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珐琅,玉石,金属,玻璃……陈劲松的诗歌,常常散发一种经过月光、手指、悲慈之心浸润,又经过严苛诗歌工艺再次塑型、抛光、镀金镀银镀镍的光芒。诵念、摘取、敬礼和“活在珍贵的人间”的感触,构成了他的诗歌品相。从江淮地带被命运一路指引,终于长期安顿于青藏地区新兴之城格尔木的诗人,他的迁移并不仅仅是一部个人情感史和心灵史的反映——陈劲松是那种长久睁大双眼,竖起双耳,观察、感知外部世界,继而在对外部事物的辨察中,认出自我的心灵征象;或者是在灵魂的画像中学会使用自然的笔触和线条的那种诗人。他的诗歌在对自然形态和物象的描写中,跳跃着的是一种具有个人生命体验的柔软感觉。自然和心境、心灵,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构成可以互读、互补、互映的意象。在这种多重转写中,人情人性的色彩和一种泛宗教感受格外动人,使得自然的事物温润可感。
神殿里的蓝帷幕
众神的蓝衣衫
一爿圣湖,她蔚蓝色眼睛里
那荡漾的眼波
是佛的内心
溢出的小小涟漪
——《高原蓝》
我们以《高原蓝》作为标本,就能看到诗人陈劲松那种在最为精简的诗句,扩展出辽阔和深邃的能力。在这短短的六行诗里,以时间的起始、创世的瞬刻为标志的“蓝帷幕”,延伸到颇具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的象征物“蓝衣衫”,再从外部摹写回到“蔚蓝色的眼睛”——这样湖水荡漾的拟人眼波,其实就是生命主体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站;最后是内心,是生命对于神启神示的宇宙的感恩和触动,也是宇宙进入人类精神的一种反应。因为这种反应带有极高的纯粹感,于是诗人选择了“佛”来代表“人”的感动和感悟。“那溢出的小小涟漪”,因此既具有个体生命大都会生发的那种莫名的、纯净的激动;同时具有一种诗学意义高度的提纯和凝练,其象征如同花开一般,可以让读者感受。
在这首诗里,陈劲松的诗歌灵思与青海湖的标志色彩“蓝”高度契合,使得具有寒冷意味的蓝色在突出神殿之高远后,张弛有度地转入了自然之清凉,即是圣湖的质地;而后隐去种种我们可以揣度的千回百折,直接进入眼眸和内心,成为带有体温的生命反应。诗境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寒而暖,意味深长,实属佳作。
在陈劲松的诗歌中,这样外观酷似中国古典诗词中小令的短诗俯拾即是,却莫不因其转折推拉,深入浅出,高飞秘潜,出水入云,而提供了一幅幅经过现代诗歌思维排列组合的画卷,这在陈劲松的诗集《纸上涟漪》第一辑《A面高原》中反映得尤为强烈。
被无边的苍茫一遍遍锻打过的银币
它的光芒被斟入十万雪山的灯盏
草木褴褛,安于宿命
星辰寂寥,是疲惫的霜粒
冰冷,又温暖
天空中那枚密纹唱片
正兀自,空转
——《荒原上空的月亮》
这首诗起句气魄非凡,却又经过细致打磨锻炼后,化为了精致可感的意象。月亮、雪山,被晶莹剔透地化置为银币和灯盏。——这是陈劲松书写自然的高超手法之一,即将大事物、大自然以比例尺缩小,而后改造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予以画像、写意和表达情感深度。此诗末节,意象突兀,却又极富质感,耐得住挑剔的读者的品评。荒原上空的月亮,此刻被诗人冷静地化为了“密纹唱片”,“兀自,空转”。所谓荒原之苍茫和阔大,所谓时间的浩渺与流转,所谓月亮之光芒和形状,最后以听觉的方式萦绕于耳畔,生命的有效性和荒诞感,以同一的面孔昭示——这样的正在天空兀自空转的唱片,称得上是惊心动魄。
陈劲松诗歌《黄河上游》的第一节,较为明显地呈现了诗人将抽象事物具象化、将气态和液态的事物固态化的艺术才能。“每一滴水是神的幼兽/他们有着发亮的毛发,/干净的脚掌/都有着清澈而好听的低低的吼声/它们用蔚蓝拥抱了蔚蓝/用纯净接纳了纯净。”我读当代诗人写黄河上游的作品,也还算不少,但如陈劲松这般柔软、温暖、明净地将黄河上游之水,以幼兽之形态拟写的的确未见。诗人赋予这神的幼兽以生动的肢体,其细节“发亮的毛发”“干净的脚掌”,视觉强烈,动感十足,合乎情理地点出了全诗“纯净”的主题。
让高原上的事物发光,有些像神的孩子般轻盈清澈,有着琉璃、玻璃、青玉一样的脆亮之美;有些雄沉亘古的物象则被诗人抛光磨亮,镏金镀银,在一种带着金属的冷凉中,显示出一种“流水如斯,法度自在”的庄严和庄重。而让读者感动的是,诗人在这样完全透明或者冰凉的形态内里,却涌动着一种本然的温暖、怜悯和爱。这样的反差,让陈劲松的诗歌极具杀伤力,直指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比如在《青藏公路边的小镇》一诗中,陈劲松冷静地“画出”人和事物的疏离之后,最后这样写道:“雪大起来时,运煤车上/雪花和煤块/正相互抱紧。”雪花和煤块相互抱紧,除去诗人慧眼之外,更是一种悲悯。所以诗人笔下不时流淌出这样的句子:“春风柔软/如一个人的好心肠……”“暮色的桑烟/是这人间的布道者!”诗人自己也不止一次写到这种悲悯。在诗题为《佛》的诗行里,他这样写道:“瘦小的老石匠/把佛从石头里请出来/哦,石头也有一颗柔软的慈悲之心”
陈劲松的诗歌,点数自然事物都充满慈悲之心;当他的目光和笔触,与人间、与亲人相遇之后,更是如冰雪融化,温湿感人。如果说《纸上涟漪》的第一辑充满了神示和自然的光芒,那么第二辑《B面故乡》,则是人间之诗、人世之诗,是人在世间奔波、搓磨、回望和行走的情感之诗。此辑第一首诗《娘》,读来让人泪奔。我不用在这里解释什么,大家读读就能感受到这六行诗里所包含的那种人人怀有的情感“:家中有事/去教堂接母亲回家/虔诚的赞美诗的声音中,在教堂门口/我大声叫——娘!/啊,那么多白发的母亲/一起回过头来。”这些回过头来的母亲的目光是什么样的啊,这是一个让人不能直视,又必须直视的场景。在这一辑的诗歌里,我们不时会被深涵情感的句子所击中,比如:“忽然想起去世多年的祖父母/争吵了一辈子/如今埋在地下/像两枚永久沉默的种子/开始思念远方的父母/念及他们在时光中老去/就默然流泪……”(《想念》),再如:“万物开口说话/迎春杜鹃芍药/牡丹杏花桃花……/包括满腹心事的苦楝//也包括那个/沉默的失语者/他含混而兴奋地指着葱茏的原野/说——呀。”这首诗的名字非常好,叫作《万物都有开口说话的一天》。诗人要为万物说话,要为众生发言,这是一种涉及灵魂的艺术。在这首诗里,诗人选择春夏这个万物最为丰美的季节,作为一切生命感恩的答词。满腹心事的苦楝和沉默的失语者,在迎春、杜鹃、芍药、牡丹、杏花、桃花之间显得突兀而又自然,从而有力地突出了诗末那一声千回百转才冲出体腔和口腔的——呀!在陈劲松的作品里,我们不时会被诗人的言辞所触动,所感动,所激动。诗人在人间的历练,形成了这些既具有艺术独立性,又满溢人性的诗句。这是一种杜甫式的在时光的万条彩练、万条河流、万种冰川中,仍然“惊呼热中肠”的经验之旅、锻造之旅。诗人于此也有着高度的自觉和自醒,他的《金蔷薇》一诗,令人想起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那部影响了很多中国作家和读者的同名作品。陈劲松以他的那种标志性的文字写道:“五月,金匠隐身于/金蔷薇花朵的背后/每一条脉络/都被他精细地錾刻//每次走过/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锤揲之声/从一朵朵金蔷薇的体内涌出。”
这样捶揲出的诗行就是一片片金蔷薇之叶,这样的诗歌就是一朵朵金蔷薇;诗人也是一朵被时间、命运和时代锤揲的金蔷薇。我们相信诗人陈劲松会奉献出一朵朵更为精美的金蔷薇。
作者简介:郭建强,生于青海西宁。作品刊于《人民文学》《诗刊》《花城》《上海文学》《光明日报》等国内外百种文学报刊;作品入选国内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穿过》《植物園之诗》《昆仑书》等。现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宁市作家协会主席,《西海都市报》副总编辑。
神殿里的蓝帷幕
众神的蓝衣衫
一爿圣湖,她蔚蓝色眼睛里
那荡漾的眼波
是佛的内心
溢出的小小涟漪
——《高原蓝》
我们以《高原蓝》作为标本,就能看到诗人陈劲松那种在最为精简的诗句,扩展出辽阔和深邃的能力。在这短短的六行诗里,以时间的起始、创世的瞬刻为标志的“蓝帷幕”,延伸到颇具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的象征物“蓝衣衫”,再从外部摹写回到“蔚蓝色的眼睛”——这样湖水荡漾的拟人眼波,其实就是生命主体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站;最后是内心,是生命对于神启神示的宇宙的感恩和触动,也是宇宙进入人类精神的一种反应。因为这种反应带有极高的纯粹感,于是诗人选择了“佛”来代表“人”的感动和感悟。“那溢出的小小涟漪”,因此既具有个体生命大都会生发的那种莫名的、纯净的激动;同时具有一种诗学意义高度的提纯和凝练,其象征如同花开一般,可以让读者感受。
在这首诗里,陈劲松的诗歌灵思与青海湖的标志色彩“蓝”高度契合,使得具有寒冷意味的蓝色在突出神殿之高远后,张弛有度地转入了自然之清凉,即是圣湖的质地;而后隐去种种我们可以揣度的千回百折,直接进入眼眸和内心,成为带有体温的生命反应。诗境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寒而暖,意味深长,实属佳作。
在陈劲松的诗歌中,这样外观酷似中国古典诗词中小令的短诗俯拾即是,却莫不因其转折推拉,深入浅出,高飞秘潜,出水入云,而提供了一幅幅经过现代诗歌思维排列组合的画卷,这在陈劲松的诗集《纸上涟漪》第一辑《A面高原》中反映得尤为强烈。
被无边的苍茫一遍遍锻打过的银币
它的光芒被斟入十万雪山的灯盏
草木褴褛,安于宿命
星辰寂寥,是疲惫的霜粒
冰冷,又温暖
天空中那枚密纹唱片
正兀自,空转
——《荒原上空的月亮》
这首诗起句气魄非凡,却又经过细致打磨锻炼后,化为了精致可感的意象。月亮、雪山,被晶莹剔透地化置为银币和灯盏。——这是陈劲松书写自然的高超手法之一,即将大事物、大自然以比例尺缩小,而后改造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予以画像、写意和表达情感深度。此诗末节,意象突兀,却又极富质感,耐得住挑剔的读者的品评。荒原上空的月亮,此刻被诗人冷静地化为了“密纹唱片”,“兀自,空转”。所谓荒原之苍茫和阔大,所谓时间的浩渺与流转,所谓月亮之光芒和形状,最后以听觉的方式萦绕于耳畔,生命的有效性和荒诞感,以同一的面孔昭示——这样的正在天空兀自空转的唱片,称得上是惊心动魄。
陈劲松诗歌《黄河上游》的第一节,较为明显地呈现了诗人将抽象事物具象化、将气态和液态的事物固态化的艺术才能。“每一滴水是神的幼兽/他们有着发亮的毛发,/干净的脚掌/都有着清澈而好听的低低的吼声/它们用蔚蓝拥抱了蔚蓝/用纯净接纳了纯净。”我读当代诗人写黄河上游的作品,也还算不少,但如陈劲松这般柔软、温暖、明净地将黄河上游之水,以幼兽之形态拟写的的确未见。诗人赋予这神的幼兽以生动的肢体,其细节“发亮的毛发”“干净的脚掌”,视觉强烈,动感十足,合乎情理地点出了全诗“纯净”的主题。
让高原上的事物发光,有些像神的孩子般轻盈清澈,有着琉璃、玻璃、青玉一样的脆亮之美;有些雄沉亘古的物象则被诗人抛光磨亮,镏金镀银,在一种带着金属的冷凉中,显示出一种“流水如斯,法度自在”的庄严和庄重。而让读者感动的是,诗人在这样完全透明或者冰凉的形态内里,却涌动着一种本然的温暖、怜悯和爱。这样的反差,让陈劲松的诗歌极具杀伤力,直指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比如在《青藏公路边的小镇》一诗中,陈劲松冷静地“画出”人和事物的疏离之后,最后这样写道:“雪大起来时,运煤车上/雪花和煤块/正相互抱紧。”雪花和煤块相互抱紧,除去诗人慧眼之外,更是一种悲悯。所以诗人笔下不时流淌出这样的句子:“春风柔软/如一个人的好心肠……”“暮色的桑烟/是这人间的布道者!”诗人自己也不止一次写到这种悲悯。在诗题为《佛》的诗行里,他这样写道:“瘦小的老石匠/把佛从石头里请出来/哦,石头也有一颗柔软的慈悲之心”
陈劲松的诗歌,点数自然事物都充满慈悲之心;当他的目光和笔触,与人间、与亲人相遇之后,更是如冰雪融化,温湿感人。如果说《纸上涟漪》的第一辑充满了神示和自然的光芒,那么第二辑《B面故乡》,则是人间之诗、人世之诗,是人在世间奔波、搓磨、回望和行走的情感之诗。此辑第一首诗《娘》,读来让人泪奔。我不用在这里解释什么,大家读读就能感受到这六行诗里所包含的那种人人怀有的情感“:家中有事/去教堂接母亲回家/虔诚的赞美诗的声音中,在教堂门口/我大声叫——娘!/啊,那么多白发的母亲/一起回过头来。”这些回过头来的母亲的目光是什么样的啊,这是一个让人不能直视,又必须直视的场景。在这一辑的诗歌里,我们不时会被深涵情感的句子所击中,比如:“忽然想起去世多年的祖父母/争吵了一辈子/如今埋在地下/像两枚永久沉默的种子/开始思念远方的父母/念及他们在时光中老去/就默然流泪……”(《想念》),再如:“万物开口说话/迎春杜鹃芍药/牡丹杏花桃花……/包括满腹心事的苦楝//也包括那个/沉默的失语者/他含混而兴奋地指着葱茏的原野/说——呀。”这首诗的名字非常好,叫作《万物都有开口说话的一天》。诗人要为万物说话,要为众生发言,这是一种涉及灵魂的艺术。在这首诗里,诗人选择春夏这个万物最为丰美的季节,作为一切生命感恩的答词。满腹心事的苦楝和沉默的失语者,在迎春、杜鹃、芍药、牡丹、杏花、桃花之间显得突兀而又自然,从而有力地突出了诗末那一声千回百转才冲出体腔和口腔的——呀!在陈劲松的作品里,我们不时会被诗人的言辞所触动,所感动,所激动。诗人在人间的历练,形成了这些既具有艺术独立性,又满溢人性的诗句。这是一种杜甫式的在时光的万条彩练、万条河流、万种冰川中,仍然“惊呼热中肠”的经验之旅、锻造之旅。诗人于此也有着高度的自觉和自醒,他的《金蔷薇》一诗,令人想起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那部影响了很多中国作家和读者的同名作品。陈劲松以他的那种标志性的文字写道:“五月,金匠隐身于/金蔷薇花朵的背后/每一条脉络/都被他精细地錾刻//每次走过/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锤揲之声/从一朵朵金蔷薇的体内涌出。”
这样捶揲出的诗行就是一片片金蔷薇之叶,这样的诗歌就是一朵朵金蔷薇;诗人也是一朵被时间、命运和时代锤揲的金蔷薇。我们相信诗人陈劲松会奉献出一朵朵更为精美的金蔷薇。
作者简介:郭建强,生于青海西宁。作品刊于《人民文学》《诗刊》《花城》《上海文学》《光明日报》等国内外百种文学报刊;作品入选国内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穿过》《植物園之诗》《昆仑书》等。现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宁市作家协会主席,《西海都市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