数对表示列和行的交叉点;数对(2,2),让学生体会相同的数,意义的不同;数对(3、5)、(5、3)进一步明确应该先列后行来表示。
第三环节:运用模型,完善认识
在初步理解了数对之后,及时练习,完成课本81页的内容,由于明白了规则,学生的正确率应该很高。他们会再一次感觉数对还是挺简单!进一步通过用数对表示公园的位置,安静思考后,让他们体会(0,0)就是起点,使概念内化,达到有效落实的目的。
第四环节: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进行到这个时候,学生一定会想难道数对就仅仅表示表示座位,在纸上表示表示点而已。生活中真实的运用在哪里呢?
出示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国际象棋(是用字母与数字表示点,而且中间没有逗号,为什么?)、围棋(盲棋中棋手和棋童之间是如何进行沟通的?)、机票(还是先列后行的表示吗?)、经纬度(数对无处不在)。
这时候,学生会深深地体会到,数对好玩儿又好用。
第五环节:拓展提高、升华认知
1.巧设情境,培养数形结合思想。先让孩子观察(3,5),(5,3)这两组数对的特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再画一画,连一连,这样一来,孩子的好奇心被激起,探索的欲望也油然而生。再出现一个数对,猜猜看,会是在哪儿?再画一画,连一练。若要连成一个长方形,接下来应该描点在哪儿?先猜一猜,用数对说明,再描一描,由结果探索原因。如此,进一步密切了数对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数形结合的思想润物无声。
2.讲述故事,感受数学文化。对史的追溯,对根的探问。这么好玩又好用的“数对”是谁发明的?在学生处在“悱愤”状态之际,相机引入笛卡尔与蜘蛛的故事,感受数学文化的意蕴。
3.相机设疑,渗透坐标思想。“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学生学习第三学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始。如何使该课内容能在符号体系中恰当地生成和渗透相应的坐标思想?
还是从儿童出发,如此,以蜘蛛网为原形,起点发生变化,一个象限扩张到4个象限,随之相应的点也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在对比中不断丰富“确定位置”的内涵。实现新知的巧妙介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适度渗透,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第六环节:自我评价,总结学法
回想这节课,说说自己的收获有哪些?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
从试教的情况来看,学生们在经历了本文开始小李老师课堂上的短暂的“太简单”了之后,就完全进入了对数对的过去将来的探索。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站在一个长大的儿童的视角,唤起了儿童心中真正想知道的东西。
首先上课的张老师四十多岁,成熟老练:按教材顺序,从教室座位图引入,讨论确定座位的方法,介绍数对,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根据数对确定点的具体位置……相当扎实,大约用了38分钟完成了教学内容。接下来的小李老师参加工作只有一年多,显然紧张:在提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表示小明的座位”这样一个问题后,几个已经了解数对的学生一发不可收的说出了许多,小李慌了,按套路问“你们都懂吗?”结果全班同学都答懂了……没到10分钟,课的内容就上完了。本是很常见的课堂现象,但在接下来的课后检测中,却让听课的老师见证了奇迹:基础练习部分,两个班学生学习效果没有差距,但在“请你在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上标出小明的位置(3,2)”这样一道拓展题时,却没有一个学生能够下笔,他们都说没有方格纸,没法标。
思考因现象而起……
仔细想想两节课,学生真的会了吗?会了什么?十年课改,新的理念无数次让我们热血沸腾,而现实又让我们困惑无助!这时,我们会叩问自己:教师,你该是谁?你该做什么?
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作了最为简洁和鲜明的回答:我,一个长大的儿童。“长大的儿童”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更好地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在课改深度推进的今天,我们数学教师最应做的就是多想想儿童会怎么想,然后陪着儿童一起思考。
教材解读——从儿童视角出发
本课之前,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用“第几”来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以及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备了用有序数来表示位置的经验。翻翻不同版本的教材,人教版安排在六上,北师大版在四上,苏教版在五下,而西师版是在四下……如此大的差异,是不是内容太简单,放在那个年段都不是问题?而作为长大的儿童,我,一看到数对,就想到孩子们进入中学要面对的直角坐标系,就想到笛卡尔与解析几何。这个在恩格斯眼里的伟大贡献,真的就这么简单?
基于此,我开始了对这一课的思考。本课不仅要让学生会用数对,还应了解数对是怎么来的,还应感受到数对在以后的学习中的价值,让儿童历经“数对很简单——数对很有趣——数对很有用——数对真不简单”这样的认知过程,把“起点”的概念,数形结合的思想,笛卡尔与解析几何,坐标系的属性等等儿童化的进行渗透。
流程预设——从儿童立场出发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儿童立场”,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为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制造冲突,提出问题
正是学生有类似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生活经验,师生往往不重视数对的规定。怎么让学生们,对这一枯燥的规定,有兴趣呢?
上课一开始,我就抛出一个问题:开家长会了,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座位?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很简单,而且他们都会选择常用的“几~几”表示,而事实上,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先行后列,也可先列后行,可从左到右,也可从右到左,比如4-3,将会好几个孩子选用它来表示自己的位置。真实的冲突摆在面前,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体会到了,规定很重要。
第二环节:探索学习,建立模型
由此,数对确定位置,缘由不在数对本身,而在对规则的理解。有了对规则重要性的真实体会,数对的认识就可以很高效的进行了。笔者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1.制定标准。紧接着前一个学习场景,让学生明确首先应该确定“怎么说,怎么看”,意识到应该先说列数,再说行数,列是从左往右看的,行是从下往上看的。
2.数对表示
a、在座位图中,用数对表示小明的位置
约定好了说的顺序和数的方向,就好表示小明的位置了。
借助(2,4)这个数对,介绍数对的读写方法。
b、在格点图中,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又将座位图抽象成“点”,然后出示横竖“线”,最后形成了格点图。用数对表示以下各点,其中数对(2,3)、(1,5),要学生明确数对表示列和行的交叉点;数对(2,2),让学生体会相同的数,意义的不同;数对(3、5)、(5、3)进一步明确应该先列后行来表示。
第三环节:运用模型,完善认识
在初步理解了数对之后,及时练习,完成课本81页的内容,由于明白了规则,学生的正确率应该很高。他们会再一次感觉数对还是挺简单!进一步通过用数对表示公园的位置,安静思考后,让他们体会(0,0)就是起点,使概念内化,达到有效落实的目的。
第四环节: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进行到这个时候,学生一定会想难道数对就仅仅表示表示座位,在纸上表示表示点而已。生活中真实的运用在哪里呢?
出示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国际象棋(是用字母与数字表示点,而且中间没有逗号,为什么?)、围棋(盲棋中棋手和棋童之间是如何进行沟通的?)、机票(还是先列后行的表示吗?)、经纬度(数对无处不在)。
这时候,学生会深深地体会到,数对好玩儿又好用。
第五环节:拓展提高、升华认知
1.巧设情境,培养数形结合思想。先让孩子观察(3,5),(5,3)这两组数对的特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再画一画,连一连,这样一来,孩子的好奇心被激起,探索的欲望也油然而生。再出现一个数对,猜猜看,会是在哪儿?再画一画,连一练。若要连成一个长方形,接下来应该描点在哪儿?先猜一猜,用数对说明,再描一描,由结果探索原因。如此,进一步密切了数对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数形结合的思想润物无声。
2.讲述故事,感受数学文化。对史的追溯,对根的探问。这么好玩又好用的“数对”是谁发明的?在学生处在“悱愤”状态之际,相机引入笛卡尔与蜘蛛的故事,感受数学文化的意蕴。
3.相机设疑,渗透坐标思想。“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学生学习第三学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始。如何使该课内容能在符号体系中恰当地生成和渗透相应的坐标思想?
还是从儿童出发,如此,以蜘蛛网为原形,起点发生变化,一个象限扩张到4个象限,随之相应的点也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在对比中不断丰富“确定位置”的内涵。实现新知的巧妙介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适度渗透,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第六环节:自我评价,总结学法
回想这节课,说说自己的收获有哪些?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
从试教的情况来看,学生们在经历了本文开始小李老师课堂上的短暂的“太简单”了之后,就完全进入了对数对的过去将来的探索。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站在一个长大的儿童的视角,唤起了儿童心中真正想知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