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语言激活历史课堂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记忆中,学生时代的我是很喜欢历史课的,但让我印象深刻的历史老师却寥寥无几。我所喜欢的两位历史老师,他们的共同点是所上的历史课都非常活,具有激情,深受学生喜欢,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激动不已。因此,我永远底记住了这两位老师。也因为他们,让我更加喜欢历史。今天,当我也作为一位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我不禁深思:我如何才成为一位让学生永远记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因为我而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呢?
  我发现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历史的过去性;二是在中学历史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都做了结论,于是那种以教师、课本、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的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就应运而生了。站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让我深刻地感到悲哀的是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喜欢历史课外书籍,却不喜欢历史课本。中学历史课难教,已成了一个不争的现实。要成为让学生喜欢的历史老师,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有自主能动的人,把学生当成了盛知识的容器去填充,而没有让自己充当引燃物,点燃火焰,结果灌得自己连同课堂在学生面前面目可憎,学生则因消化不良而萎靡不振。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不是死的,历史这个词语本来的意思是探索,因而历史是活的,是活动着的昨天。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激活历史,让学生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体验那扣人心弦的动人历程,总结历史规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将其内化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正因为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选择了用激情去点燃我的历史课堂,与我的学生在激情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共鸣和心灵的碰撞,力争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永远被记住的历史老师。
  
  精心挑选课堂语言,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渲染课堂
  
  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有时能够让学生如痴如醉,因此教师要做到用激情点燃课堂,遣词造句要富有激情,语调要抑扬顿挫;同时要善于抓住时机,在适当的时机“煽风点火”,达到渲染课堂氛围的效果。学生的心会紧随着教师的语气、用词而变得此起彼伏,汹涌澎湃,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课堂语言。所以在授课时我注意优化自己的语言,用自己激情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激情,实现学生心灵的共鸣。
  比如在解决“南昌起义历史意义”这个问题时,我就发挥了课堂语言的“煽动性”作用。我在总结时说:“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是一个闪光的标志。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定决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是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斗争的开始。”学生听完这一段小结,他们的心里是火热的。
  通过挑选激情的语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也非常明显。再比如让学生深刻体会邓世昌的精神,在进行总结时我这样说:“在邓世昌身上,呈现出的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邓世昌在他短暂的人生中,用尽身心,饱蘸浓墨,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这个字,越到后来越能呈现出一种光芒,是一种为华夏儿女指路的光芒,是一种在世人面前呈现中华儿女高大形象的光芒。”听完我的话语,学生深刻感受到邓世昌英勇献身的精神。
  
  以情激情,激活课堂
  
  教师的激情具有主动性,是一种关爱学生的热情。要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并使其产生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本身就要具有兴奋情绪,充满激情地进行工作,才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和学生进行互动性的交流,使之得到一种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我记得自己喜欢的历史老师,当课讲到激动时,他是热泪盈眶的,一动也不动地站在讲台上,那就如一尊丰碑屹立于我的脑海中,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无法忘怀。我知道那是老师用激情浇灌课堂的结果,是老师对历史满腔热情、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的忘我体现,也是老师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热爱之情的深深诠释。正是由于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历史,喜欢上了历史课。所以我今天更加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拥有强烈的激情能够达到以情激情,渲染课堂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激情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拉近彼此的距离,产生自然而然的师生互动,使教学轻松愉快地进行。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我与初一(5)班的关系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以情激情,激活课堂。原来这个班是不喜欢历史课的,无论怎么精心去准备,课堂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开始我经常责备不积极互动的学生,但没有什么改变。后来我改变了做法,在课堂、课后都经常去关心他们。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用鼓动性的语言对他们说:“只要你们努力,你们一定会进步的!”同时用激情去感染他们,每一堂课,不管有多少学生听课,我依然激情进发,慢慢地,受我的激情感染、吸引的学生越来越多,后来他们逐渐喜欢上了我的课。我在这个班的历史课也是越上越轻松,越上越愉快。激情成为改变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配以音乐、影片、图片,烘托氛围,点燃课堂
  
  用激情点燃课堂,配以相应的音乐、图片资料、影视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是以直观的视觉、听觉冲击学生的心灵,达到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特别是一首好的背景音乐,它能成为课堂的灵魂,成为点燃激情课堂的一颗火星。
  譬如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播放悲伤的音乐《和平颂》节选和Flash——点燃烛光(配以文字:不能遗忘,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每一朵烛光代表一个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音乐渲染了氛围,把师生带到了那段血泪的历史背景中。此时不用任何的语言,学生已经被这样的视觉、听觉效果深深地震撼了。课堂伴着音乐《和平颂》的播放,使课堂被沉痛的氛围包围着,而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沉痛中。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侵略者是何等的残忍,那30多万中国亡灵是多么无辜,不能让悲剧重演,多灾多难的祖国必须要强大!这首背景音乐,配得恰如其分,它就是课堂的灵魂,烘托了课堂氛围,点燃了课堂的火把。
  
  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激活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学生总觉得教材过于简单、枯燥。而教师要点燃激情历史课堂,就不能照本宣科,我们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让历史课堂活起来。作为老师,就要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从而使历史课堂充满着生命和激情。因此每一课我都精心设计,以课标为依托,以自己独特的角度理解课标和解读教材,整合教材。设计好每一课,优化教学流程。
  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上我已不是在简单地灌输历史知识,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祖国深深的爱,这种爱是潜移默化的。我此时理解了我的老师,为什么每当他讲述这段屈辱的历史时,总是热泪盈眶的。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老师的爱是深沉的,他把这深沉的爱传达给了我,我把它传达给了我的学生。
  所以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能激活历史课堂,把它变成有生命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有激情的引发,有生命对生命的呼唤,有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师生在这理解中得到了提升和完善。
  
  适当调整“引燃物”
  
  要点燃历史堂课,需要适当的“引燃物”。但是这个引燃物有时与教师的设计和预想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教师抓住时机,适当调整。
  因为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对象是一群充满着生机活力的生命主体。正处于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正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充满激情,为此,我才做了这样的选择。我每次都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在用激情点燃学生心灵的同时,我的心也是益满着激情。在激情中与我的学生心灵碰撞,在彼此心灵的碰撞中我们共同燃烧那段青春岁月。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有论者提出的要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 ,论述了两者存在虚实关系、从属关系 ,不存在相生相克关系而有并行关系之实 ,倡议同时推行这两种观念。
文章针对现代图书出版中的一些问题,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综述了我国苜蓿主要病害的分布和危害、病原学、发生规律、抗性种质材料的遗传筛选和鉴定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在“文革”十年浩劫之后,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发展。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百废俱兴。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普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听到有的思品课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都讲了好几遍,可学生还是理解不透,不知是怎么回事……”究其原因,这固然与教师的“讲”不无关系,但笔者认为,这与学生没有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心态更有直接关系。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千方百计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热情、欢喜、愉悦、向上的状态,激发学生求知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和勇气,尽力使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特别是
文章从将人本理念融入业务学习、融入思想工作和融入为读者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人本理念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正> 山东省即墨县博物馆珍藏的一部宋代用金银书写的《妙法莲华经》,最近通过了国家级鉴定,有关专家称之为“希世国宝”。这部金银字《妙法莲华经》系用磁青纸蘸着金、银泥
陈赓大将既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中国国防科技现代化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哈军工之父”。  在1954年的哈军工春节联欢会上,工程兵工程系的学员们自编自演了独幕话剧——《谭国玉》。讲的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谭国玉,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故事。这是第一次把真人真事搬上舞台,别开生面而且感人至深,引起全院师生员工的极大反响,全院上下都知道了这个谭国玉。  谭国玉出生于哈尔滨一个铁路工人家
文章论述了四川高校图书馆发轫、成长,成型,成熟的历史过程。
着重论述了民族地区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及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和图书馆网络化建设问题,提出了设想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