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内蒙古青年诗人在朦胧诗和“第三代”的影响下,汲取两者的养料,开启了诗歌技巧探索的旅程,他们跨越“英雄主义”与“凡俗日常”,超越“现实主义”和“浅白”,为80年代中后期的内蒙古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
关键词:北中国诗派;诗艺探索
作者简介:胡婷婷(1993-),女,蒙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1
一、“北中国诗派”的命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内蒙古文联主办的《草原》期刊推出诗歌专号《北中国诗卷》,《北中国诗卷》开辟了许多诗歌栏目,其中有一个栏目名为高原的太阳,专门发表内蒙古青年诗人的新作。他们虽然没有统一的宣言和诗歌主张,也没有固定的社团活动,但是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呈现出与内蒙古老一辈和中年诗人完全不同的诗歌风貌,他们的诗歌理念和艺术追求更接近“诗”。我们将由《北中国诗卷》作为平台而走向诗坛的这些青年诗人叫北中国诗派。
二、北中国诗派诞生的历史语境
从建国后到文革,可以说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一度受挫。文革期间,朦胧诗出现了萌芽,接上了建国后被阻断的是个现代性的探索。80年代,由于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国家实行的开放政策,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而诗歌作为文学中最为敏感的一部分,顺应时代潮流,迎来了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朦胧诗在这一时期发展到顶峰状态,而“第三代”紧接其后,以朦胧诗为基点,对其进行继承和反叛,建立了独立的诗歌美学。朦胧诗和“第三代”的诗歌探索,打破了以往单一宏大的创作模式,朦胧诗完成了诗歌“写什么”的问题,而“第三代”完成了诗歌的“怎么写”问题。二者联合完成了诗歌的主题和内容到技巧与方法的转变。他们呈现出来的创作理念和诗歌精神对诗坛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它开拓了是诗人们的视野,也震撼到了地处边缘地区内蒙古青年诗人的诗心。这便是北中国诗派出现的历史环境。
三、“北中国诗派”的诗艺探索
内蒙古自古便有“诗乡歌海”之称,作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它紧随中国当代诗歌发展潮流,开启了诗歌探索历程。朦胧诗和“第三代”的诗艺探索虽然给这为这些青年诗人输送了最有价值意义的养料,但这群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并没有完全按照前辈们的风格进行创作,而是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诗歌天堂。
(一)在内容上:跨越“英雄主义”与“凡俗日常”
“我们经历了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因而表现为更多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我们是沉重的,带有更多社会批判意识、群体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1]朦胧诗虽然打破了前人描写集体政治的单一题材的主张,将那个恢宏的“大我”转向“小我”,但是这个“小我”,它代表的是一代人或者是一个群体。如朦胧诗经典诗作《相信未来》、《回答》等,这些抒发的仍然是一代人的精神共鸣,而不是对个体感受的描摹。可以说朦胧诗还没有掏出政治意识形态的桎梏,仍然是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回应,没有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现代性的诗歌美学的建构。而“第三代”诗人对朦胧诗进行了超越,还原诗歌的大众风度,从单纯的“个体”出发,将凡俗的生活经验入诗。如于坚的《尚义街六号》:法国式的黄房子 /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 /喊一声 /胯下就钻出戴眼睛的脑袋 /隔壁的大厕所 /天天清早排着长队……诗人将尚义街六号的日常的生活写进了诗中,诗人在诗中所罗列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凡俗事项。“第三代”虽然对朦胧诗进行了超越,但却步入了另外一个极端。凡俗生活的描写、浅白口语的运用,使诗歌“诗”的诗味儿消解了。
北中国诗派在“朦胧诗”和“第三代”的诗艺之间作了平衡,不只局限于“英雄主义”的群体和庸俗毫无诗味的“日常主义”,他们将诗歌的真正的引向了个人,关注个体的生命,注重刹那间的感受,捕捉微妙的情绪,将个体的喜怒哀乐通过诗歌展现给读者面前。如蓝冰的《空酒壶》酒壶空了/放在衣柜上/镜子照着它顾影自怜/……蓝冰没有直接的展现自已的情感,而是以“空酒壶”自喻,展现人生的无奈和悲哀。吕杰的《乡情》:除夕/爆竹声炸开农庄的热闹/年轻的汉子想起年轻的女人/窗前一群群歌声/唱过去/唱过去/年轻的女人/缝衣的针/扎破了手……吕杰通过“扎”这个字将年轻女子的心绪表达了出来,将人间的情愫展现的异常逼真。雁北的诗作《黑马》,展现了对美好人格精神的一种赞美。北中国诗派将物像与心象相结合,生动形象的将个体生命的喜怒哀乐传达给读者。
(二)诗艺探索上:超越越“现实主义”和“浅白”
朦胧诗人更注重的是意象的提炼和意识形态的传达,“朦胧诗所推崇的仍是一种带着隐喻性质的现实主义,即不用直白的语言表达或群体的所见所闻”[2]在语言探索方面并没有什么新的创新。而“第三代”诗人主张诗歌语言的口语化,将诗歌引入的浅白味的境地。北中国诗派不同于“朦胧诗”和“第三代”,进行了更具有现代性的探索。大量采用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法尝试着构建新的审美世界。如武自然在《温柔怀想》中,将主观心绪投射到“雾”、“回声”、“目光”等意象上,不这些意象不仅有各自象征着对应的事物,透露着诗人心灵世界的特定情绪。如雁北的“五彩的旋律”、青格里的“绿叶上抖露着两行难唱的音符”等运用通感的手法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
总之,北中国诗派在朦胧诗和“第三代”之间求同存異,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探索繁荣了80年代内蒙古诗坛。
注释:
[1]舒婷:《潮水已经漫道脚下》,载《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二期。
[2]刘波:《“第三代”诗歌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4。
关键词:北中国诗派;诗艺探索
作者简介:胡婷婷(1993-),女,蒙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1
一、“北中国诗派”的命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内蒙古文联主办的《草原》期刊推出诗歌专号《北中国诗卷》,《北中国诗卷》开辟了许多诗歌栏目,其中有一个栏目名为高原的太阳,专门发表内蒙古青年诗人的新作。他们虽然没有统一的宣言和诗歌主张,也没有固定的社团活动,但是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呈现出与内蒙古老一辈和中年诗人完全不同的诗歌风貌,他们的诗歌理念和艺术追求更接近“诗”。我们将由《北中国诗卷》作为平台而走向诗坛的这些青年诗人叫北中国诗派。
二、北中国诗派诞生的历史语境
从建国后到文革,可以说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一度受挫。文革期间,朦胧诗出现了萌芽,接上了建国后被阻断的是个现代性的探索。80年代,由于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国家实行的开放政策,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而诗歌作为文学中最为敏感的一部分,顺应时代潮流,迎来了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朦胧诗在这一时期发展到顶峰状态,而“第三代”紧接其后,以朦胧诗为基点,对其进行继承和反叛,建立了独立的诗歌美学。朦胧诗和“第三代”的诗歌探索,打破了以往单一宏大的创作模式,朦胧诗完成了诗歌“写什么”的问题,而“第三代”完成了诗歌的“怎么写”问题。二者联合完成了诗歌的主题和内容到技巧与方法的转变。他们呈现出来的创作理念和诗歌精神对诗坛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它开拓了是诗人们的视野,也震撼到了地处边缘地区内蒙古青年诗人的诗心。这便是北中国诗派出现的历史环境。
三、“北中国诗派”的诗艺探索
内蒙古自古便有“诗乡歌海”之称,作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它紧随中国当代诗歌发展潮流,开启了诗歌探索历程。朦胧诗和“第三代”的诗艺探索虽然给这为这些青年诗人输送了最有价值意义的养料,但这群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并没有完全按照前辈们的风格进行创作,而是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诗歌天堂。
(一)在内容上:跨越“英雄主义”与“凡俗日常”
“我们经历了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因而表现为更多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我们是沉重的,带有更多社会批判意识、群体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1]朦胧诗虽然打破了前人描写集体政治的单一题材的主张,将那个恢宏的“大我”转向“小我”,但是这个“小我”,它代表的是一代人或者是一个群体。如朦胧诗经典诗作《相信未来》、《回答》等,这些抒发的仍然是一代人的精神共鸣,而不是对个体感受的描摹。可以说朦胧诗还没有掏出政治意识形态的桎梏,仍然是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回应,没有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现代性的诗歌美学的建构。而“第三代”诗人对朦胧诗进行了超越,还原诗歌的大众风度,从单纯的“个体”出发,将凡俗的生活经验入诗。如于坚的《尚义街六号》:法国式的黄房子 /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 /喊一声 /胯下就钻出戴眼睛的脑袋 /隔壁的大厕所 /天天清早排着长队……诗人将尚义街六号的日常的生活写进了诗中,诗人在诗中所罗列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凡俗事项。“第三代”虽然对朦胧诗进行了超越,但却步入了另外一个极端。凡俗生活的描写、浅白口语的运用,使诗歌“诗”的诗味儿消解了。
北中国诗派在“朦胧诗”和“第三代”的诗艺之间作了平衡,不只局限于“英雄主义”的群体和庸俗毫无诗味的“日常主义”,他们将诗歌的真正的引向了个人,关注个体的生命,注重刹那间的感受,捕捉微妙的情绪,将个体的喜怒哀乐通过诗歌展现给读者面前。如蓝冰的《空酒壶》酒壶空了/放在衣柜上/镜子照着它顾影自怜/……蓝冰没有直接的展现自已的情感,而是以“空酒壶”自喻,展现人生的无奈和悲哀。吕杰的《乡情》:除夕/爆竹声炸开农庄的热闹/年轻的汉子想起年轻的女人/窗前一群群歌声/唱过去/唱过去/年轻的女人/缝衣的针/扎破了手……吕杰通过“扎”这个字将年轻女子的心绪表达了出来,将人间的情愫展现的异常逼真。雁北的诗作《黑马》,展现了对美好人格精神的一种赞美。北中国诗派将物像与心象相结合,生动形象的将个体生命的喜怒哀乐传达给读者。
(二)诗艺探索上:超越越“现实主义”和“浅白”
朦胧诗人更注重的是意象的提炼和意识形态的传达,“朦胧诗所推崇的仍是一种带着隐喻性质的现实主义,即不用直白的语言表达或群体的所见所闻”[2]在语言探索方面并没有什么新的创新。而“第三代”诗人主张诗歌语言的口语化,将诗歌引入的浅白味的境地。北中国诗派不同于“朦胧诗”和“第三代”,进行了更具有现代性的探索。大量采用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法尝试着构建新的审美世界。如武自然在《温柔怀想》中,将主观心绪投射到“雾”、“回声”、“目光”等意象上,不这些意象不仅有各自象征着对应的事物,透露着诗人心灵世界的特定情绪。如雁北的“五彩的旋律”、青格里的“绿叶上抖露着两行难唱的音符”等运用通感的手法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
总之,北中国诗派在朦胧诗和“第三代”之间求同存異,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探索繁荣了80年代内蒙古诗坛。
注释:
[1]舒婷:《潮水已经漫道脚下》,载《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二期。
[2]刘波:《“第三代”诗歌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