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12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增加农民权利问题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综观一号文件关于农民权利问题的理论分析,它主要是提出了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巩固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多权力、制定相应法规保护农民权利、利用合同保护农民权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等七项基本对策和措施。这一理论分析具有“破旧→奠基→立新”的内在规律、“放权→维权→增权”的发展轨迹、“政策→机制→体制”的实现途径和“贫困→温饱→小康”的实践效果等四个明显的理论逻辑特征。
一、增加农民权利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可以恰当地协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并使集体统一经营和劳动者自主经营两个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二是完善巩固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由于人多地少,所以控制人口、保护耕地是我们的重大国策。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三是赋予农民更多权力。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四是制定相应法规保护农民权利。国家机关制定相应的法规对农村各类经济形式及其活动,加强法制管理。同时,对过去的有关法令、法规进行清理,宜留则留,宜废则废。五是利用合同保护农民权利。为了保证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协调与统一,社员依照合同规定承包的土地,在集体统一计划安排下,从事生产。六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七是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清理和取消了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了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城市政府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对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已有明确政策。
二、增加农民权利理论的逻辑特征
(一)内在规律:破旧→奠基→立新
综观20世纪80年代的5个一号文件,可以看出其基本取向是“破”,即打破制约农民权利和积极性的各种桎梏和藩篱,它不仅在农村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法地位,而且解决了诸如包产到户“姓社姓资”、延长土地承包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引领了农村改革。梳理新世纪的7个一号文件,其主题则是力图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权利的新体制。尽管两个时期的改革内容各有侧重,但是由破旧到立新的价值取向确是其中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它凸显了中共中央增加农民权利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毅力和魄力。
(二)发展轨迹:放权→维权→增权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5个一号文件的侧重点是从中央到地方逐级下放各级权力的话,那么新世纪的7个一号文件则是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维护和不断增加农民各种权力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多予、少取、放活等政策措施,使农民得到休養生息;其初衷和目的都是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既充满艰辛又取得极大成果的光辉历程,它不仅彻底解决了制约农民权利增长的重重障碍,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与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空前积极性。
(三)实现途径:政策→机制→体制
我国农村30年的改革,先后经历了从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到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再到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等三个步骤。而贯穿于这一过程始终的12个一号文件以增加农民权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创立了一个从提出具体政策法规到构建制度体系的有效实现途径,它不仅描绘出中共中央在新时期增加农民权利的基本思路,而且体现了中共中央在农民权利问题上由盲目到自觉、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艰辛探索历程。
(四)实践效果:贫困→温饱→小康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5个一号文件是着重解决农民经营自主权和人民脱贫问题,为推动其他领域的改革奠定坚实基础的话,那么,新世纪连续出台的6个一号文件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方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对农民实行免税和直接补贴,开启了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越过贫困、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12个一号文件的先后出台及其实践,已经描绘出一幅农民增权、农业发展、农村巨变的辉煌历史画卷,可以相信,由一号文件所创立的关于增加农民权利的理论体系及其核心精神,必将会成为推动“三农”工作谱写新篇章的巨大动力,成为创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坚实起点。
(左小彩,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一、增加农民权利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可以恰当地协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并使集体统一经营和劳动者自主经营两个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二是完善巩固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由于人多地少,所以控制人口、保护耕地是我们的重大国策。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三是赋予农民更多权力。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四是制定相应法规保护农民权利。国家机关制定相应的法规对农村各类经济形式及其活动,加强法制管理。同时,对过去的有关法令、法规进行清理,宜留则留,宜废则废。五是利用合同保护农民权利。为了保证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协调与统一,社员依照合同规定承包的土地,在集体统一计划安排下,从事生产。六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七是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清理和取消了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了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城市政府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对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已有明确政策。
二、增加农民权利理论的逻辑特征
(一)内在规律:破旧→奠基→立新
综观20世纪80年代的5个一号文件,可以看出其基本取向是“破”,即打破制约农民权利和积极性的各种桎梏和藩篱,它不仅在农村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法地位,而且解决了诸如包产到户“姓社姓资”、延长土地承包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引领了农村改革。梳理新世纪的7个一号文件,其主题则是力图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权利的新体制。尽管两个时期的改革内容各有侧重,但是由破旧到立新的价值取向确是其中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它凸显了中共中央增加农民权利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毅力和魄力。
(二)发展轨迹:放权→维权→增权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5个一号文件的侧重点是从中央到地方逐级下放各级权力的话,那么新世纪的7个一号文件则是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维护和不断增加农民各种权力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多予、少取、放活等政策措施,使农民得到休養生息;其初衷和目的都是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既充满艰辛又取得极大成果的光辉历程,它不仅彻底解决了制约农民权利增长的重重障碍,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与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空前积极性。
(三)实现途径:政策→机制→体制
我国农村30年的改革,先后经历了从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到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再到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等三个步骤。而贯穿于这一过程始终的12个一号文件以增加农民权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创立了一个从提出具体政策法规到构建制度体系的有效实现途径,它不仅描绘出中共中央在新时期增加农民权利的基本思路,而且体现了中共中央在农民权利问题上由盲目到自觉、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艰辛探索历程。
(四)实践效果:贫困→温饱→小康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5个一号文件是着重解决农民经营自主权和人民脱贫问题,为推动其他领域的改革奠定坚实基础的话,那么,新世纪连续出台的6个一号文件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方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对农民实行免税和直接补贴,开启了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越过贫困、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12个一号文件的先后出台及其实践,已经描绘出一幅农民增权、农业发展、农村巨变的辉煌历史画卷,可以相信,由一号文件所创立的关于增加农民权利的理论体系及其核心精神,必将会成为推动“三农”工作谱写新篇章的巨大动力,成为创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坚实起点。
(左小彩,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