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学龄段作为很多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阶段,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从事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多元文化的传承以及音乐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此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思考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己的审美判断和审美偏好。因为,无论你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学生最终往往都会受到多种文化语境的影响。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无国界无语言基础的音乐教育就成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承的最佳载体。那么,对于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师生双方来讲,什么是民族音乐什么是多元文化,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关于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一、关于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的理性思考
音乐是每个民族文化核心之一,很多民族的文化价值内涵都用音乐艺术来表达。美国跟中国一样民族的多样性很强,也带来了多样的文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在联邦音乐教育理事会中就曾经认真的讨论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共同而明确的结论:音乐是人类各民族的珍宝,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各种丰富的音乐形态也给多种文化注入了活力。所以为了多元文化的传承以及音乐教育的针对性要将多元文化和各民族音乐一同在各种学龄段有机的以音乐教育为载体丰富到教学活动中去。
我国也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辩证吸收,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56个民族几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音乐,所以在小学学龄段以多元文化为背景进行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很好的。小学生们可以在独特的民族音乐的欣赏、演唱、表演中感受多元文化背景同时增进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将民族音乐作为多元文化传承的纽带不断发扬,不断传承。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关于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具体策略
1、知识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策略。知识性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知识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小学生会逐步的习得相关的技能以及形成自身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文化体系的构建跟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着较强的相似性。所以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当渗透入知识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笔者在小学高年级的一节音乐课《大河之舞》中采取了这种策略,《大河之舞》来自欧洲,进而风靡世界的以踢踏舞为基础的大型歌舞剧。这样一个大型歌剧的背后有着相当深厚的知识背景和多元的文化背景。笔者在设计设计的时候就注重了知识性和多元文化性的结合。将全班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采用竞争积分的模式自选知识线或者文化线进行深入的探究。
在欣赏了《大河之舞》之后,同学们都深深地被踢踏舞热情的情绪,欢快的节奏所深深打动,并积极的投入到各自的探究活动中去了。探究文化线的学习小组很快就通过因特网以及书本上面相关知识了解到踢踏舞并不是起源于《大河之舞》的爱尔兰。踢踏舞的起源是早期的美国黑人闲暇时的一时兴起的表演,或许在一个闪念加上些许坚持之后便成为了一门艺术。而《大河之舞》之中的大河则是爱尔兰民族的母亲河,《大河之舞》中传递出来的情感也是在国家、家庭、母亲等多种文化情感因素混合下的复杂的一种情感表达。
而知识面的学习小组也收获很多,例如背景音乐的乐器使用的是弦乐器配上节奏型较强的踢踏敲击便有了美妙的音乐感受。
2、创造和欣赏结合策略。我国有着很多的民族,其中很多民族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锡伯族等等都能歌善舞并留下了大量的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音乐。以哈萨克族为例,很多哈萨克族音乐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冬不拉、手鼓响起,老师便可以带着同学们去随着音乐感受哈萨克族生活的天山脚下,那草原,那马儿,那牛羊。在欣赏中去感受音乐、感受哈萨克族人、感受哈萨克独特的文化以及那音乐中流淌出来的那中快乐和喜悦。如小学音乐课本中的《美丽的夏牧场》正是哈萨克音乐的杰出代表。
笔者在《美丽的夏牧场》的第一课时当中便是以欣赏和参与为基础。首先通过几次欣赏逐步了解《美丽的夏牧场》的独特韵律。然后通过教师使用哈萨克传统乐器手鼓伴奏学生来唱的方法引领学生感受《美丽的夏牧场》然后,笔者通过学生演唱,同时观看哈萨克特色舞蹈的方法深入感受哈萨克那快乐、开放、和谐的音乐和文化。
然而,小学音乐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哈萨克音乐是快乐而开放的,冬不拉、手鼓等乐器有着节奏感强易上手等特点。笔者也在《美丽的夏牧场》的第二课时当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哈萨克风的音乐的编创,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或者表演。
总结时候,笔者引领学生们去感受哈萨克独特文化并跟其他同学们了解的文化进行类比、思考并感受哈萨克音乐的骨干音、特色风格。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课堂重同学们逐步的了解了多元文化知识和音乐基础知识并逐步建立文化认同感以及传承的历史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侯金枝.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影响下的教材建设[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06).
[2] 沈银珍.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课程模式与教师角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
[3] 姜华敏.试析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基础音乐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4).
[4] 隋爱兰.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例[J].音乐天地.2006(02).
[5] 廖辉.论多元文化课程的本质与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6(02).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思考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己的审美判断和审美偏好。因为,无论你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学生最终往往都会受到多种文化语境的影响。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无国界无语言基础的音乐教育就成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承的最佳载体。那么,对于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师生双方来讲,什么是民族音乐什么是多元文化,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关于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一、关于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的理性思考
音乐是每个民族文化核心之一,很多民族的文化价值内涵都用音乐艺术来表达。美国跟中国一样民族的多样性很强,也带来了多样的文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在联邦音乐教育理事会中就曾经认真的讨论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共同而明确的结论:音乐是人类各民族的珍宝,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各种丰富的音乐形态也给多种文化注入了活力。所以为了多元文化的传承以及音乐教育的针对性要将多元文化和各民族音乐一同在各种学龄段有机的以音乐教育为载体丰富到教学活动中去。
我国也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辩证吸收,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56个民族几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音乐,所以在小学学龄段以多元文化为背景进行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很好的。小学生们可以在独特的民族音乐的欣赏、演唱、表演中感受多元文化背景同时增进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将民族音乐作为多元文化传承的纽带不断发扬,不断传承。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关于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具体策略
1、知识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策略。知识性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知识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小学生会逐步的习得相关的技能以及形成自身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文化体系的构建跟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着较强的相似性。所以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当渗透入知识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笔者在小学高年级的一节音乐课《大河之舞》中采取了这种策略,《大河之舞》来自欧洲,进而风靡世界的以踢踏舞为基础的大型歌舞剧。这样一个大型歌剧的背后有着相当深厚的知识背景和多元的文化背景。笔者在设计设计的时候就注重了知识性和多元文化性的结合。将全班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采用竞争积分的模式自选知识线或者文化线进行深入的探究。
在欣赏了《大河之舞》之后,同学们都深深地被踢踏舞热情的情绪,欢快的节奏所深深打动,并积极的投入到各自的探究活动中去了。探究文化线的学习小组很快就通过因特网以及书本上面相关知识了解到踢踏舞并不是起源于《大河之舞》的爱尔兰。踢踏舞的起源是早期的美国黑人闲暇时的一时兴起的表演,或许在一个闪念加上些许坚持之后便成为了一门艺术。而《大河之舞》之中的大河则是爱尔兰民族的母亲河,《大河之舞》中传递出来的情感也是在国家、家庭、母亲等多种文化情感因素混合下的复杂的一种情感表达。
而知识面的学习小组也收获很多,例如背景音乐的乐器使用的是弦乐器配上节奏型较强的踢踏敲击便有了美妙的音乐感受。
2、创造和欣赏结合策略。我国有着很多的民族,其中很多民族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锡伯族等等都能歌善舞并留下了大量的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音乐。以哈萨克族为例,很多哈萨克族音乐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冬不拉、手鼓响起,老师便可以带着同学们去随着音乐感受哈萨克族生活的天山脚下,那草原,那马儿,那牛羊。在欣赏中去感受音乐、感受哈萨克族人、感受哈萨克独特的文化以及那音乐中流淌出来的那中快乐和喜悦。如小学音乐课本中的《美丽的夏牧场》正是哈萨克音乐的杰出代表。
笔者在《美丽的夏牧场》的第一课时当中便是以欣赏和参与为基础。首先通过几次欣赏逐步了解《美丽的夏牧场》的独特韵律。然后通过教师使用哈萨克传统乐器手鼓伴奏学生来唱的方法引领学生感受《美丽的夏牧场》然后,笔者通过学生演唱,同时观看哈萨克特色舞蹈的方法深入感受哈萨克那快乐、开放、和谐的音乐和文化。
然而,小学音乐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哈萨克音乐是快乐而开放的,冬不拉、手鼓等乐器有着节奏感强易上手等特点。笔者也在《美丽的夏牧场》的第二课时当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哈萨克风的音乐的编创,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或者表演。
总结时候,笔者引领学生们去感受哈萨克独特文化并跟其他同学们了解的文化进行类比、思考并感受哈萨克音乐的骨干音、特色风格。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课堂重同学们逐步的了解了多元文化知识和音乐基础知识并逐步建立文化认同感以及传承的历史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侯金枝.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影响下的教材建设[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06).
[2] 沈银珍.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课程模式与教师角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
[3] 姜华敏.试析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基础音乐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4).
[4] 隋爱兰.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例[J].音乐天地.2006(02).
[5] 廖辉.论多元文化课程的本质与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