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投入了情感,才能学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轻松,学得更好。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我们首先要对学生以“爱”,用“爱”来感化学生;其次,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振撼;第三,我们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育学生的情感;第四,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得以融入。
[关键词]情感 师爱 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不可忽视的非智力因素。不少中外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意义,曾有许多精辟的见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情感下,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较强,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与发挥。
那么,如何让情感奏响课堂教学和谐的乐章?
一、“师爱”是情感的基础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也是一样,教师对他的爱,他始终是刻骨铭心的,这在学生的日记中就有见证。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也有人说,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师爱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是促进教育优化的重要条件。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爱的全身心出发,从主观上倾注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许多事例证明,师爱会像涓涓细流,能慢慢滋润学生“厌学”的干枯心田;师爱会像暖流,能融化那些“厌学者”的冰冷之心;师爱会像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越过“厌学”的沼泽地,走向爱学成功的彼岸。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爱的情感具有交流和反馈的特征,教师热爱学生,期望学生早日成才,这种真挚的情感,能引起学生心理认识上的共振效应,会促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强大的感召力,促进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良好发展。
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怎样的呢?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公正无私的爱,而不是那种狭隘的溺爱和偏爱。教师应该把爱的雨露洒给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更渴望得到爱的后进生。
二、让情感主宰课堂教学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会,一般来说,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反映在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对学生的心理动机、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及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积极情感对沟通融洽师生心理关系,对激发学生产生强有学习动机是十分有益的。
(一)以良好的情绪调控课堂,融入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融洽的师生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师生情感距离近了,学生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心境轻松愉快,情緒乐观,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常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而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苦闷、激愤恼怒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大声疾呼:“要精力充沛地教学。”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能够感受到,当我们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时,学生的精神就会振奋起来;当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情绪高昂,讲话抑扬顿挫时,学生就会思绪波动,发言热烈。正因为如此,课堂上教师坚持良好的情绪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我们保持良好的情绪要注意三点:一是和谐,即情绪要和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等和谐;二是真诚,如教师实实在在地以真情对待学生,能正确地表扬、激励学生,评价学生;三是理智,即教师首先能控制住自己的不良情绪,始终能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其次,不因课上突发事件(如学生有小动作,捣乱等)而发脾气,批评学生,导致由教师的心境不好而降低课堂上热烈的学习气氛。
(二)创设良好的情境,培育情感
“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依据这一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去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情境,就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魏书生老师的语文课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这主要得益于他所创设的一个民主的教学情境。我们在教学中也能够体会到,当我们创设了一个好的学习情境,学生的情感就能百分这百的投入,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创设良好的情境是十分关键的,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培育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入境动真情。
(三)挖掘教材情感因素,调动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和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教学过程也将在学生情感的激发下,高潮涌现。
例如,在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我抓住课题问学生:“你们认为课题中哪一个词很重要?”学生都能感受到“终于”一词很重要。我接着说:“抓住这个词你想知道什么?”其实,这个时候学生的情感已是非常投入,他们都想急于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扬科生活的困苦,唤起他们对扬科的同情,我就提出了思考题:“扬科是怎样一个孩子?”要求学生找出句子进行讨论,并和自己比较,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都非常激动。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扬科“喜爱音乐”、“爱音乐胜爱生命”的这一情感,我让学生深入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在这些句子中激起学生对扬科的爱怜之情。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当然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要充分理解,首先自己要融入情感,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可以有效地开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产生共鸣效应。教学过程也会因为这种情感的中介力量而迅速发生质的变化。
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情感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的过程而产生的,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不能设想,没有情感的共振,学生就会轻易地接受一种正确的思想观念或升华精神境界。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情感奏响课堂教学和谐的乐章。
(作者单位:山东胶南市教体局)
[关键词]情感 师爱 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不可忽视的非智力因素。不少中外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意义,曾有许多精辟的见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情感下,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较强,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与发挥。
那么,如何让情感奏响课堂教学和谐的乐章?
一、“师爱”是情感的基础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也是一样,教师对他的爱,他始终是刻骨铭心的,这在学生的日记中就有见证。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也有人说,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师爱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是促进教育优化的重要条件。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爱的全身心出发,从主观上倾注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许多事例证明,师爱会像涓涓细流,能慢慢滋润学生“厌学”的干枯心田;师爱会像暖流,能融化那些“厌学者”的冰冷之心;师爱会像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越过“厌学”的沼泽地,走向爱学成功的彼岸。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爱的情感具有交流和反馈的特征,教师热爱学生,期望学生早日成才,这种真挚的情感,能引起学生心理认识上的共振效应,会促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强大的感召力,促进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良好发展。
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怎样的呢?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公正无私的爱,而不是那种狭隘的溺爱和偏爱。教师应该把爱的雨露洒给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更渴望得到爱的后进生。
二、让情感主宰课堂教学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会,一般来说,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反映在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对学生的心理动机、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及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积极情感对沟通融洽师生心理关系,对激发学生产生强有学习动机是十分有益的。
(一)以良好的情绪调控课堂,融入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融洽的师生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师生情感距离近了,学生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心境轻松愉快,情緒乐观,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常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而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苦闷、激愤恼怒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大声疾呼:“要精力充沛地教学。”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能够感受到,当我们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时,学生的精神就会振奋起来;当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情绪高昂,讲话抑扬顿挫时,学生就会思绪波动,发言热烈。正因为如此,课堂上教师坚持良好的情绪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我们保持良好的情绪要注意三点:一是和谐,即情绪要和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等和谐;二是真诚,如教师实实在在地以真情对待学生,能正确地表扬、激励学生,评价学生;三是理智,即教师首先能控制住自己的不良情绪,始终能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其次,不因课上突发事件(如学生有小动作,捣乱等)而发脾气,批评学生,导致由教师的心境不好而降低课堂上热烈的学习气氛。
(二)创设良好的情境,培育情感
“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依据这一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去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情境,就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魏书生老师的语文课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这主要得益于他所创设的一个民主的教学情境。我们在教学中也能够体会到,当我们创设了一个好的学习情境,学生的情感就能百分这百的投入,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创设良好的情境是十分关键的,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培育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入境动真情。
(三)挖掘教材情感因素,调动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和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教学过程也将在学生情感的激发下,高潮涌现。
例如,在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我抓住课题问学生:“你们认为课题中哪一个词很重要?”学生都能感受到“终于”一词很重要。我接着说:“抓住这个词你想知道什么?”其实,这个时候学生的情感已是非常投入,他们都想急于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扬科生活的困苦,唤起他们对扬科的同情,我就提出了思考题:“扬科是怎样一个孩子?”要求学生找出句子进行讨论,并和自己比较,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都非常激动。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扬科“喜爱音乐”、“爱音乐胜爱生命”的这一情感,我让学生深入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在这些句子中激起学生对扬科的爱怜之情。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当然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要充分理解,首先自己要融入情感,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可以有效地开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产生共鸣效应。教学过程也会因为这种情感的中介力量而迅速发生质的变化。
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情感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的过程而产生的,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不能设想,没有情感的共振,学生就会轻易地接受一种正确的思想观念或升华精神境界。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情感奏响课堂教学和谐的乐章。
(作者单位:山东胶南市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