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至明初汉语事态助词的历时嬗变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晚唐五代到元末明初时期,近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来”、“去”、“了”语法特征尤其是语用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在三个时段的三部代表性著作《祖堂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反应.《祖堂集》中的事态助词有“来”、“去”、“了”三种,“去”与“来”和“了”使用频率相当且分工明确:“去”修饰于“表将来发生的事件”之后,“来”和“了”只能用于“已发生的事件”;《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去”已仅见3例,“来”和“了”的功能扩张,填补了“去”的空白;至《水浒传》,事态助词“去”已销声匿迹,而
其他文献
1902年2月,京师大学堂出现重大人事改组,以西学总教习丁韪良为首的洋教习被全部解聘。至此,西方传教士对京师大学堂的直接介预,或从京师同文馆起对中国最高官办教育机构的直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模糊,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应对世界的变化发展,英语教学必须提高为国家战略
来自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涵盖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有关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新整合;微观层面,有关企业管理属性的深度思考。以全球金融海啸为背景,尝试着从分析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入手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翻译素养.《“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与评析》大致从文化、语言以及风格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