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呈现于我眼前的,便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黄褐纸上,以浅墨勾勒出的富春山分明可见。薄烟、山峦、丛树,虽皆为黑白,却尽显黛色。黄公望当年泛舟富春江上,见身边的山川景致,便忍不住挥毫泼墨。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他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人们留下此传世之作。整幅画苍浑华滋,无怪董其昌阅后,发出“吾师乎”的惊叹。
此画用笔之妙、构图之精,非吾辈能言。然而它历经千年流转,辗转于多少文人之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为“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为“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经过如此多的磨难,为何今天我们看到的它依然清晰?这背后,该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当残缺破损的它被小心翼翼地送到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时,工作人员一定在轻轻叹息。他们知道,眼前的不只是一张画,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哲学,是伟大的文化。为了挽救它,他们必须修复好它。
灯下,匠人持小刀,聚精会神地清理粘在画上的泥土。他紧盯着画卷,汗水从额头渗出。终于,最后一块污垢被除去。匠人也已疲惫,合上布满血丝的眼睛,长舒一口气,吹熄灯火。
窗前,匠人执羊毫,蘸墨汁。此前,他翻阅古籍,模仿黄公望的笔触。公望千年前每一次有意或无意的一横一钩,都被他无数次地描摹。
春去秋来,《富春山居图》终于被匠人们抢救成功,由黯淡破损变成清晰秀丽,再加之现代科技的运用,被攔腰截断的两幅画最终合璧展出,完整的《富春山居图》终于重现人间。
我再次看向这幅《富春山居图》,整幅画粗犷中却见隽秀。或许,匠人们并不能将这幅画做到一比一的还原,但眼前的这张《富春山居图》,却比千年前黄公望的画作,多了深沉,多了匠人的深思和凝望。
我又想起那些还未出土或仍在修缮的文物。我相信,这些文物终会在匠人们的手中复活。五千年的文化,绝不会因漫长的时间而褪色,因为总会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人在默默付出。
有了他们,中华文化必会余韵不绝,历久弥新。
点评
文章构思精巧,小作者以《富春山居图》为例,赞扬了文物修缮师们默默付出的精神。文章既有群像描写,又有对个像的细腻刻画,有点有面,内容丰富充实,可见小作者丰富的阅读体验。
(指导教师:卢洪庆)
黄褐纸上,以浅墨勾勒出的富春山分明可见。薄烟、山峦、丛树,虽皆为黑白,却尽显黛色。黄公望当年泛舟富春江上,见身边的山川景致,便忍不住挥毫泼墨。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他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人们留下此传世之作。整幅画苍浑华滋,无怪董其昌阅后,发出“吾师乎”的惊叹。
此画用笔之妙、构图之精,非吾辈能言。然而它历经千年流转,辗转于多少文人之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为“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为“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经过如此多的磨难,为何今天我们看到的它依然清晰?这背后,该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当残缺破损的它被小心翼翼地送到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时,工作人员一定在轻轻叹息。他们知道,眼前的不只是一张画,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哲学,是伟大的文化。为了挽救它,他们必须修复好它。
灯下,匠人持小刀,聚精会神地清理粘在画上的泥土。他紧盯着画卷,汗水从额头渗出。终于,最后一块污垢被除去。匠人也已疲惫,合上布满血丝的眼睛,长舒一口气,吹熄灯火。
窗前,匠人执羊毫,蘸墨汁。此前,他翻阅古籍,模仿黄公望的笔触。公望千年前每一次有意或无意的一横一钩,都被他无数次地描摹。
春去秋来,《富春山居图》终于被匠人们抢救成功,由黯淡破损变成清晰秀丽,再加之现代科技的运用,被攔腰截断的两幅画最终合璧展出,完整的《富春山居图》终于重现人间。
我再次看向这幅《富春山居图》,整幅画粗犷中却见隽秀。或许,匠人们并不能将这幅画做到一比一的还原,但眼前的这张《富春山居图》,却比千年前黄公望的画作,多了深沉,多了匠人的深思和凝望。
我又想起那些还未出土或仍在修缮的文物。我相信,这些文物终会在匠人们的手中复活。五千年的文化,绝不会因漫长的时间而褪色,因为总会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人在默默付出。
有了他们,中华文化必会余韵不绝,历久弥新。
点评
文章构思精巧,小作者以《富春山居图》为例,赞扬了文物修缮师们默默付出的精神。文章既有群像描写,又有对个像的细腻刻画,有点有面,内容丰富充实,可见小作者丰富的阅读体验。
(指导教师:卢洪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