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尤其是读虚构作品的目的是什么?这是美国网上热议的问题,起因是一对双胞胎的父母和其朋友,给他们那上三年级的孩子出了几道语文题,其中有篇讲述小老虎学会撕树皮的文章,对于“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这道多项选择题,大家的意见有分歧。看来美国和我们国家一样,都是要总结中心思想的。
这对父母认为,给孩子们出这样的问题是双重伤害,首先是不该给孩子读这么平庸的文学,其次训练他们把阅读变成了回答一个愚蠢的问题。这对父母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标准化的测试体系,孩子们学习的过程因此变得特别机械。而这对读者和文本都是有害的。
语文的标准化测试是不是导致美国学校中总结中心思想的罪魁祸首呢?也不尽然。在美国文化的萌芽时期,人们就对小说,对其模糊的非功利性不知所措。17世纪的清教徒对于非《圣经》故事,不管是给大人看的还是给孩子看的,都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们像现代那些事事包办的父母一样,想亲自指导孩子的阅读。如果说现代父母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进哈佛的话,那清教徒父母是为了孩子能进天堂,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这种清教徒的陈词滥调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今天的父母还是对孩子的阅读感到焦虑,只希望他们读像《夏洛的网》这样的小说。即使希望孩子快乐的父母也从不认为必须阅读小说,但是必须取得好成绩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
成年人普遍把小说看做传道解惑的工具,这也是清教的观念。小说的中心思想被描述为生活经验和教育意义,所以人们总是从莎士比亚、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人的小说总结经验,得出励志结论,比如,我们应该听从内心的召唤,面对恐惧和真正的自己。
多产的美国大作家菲利普·罗斯一直唱衰小说,预言了小说在下一代人中的可悲命运:未来25年内,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将成为只有少数狂热信徒膜拜的异教。
所有这些观点都认为读书是承载你到达某个目的地的方式,不管这目的是道德劝诫还是考个高分。但是对很多人来说阅读本身就是目的,小说提供的不是一条教训而是经验、启示、灵感的突然迸发。像艺术品的意义一样,阅读既能劝诫也能激励,但是不一定非要如此,超越单纯的道德说教本身正是小说的妙处。
(海泉 教师 现居深圳)
这对父母认为,给孩子们出这样的问题是双重伤害,首先是不该给孩子读这么平庸的文学,其次训练他们把阅读变成了回答一个愚蠢的问题。这对父母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标准化的测试体系,孩子们学习的过程因此变得特别机械。而这对读者和文本都是有害的。
语文的标准化测试是不是导致美国学校中总结中心思想的罪魁祸首呢?也不尽然。在美国文化的萌芽时期,人们就对小说,对其模糊的非功利性不知所措。17世纪的清教徒对于非《圣经》故事,不管是给大人看的还是给孩子看的,都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们像现代那些事事包办的父母一样,想亲自指导孩子的阅读。如果说现代父母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进哈佛的话,那清教徒父母是为了孩子能进天堂,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这种清教徒的陈词滥调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今天的父母还是对孩子的阅读感到焦虑,只希望他们读像《夏洛的网》这样的小说。即使希望孩子快乐的父母也从不认为必须阅读小说,但是必须取得好成绩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
成年人普遍把小说看做传道解惑的工具,这也是清教的观念。小说的中心思想被描述为生活经验和教育意义,所以人们总是从莎士比亚、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人的小说总结经验,得出励志结论,比如,我们应该听从内心的召唤,面对恐惧和真正的自己。
多产的美国大作家菲利普·罗斯一直唱衰小说,预言了小说在下一代人中的可悲命运:未来25年内,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将成为只有少数狂热信徒膜拜的异教。
所有这些观点都认为读书是承载你到达某个目的地的方式,不管这目的是道德劝诫还是考个高分。但是对很多人来说阅读本身就是目的,小说提供的不是一条教训而是经验、启示、灵感的突然迸发。像艺术品的意义一样,阅读既能劝诫也能激励,但是不一定非要如此,超越单纯的道德说教本身正是小说的妙处。
(海泉 教师 现居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