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音乐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从“素質教育”到“第二课堂”,再到“大课间”,各级无不在深化改革,创新式,让素质教育不打折扣,落到实处。音乐教育也在改革大潮中努力探索,从过去单一的歌舞、合唱,到器乐合奏、音乐创作等,音乐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本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阐述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意思的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创新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学府的任务,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能的一把重要钥匙,音乐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比其他学科有更大的优势与作用。这是因为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古往今来多少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爱因斯坦等就个人做出的科学成就体会到: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受音乐启发的,音乐的形象思维对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奥尔夫教学法与创新意识
演唱、演奏、表演、语言等,学生做大量的自我“即兴”创作,奥尔夫教学法它不要求单独的模仿,而是师生共同进行艺术创造,即使学生在没有娴熟的技巧和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却也能创造出音乐来。
(二)柯达依教学法与创新意识
以学习民族音乐为基础,通过合唱、合奏、培养内心听觉、记忆技能、听上音乐、即兴创作达到对人的全面培养,尤其是把最高阶段的“创作”作为最重要的教学法。
(三)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与创新意识
体态律动: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试唱练耳:用唱名唱音程和歌曲,进行声乐即兴演唱。即兴演奏:多在钢琴或其他乐器上即兴创作并演奏。
(四)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与创新意识
又名“发掘创造力教学法”的教学思想:通过自觉乐感的培养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课堂结构: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创作,巩固概念。
以上几种音乐教学模式,万变不离其宗——核心为: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兼收并蓄,吸收优化,笔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正是由此而来,并落实到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
(一)在发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歌唱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发声训练即练声是在音乐课开始阶段使用的,目的为训练学生的声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烘托课堂气氛,为其他教学环节奠定一个基础。有效选择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练声曲,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利用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地去创造不同情绪与风格的新练声曲。例如:简单短小的一条练声曲,学生通过识谱后很快学会了。如何使这条发声曲唱得连贯,圆滑呢?学生通过联想和试唱,添加了连音线,产生了一条优美连贯的新练声曲。随即有学生唱出跳跃的感觉,加上了跳跃的断音记号的新练声曲又产生了。不同情绪,不同唱法的两条新练声曲,小小的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与此同时,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巩固了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在创新动机的诱导下,音乐教材中的许多练声曲,学生尝试了改动,一改往日几条练声曲唱整整一个学年的局面,使每一堂课的练声曲都有所不同,乃至学生创造出和每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练声曲。
(二)在节奏创作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节奏是有许多相同或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的,是组成旋律的要素之一。以往教学事先让学生读会歌曲的节奏,然后学曲谱。但实际上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达到教会学生的目的。改变教学形式,把歌曲中的重点节奏提出来让学生读,提供动手动脑在创造的机会,巩固强化。例如:第八册《共青团员之歌》一歌,前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学生很快学会了节奏,随即进行了再创造。颠倒次序,重新排列组合,又创造出几种节奏。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解决了重点和难点,又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歌词内容创作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歌词表达的是歌曲的内容及情绪,德育渗透其中。以往歌词的教学是学生先学唱,教师后讲道理,纯粹的灌输式教育。现在,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倡根据自己的理解改歌词,填到旋律中。例如: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歌中写道:通过学唱,学生会说出对此歌的理解。这远远不够,于是让学生动脑筋,把自己的梦编入这首歌的旋律中去。要求字数与原歌词相仿,看谁创造得好。顿时,教室里都是咬文嚼字的词作家。他们用歌声倾吐自己美好的梦想,用心编织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不仅创作的歌词好,而且音准也把握得很好。在歌词内容创作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意表扬和肯定,给学生自信,使学生敢于表现内容到善于表现内容。
关键词: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创新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学府的任务,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能的一把重要钥匙,音乐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比其他学科有更大的优势与作用。这是因为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古往今来多少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爱因斯坦等就个人做出的科学成就体会到: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受音乐启发的,音乐的形象思维对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奥尔夫教学法与创新意识
演唱、演奏、表演、语言等,学生做大量的自我“即兴”创作,奥尔夫教学法它不要求单独的模仿,而是师生共同进行艺术创造,即使学生在没有娴熟的技巧和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却也能创造出音乐来。
(二)柯达依教学法与创新意识
以学习民族音乐为基础,通过合唱、合奏、培养内心听觉、记忆技能、听上音乐、即兴创作达到对人的全面培养,尤其是把最高阶段的“创作”作为最重要的教学法。
(三)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与创新意识
体态律动: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试唱练耳:用唱名唱音程和歌曲,进行声乐即兴演唱。即兴演奏:多在钢琴或其他乐器上即兴创作并演奏。
(四)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与创新意识
又名“发掘创造力教学法”的教学思想:通过自觉乐感的培养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课堂结构: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创作,巩固概念。
以上几种音乐教学模式,万变不离其宗——核心为: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兼收并蓄,吸收优化,笔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正是由此而来,并落实到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
(一)在发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歌唱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发声训练即练声是在音乐课开始阶段使用的,目的为训练学生的声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烘托课堂气氛,为其他教学环节奠定一个基础。有效选择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练声曲,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利用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地去创造不同情绪与风格的新练声曲。例如:简单短小的一条练声曲,学生通过识谱后很快学会了。如何使这条发声曲唱得连贯,圆滑呢?学生通过联想和试唱,添加了连音线,产生了一条优美连贯的新练声曲。随即有学生唱出跳跃的感觉,加上了跳跃的断音记号的新练声曲又产生了。不同情绪,不同唱法的两条新练声曲,小小的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与此同时,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巩固了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在创新动机的诱导下,音乐教材中的许多练声曲,学生尝试了改动,一改往日几条练声曲唱整整一个学年的局面,使每一堂课的练声曲都有所不同,乃至学生创造出和每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练声曲。
(二)在节奏创作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节奏是有许多相同或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的,是组成旋律的要素之一。以往教学事先让学生读会歌曲的节奏,然后学曲谱。但实际上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达到教会学生的目的。改变教学形式,把歌曲中的重点节奏提出来让学生读,提供动手动脑在创造的机会,巩固强化。例如:第八册《共青团员之歌》一歌,前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学生很快学会了节奏,随即进行了再创造。颠倒次序,重新排列组合,又创造出几种节奏。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解决了重点和难点,又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歌词内容创作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歌词表达的是歌曲的内容及情绪,德育渗透其中。以往歌词的教学是学生先学唱,教师后讲道理,纯粹的灌输式教育。现在,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倡根据自己的理解改歌词,填到旋律中。例如: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歌中写道:通过学唱,学生会说出对此歌的理解。这远远不够,于是让学生动脑筋,把自己的梦编入这首歌的旋律中去。要求字数与原歌词相仿,看谁创造得好。顿时,教室里都是咬文嚼字的词作家。他们用歌声倾吐自己美好的梦想,用心编织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不仅创作的歌词好,而且音准也把握得很好。在歌词内容创作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意表扬和肯定,给学生自信,使学生敢于表现内容到善于表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