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语原版教材中的文化交流障碍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语原版教材在外语教学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编写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别,某些原本“公开的文化”,相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便成了“隐蔽的文化”,造成了文化交流障碍。本文试图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角度举例分析Totem教材中的文化交流障碍,力求对此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并对如何理解及接受他国文化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文化交流障碍;Totem;隐蔽的文化;文化背景;价值观
  【作者简介】周晓飞(1982.0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四川外国语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法、跨文化。
  一、引言
  众所周知,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教材对学生还有着非常大的指引和导向作用,因此教材的选择应当围绕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来进行。
  目前中国高校法语专业本科基础教学阶段,大多数学校选用了《法语》作为主干教材,也有部分高校使用《新经典法语》。除了主干教材,部分高校的视听课会选择Reflet, Taxi, Alter ?go, Totem等法语原版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原版教材由目的语国家专业人士编写,语言标准地道,选材新颖,大多采用真实语料构建交际场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时代特点,且有助于减弱甚至消除中国学生对法国及法国人的某些文化成见。但目前的法语原版教材针对的主要是欧洲地区的法语学习者,他们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接受起来并不困难;而中国学生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与法国人以及其他欧洲人相差较大,所以对于原版教材中的某些文化差异就表现出交流、接收障碍。这时,如果老师没有较好地把握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输入方法及难度,原版教材极易产生相反效果——扩大了学生与目的语国家的距离,让学生觉得难以理解这些文化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兴趣。
  下文将以Totem为例,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交流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二、文化的“公开性”及“隐蔽性”
  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首次提出了“文化”一词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被称为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第一人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1959年提出了文化层次的分类,即“公开的文化”与“隐蔽的文化”。我国从事跨文化研究的顾嘉祖教授提出:“公开的文化层主要指已暴露的物质文化,包括服装、道路、建筑物、饮食、家具、交通工具、通信手段、街道、村庄等。公开的文化的界定标准是指一切可以用人的肉眼看得见、一目了然的东西。”而隐蔽的文化“主要指软文化,即精神文化。其主要埋藏物是观念(包括传统观念与当今观念)。”
  简而言之,“公开的文化”主要指停留在事物或行为表面的,易于判断、分类、总结并记忆的文化现象。“隐蔽的文化”主要指隐藏在表面文化现象之下的,促使这些现象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也就是该文化的精神实质。
  Totem教材的初级A1水平涉及购物、饮食、道路、住房、建筑物等主题。虽然法国人在行为方式上与中国人有所差别,但因为大多主题与日常生活相关,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存在较多共性,中国学生对这些文化现象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接收障碍。然而随着语言难度的提高,A2/B1级别时所选语篇包含的文化元素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能体现法国的文化核心。但由于这些“隐蔽”的法国文化是中国文化里少有的或者没有的,没有相关文化接受基础的学生们很难捕捉得到,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文化交流障碍,导致不少学生对语篇不理解,或者产生错误的文化成见,进而加剧了文化交流障碍。
  三、文化背景及价值观的不同造成了文化交流障碍
  顾明远教授在其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所创造和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彼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人类文化随着发展出现不同的类型,对人的发展便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价值观的形成依赖于人们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它反映的是人的主观认识,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即通常只有经过价值观的判断认为是可行的,人才会将其转化为行为。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而价值观不同的人,其行为也不同。
  由于中法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在中国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就会对原版教材中的某些文化主题没有体会,对某些文化现象难以接受。也就是说,某些对法国人来说是“公开的文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却变成了“隐蔽的文化”。Totem中出现的文化交流障碍不在少数,举以下几个表现为例。
  1.教材中提到的几位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Fran?ois Truffaut,法国新浪潮电影主要代表人物;Henri Matisse,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Camille Claudel,法国天才女雕塑家。这几位代表人物对法国人或其他欧洲人来说一般不会陌生,在同样的文化背景下,他们耳濡目染地获得相关知识。而对中国学生而言,首先,与汉语完全不同的发音方式导致人物名字难以记住;其次,之前的课本中没有相关介绍;再者,由于背景不同导致价值观的不同,中国学生对于这些艺术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个性与精神等特质也难以接受。
  2.咖啡和咖啡馆,两者是法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历史上,咖啡馆是法国乃至世界文人的聚集地,是法兰西思想的发源地,同样也是普通百姓的交流场所。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咖啡馆依旧是法国人休闲、会友的好去处,依旧是重要的交流平台。所以,不难理解原版教材中为何出现下面这个提问:“你最经常去的咖啡馆是哪一家?为什么?”然而咖啡和咖啡馆,并非中国的传统,大多学生亦无去咖啡馆的习惯,所以学生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同时,如果学生不理解这两者背后所体现的“隐蔽的文化”,也就不能理解法国人为何对咖啡馆如此钟爱。   3.Le Royal de Luxe 是1979年在法国创建的巨型木偶表演公司,近四十年来,每年都会举行有偿表演。在家庭的影响下,成人与儿童都期盼能够亲眼看见巨型木偶表演,评价也多是“太妙了!”“棒极了!”“太神奇了!”……而中国学生看完木偶表演的视频后,表现出的通常是“无感”,原因是这种木偶表演对他们来说缺少代际相传的感染力,他们未能感受到演出的氛围,更何况观看视频没有临场感。此外,习惯于网络的学生已经看过太多类似特效,并不觉得这种表演有何特别的地方。因此,这个材料体现出一定的文化交流障碍,未能激发学生的相关学习兴趣。
  4.在越南的生态互助旅行。首先,从地域上讲,越南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尽管目前所受法国的影响已经减弱,但对于法国人来说仍具有一定的亲切感,且旅行价格较为便宜。所以,对于想了解亚洲文化的法国年轻人来说,越南是一个不錯的旅游目的地,而中国学生如若不了解这一点,就会觉得这个女孩的选择有点“奇怪”。其次,从旅行方式上讲,生态互助旅行使旅行者接近大自然,参与当地居民生活,并能将其旅行费用中的一部分用于当地社会发展。而大部分中国学生远途旅行并不多,既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因为安全等原因家庭不支持;如果旅行,大多会去热门城市的热门景点。近些年,虽然生态旅游在中国发展迅速,但无论是实践还是环境教育均晚于并落后于国外,所以生态旅游尚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互助旅游”更是无从谈起。这一课的好处在于为中国学生展示了新型的旅游观念、提供了认识世界的不同角度,但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且在国内目前基本没有可尝试的途径,所以学生对该章节知识有距离感,不容易接收,很容易遗忘。
  5.在城市规划这一课里,学生阅读了整治塞纳河河岸的短文后,需按要求对所在城市的某处地方提出规划建议。法国的价值观基础是以个人为本位,因此法国人重独立、重平等,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更容易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之相反,中国的价值观基础是更重集体,注重群体和谐,这就导致了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等级观念,尊重权威,不善于发表个人意见,缺乏一定的参与意识。所以,中国学生对这种社会问题观察及思考的比较少,并不能有意识、有方法地提出建议。如教师不加以引导,这个主题很难激发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四、文化接收障碍的解决策略
  为了使中国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原版教材中的语言及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适合的方法加强“隐蔽文化”的输入,以减少文化交流障碍。
  1.减少或消除“肤浅的”“有偏见的”文化定型。文化定型是对其他文化及成员的简单的、模式化的认识,它影响着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判断及策略。“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它是合理的;但作为一种认知结果,它注定是片面的。然而这种片面的可以是深刻的或肤浅的,较为公正的或带有偏见的,因而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于“肤浅的”“有偏见的”文化定型,教师除了应进行反思,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另,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应当尊重每一种文化,学会跳出本土的文化框架,将自己置身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中体会、理解对方文化。
  2.适当加入中国元素,进行比较。中法两国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有时即使进行了相关背景介绍,学生仍较难接收或者记忆,这时可引入相似的中国文化或现象,以便拉近距离,帮助知识消化。比如,法国新浪潮电影对中国导演的影响;法国的咖啡馆与中国的茶馆(传统茶馆及新兴茶馆);中国生态旅游现状等等。通过这些比较,不仅有助于对法国文化的理解与接收,同时也涉及了跨文化关系问题的三种文化:“(我发现的)他者的文化、(我重新发现)的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以及我们在与他者的交流中共同构建的新文化”,有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五、结语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原版教材的引入对于语言及跨文化能力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目的语国家与中国存在文化背景及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使得文化经常在“公开性”与“隐蔽性”之间转化,而后者形成了中国学生理解及接收目的语国家文化的障碍。文章在分析了教材Totem中五个文化交流障碍的表现及原因之后,提出了解构文化定型及加入中国元素进行比较的策略,以便更好地输入目的语国家隐蔽性文化,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原版教材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的解决,有益于拉近学生与目的语国家的距离,增强对语篇的理解,从而也提高了语言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
  [2]顾嘉祖.从文化结构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1):46-47.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834-3835.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Jean-Marc Defays(著),傅荣,张丹(译).法语作为外语和第二语言的教学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75.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能借助多媒体把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既可以作为课前引导,也可以作为课后复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课堂高效性。本文阐述了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微课的概念和微课教学的价值。结合教学实例,从选题,制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环节等方面分析了初中英语微课教学的具体策略。指出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英语在日常交际中越来越重要。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是可以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可以流利的进行短时间的演说等。可以说,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去表达,但在实际生活中,哑巴英语现象很普遍,学校重视写和背,导致学生口语能力不佳。本文就当下高中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能力,提出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口语能力;策略  【作者简介】仇惠兰,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第一中学
【摘要】进行初中英语家测的创新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创新英语家测的内容、形式以及批改检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旨在为广大初中英语老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有效提升初中英语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创新;家测;提升;学习效果  【作者简介】王佳琳,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从教学实践中
【摘要】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符合幼儿园老师选拔标准,必须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然而,现阶段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学生英语基础差且学习热情较低、师资力量不强且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英语教学课时少且以大班方式开展教学”三方面问题,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改革十分重要,需要从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规划教学目标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级目标指出:“学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能看懂程度相当的英语动画片和英语教学节目。”阅读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的阅读不只是阅读,而有多重功能:学习知识,增长智慧;培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素养;享受阅读的愉悦,发展积极的情感。(程晓堂,2017.10)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已不容忽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英语阅读的
【摘要】微课的兴起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谈论了微课在高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模式创建过程中的作用。先从微课的内涵特征入手,分析微课不同于传统课程之处,然后对微课在高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具体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模式  【作者简介】张红燕,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的发展改变着教育的形式,在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不可比免的要与信息技术融
【摘要】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共同体”概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颇为流行。教师逐步使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方式,来取代以往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由于其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听说读写一体性的特点,决定在学习共同体模式下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文以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对学习共同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做了深入阐述。  【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当然,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向学生输出写作技巧,并且需要学生自主练习所学技巧,通过自身的学习习惯去搜集、积累句式。换言之,需要教师和叙述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吕雅锋,陕西省旬邑县中学。  前言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
It’s nice to be able to speak something other than your mother tongue. Not so nice when one contemplates the delicate intricacies lost in rough translation.  I cannot remember how many times I’ve muse
【摘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众多的专业学科知识,更需要培养自身良好品德。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思想,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达到英语教学和德育的双向融合。本文主要介绍德育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的策略分析,并说明如何友好地将德育教育思想带入课堂,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德育渗透;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谭信,宜春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