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安徽省哲学学会于1991年6月6日至8日在铜陵市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实践”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来自全省各地的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中谈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问题。与会同志认为,这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紧迫而又极为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永远不会过时;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新变化也决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安徽省哲学学会于1991年6月6日至8日在铜陵市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实践”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来自全省各地的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中谈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问题。与会同志认为,这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紧迫而又极为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永远不会过时;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新变化也决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其他文献
<正> 中国逻辑史第六次年会和易经逻辑方法讨论会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于1990年10月下旬在上海华东师大联合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的热情关怀和大力资助。出席这两个会议的有50多位中国逻辑史工作者和易学专家。 这次中国逻辑史第六次年会的中心议题是:就现代语义学理论进一步探讨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会上主要提出了三种不同论点: 第一种论点是:中国逻辑史实质上就是古汉语语义学史。他们强调:逻辑离不开语言,中国的古代逻辑更是离不开中国古代的
<正> 中世纪逻辑取得的巨大成就,比中世纪其它思想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更有价值。中世纪逻辑对中世纪哲学和其它学科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对经院主义的抨击,中世纪逻辑受到严厉的批判。在很长时间里,中世纪逻辑被认为是烦琐的、教条的、僵死的,是神学的婢女。直到本世纪,人们以现代逻辑为工具,才逐渐挖掘出中世纪逻辑的宝贵财富。今天,中世纪逻辑被公认为历史上同古希腊和现代逻辑并列的逻辑发展的三大高峰之一。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最近几十年国际上中世纪逻辑的研究情况。
本刊自1989年开设“干部学哲学”专栏以来所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基本理论的学习体会,而这里奉献给读者的这篇采访记,则是介绍一个市的领导班子如何把哲学作为武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哲学,主要目的不在于把哲学单纯当作学问来探讨,从而为哲学贡献多少有学术价值的理论;而在于把哲学融入决策者精神世界,使之能自觉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去认识复杂的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从而使目光变得深邃敏锐,头脑
<正> 该会于1992年8月在北戴河举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研究、宣传等系统的代表160余人。与会者提交论文20余篇。会议采取了专家主讲,尔后开展提问、讨论的形式。研讨会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教授从政治、经济、科技、管理和文化等不同方面,围绕本会主题作专题主讲。现仅就其中的若干主要观点作一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肖前主讲的题目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生产力标准》。他认为,
<正> 中国逻辑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和第六次全国形式逻辑讨论会、第五次全国辩证逻辑讨论会于8月17日至21日在天津市塘沽区委党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20余人。现将会议情况简介如下:一、第四次代表大会概况:会议总结了前段工作的经验,并提出了逻辑学研究的方向:标准逻辑要研究,非标准逻辑也要研究,重点在非标准逻辑的研究;理论要研究,应用也要研究,二者相比,更应该重视应用的研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逻辑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还有要在逻辑与自然科学、计
<正> 技术哲学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哲学。技术哲学经历了长期演化的历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技术的哲学思想;近代培根称技术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作为系统的技术哲学最先在德国发展起来;现代技术哲学已形成为西欧(德、法)英美、东欧、日本等几个学派;并经历了三个阶段:(1)着重研究技术的本质、技术设计、技术结构;(2)研究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技术的价值等问题;(3)深入研究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经济、技术与文化、技术与心理、技术评估等问题,探讨与相关技术的各个方面,真正达到了从整体上对技术的研究。
<正> 从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熵,到玻尔兹曼的统计熵,再到申农的信息熵,熵概念不断深化和扩展。熵概念的泛化,带来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想,也引起了广泛争论。现将我国讨论情况介绍如下:
<正> 由中国伦理学会和首纲研究与开发公司共同发起的“新时期道德规范建设研讨会”,于6月2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历时三天。有关领导、学者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60余人与会。主要研讨了以下问题。 一、加强道德规范研究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与会者一致认为,无论从伦理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还是从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来看,当今加强道德规范研究和建设,都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是用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一种行为理性及意识形式。规范伦理学在伦理学体系中应居突出的地位。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正>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学委会、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共广西区党委党校、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哲学学会、广西大学哲学系、河池地委宣传部共同发起的“广西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于1991年5月14日至17日在广西河池市召开。到会代表78人,提交论文近40篇。 此次会议有两个明显特点:(1)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会议各发起单位均有主要负责人参加,并积极发言。(2)哲学理论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市、县委书记们带头写哲学论文,总结自己用辩证思维指导实际工作的经验,体现了中央把学习
<正> 目前关于主体性的争论在多层次上展开,而解决各种争论的关键,往往要回到主体性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尽管人们可以在各种引申和派生的意义上使用主体和主体性概念,尽管主体性原则的意义贯穿于认识论、人本学、本体论等领域,但主体性首先是人本学范畴,换言之,我们所讨论的主体性总是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涉及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或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一种本质规定性。正因如此,许多讨论者正确地将人的主体性同人的本质活动——实践统一起来加以把握。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的认识不应停留于人的主体性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