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擀面杖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zi168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挥舞擀面杖的时候,兄弟姐妹都会欢欣鼓舞,不为别的,单就那白花花的白面就足够让人陶醉了。
  刚刚能吃饱穿暖的年代,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虽然没有刻骨铭心地把饥饿锁定在脑子里,但粗糙的玉米窝窝、红薯饼子还是非常令人厌烦,以致与我同样大的孩子们都对能吃上一顿饺子,或者降低点儿要求吃上一顿面条而感到开心。饺子皮只能用白面做,哪怕掺杂一点点儿玉米面、红薯面都是不行的。做面条的面皮也有同样的脾气。
  擀面皮需要擀面杖。每当母亲从柜子里拿出擀面杖的时候,兄弟姐妹都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偷偷瞟向灶台上的粗瓷大黄盆。大黄盆必定是盖上的。实际上,我们大可不必费心去猜,里面肯定有白面團躺在那里。这时,我们断然不会惹母亲不高兴的,即使平时再不听话的孩子,这时也会乖乖地、蹑手蹑脚地溜出灶屋,跑到大街上吆五喝六地与小伙伴嬉戏打闹,借此掩盖抑制不住的喜悦。当然,这个喜悦还会及时地向周围的小伙伴宣告,那神情,简直如同一位班师回朝的得胜将军,居高临下而又目空一切。
  母亲的第一根擀面杖用了十年,那是分家时奶奶给置办的。母亲说到这个的时候,神情很平淡,就像谈到十几里外娘家山上的那棵树倒了一样,无知的孩子们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算作应答。几十年后,我才发觉,母亲的那句话里带着满满的无奈。
  在一个物质还不丰富的年代,人们对物质的珍惜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记忆中的那根擀面杖油光光的,又细又长,两头尖得可以当作锥子用。经常有走村串巷的小贩推着自行车叫卖擀面杖,他们的擀面杖都是粗粗胖胖的,售卖时还都带着淡淡的木头芳香。那根经过母亲粗糙的大手来回揉搓的擀面杖早已失去了早年的臃肿,圆滑而又逆来顺受,在母亲的挥舞下,来去自如,左右翻腾。
  母亲的擀面杖是用糖李子木做的。糖李子木太硬,即使做家具人们也不愿意使用它。我家不远处的河边就有一棵糖李子树,河湾汊子正是它得以保存的理由,不碍事,姑且活着吧。每到春天,一树白色碎花把河湾打扮得妖妖娆娆。吸引孩子们的不是好看的花朵,只有在秋天的时候,孩子们才会对它感兴趣。秋天的糖李子虽然很小,连小拇指头大都没有,但酸酸甜甜的味道还是吸引了很多孩子。当糖李子成熟的时候,树下总有一堆花花绿绿的鞋子,大多是手工做的布鞋,偶尔夹杂着一两双煞白煞白的回力运动鞋。孩子们的鞋都是母亲们用破烂得实在不能穿的衣服缝制的,所以,花花绿绿如同趴在脚上的毛毛虫。不过,没有哪个孩子嫌弃,否则就只能赤脚上学或者去田地割草喂牛了。
  几乎没有用处的糖李子木偏偏成就了母亲的擀面杖,是人们看中它坚硬且不易开裂。垂垂老矣的擀面杖还在发光散热,估计不是它的本意,母亲也想换根顺手的,可是走村串巷摇着拨浪鼓的小贩把擀面杖的价钱咬得死死的,非一块钱不卖。一块钱能割块猪肉,全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因此,糖李子木擀面杖还得继续服役。
  等我外出上学的时候,擀面杖几乎不用了。家里的小四轮突突地冒着黑烟在田地里纵横驰骋,小麦也越长越旺盛,旺盛得每到收割季节孩子们都在心中不停咒骂,恨不得减了一半产量才好。家里最好的房屋让给了小麦,苇席子圈起来的粮囤冒了尖儿。要不是还得把一部分拉去粮站抵扣乡里的统筹、提留,那是怎么吃也吃不完的。白面的充裕让玉米、红薯受了冷落。母亲每一次和面都和满满的一大盆,蒸出一大筐可爱的白面馒头。白面馒头比不过杂粮窝窝好吃。以前吃玉米饼子、红薯窝窝时,孩子们放学后常常用又脏又黑的小手攥了两三个嬉戏打闹也不觉得碍事。可现在,吃白面馒头时,没有菜有点儿难以下咽,即使是自家腌渍的豆瓣酱、萝卜疙瘩也得来点儿。偶尔,擀面杖还是能派上用场的,那是改善伙食的时候。自从有了白面,家里的食用油忽地从地底下钻了出来,经常三五个油桶并排站在墙角里。如果兄弟姐妹盯的次数多了,再如果恰巧碰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孩子们的好日子就来了。炸油条、炸麻花、炸糖糕、炸倮子都少不了擀面杖。当孩子们吃得肚子圆滚滚的腻了胃时,天晴了,油条、麻花、糖糕、倮子也吃了了。孩子们上学,母亲下地干活儿,擀面杖又被放到食品柜的顶上躲懒去了。
  现在我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把擀面杖拿出来。这根擀面杖白白的,圆咕隆咚的像个小矬子,是母亲在村口超市买的。母亲说,擀面杖不贵,还不到十块钱呢。母亲老了,可擀饺子皮的手法还是很熟练。既然有了很多的人围在旁边帮忙,母亲也就不再着急,那双有点儿皲裂的老手不慌不忙地变换着、挪动着,一个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饺子皮就飞到篦子上,人们争着抢着把饺子皮塞满馅儿,捏实在了,圆鼓鼓的、胖溜溜的,甚是好看。每次回家吃饺子,饺子馅儿一定要有两种,一种素馅儿,一种肉馅儿。素馅儿也不用集市上买的水灵灵的蔬菜,那是母亲和父亲在空余的老房院子里种的天然、无任何化学肥料培植的韭菜、豆角之类,鸡蛋嘛,当然还是母亲和父亲养的鸡下的蛋。无肉不欢的女儿需要吃肉饺子。每次回来,母亲就去村口的肉店割上两三斤牛肉或者羊肉,一半包了饺子,一半或炒或炖。当孩子们拿着母亲的擀面杖追逐打闹时,饭桌上必然摆满了油光光、亮晶晶的热菜、凉菜。“饺子就酒,越喝越有。”通常饭桌一角会冷不丁地出现一瓶古井贡、口子酒之类的。现在的人们也不着急下地干活儿,父亲的小酒随之上了饭桌。以前很少听人说起“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倒是现在,一旦吃饺子必有小酒,即使是和朋友、同事吃。
  前两年,我在淘宝上想给母亲买一个能代替擀面杖的机器,可母亲总是不让买。当我在拼多多上多瞅了几眼家用和面机、面皮机后,令人厌烦的拼多多就不停地向我发送款式新颖、漂亮大方的和面机、面皮机。看来,母亲的擀面杖不退休也不行了。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黄幻吾
其他文献
土墙,灰瓦,西下的阳光  从没有玻璃的窗口  照亮堂屋正中  先辈的神位  香桌上  他们用过的土碗  还装有人间的甜,辣,酸,苦  他们用过的水缸  還映现着从年青到老年变幻的容颜  他们用过的竹蔑晒席  还能看到他们劳累一生  凉晒过喜悦的果实  他们用过的柴刀和蓑衣  还能为我们燃起烟火  和遮挡风雨  种庄稼的娘  玉米、红苕、麦子、白菜、萝卜、青菜  从早忙到晚  总是把腰弯得不能再弯 
期刊
一本书中这样说,行走的植物是通过风力,抑或其它自然力量移动,它们没有腿,又好像身上到处都是腿。  我想,艾草的运动最富于魔幻。  每到冬季,我浑身的寒气就在骨节与骨缝间窜动,那种凉是夏天井水的凉,是冰山上雪莲的凉,甚至是寒光闪闪的尖刀的凉。于是就尝试用点燃的艾柱把这种寒凉一点点拔出来,抽出来。艾灸永远是一件迷人的事儿,艾灸也是会上瘾的。艾灸的日子我的头发都松软如草,光亮如上了层蜡,这样的日子通常会
期刊
近日,《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在北京召开,评选出4个年度奖项。其中,鲁敏《就花生米下酒》、施晓宇《空海:中国取经》、庄振加《被拐卖后的那些年》、张锐锋《塔城随记》、张林华《龙窑》、何正良《梦回先遣连》、周有德《周有德散文小辑》、查兴娥《货车被劫记》、林丽华《柳桂青》、蒋殊散文集《沁源1942》10篇(部)作品荣获一等奖。另外,石舒清《余墨》、
期刊
大哥已年近古稀,身体硬朗,只是每逢天晴下雨,常感腰酸背疼。中秋佳节,我偕妻带子到农村老家看望大哥。  午饭后,大哥叫我和他去老房子那边转转。堂屋里空荡荡的,记忆中常立于大门背后的犁耙、锄头、薅刀等农具已不知去向,唯有一根扁担还静静地吊在神龛板下,看上去有点儿孤苦伶仃。我随口说:“还留着这扁担做甚?”大哥漫不经心地回答:“它在它的,它既不要吃,又不要穿,也不占地方!”大哥的声音有点儿低沉,表情有些凝
期刊
小时候,每年深秋,等到生产队空旷的晒场上所有农活儿收尾之后,忙碌了快一年的人们终于得闲休养生息。于是,一场场大戏也在渐凉起来的秋风中等待着上演。  这些大戏的主角一方是村民眼中颇带有传奇色彩的专业捕鼬者,一方是在苏北农村坊间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中表现亦正亦邪的鼬科动物——黄鼠狼。  那时我读小学,对黄鼠狼却并不陌生,因为这是农村常见的一种野生动物。当然,也说不定哪天早晨你还在被窝里酣睡,冷不防就被村
期刊
立 春  残冬瑞雪中  接力大寒续跑  风放下刀子  吟出低调的温柔  醒来的柳树  眨着绿色的小眼睛  二十四节气  出头的椽子  颇有大哥的担待  雨 水  立春过后  遇见雨水  爱的温暖  天空激动得泪流  大地心花怒放  惊 蛰  携着春雷  在数九的尾巴上  炸响  倒春寒里  萌动的万物  惊吓得抽筋  春 分  把昼夜平分  把春天平分  发现这个定律  若在今天  或许获得诺贝尔
期刊
老家隔壁的周大爷过世了,我周六回家正好碰着开悼。我在周家吃过饭,早早地以带孩子午睡为由回到自家楼上。没过多久,楼下响起劲爆的舞曲和人群的喧嚣,时不时地夹杂着麦克风里一个尖厉的女声问:“她们跳得好不好?”  “跳得好,再来一个。”又是一阵骚动。  我爬在窗台上往下看,不知主家从哪请来一支秧歌队伍,浓妆艳抹,穿着暴露。伶牙俐齿的领队在向主家说吉利,说完便在灵房前开始表演:唱歌、跳舞、耍海马、演杂技,好
期刊
山上到处是吃草的羊群  我和他们不一样  我一无所有  风有风的方向  落叶有安息的地方  唯一爱我的河,在上游  流向是分叉的  我站在凹下的荒原上  当我躺下时,它就凸了起来  像大地上长了颗黑痣  无 题  一定是過于炎热  鸣蝉嘶哑在树枝上  快艇飞速而过,卷起  崩裂的碎浪,像河流沉默的回声  树荫下的人们聊起  跳河的疯子、溺水的儿童、河神的传说  以及河面上泡肿发臭的猪  好像有那么
期刊
棉花长到半人高的时候,母亲带我们到地里给棉花打公枝。  给棉花打公枝要选择在清晨,清晨的阳光还不是很毒辣,棉花枝叶上还沾着露水,这时候打,对棉花伤害最小。我们不愿意下到棉花田里,磨磨蹭蹭地,虽然是夏天,早晨的露水还是凉凉的,打湿了衣服黏在身上很难受。母亲笑笑,带头下到棉田里,我们也只好硬着头皮下去。母亲对着一棵棉花,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打公枝。  我们照着母亲教的方法去做,但总是错,妹妹将一棵母枝打了
期刊
“我们俩,一起遮着一支小雨伞。雨大,我来照顾你,你来照顾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这首闽南语种经典歌曲之一的《一支小雨伞》,脍炙人口,韩宝仪、黄乙玲、音乐磁场合唱团等台湾众多歌星都曾翻唱过该曲。  老兵潘银堂,1926年出生在四川大竹县石子乡,1949年赴台。在茫茫人海中,他因一支雨伞邂逅了嘉义女孩儿阿荫。8年后,他在宝岛收获爱情,抱得美人归。这一奇缘故事,比《一支小雨伞》的歌曲早了20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