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从人的大脑功能来看,大脑的右半球是掌管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在常规教学中,重左轻右倾向比较突出,这就影响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则能够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使学生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从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点燃创造的火花.
一、精心准备,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一座壮观的高楼大厦,其底部必定有坚实的根基作基础.同样,要想上好一堂课,兴趣是导师.准备则是关键."任何事物,我们只有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作细致的研究,而课前只要有充分的准备,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探究得以顺利进行.为此,每一堂课前我都会精研教材,细心协助学生准备学具.例如:我在讲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学具材料,也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前,我先让学生准备很多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而又不注意的物体,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如:雪碧罐、火腿肠、鞋盒、粉笔盒、火柴盒、木块、乒乓球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小脑袋一个个在想:老师为什么要准备这些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百倍高涨!
二、注意时机,恰当使用学具 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作为老师关键是怎样抓住有利时机来满足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而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通过"摸、看、拼、摆"来感知物体的形态,进而总结物体的特征,那么课堂就会达到理想效果.例如:我在讲长方体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用手"摸"来认识长方体的棱,其次是让学生通过"看"(即观察)来感知长方体的形态结构,进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结果是学生发现长方体有12棱,6个面.然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长方体,我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摆"(即:学生运用学具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不仅清楚的认识到了长方体的外部形态,而且当我提出:让学生自己对照实物观察长方体框架,找出长、宽、高时,学生竟然能够不加思索,举手就答,脱口而出!这充分说明,在课堂教学中,与其是老师将抽象的概念机械的灌输给学生,不如将机会放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学具独立去探索,独立去理解,这样,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能力,拓展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学生被动地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窒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而利用学具操作,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后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述说独到的看法。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一课时,出示23-7,让学生先摆小棒寻求答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算法。
1、从两捆中拿出1捆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13根里取走7根,剩6根和10根合为16根。
2、先拿走3根,拿一捆拆开后再拿走4根,剩6根和一捆合成16根。
3、把两捆小棒全部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总数中拿走7根,剩16根。
待学生操作后问: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摆法最简便?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又问:同学们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这时有的学生提出:课本上把2捆拿出1捆拆开和3根合起来,再拿走7根太麻烦,不如拆开一捆,拿出7根剩3根,和13根合起来是16根,这种想法可以吗?这时我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最后再小结,肯定他们的想法。这样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自己当家作主,学生的思维不再被固定在一个框框内,不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
如果说在新授课中,恰当的运用学具,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在练习课中,学具同样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练习课作为新题形的巩固练习课,不仅担负着巩固新知识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重任,但是,好多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愁眉苦脸,而这时老师如果不能认清问题,在机械的给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只能是一头雾水,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越听越糊涂,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产生厌学心理。而我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时候,通常是鼓励学生运用学具,自己探究,大胆设想.对于实在有困难的学生,我则是在旁边适当的加以点拨、指导.。但最终还是会将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平面几何练习题中这样一道题时:"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是否有变化?"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面积变小是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变小了这一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而后,在让学生拿出学具,先找出原长方形的长和宽(高),然后,再拉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清楚地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长方形的长,而高却不再是原长方形的宽。即平行四边形的高变短了。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变小了。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来掌握的知识就在脑子中形成了永久的概念,做题时自然就应用自如。又例如:我在讲分数的意义这一练习时,(如图)
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阴影部分占总数的1/4,课前,我给每个学生制了一个活动学具,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转动活动阴影,从而自己发现了阴影所占的面积为1/4,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而且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开拓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总之,实践证明,学具是开启数学课堂的金钥匙!大量应用学具,能推动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能有力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图:
一、精心准备,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一座壮观的高楼大厦,其底部必定有坚实的根基作基础.同样,要想上好一堂课,兴趣是导师.准备则是关键."任何事物,我们只有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作细致的研究,而课前只要有充分的准备,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探究得以顺利进行.为此,每一堂课前我都会精研教材,细心协助学生准备学具.例如:我在讲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学具材料,也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前,我先让学生准备很多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而又不注意的物体,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如:雪碧罐、火腿肠、鞋盒、粉笔盒、火柴盒、木块、乒乓球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小脑袋一个个在想:老师为什么要准备这些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百倍高涨!
二、注意时机,恰当使用学具 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作为老师关键是怎样抓住有利时机来满足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而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通过"摸、看、拼、摆"来感知物体的形态,进而总结物体的特征,那么课堂就会达到理想效果.例如:我在讲长方体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用手"摸"来认识长方体的棱,其次是让学生通过"看"(即观察)来感知长方体的形态结构,进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结果是学生发现长方体有12棱,6个面.然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长方体,我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摆"(即:学生运用学具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不仅清楚的认识到了长方体的外部形态,而且当我提出:让学生自己对照实物观察长方体框架,找出长、宽、高时,学生竟然能够不加思索,举手就答,脱口而出!这充分说明,在课堂教学中,与其是老师将抽象的概念机械的灌输给学生,不如将机会放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学具独立去探索,独立去理解,这样,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能力,拓展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学生被动地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窒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而利用学具操作,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后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述说独到的看法。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一课时,出示23-7,让学生先摆小棒寻求答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算法。
1、从两捆中拿出1捆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13根里取走7根,剩6根和10根合为16根。
2、先拿走3根,拿一捆拆开后再拿走4根,剩6根和一捆合成16根。
3、把两捆小棒全部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总数中拿走7根,剩16根。
待学生操作后问: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摆法最简便?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又问:同学们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这时有的学生提出:课本上把2捆拿出1捆拆开和3根合起来,再拿走7根太麻烦,不如拆开一捆,拿出7根剩3根,和13根合起来是16根,这种想法可以吗?这时我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最后再小结,肯定他们的想法。这样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自己当家作主,学生的思维不再被固定在一个框框内,不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
如果说在新授课中,恰当的运用学具,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在练习课中,学具同样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练习课作为新题形的巩固练习课,不仅担负着巩固新知识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重任,但是,好多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愁眉苦脸,而这时老师如果不能认清问题,在机械的给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只能是一头雾水,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越听越糊涂,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产生厌学心理。而我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时候,通常是鼓励学生运用学具,自己探究,大胆设想.对于实在有困难的学生,我则是在旁边适当的加以点拨、指导.。但最终还是会将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平面几何练习题中这样一道题时:"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是否有变化?"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面积变小是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变小了这一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而后,在让学生拿出学具,先找出原长方形的长和宽(高),然后,再拉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清楚地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长方形的长,而高却不再是原长方形的宽。即平行四边形的高变短了。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变小了。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来掌握的知识就在脑子中形成了永久的概念,做题时自然就应用自如。又例如:我在讲分数的意义这一练习时,(如图)
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阴影部分占总数的1/4,课前,我给每个学生制了一个活动学具,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转动活动阴影,从而自己发现了阴影所占的面积为1/4,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而且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开拓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总之,实践证明,学具是开启数学课堂的金钥匙!大量应用学具,能推动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能有力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