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当年刻钢版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g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笔、钢版和蜡纸是多年前老师们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品,刻钢版也是必修的一门功课。
  铁笔和今天普通圆珠笔笔杆差不多长短,只不过下面细头那一端装的是比锥子头更细一点的铁笔尖。钢版有试卷差不多一半大小。蜡纸和试卷大小相同,上面涂着蜡,表面有一行行的小方格。
  刻钢版时,把蜡纸轻轻地从蜡纸筒里拿出来,不能折皱,铺在钢板上面,然后把选好的素材用铁笔往蜡纸上刻,表面的蠟被刻掉之后,一行行的字就出现在了蜡纸上,刻蜡纸也就是制作印刷的版。
  刻钢版技术性很强。下笔轻了字迹模糊,油印出来不清楚,下手重了,蜡纸就烂了,即使凑合着用,油印出来也会出现一大块墨迹。最怕刻到中间或者最后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把蜡纸刻烂,一下子前功尽弃了,让人心痛不已。所以一般情况下,都要屏着气息,一笔一画,小心谨慎并一气呵成。
  刻钢版要掌握好一个度,轻重缓急都要用心,不同的素材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刻钢版很辛苦,很费时费神。画表格横线要轻而快,或者用虚线。大标题用力要稍微重一点。奖状上的大字,还要用双线刻画。那个时候,办公条件差,老师们就着昏暗的煤油灯、蜡烛或者25瓦灯泡,晚上要刻钢版坐到深夜。夏天刻钢版蚊虫叮咬,浑身流汗,手下要垫上一张净纸,否则手上出手汗会打湿蜡纸,影响印刷效果。冬天,天寒地冻,冻手冻脚,刻一会儿,就要搓搓手或者伸手往煤火炉上烤一下。
  刻钢版的年代,练就了不少的书写能手。经过反复实践以后,蜡纸上可以刻出仿宋、正楷、行书、草书、黑体、隶书、魏碑等不同字体或不同格式。学生的试卷、练习题,文学社的校报,就连给师生们发的奖状也是铁笔蜡纸制版而成。奖状上多数都是双层字,排版整齐大方,字迹或苍劲有力,或娟秀优美,看着奖状,闻着墨香,让人爱不释手。
  看到老师们刻钢版很辛苦,有不少学生经过练习,也主动承担了刻印练习题、校报的任务。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学校的文学社名字叫“裕龙文学社”,刻印的校报叫“澧河潮”,是由贺金峰等老师发起创办的。隔三岔五,都要油印出一期校报。刻钢版的学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从报纸刊头到文字内容,字迹俊美,排版精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当考试的时候,老师们总要凑夜深人静,锁好门窗,分科目刻钢版到晚上两点多钟。然后再凑晚上用手推的油印机一下一下地把卷子一张张油印出来,然后把底版扔到垃圾堆上烧毁。
  有一次,期中考试之后,老师很纳闷。有个捣蛋鬼平时成绩很差,那次考试居然得了90多分。怎么回事?自己刻印的钢版,亲自油印的试卷啊!那个孩子贼不打自己招了,有一次在同学面前卖弄时说漏了嘴。竟然是他借老师扔到垃圾堆上的底版,用两张白油光纸,用一个瓶子把试卷印了出来。老师笑骂道:“好你个小毛贼啊,合着你的聪明脑瓜子都用到这上面来了,下次要是保持不了这个成绩,看我怎么让你屁股开花。”堂下哄地一声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刻钢版成了少数人的记忆,钢版、铁笔和蜡纸成了老古董。
  (常朔摘自《郑州日报》2019年9月6日 图/雨田)
其他文献
山不论高低,去读,够读一辈子。看山跑死马,及至面前,仰头望,山云杂陈,树冠纷乱,草石纵横,要解透其中斑驳的古、生长的今,难。  下午几位诗人、作家走进紫蓬山,意欲读一卷山书,听冬天的风吹动山石树草之音。紫蓬山有历史,紫蓬山有苍古,紫蓬山有吸动目光的太息之力。作家、诗人们兴奋,一地走叶,恰恰合了心韵。  紫蓬山我去过数次,对其间的山石因缘、淳情爽朗,在仰慕中多有思忖,但在我和作家、诗人们介绍时,突然
一家大型公司正在裁员,杰莉和露西都不幸地上了解雇名单,被通知一个月之后离职。杰莉回家后,一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更是十分气愤,逢人就大吐冤情:“我在公司待了这么多年,平时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解雇我呢?”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同事出于同情,还安慰她几句。可杰莉老是满口抱怨,就让人烦了。不仅如此,杰莉还把抱怨之气发泄在工作上:“反正我在这儿只有一个月了,干好干坏都一样,不如干坏一点,让陷害我的
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外部的信息就接踵而来。如果你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会发现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应付这些信息,哪怕是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人,他可能也一直在看外面,听外面,来不及真正感受自己的内心。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个女人觉得自己的家庭不幸福,会跟人抱怨说,丈夫不好,儿子不好,只要身边的人做出改变,她的生活自然会变得更好。长期下来,对她本人非常不利的一个影响在于,看上去她是那个无时无刻不在评判他
上苍对谁都是公平的。  假如把一个人一生消耗的食物累加起来,那么每个人的消耗大致也是相同的。如果有人暴饮暴食,过早地消耗完他应有的份额,也就意味著他会患上某些疾病,加快走向死亡。  佛家有“大限”的提法,任何事物都是有“限”的,超过此“限”就会“物极必反”。  人生际遇总是遵循着某种平衡,得到的必然以失去为代价。你得到金钱,或许会失去了休闲时间;得到事业,或许会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诗句云
两年前,站在两间空空如也的实验室里,张炜知道,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她亲自联系购买国外的高精尖仪器,带着学生一点点地去淘小零件。未来在她脚下一点点延伸开。  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位中国侨界“创新人才”奖得主——张炜。  当“淡定”遇上“抉择”  “云淡风轻”,这是张炜给人的第一印象。她话不多,当你恨不得想倾听她的所有故事时,她却浅浅一笑:“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故事,就是每天在坚持自己的事情吧。”但如果你认为
叶公问子路,对孔子什么印象?子路是孔子最贴心的学生之一,本来应该脱口而出,子路没有。同为孔门弟子,宰我说:“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说:“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些话神采飞扬,后来都被记录在《孟子》里面。平日惯于“率尔而对”的子路,这回竟讷讷无言。孔子闻知此事,启发他说:“你何不这样告诉他:那个老头的为人啊,不过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  小学老师只有一个,教所有科目。  有一天语文课上,老师突然教起了唱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时不理解含义,体味不到离别,也听不出沧桑,只是覺得歌词挺美的。现在想想,当时老师在那个小教室里唱这首歌时的表情,大概也是隐藏着什么故事的。  可能那是记忆里很早的启蒙,“长亭外,古道边”便是心中的送别之地。  2  还有一个谜一样的送别后的故事。  朋友说他父亲送他去上大学,送到后,他不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生活中,多运用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  你会发现,失去也是另一种拥有,失意也会变成诗意。  1  一个富豪,每次出门都担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拴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  苦思良久后终得一法:每次出门前把WiFi修改成无密码,然后放心出门。  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十几个人捧着手机蹲在自家门口,从此无忧。  护院,未必一定要养狗。  评: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
安德鲁·卡耐基是美国实业家、慈善家,卡耐基钢铁公司的创始人,被世人誉为“钢铁大王”。南北战争时,卡耐基就职于铁路公司,并担任公司西部管区主任。不过,这个管区主任可不怎么講情面。他会严格按考试成绩聘用人员,并定期考核员工的工作情况,不合格者就可能被辞退。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了,战争造成了大量的机会,卡耐基向铁路公司提出了辞呈。公司挽留不成,只好批准。这天,卡耐基收拾好东西,正要离开,突然看见
因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等不适症状,慕名去看一老中医。  老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为肝阳上亢。问其原委,老中医告知,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导致。见我不解,老中医劝我,小老弟,我观你六十不足但也五十有余,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应不急不躁、凡事淡然地安享晚年。老中医开了中药,又用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折叠起来,笑吟吟地说,再赠你个偏方。  回到家,我打开“偏方”,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