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感叹,中国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追问”,让中国教育界反思至今。今年“两会”期间,钱学森的弟子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以及曾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他们认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敌人。
一、 杜善义:“浮躁”情绪影响深远
“老师说的人才,应该是像他和李政道这样儿的。”杜善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大学时期,钱学森曾是他的系主任。回忆恩师,杜善义表示,那一辈科学家的两方面特质让他印象深刻。首先,是献身科学的精神。其次,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完全联系起来。
杜善义说,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这一代的很多科学家都是在40岁后才开始进行研究,错过了创造力爆发的黄金年龄。虽然研究有些断层,但“帮助中国尽快改变面貌”依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现在环境变了”,杜善义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条件越来越好。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影响到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其中,对科学研究影响最深的就是浮躁情绪。“我们基础人才储备充足,但缺乏顶尖人才,浮躁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杜善义说,年轻人有自己的目标,懂得为自己设计是好现象。因为如果没有个人需求,国家也就缺乏前进动力。但他也提醒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要过度关注眼前。“只要你能捕捉、掌握科学研究的前沿,在你的领域作出成果,同时满足国家的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给你相应的认可和回馈。”
二、 陈和生:“诺贝尔奖不是唯一标准”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学生,“丁肇中获奖的秘诀”是陈和生经常需要回答的问题。在陈和生看来,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过度”渴望中,也掺杂了不少浮躁的情绪。他表示,诺贝尔奖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和首要的。获奖从来都不是研究的目的。“如果一定要有诀窍,那就是献身科学的精神。”陈和生表示,丁肇中一直坚信,基础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即便是获得诺贝尔奖后,丁肇中也依然站在研究的最前沿。这正是现在年轻人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陈和生表示,他所从事的研究目前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具体用途,研究成果也无法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因此,投身这一领域,一定需要献身科学的精神。“你要是追求挣得最多、最享受,那这儿一定不是你要来的地方。”陈和生回忆说,自己还是学生时,都是最好的学生抢着要学物理。但现在,学生们更愿意学习经贸、法律等学科,很少愿意到自然科学上来。他表示,这不是学生们的错,很少有人能超脱于社会的浮躁和价值观变化带来的影响。陈和生表示,自己的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欲望和振兴中国科学技术的期望支撑着他一直走了下来。
(来源:新华网)
一、 杜善义:“浮躁”情绪影响深远
“老师说的人才,应该是像他和李政道这样儿的。”杜善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大学时期,钱学森曾是他的系主任。回忆恩师,杜善义表示,那一辈科学家的两方面特质让他印象深刻。首先,是献身科学的精神。其次,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完全联系起来。
杜善义说,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这一代的很多科学家都是在40岁后才开始进行研究,错过了创造力爆发的黄金年龄。虽然研究有些断层,但“帮助中国尽快改变面貌”依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现在环境变了”,杜善义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条件越来越好。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影响到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其中,对科学研究影响最深的就是浮躁情绪。“我们基础人才储备充足,但缺乏顶尖人才,浮躁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杜善义说,年轻人有自己的目标,懂得为自己设计是好现象。因为如果没有个人需求,国家也就缺乏前进动力。但他也提醒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要过度关注眼前。“只要你能捕捉、掌握科学研究的前沿,在你的领域作出成果,同时满足国家的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给你相应的认可和回馈。”
二、 陈和生:“诺贝尔奖不是唯一标准”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学生,“丁肇中获奖的秘诀”是陈和生经常需要回答的问题。在陈和生看来,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过度”渴望中,也掺杂了不少浮躁的情绪。他表示,诺贝尔奖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和首要的。获奖从来都不是研究的目的。“如果一定要有诀窍,那就是献身科学的精神。”陈和生表示,丁肇中一直坚信,基础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即便是获得诺贝尔奖后,丁肇中也依然站在研究的最前沿。这正是现在年轻人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陈和生表示,他所从事的研究目前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具体用途,研究成果也无法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因此,投身这一领域,一定需要献身科学的精神。“你要是追求挣得最多、最享受,那这儿一定不是你要来的地方。”陈和生回忆说,自己还是学生时,都是最好的学生抢着要学物理。但现在,学生们更愿意学习经贸、法律等学科,很少愿意到自然科学上来。他表示,这不是学生们的错,很少有人能超脱于社会的浮躁和价值观变化带来的影响。陈和生表示,自己的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欲望和振兴中国科学技术的期望支撑着他一直走了下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