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自由的束缚
一考生
“自由是什么?”我试着去找寻可能的答案,可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这似乎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不难发现的是: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求,总是伴随着某种过度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的。
当我们处在程式化的生活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渴望轻松、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这种渴望异常强烈。可是我们同时也不难发现:过度自由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寻求束缚的愿望。当忙碌的学习工作后得到一个冗长的假期,或者结束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步入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后,我们便可能会渐渐厌烦每天的无所事事与慵懒无为。由此看来,我们是在自由与束缚的状态中循环往复、苦苦挣扎,似乎我们追求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强烈的。
自由与束缚哪个更好?这似乎泾渭分明。但绝对的自由于我们而言,如同绝对的束缚一样,都会导致自我的毁灭。绝对的自由能产生个人对束缚的最大愿望,而绝对的束缚同样也能使我们无比渴望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与束缚就像一只手的两面,相辅相成。
古代科学一度等同于炼金或炼丹。炼金是想获得财富,扩大自己的自由空间和内容;炼丹是为了长生不老,获得时间上的自由。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不再把科学等同于炼金和炼丹,但科学仍是人们追求自由的工具。当波义耳提出化学的目的是探索各种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若要扩大自由,首先要认识规律。人可以不受人为规范的限制,但不得不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约束和自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
自由的本质应该是在适当束缚下的多元的精彩生活。为此,我们需要主动地约束自己,适当地约束自己。制定必要的社会规范,可以让我们免受由错误行为引起的惩罚。减少多余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努力发现不合理的规范进而废除它,这是人们追求自由的主要目的。
作为常人,我们追求自由与追求束缚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个卓越的人,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如阿里巴巴的马云,他应该具备平衡自由与束缚的能力,而不是被自由与束缚控制住整个人生。自由与束缚都是相对的,他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众人所云,内心自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与信仰理念;同时他又不放纵自我,不无所事事,自身有着严格的行为准则。两者相互制约而并存,合二为一。
为了更高的自由,请勒住马儿的缰绳,任其在广阔的天地驰骋。
[点评]本文作者在细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出“自由”与“束缚”两个核心词语,可谓是抓住了题目的要害。标题《为了自由的束缚》颇具鲁迅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思辨意味。在行文中,该考生充分展示了其辩证思维的才能,充分论述了“自由”与“束缚”对立而统一、相辅而相成的关系。没有过多的实例,也没有常规的引用,完全靠绵密而富于逻辑力量的阐述,坚实地支撑起自己的观点。有时候这种逻辑力量,就体现在词语恰到好处的选择与运用之上,如第五段第二句中的“主动”、“适当”二词,第六段第一句中“追求”、“平衡”二词,都将观点推向了深处,极具思辨的张力。
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
一考生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简短的一句话,揭示出了生活中的现实困境:每个人主观上都在追求自由,然而客观上我们又必然遭遇不自由。那么,怎样去面对人生的困境呢?我想起了一位法学家曾说过的一句话:“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
作为群体生活中的一员,必然要受到各种限制,遵守一定的规范。我们生活中的法律规矩、人伦道德,正如材料中的“沙漠”一样。我们可以在其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我们是自由的。但我们不可以越过这些限制,这无疑又是不自由的。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规则之内,似乎我们失掉了自由,但进一步想,这些框架、规则不也同时保障了我们的自由和权利吗?我们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杀人、放火,我们没有剥夺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权利和自由;同样地,我们自己也拥有生存的自由,拥有财产安全受到保护的权利。
同时,这种框架、规则却能让人的行为趋正、品德完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区分好界限,那你就会做一个于己于人都有益处的人。为人正派、乐善好施、拾金不昧,必定受人敬重;为人自高自大、痞气十足、冷漠自私,当然遭人鄙弃。所以,“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是很切合实际的。假如我们丝毫不尊重法律的权威,不遵守基本的人伦规范,毫无顾忌地去触犯法律与道德的底线,等待我们的当然便是失去更多的自由。而法律、道德的“条条框框”在限制每个人的同时,不是让更多人的自由得到了更大的保障吗?否则,强者肆意挥霍自由,弱者又有何自由可谈?
回眸历史,可堪回首!在那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年代,帝王可以凭一时之喜怒,毫无理由地当众廷杖、侮辱一个人,甚至剥夺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生命。还有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侵略者视人命如草芥,杀人如乱麻,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成为了屠刀下的冤魂。而正是因为缺乏“必须穿越沙漠”的不自由,缺乏对君王权力和侵略者行为的制约,才让他人的自由被无情地剥夺了。如此看来,这些限制难道可以因满足暴君与刽子手的所谓自由而消失吗?
因此,限制才能产生真正的自由,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
[点评]该考生由分析题目材料入手,很自然地引用了法学家的名言“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以此为文章中心论点,既简明扼要,又自然地点题,给阅卷老师留下了非常直观的印象。这在考试作文中无疑是值得借鉴的好办法。作者很有思辨意识,一方面论述必须遵守法律、道德规范的限制,因而每个人都是不自由的;另一方面又阐明“这些框架、规则”“同时保障了我们的自由和权利”,此外,正是因为有了制约,才让自己和他人有了更大的完善人格的自由。倒数第二段进一步联想到对少数人的限制才是更多人的福音,封建社会的暴君与南京大屠杀刽子手的事例给人以警醒的力量,使论证趋于深入,也更令人信服。综观全文,审题精准,思路清晰,逐层递进,行文流畅,将相关道理阐释得头头是道。 自由与约束
一考生
不论在哪里,不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人们可以不断地扩展自由的空间,但不可能享有随心所欲的自由。游戏有规则,社会生活有秩序,伴随自由的一定是“约束”。试想一下,上有宪法这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金环,下有林林总总的规章、条例、制度;内有道德理性的监护,外有社会规范与群体利益的制约,怎么可能人人都随心所欲呢?也正是这些“约束”规范了人们的举止行为,才保障了众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自由。
如果从全社会的利益考虑,自由与约束都是好东西,一个也不能少。自由是让人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迈开腿走路,放开手干事业,敢于闯新路子;而约束则告诫人们,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必须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也就是说,不论职务高低,不论穷人富人,大家都只能在某些约束下享受自由,谁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有那些按照人类与社会发展规律迈步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很多时候,对局部、个体的约束,恰恰是为了整体和全局的和谐。英国散文家、文艺批评家罗斯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过一段极为深刻的话:“上自天使的职责,下至昆虫的劳作,从星体的均衡到灰尘的引力,一切生物、事物的权力和荣耀,都归于服从而不是自由。太阳是不自由的,枯叶却自由得很;人体的各部位没有自由,整体却和谐;相反,如果各部位都自行其是,则必导致整体的溃散。”
合理的约束不会扼杀创造性的发挥,这一点在体育竞技中表现最为明显。以篮球比赛为例,首先是场地的限制,运动员不得越过四周的白线;其次还有不许两次运球,不许带球走步,不许回中线,不许带球撞人,进攻一方不许篮下三秒,防守不许堵截、撞人、打手等等,限制与约束多多。可是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却能在诸多约束的范围之内,如鱼得水,获得篮球场上最大的自由。
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或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权力愈大自由度愈高,以权势扩张个人的自由,甚至剥夺他人的自由,把权力与自由划为等号,实际上是仗势欺人。这种特权式的自由是必须反对的。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有的人以牺牲他人的自由获取自己的自由。如你已经午夜深眠,他那里却夜半歌声;小区里的绿地本来是全体居民所有,有的人却圈围一块独家种花种菜;还有的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独霸公园长椅呼呼大睡,不遵守交通规则,排队加塞,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一而足。这些人总是任自己的性子说话做事,并美其名曰:“你别干涉我的自由。”任性也能叫自由吗?如果叫“自由”,那也是非理性的自由,损害了公共道德的自由。那种主张绝对自由的人是嘲弄公平,嘲弄大多数人的利益与自由。日本现代思想家池田大作有针对性地指出:“不尽责任(义务)的自由,只能产生无秩序的混乱;不重视伦理的个人主张,只能是对人性的蔑视。”
[点评]这篇优秀的议论文,写法上具有如下优点:(1)认识深刻,思路开阔。在作者看来,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恰恰是种种“‘约束’规范了人们的举止行为,才保障了众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自由”,这样的理解透彻而辩证。开门见山亮出“不论在哪里,不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人们可以不断地扩展自由的空间,但不可能享有随心所欲的自由”这一中心论点后,该考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从多个层面有力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先由正面作出论证,谈“如果从全社会的利益考虑,自由与约束都是好东西,一个也不能少”,议“很多时候,对局部、个体的约束,恰恰是为了整体和全局的和谐”,评说“合理的约束不会扼杀创造性的发挥,这一点在体育竞技中表现最为明显”,各层之间,绝无交叉、重叠之处;再从反面予以提醒,一是“特权式的自由是必须反对的”,二是“主张绝对自由的人是嘲弄公平,嘲弄大多数人的利益与自由”。(2)事例典型,引证丰富。文中既有“点”的实例(“以篮球比赛为例”),又有“面”上情况的概述(“如你已经午夜深眠,他那里却夜半歌声……”),点面结合,富于说服力;引证法的运用同样出彩,罗斯金之言与池田大作之语,本身内涵极为丰富,表达又极具韵味,作者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为全篇增色不少。
传统文化的末世新生
一考生
浮躁的年代里,它像末世荒城的一只鹰,停栖的地方再不如旧。于是如约出现了一群勇士,但他们不免沦为苦行僧。
这只鹰便是中国传统文化。她虽被誉为中华之瑰宝,如今却渐渐衰老,被置于一望无际的沙漠。的确,它处于最美好的时代,却也是最糟糕的时代。面对这民族的根,有人弃之如敝屣,有人漠然视之,有人徘徊不前,剩下的对之欣喜又悲戚。只是在这样的人口基数下,后者少之又少,他们在一条孤寂而悲凉的“守魂”路上踯躅着,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理想家”。
走在这条路上的,自然也不乏实干家。我们曾听过钱理群教授振聋发聩地说,现在的大学培养的都是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国学等传统文化,这样一些“上了年纪”的东西,到如今该是我们最为敬重的。然而,或是因为民族的劣根性,或是源于新鲜文化的入侵,“理想家”与“实干家”在传扬中华文化的路上历经坎坷与磨难,最终也没能达成目标。
事实上,“守旧派”的方法确有其劣处,持一些旧理论,在新时代自然迈不开步伐,即便他们深谙我们必须穿过这片沙漠。“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三毛的话我是极为赞同的。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科技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在新文化的冲击下确实会受到重创,个中缘由我们都知道。传承于我们是一条必经之路,我们没有理由将它抛到脑后,因为传承是一种义务,只是如今大多数人都不再重视这种义务。的确,在此我们受到了种种约束,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更多的选择。
穿过这片沙漠,看似艰难困苦的问题在庞大的人口面前微乎其微,于是,这看似文化的末世却可能是它的新生。如今大多数人所做的,更多的是无奈之举,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来保护汉语言文字,申请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要少过洋节日……这样的政策或是呼吁一出现,往往是骂声一浪高过一浪,同时让文化陷入更深的沙漠腹地。欲求文明之发展,必经民族之觉醒。似乎于今世,再有一百个鲁迅从文也难以促就全民爱文化的局势,更多的唤醒成了形式主义。抛却文化的是我们,也必须由我们自己将之捡拾回来。 我们有很多途径穿越沙漠,但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去穿越它。这不是文化在求生,而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尽之义务。新文化或者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该是冲击或取而代之,更应该是融合交汇,那样才会带来中华文化的新生。
该有的觉悟必须有,而如何穿越沙漠就因人而异了,所以我们不自由地自由着,而只有“自渡”,才能换来文化的新生。
[点评]这篇议论文的标题夺人眼球。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可谓有深度的论题;“末世新生”,准确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真实困境。考生开篇设喻,形象地引出论题;全文紧扣“传统文化的沙漠”这一物象,不断挖掘,反复引申,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作文考题的核心内涵。“然而,或是因为民族的劣根性……”、“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但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去穿越它”,作者在不断转折中推进议论,体现出不俗的思维品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针对传统文化的新生开出了两剂药方,一是“欲求文明之发展,必经民族之觉醒”,二是“只有‘自渡’,才能换来文化的新生”。其思考的高度与表述的精准,明显高出一般考生一筹。
不可或缺的方格
一考生
人心驰骋的疆域可以有多宽广?可以说是无限,而这无限却也应囿于方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人格”。人可以自由,可终究有一个局限的道德方格,只要脚出了界,人便失去了“格”;一旦做了出格的事,人便丧失了基本的人格。
道德的约束,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方格——就像在面对沙漠时,我们虽可以自由地选择穿越的方式和道路,却必须穿越那片沙漠;而这“必须穿越”,就是人生的方格。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便是“道可道,非常道”。确实,道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它自在人心,它客观存在,它难以名状,它不可或缺。从古至今,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君王都是人们咒骂的无道昏君,比如商纣王,比如隋炀帝。而人们自己所追求、崇尚的境界也多是“得道成仙”,即使是神话,即使是幻想。可见,道德在人们口中的地位从未动摇,但是人心,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判定的,世人对他人的评判,或许总有那么一部分与自己的本意有违。悲哉!怪哉!如今,人的道德观念在日益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却不升反降。
我们谴责小悦悦事件中路人的冷漠,我们指责在“非诚”中公开拜金的马诺,我们……我们总是在质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可我觉得,那是社会在质问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们,正在走向集体的隐性出格。我们站在方格的边缘,脚还在界内,却将身子倾斜着探了出去。总是揣摩在面对道德问题时社会的反应,却不思考自己会怎么做,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状。是的,我们都认识到沙漠必须穿越,都了解方格的不可或缺性,可是,我们也都习惯了将它放在脚边,用脚趾指指点点。
现在,是时候把自己的责任挑起来了,是时候把自己倾斜的身子立正了。人之“格”,那不应只是地上的圈套,那应当是无形的一堵幕墙。训练有素的骏马,它懂得驰骋之道,可脱了缰绳放纵了心,肆意狂奔的结果只能是坠崖的粉身碎骨。对于马来说,脱缰尚且如此,何况于人?人的危险不是肉体,而是精神的沉沦。人“格”,这“格”不该仅仅说说而已,而应成为人们所具备的基本行为准则。试想,站在方格的边界,你以为那是在探索“格”的最大限度吗?不,那已经出格了,因为你的心已经出格了。
也许有人会说,所有人都在“格”中生活,那么人性不是要泯灭了吗?不要紧,“格”本来就是方的,“格”内的舞蹈是圆润中的棱角。守住人格,并非禁锢自己,而是让自己在正确的地方更撒得开手脚。
“人格”是个奇妙的东西。你愈站在边缘想要冲破它,你的手脚越常碰壁;你愈站在方格的中心坚守人格,你的舞蹈愈是潇洒而舒展。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针砭时弊,有的放矢。作者明确指出现实中存在着隐性的“道德出格”,即人们习惯性地站在道德的边缘,手持道德标杆,指指点点,对人一套,对己一套。白居易曾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注现实,代表了你的眼光与胸襟,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当然希望能够选出紧贴时代脉搏发表见解、具有自己独特思考的优秀学子。文中将富于隐含意义的人生必须穿越的“沙漠”与人们必须拥有的人生之“格”相对应,角度具体而新颖,并且合情合理。作者选点切入的意识,无疑也是值得肯定的。
给野马套上缰绳
一考生
两百多年前,美国人亨利在弗吉尼亚州会议上毫无顾忌地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壮言,展现了一种政治的诉求和人生的希冀——我们需要自由。
以后的每一天,人们时不时地将它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标杆,用来抵抗一切的“枷锁”和“镣铐”,去昭示一种存在的姿态。每个人都渴望生命像风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飘过,和蓝天相融,无拘无束、没有一丝牵挂。
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有传统文化的约束,我们有惯性的集体思维方式,我们有法律的制约和规范,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故事都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为此有人说,有时候生活就像是一锅粥,在每个日子里不停地沸腾,将每个人搅来又拌去。可我更想说,我们必须在这锅粥里沸腾。我也想决绝地逃离,我也想我的世界我做主。但是,当我在心中歇斯底里地喊出“要自由”这个口号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似乎在说:“人生而自由,但枷锁无处不在。”
可以说,在造化的安排下生老病死,世间万物何曾有过绝对的自由?我们需要在不自由的夹缝中自由地生存。
是的,肉体无法彻底地自由,只有灵魂才可以“逍遥游”!
很喜欢《一个人的朝圣》里的主人公哈罗德,六十岁,一辈子未获升迁,既无较多的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妻子住在英国乡间,生活平静,夫妻情感疏离。有一天,他却意外地收到一位身患绝症的老友的来信。在亲自寄送回信时,他不由得思考着现实的种种,并越走越远,一直从英国的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正如作品中所说:“他明白了,在这段旅行中,不但脚下的土地,连其他的一切都是对他开放的。”一个在精神上禁锢已久的人,跳出了自己原本乏味的生活圈,走出了一段不可思议的人生旅途。我们似乎可以把这种旅行称为一种灵魂的释放。生活让这个老人太过压抑,他用一次“出走”告诉大家,灵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自由地飞翔起来。在不自由的肉体内,拥有一颗追求无限自由的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效仿的。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受到束缚,就像没有任何动物愿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人的一生,是挣脱某种束缚、争取一定的自由的过程。只是,别忘了,自由的野马一定要有“缰绳”。
套上“缰绳”,然后在无边的草地上策马奔腾,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点评]本文开篇引述“不自由,毋宁死”的名言,凸显自由的美好;接着笔锋一转,用精彩的比喻、生动的语言告诉读者,自由总是要受到限制的,现实社会中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一层,又辩证地提出“只有灵魂才可以‘逍遥游’”。下文就此作出阐发,结合名著中的故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进而用“在不自由的肉体内,拥有一颗追求无限自由的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效仿的”升华文章的主旨。结尾点题,再次用比喻的方式说理,紧扣材料内涵,富于形象性地指出,“自由的野马一定要有‘缰绳’”,而“套上‘缰绳’,然后在无边的草地上策马奔腾,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文章论证手法丰富多样,剖析事理从容不迫,是一篇有理有据、启迪人心的议论文佳作。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
一考生
毛毛虫选择了短暂的束缚,才有了蝴蝶破茧而出的翩翩起舞;牡蛎选择了短暂的痛苦,才有了珍珠脱壳而出的莹润光泽。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为了想要的自由,我们必须“穿越沙漠”。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受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从而为自己开辟一方独有的天空。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乐观旷达。苏轼,一代文豪,从意气风发步入仕途,其间有得意,更有坎坷。他有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更有乐观旷达、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虽然命运多舛,人生路途风雨飘零,多次遭贬,甚或深陷乌台诗案几近有生命之忧,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窘居黄州、亲耕东坡时,他依然乐观地高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纵笔酣畅淋漓,使《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坚持信念。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格桑德吉师范大学毕业后,执意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然而困难重重,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艰险的山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身边。她坚持信念,用一颗真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还要勇敢面对。作家史铁生在最美的年华突然双腿瘫痪,人生一下子跌入低谷。他无数次坐着轮椅来到地坛,似乎要从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某种启示,追问生命的意义,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他迷茫过、痛苦过,但他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勇敢地走了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找到了写作这条路,他曾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写作这条路上,史铁生勇敢地坚持下去,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人生路漫漫,学习或生活中难免遇到坎坷,当遭遇不自由时,我们无需迷茫、徘徊,甚或消沉,因为命运执掌自己手中,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典型的议论文。作者紧扣“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受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的观点,选用苏轼、格桑德吉、史铁生三个例子,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层次非常清楚。文章语言成熟老到,自然流畅而又耐人寻味。如“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她坚持信念,用一颗真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等剖析事例的文句,均能切中要害、言之成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一考生
“自由是什么?”我试着去找寻可能的答案,可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这似乎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不难发现的是: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求,总是伴随着某种过度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的。
当我们处在程式化的生活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渴望轻松、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这种渴望异常强烈。可是我们同时也不难发现:过度自由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寻求束缚的愿望。当忙碌的学习工作后得到一个冗长的假期,或者结束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步入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后,我们便可能会渐渐厌烦每天的无所事事与慵懒无为。由此看来,我们是在自由与束缚的状态中循环往复、苦苦挣扎,似乎我们追求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强烈的。
自由与束缚哪个更好?这似乎泾渭分明。但绝对的自由于我们而言,如同绝对的束缚一样,都会导致自我的毁灭。绝对的自由能产生个人对束缚的最大愿望,而绝对的束缚同样也能使我们无比渴望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与束缚就像一只手的两面,相辅相成。
古代科学一度等同于炼金或炼丹。炼金是想获得财富,扩大自己的自由空间和内容;炼丹是为了长生不老,获得时间上的自由。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不再把科学等同于炼金和炼丹,但科学仍是人们追求自由的工具。当波义耳提出化学的目的是探索各种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若要扩大自由,首先要认识规律。人可以不受人为规范的限制,但不得不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约束和自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
自由的本质应该是在适当束缚下的多元的精彩生活。为此,我们需要主动地约束自己,适当地约束自己。制定必要的社会规范,可以让我们免受由错误行为引起的惩罚。减少多余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努力发现不合理的规范进而废除它,这是人们追求自由的主要目的。
作为常人,我们追求自由与追求束缚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个卓越的人,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如阿里巴巴的马云,他应该具备平衡自由与束缚的能力,而不是被自由与束缚控制住整个人生。自由与束缚都是相对的,他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众人所云,内心自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与信仰理念;同时他又不放纵自我,不无所事事,自身有着严格的行为准则。两者相互制约而并存,合二为一。
为了更高的自由,请勒住马儿的缰绳,任其在广阔的天地驰骋。
[点评]本文作者在细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出“自由”与“束缚”两个核心词语,可谓是抓住了题目的要害。标题《为了自由的束缚》颇具鲁迅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思辨意味。在行文中,该考生充分展示了其辩证思维的才能,充分论述了“自由”与“束缚”对立而统一、相辅而相成的关系。没有过多的实例,也没有常规的引用,完全靠绵密而富于逻辑力量的阐述,坚实地支撑起自己的观点。有时候这种逻辑力量,就体现在词语恰到好处的选择与运用之上,如第五段第二句中的“主动”、“适当”二词,第六段第一句中“追求”、“平衡”二词,都将观点推向了深处,极具思辨的张力。
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
一考生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简短的一句话,揭示出了生活中的现实困境:每个人主观上都在追求自由,然而客观上我们又必然遭遇不自由。那么,怎样去面对人生的困境呢?我想起了一位法学家曾说过的一句话:“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
作为群体生活中的一员,必然要受到各种限制,遵守一定的规范。我们生活中的法律规矩、人伦道德,正如材料中的“沙漠”一样。我们可以在其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我们是自由的。但我们不可以越过这些限制,这无疑又是不自由的。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规则之内,似乎我们失掉了自由,但进一步想,这些框架、规则不也同时保障了我们的自由和权利吗?我们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杀人、放火,我们没有剥夺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权利和自由;同样地,我们自己也拥有生存的自由,拥有财产安全受到保护的权利。
同时,这种框架、规则却能让人的行为趋正、品德完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区分好界限,那你就会做一个于己于人都有益处的人。为人正派、乐善好施、拾金不昧,必定受人敬重;为人自高自大、痞气十足、冷漠自私,当然遭人鄙弃。所以,“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是很切合实际的。假如我们丝毫不尊重法律的权威,不遵守基本的人伦规范,毫无顾忌地去触犯法律与道德的底线,等待我们的当然便是失去更多的自由。而法律、道德的“条条框框”在限制每个人的同时,不是让更多人的自由得到了更大的保障吗?否则,强者肆意挥霍自由,弱者又有何自由可谈?
回眸历史,可堪回首!在那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年代,帝王可以凭一时之喜怒,毫无理由地当众廷杖、侮辱一个人,甚至剥夺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生命。还有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侵略者视人命如草芥,杀人如乱麻,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成为了屠刀下的冤魂。而正是因为缺乏“必须穿越沙漠”的不自由,缺乏对君王权力和侵略者行为的制约,才让他人的自由被无情地剥夺了。如此看来,这些限制难道可以因满足暴君与刽子手的所谓自由而消失吗?
因此,限制才能产生真正的自由,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
[点评]该考生由分析题目材料入手,很自然地引用了法学家的名言“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以此为文章中心论点,既简明扼要,又自然地点题,给阅卷老师留下了非常直观的印象。这在考试作文中无疑是值得借鉴的好办法。作者很有思辨意识,一方面论述必须遵守法律、道德规范的限制,因而每个人都是不自由的;另一方面又阐明“这些框架、规则”“同时保障了我们的自由和权利”,此外,正是因为有了制约,才让自己和他人有了更大的完善人格的自由。倒数第二段进一步联想到对少数人的限制才是更多人的福音,封建社会的暴君与南京大屠杀刽子手的事例给人以警醒的力量,使论证趋于深入,也更令人信服。综观全文,审题精准,思路清晰,逐层递进,行文流畅,将相关道理阐释得头头是道。 自由与约束
一考生
不论在哪里,不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人们可以不断地扩展自由的空间,但不可能享有随心所欲的自由。游戏有规则,社会生活有秩序,伴随自由的一定是“约束”。试想一下,上有宪法这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金环,下有林林总总的规章、条例、制度;内有道德理性的监护,外有社会规范与群体利益的制约,怎么可能人人都随心所欲呢?也正是这些“约束”规范了人们的举止行为,才保障了众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自由。
如果从全社会的利益考虑,自由与约束都是好东西,一个也不能少。自由是让人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迈开腿走路,放开手干事业,敢于闯新路子;而约束则告诫人们,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必须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也就是说,不论职务高低,不论穷人富人,大家都只能在某些约束下享受自由,谁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有那些按照人类与社会发展规律迈步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很多时候,对局部、个体的约束,恰恰是为了整体和全局的和谐。英国散文家、文艺批评家罗斯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过一段极为深刻的话:“上自天使的职责,下至昆虫的劳作,从星体的均衡到灰尘的引力,一切生物、事物的权力和荣耀,都归于服从而不是自由。太阳是不自由的,枯叶却自由得很;人体的各部位没有自由,整体却和谐;相反,如果各部位都自行其是,则必导致整体的溃散。”
合理的约束不会扼杀创造性的发挥,这一点在体育竞技中表现最为明显。以篮球比赛为例,首先是场地的限制,运动员不得越过四周的白线;其次还有不许两次运球,不许带球走步,不许回中线,不许带球撞人,进攻一方不许篮下三秒,防守不许堵截、撞人、打手等等,限制与约束多多。可是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却能在诸多约束的范围之内,如鱼得水,获得篮球场上最大的自由。
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或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权力愈大自由度愈高,以权势扩张个人的自由,甚至剥夺他人的自由,把权力与自由划为等号,实际上是仗势欺人。这种特权式的自由是必须反对的。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有的人以牺牲他人的自由获取自己的自由。如你已经午夜深眠,他那里却夜半歌声;小区里的绿地本来是全体居民所有,有的人却圈围一块独家种花种菜;还有的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独霸公园长椅呼呼大睡,不遵守交通规则,排队加塞,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一而足。这些人总是任自己的性子说话做事,并美其名曰:“你别干涉我的自由。”任性也能叫自由吗?如果叫“自由”,那也是非理性的自由,损害了公共道德的自由。那种主张绝对自由的人是嘲弄公平,嘲弄大多数人的利益与自由。日本现代思想家池田大作有针对性地指出:“不尽责任(义务)的自由,只能产生无秩序的混乱;不重视伦理的个人主张,只能是对人性的蔑视。”
[点评]这篇优秀的议论文,写法上具有如下优点:(1)认识深刻,思路开阔。在作者看来,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恰恰是种种“‘约束’规范了人们的举止行为,才保障了众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自由”,这样的理解透彻而辩证。开门见山亮出“不论在哪里,不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人们可以不断地扩展自由的空间,但不可能享有随心所欲的自由”这一中心论点后,该考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从多个层面有力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先由正面作出论证,谈“如果从全社会的利益考虑,自由与约束都是好东西,一个也不能少”,议“很多时候,对局部、个体的约束,恰恰是为了整体和全局的和谐”,评说“合理的约束不会扼杀创造性的发挥,这一点在体育竞技中表现最为明显”,各层之间,绝无交叉、重叠之处;再从反面予以提醒,一是“特权式的自由是必须反对的”,二是“主张绝对自由的人是嘲弄公平,嘲弄大多数人的利益与自由”。(2)事例典型,引证丰富。文中既有“点”的实例(“以篮球比赛为例”),又有“面”上情况的概述(“如你已经午夜深眠,他那里却夜半歌声……”),点面结合,富于说服力;引证法的运用同样出彩,罗斯金之言与池田大作之语,本身内涵极为丰富,表达又极具韵味,作者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为全篇增色不少。
传统文化的末世新生
一考生
浮躁的年代里,它像末世荒城的一只鹰,停栖的地方再不如旧。于是如约出现了一群勇士,但他们不免沦为苦行僧。
这只鹰便是中国传统文化。她虽被誉为中华之瑰宝,如今却渐渐衰老,被置于一望无际的沙漠。的确,它处于最美好的时代,却也是最糟糕的时代。面对这民族的根,有人弃之如敝屣,有人漠然视之,有人徘徊不前,剩下的对之欣喜又悲戚。只是在这样的人口基数下,后者少之又少,他们在一条孤寂而悲凉的“守魂”路上踯躅着,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理想家”。
走在这条路上的,自然也不乏实干家。我们曾听过钱理群教授振聋发聩地说,现在的大学培养的都是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国学等传统文化,这样一些“上了年纪”的东西,到如今该是我们最为敬重的。然而,或是因为民族的劣根性,或是源于新鲜文化的入侵,“理想家”与“实干家”在传扬中华文化的路上历经坎坷与磨难,最终也没能达成目标。
事实上,“守旧派”的方法确有其劣处,持一些旧理论,在新时代自然迈不开步伐,即便他们深谙我们必须穿过这片沙漠。“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三毛的话我是极为赞同的。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科技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在新文化的冲击下确实会受到重创,个中缘由我们都知道。传承于我们是一条必经之路,我们没有理由将它抛到脑后,因为传承是一种义务,只是如今大多数人都不再重视这种义务。的确,在此我们受到了种种约束,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更多的选择。
穿过这片沙漠,看似艰难困苦的问题在庞大的人口面前微乎其微,于是,这看似文化的末世却可能是它的新生。如今大多数人所做的,更多的是无奈之举,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来保护汉语言文字,申请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要少过洋节日……这样的政策或是呼吁一出现,往往是骂声一浪高过一浪,同时让文化陷入更深的沙漠腹地。欲求文明之发展,必经民族之觉醒。似乎于今世,再有一百个鲁迅从文也难以促就全民爱文化的局势,更多的唤醒成了形式主义。抛却文化的是我们,也必须由我们自己将之捡拾回来。 我们有很多途径穿越沙漠,但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去穿越它。这不是文化在求生,而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尽之义务。新文化或者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该是冲击或取而代之,更应该是融合交汇,那样才会带来中华文化的新生。
该有的觉悟必须有,而如何穿越沙漠就因人而异了,所以我们不自由地自由着,而只有“自渡”,才能换来文化的新生。
[点评]这篇议论文的标题夺人眼球。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可谓有深度的论题;“末世新生”,准确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真实困境。考生开篇设喻,形象地引出论题;全文紧扣“传统文化的沙漠”这一物象,不断挖掘,反复引申,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作文考题的核心内涵。“然而,或是因为民族的劣根性……”、“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但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去穿越它”,作者在不断转折中推进议论,体现出不俗的思维品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针对传统文化的新生开出了两剂药方,一是“欲求文明之发展,必经民族之觉醒”,二是“只有‘自渡’,才能换来文化的新生”。其思考的高度与表述的精准,明显高出一般考生一筹。
不可或缺的方格
一考生
人心驰骋的疆域可以有多宽广?可以说是无限,而这无限却也应囿于方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人格”。人可以自由,可终究有一个局限的道德方格,只要脚出了界,人便失去了“格”;一旦做了出格的事,人便丧失了基本的人格。
道德的约束,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方格——就像在面对沙漠时,我们虽可以自由地选择穿越的方式和道路,却必须穿越那片沙漠;而这“必须穿越”,就是人生的方格。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便是“道可道,非常道”。确实,道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它自在人心,它客观存在,它难以名状,它不可或缺。从古至今,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君王都是人们咒骂的无道昏君,比如商纣王,比如隋炀帝。而人们自己所追求、崇尚的境界也多是“得道成仙”,即使是神话,即使是幻想。可见,道德在人们口中的地位从未动摇,但是人心,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判定的,世人对他人的评判,或许总有那么一部分与自己的本意有违。悲哉!怪哉!如今,人的道德观念在日益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却不升反降。
我们谴责小悦悦事件中路人的冷漠,我们指责在“非诚”中公开拜金的马诺,我们……我们总是在质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可我觉得,那是社会在质问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们,正在走向集体的隐性出格。我们站在方格的边缘,脚还在界内,却将身子倾斜着探了出去。总是揣摩在面对道德问题时社会的反应,却不思考自己会怎么做,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状。是的,我们都认识到沙漠必须穿越,都了解方格的不可或缺性,可是,我们也都习惯了将它放在脚边,用脚趾指指点点。
现在,是时候把自己的责任挑起来了,是时候把自己倾斜的身子立正了。人之“格”,那不应只是地上的圈套,那应当是无形的一堵幕墙。训练有素的骏马,它懂得驰骋之道,可脱了缰绳放纵了心,肆意狂奔的结果只能是坠崖的粉身碎骨。对于马来说,脱缰尚且如此,何况于人?人的危险不是肉体,而是精神的沉沦。人“格”,这“格”不该仅仅说说而已,而应成为人们所具备的基本行为准则。试想,站在方格的边界,你以为那是在探索“格”的最大限度吗?不,那已经出格了,因为你的心已经出格了。
也许有人会说,所有人都在“格”中生活,那么人性不是要泯灭了吗?不要紧,“格”本来就是方的,“格”内的舞蹈是圆润中的棱角。守住人格,并非禁锢自己,而是让自己在正确的地方更撒得开手脚。
“人格”是个奇妙的东西。你愈站在边缘想要冲破它,你的手脚越常碰壁;你愈站在方格的中心坚守人格,你的舞蹈愈是潇洒而舒展。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针砭时弊,有的放矢。作者明确指出现实中存在着隐性的“道德出格”,即人们习惯性地站在道德的边缘,手持道德标杆,指指点点,对人一套,对己一套。白居易曾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注现实,代表了你的眼光与胸襟,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当然希望能够选出紧贴时代脉搏发表见解、具有自己独特思考的优秀学子。文中将富于隐含意义的人生必须穿越的“沙漠”与人们必须拥有的人生之“格”相对应,角度具体而新颖,并且合情合理。作者选点切入的意识,无疑也是值得肯定的。
给野马套上缰绳
一考生
两百多年前,美国人亨利在弗吉尼亚州会议上毫无顾忌地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壮言,展现了一种政治的诉求和人生的希冀——我们需要自由。
以后的每一天,人们时不时地将它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标杆,用来抵抗一切的“枷锁”和“镣铐”,去昭示一种存在的姿态。每个人都渴望生命像风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飘过,和蓝天相融,无拘无束、没有一丝牵挂。
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有传统文化的约束,我们有惯性的集体思维方式,我们有法律的制约和规范,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故事都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为此有人说,有时候生活就像是一锅粥,在每个日子里不停地沸腾,将每个人搅来又拌去。可我更想说,我们必须在这锅粥里沸腾。我也想决绝地逃离,我也想我的世界我做主。但是,当我在心中歇斯底里地喊出“要自由”这个口号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似乎在说:“人生而自由,但枷锁无处不在。”
可以说,在造化的安排下生老病死,世间万物何曾有过绝对的自由?我们需要在不自由的夹缝中自由地生存。
是的,肉体无法彻底地自由,只有灵魂才可以“逍遥游”!
很喜欢《一个人的朝圣》里的主人公哈罗德,六十岁,一辈子未获升迁,既无较多的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妻子住在英国乡间,生活平静,夫妻情感疏离。有一天,他却意外地收到一位身患绝症的老友的来信。在亲自寄送回信时,他不由得思考着现实的种种,并越走越远,一直从英国的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正如作品中所说:“他明白了,在这段旅行中,不但脚下的土地,连其他的一切都是对他开放的。”一个在精神上禁锢已久的人,跳出了自己原本乏味的生活圈,走出了一段不可思议的人生旅途。我们似乎可以把这种旅行称为一种灵魂的释放。生活让这个老人太过压抑,他用一次“出走”告诉大家,灵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自由地飞翔起来。在不自由的肉体内,拥有一颗追求无限自由的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效仿的。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受到束缚,就像没有任何动物愿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人的一生,是挣脱某种束缚、争取一定的自由的过程。只是,别忘了,自由的野马一定要有“缰绳”。
套上“缰绳”,然后在无边的草地上策马奔腾,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点评]本文开篇引述“不自由,毋宁死”的名言,凸显自由的美好;接着笔锋一转,用精彩的比喻、生动的语言告诉读者,自由总是要受到限制的,现实社会中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一层,又辩证地提出“只有灵魂才可以‘逍遥游’”。下文就此作出阐发,结合名著中的故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进而用“在不自由的肉体内,拥有一颗追求无限自由的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效仿的”升华文章的主旨。结尾点题,再次用比喻的方式说理,紧扣材料内涵,富于形象性地指出,“自由的野马一定要有‘缰绳’”,而“套上‘缰绳’,然后在无边的草地上策马奔腾,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文章论证手法丰富多样,剖析事理从容不迫,是一篇有理有据、启迪人心的议论文佳作。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
一考生
毛毛虫选择了短暂的束缚,才有了蝴蝶破茧而出的翩翩起舞;牡蛎选择了短暂的痛苦,才有了珍珠脱壳而出的莹润光泽。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为了想要的自由,我们必须“穿越沙漠”。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受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从而为自己开辟一方独有的天空。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乐观旷达。苏轼,一代文豪,从意气风发步入仕途,其间有得意,更有坎坷。他有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更有乐观旷达、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虽然命运多舛,人生路途风雨飘零,多次遭贬,甚或深陷乌台诗案几近有生命之忧,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窘居黄州、亲耕东坡时,他依然乐观地高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纵笔酣畅淋漓,使《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坚持信念。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格桑德吉师范大学毕业后,执意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然而困难重重,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艰险的山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身边。她坚持信念,用一颗真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还要勇敢面对。作家史铁生在最美的年华突然双腿瘫痪,人生一下子跌入低谷。他无数次坐着轮椅来到地坛,似乎要从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某种启示,追问生命的意义,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他迷茫过、痛苦过,但他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勇敢地走了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找到了写作这条路,他曾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写作这条路上,史铁生勇敢地坚持下去,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人生路漫漫,学习或生活中难免遇到坎坷,当遭遇不自由时,我们无需迷茫、徘徊,甚或消沉,因为命运执掌自己手中,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典型的议论文。作者紧扣“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受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的观点,选用苏轼、格桑德吉、史铁生三个例子,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层次非常清楚。文章语言成熟老到,自然流畅而又耐人寻味。如“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她坚持信念,用一颗真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等剖析事例的文句,均能切中要害、言之成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