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能谱CT结合低剂量碘对比剂个体化方案成像在颈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为颈动脉狭窄或斑块需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行颈动脉CTA检查,每组各60例。2组均采用对比剂个体化方案,按照公式计算对比剂总量,对比剂总量=(扫描延迟时间–5 s)×注射流率。常规组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p,注射流率5 ml/s,图像进行滤波反投影重组;低剂量组采用能谱单能量扫描模式,管电压140、80 kVp瞬时(0.5 ms)切换,注射流率3 ml/s,采用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方法重组出单光子60 keV图像。对2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包括颈动脉CT值、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并记录对比剂总量和辐射剂量(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两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和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图像质量客观评分和对比剂总量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常规组颈动脉CT值、背景噪声、SNR、CNR、主观评分、对比剂总量、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分别为(363±56)HU、(13±4) HU、30±10、38±13、3.0分、(69±13) ml、13.61 mGy、527 mGy·cm和3.11 mSv,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78±69) HU、(9±4)HU、48±19、62±24、2.0分、(49±7) ml、12.72 mGy、478 mGy·cm和2.82 mSv。2组图像间的颈动脉CT值和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背景噪声、SNR、CNR、对比剂总量、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采用能谱CT结合低剂量碘对比剂个体化方案行颈动脉CTA,在取得良好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