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灯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给中国式过马路拖后腿,哪怕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常常孤零零地站在路口,仰着头,等着红灯转绿。那应该是一幅很美的画面:月光下的十字路口,一盏灯,一个人,踩着四条长短不一的影子。身后是来处,眼前是归路。我微笑着和夜色下的信号灯对话。
  其实更多时间是在铁路边和站台上,看着火车疾驰而过,或者戛然而止,看着它们庞大的身躯被小小的信号灯无声指挥。青灰色的苍穹下,这些信号灯星星点点的站在自己的股道上,不声不响,听凭火车千军万马般呼啸驰骋,纵横四海。
  它们似乎完全引不起别人的注意,除了我。
  1
  我是学铁路信号专业的。
  选择这个专业的动因源于父亲,他最早也是铁路信号工。他说工作了几十年,发现每次铁路设备的升级都是从信号开始,或者至少与信号有关。于是认定这个行业会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优越感,很笃定地替我做出了选择。老铁路的实践认知最有发言权,这些理由足够说服自己和家人。
  父亲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铁路工作,一开始是当民工修铁路,几年后铁路修好了,这批表现优异的壮劳力就被招了工,顺着自己修好的铁路线,种麦子似的撒了一路。当他们的命运像道钉一样牢牢地嵌在两根钢轨上,作为下一代的我们,自然也成了铁生铁长的铁路娃。
  童年没什么可玩的,火车就是最亲的大玩具,我们围着铁路打主意:小不点们爬煤堆,垒道砟,大点的在钢轨上用铁钉轧小刀;老实点的站在股道外面数车皮,不老实的比赛谁钻车爬车更快更好。大人们见怪不怪地随便我们折腾,可就是有一样不行,那就是道岔附近的信号手柄。
  越不让动的往往越吸引人,因为知道,如果扳动了这个信号手柄,就如同阿拉丁的神灯,火车很快就从远处被召唤过来,特别神奇。所以每当父辈们开始操作时,我们会蜂拥而上,叽叽喳喳地围在旁边,兴奋不已。
  其实扳动信号手柄是件力气活,当时物资匮乏,边远小站既不通电也不通水,完全靠手工发力。信号灯是晚上的专用词,白天更准确地应该叫信号机,高高的立柱上横立几块黄色的信号臂板,上面有黑色的条纹,通过臂板的起落变化,传达不同的信号指令,司机就明白了是停还是开。
  信号手柄是铸铁的,利用了最简单的杠杆原理,受力端绑着长长的铁丝。因为距离比较长,每隔一段还有个带滑轮的立柱,父辈们的力气会通过长长的铁丝传递给远方的信号机,每当看到他们咬紧牙关的架势,就感觉特别给力。铁丝在滑轮槽里面哗啦啦地欢快跳动,好像被拨动的琴弦,和我们的欢呼声一样清脆悦耳。
  信号发出后,火车缓缓驶过,司机和副司机从车窗上冲着我们嘿嘿地乐,我们一边跟着火车跑,—边乱喊着叔叔伯伯,希望他们能把锅炉上烤着的红薯扔个下来。老枕木随着车轮起伏,像在咯吱咯吱地笑。
  2
  到了晚上,父辈们准时去点亮信号灯,他们提着一升容量的大煤油灯,手脚麻利地爬上信号机后面的梯子,将灯安放进信号灯仓里。放燈是为了照亮玻璃片,玻璃片在臂板的前端,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信号手柄拉动臂板上下动作时,玻璃也相应地换位,于是煤油灯透过玻璃再发出来的光亮,就有了不同的颜色。
  想想吧,在那个黑暗如水的夜色里,哪怕是这么丁点的光亮,也是那么的璀璨啊。红的绿的,宝石一样熠熠生辉,漂亮极了。火车司机能看见,当地老乡也能看见,他们晚上出门办事,会告诉家里人,我去火车站东头信号灯那边,大家就知道是哪个村子,至于村子叫什么倒没有人在意了。
  然而这样的光照毕竟很弱,显示的角度有限,距离也有限,对于司机来说多少还有些不方便。当时火车都是蒸汽机车,顶着一个长鼻子的大水厢,司机只有把半个身子探出来,才能费力地看见前方信号灯的显示,以致于司机们通常都有风湿病和肩周炎。在以前的老照片上,无一例外地看到他们探身瞭望信号的英姿,一直觉得很酷,长大点了才知道其实很苦。
  也问过父亲,要是雨雪大雾看不清楚,或者煤油灯灭了怎么办,父辈们会轻描淡写地说,那就去看看呗。
  我想象不出来那个场景。漆黑的风雨夜,火车吐着白烟静静地停在线路上,司机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匕前,仔细察看道岔的位置,信号灯的颜色,或许还会大着嗓子对父亲嚷嚷,你的灯是没加油呢,还是捻子没弄好啊。父亲立即揣上火柴,披上雨衣,三步两步地跑到信号机下,仰脸仔细地检查灯光,没准还会埋怨一下司机,你什么眼神啊,绿灯,通过!
  然后大家哈哈笑着,扔上一枝不带嘴的烟,湿漉漉地回到各自岗位。
  火车哼哧哼哧地离开车站,司机和父亲举着手提信号灯相互致意。这是个重要的对答,因为出站之后就没有信号灯了,司机只能靠肉眼来判断路况,随机应变。
  3
  进入八十年代,小站陆续通上了电,信号机增加了电力辅助设施,除了省力,也更精准。特别是信号机上安装了灯泡,变成了真正的信号灯,再也不需要爬高上低地挂煤油灯了。
  我拆开过信号灯,那里面的玻璃一圈一圈的,像高度近视眼镜,师傅们说这是凹镜设计,能够使灯光更加圆润饱满,一公里外就能看见。事实的确如此,哪怕是在风雨夜,信号灯的光线也能轻易地划破黑暗,让远处的司机看得清清楚楚。因为显示距离变长了,火车由此欢陕了许多,父辈们开心地笑着,说好日子开始了。
  其实好日子往往比想象中更快。我们这批铁小子随后离开了铁路去求学,当然学的还是铁路,再回来时已经是邓公南巡讲话不久,新的一轮铁路建设全面展开。
  短短几年,大红轮子的蒸汽机车迅速在眼前消散,新型的内燃机车昂首进入视野。内燃机车用油,前边没有大水厢,宽敞明亮的大玻璃足以让司机看清信号,再也不用长时间地探身了。他们在驾驶室里安坐如山,如同车站控制台前的值班员。
  车站值班员也轻松了很多,只需要摁压按钮,外面的信号灯就会显示,再也不需要人来回辛苦奔跑了。可是,当电气设备取代了人工劳动,有些岗位也没有了,父辈们逐渐退出江湖,铁孩子们开始接棒,我也正式成了一名信号工。   在那个偏远的小站,信号灯安静地伫立在车站两边,像迎来送往的门童。有时候做完检修后,常常呆坐在信号机旁边的护坡上,凝视着鲜红的灯光,想着少年脚心事。
  那时铁路仍然是独木桥式的单线铁路,出站的火车跑到后,对方站才可以有车过来。在这个漫长的运行时间里,信号灯总是沉默地等待着,探射的灯光更像村口母亲的眼神,饱满深情地目送火车离开,又望穿秋水地等待孩子归来。两个车站之间十多公里,火车就像当初的我们,顺着铁轨盲行在前进的路上,无论遇到断轨、塌方还是倒树等意外,都需要独立去面对。遇到雨雪灾害天气,等待火车到达的时间特别沉默,也特别漫长。
  4
  没有母亲不关爱孩子,盲行的日子终将远去。新世纪前,工作的小站再次迎来了升级改造,这回不仅新修了一条并行的铁路,更重要的是全线都变成了电气化铁路。
  看着头上密密麻麻的高压电网,突然想起当年的煤油灯,想起父辈们一步步爬上信号机的背影,想起风雨中摇曳不定的微弱火光。他们或许永远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当年用油灯照亮的路上,架起了二万多伏的高压电网,高低大小的信号机像哨兵一样林立在钢轨两侧,延伸到站内站外。每一盏灯光都那么晶莹剔透,如同天上的繁星。
  没法再近距离地同信号灯说悄悄话,全封闭的电气化铁路隔离了我们。但我更加清晰地知道每架信号灯的名字和性格,计算机技术把它们的所有数据动态展现出来,像ICU病房里面的实时监控,坦诚的心迹一览无余。我能时刻感知到每架信号机的落寞与快乐,健康与忧伤,我们近得触手可及,也远得触不可及。
  我仍然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在铁路边的护坡上,静静地看着它们,它们顾不上和我说话,在嘤嘤的电流声里热切地交流着。钢轨向两端延伸,除了看不到头的电网支柱,就是这些自带光环的信号灯。他们忙着和左邻右舍打招呼,忙着告诉前沿和后方:注意,注意,火车快来了!火车过去了!火车可以再来一列了!
  我能看懂它们的交流,尽管还是红黄绿三种颜色,却组合出了多种不同意义的表达。车站之间曾經空旷的通道被切割成了一小段一小段,漫长的距离由此变得紧凑而亲密,每段的入口处都会驻守着一架信号灯,观察和反馈着火车的位置。它们彼此呼应又相对独立,驱动着不断加速的火车,你追我赶地进入快车道,一列跟着一列。
  信号灯光此起彼伏闪动着,转换着,忙碌得热闹非凡。我被遗忘在电脑屏幕之外,仿佛当初站外孤独的信号灯。
  5
  火车越来越快了,以前的慢生活被纵横切割,支离破碎地散落一地。曾经感觉遥远的路途可以眨眼间被跨越,时代也和火车一样提速,把那些缓慢的节奏扔到了岁月深处。父辈们工作过的许多小站陆续被撤并关停,就像火车离开车站,喧闹也离开了小站,我们和父辈们一样,带着自己的孩子,顺着铁路向外行走。
  火车疾驰,信号灯飞速地倒向身后,我出神地看着,和留守的信号灯一一告别。
  孩子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窗外,说那么多的信号灯,司机叔叔会不会看错呢?我哈哈大笑,怎么可能,信号灯就在眼前啊!孩子们显然不服气,不对,信号灯可远了,我们都看不清楚!孩子的认知是敏锐的,我突然明白过来,是啊,有些东西其实已经看不清楚了,能看见是因为眼睛长在了心里面。而现实中星罗棋布的信号灯,真的很容易让人误判。
  再次体会到了父辈们的自豪,微笑着告诉孩子们,铁路信号灯能让需要看的人看得清楚,因为信号灯就在他的眼前,在火车司机的驾驶室里。你们不都有遥控汽车和航模吗?现在的信号灯也是遥控的了,我们在钢轨旁安装遥控器呢,外面的信号灯什么颜色,车里面的就是什么颜色。孩子们张大嘴巴,这是真的吗?我怎么看不到。
  恍然间,依稀看到了当年跟着火车奔跑,只是想吃—块烤红薯的自己。四十年过去,孩子们的目光还在追随着火车,不同的是他们的关注不再是烤红薯。他们的眼睛像信号灯一样明亮,直直地照进内心。
  他们知道铁路信号灯和公路上的交通信号灯不一样,于是想知道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铁路信号灯可以在地上和司机室同时亮起来,还相互不干扰。另外,公路为什么不能在地上埋钢轨呢?那样的话,每个开车的人不都知道前面是什么信号了吗?
  这是我无法回答的,也是无比欣慰的。孩子们纯真的思维,何尝不是另外的信号?哪怕光线微弱,亦在照亮可以前进的方向。谁说这一天不会来临呢?说不定,就在明天。
  6
  不知不觉间,从绿皮火车走到了高铁时代,车轮划过钢轨时的如水丝滑,让人几乎感觉不到震动。孩子们在车厢里陕乐地张望,沿途再也看不到信号灯,人们看到的美景完整而自然。
  当听到有旅客调侃,说高铁之所以快是因为没信号灯,不堵车。孩子立即认真地告诉他,不对,高铁上的信号灯在司机室里呢,你们看不到的。大家打趣问,为什么司机室里面有信号灯就快呢?孩子解释不了,这个问题显然太复杂了,他不知道对于领跑世界的中国高铁来说,信号模式已经再次升级了。
  我告诉孩子和旅客,现在的高铁信号灯不在路边,也不在地上,而像卫星一样在天上。高铁更像大家的手机,从云际中接受网络信号,所以大家看不到信号灯了。孩子问,只有司机叔叔能看见吗?要是他没看清楚怎么办呢?
  抚摸着他们的小脑瓜,仿佛抚摸着小站的信号灯。孩子,高铁的信号不仅仅是灯光了,它像天眼一样,会告诉司机前面的路是直的是弯的,是上坡是下坡,每个地方速度需要开多少。它还会提醒司机开快的时候应该刹车,甚至会自动帮助停车。更重要的是,它不是给一个人看的,整个高铁网络中各级指挥者都可以看到,像你们老师在楼上看着你们一样。
  孩子的眼睛中再次闪动出晶亮的光芒。我也再次猛然意识到,面对这些上天入地的创新,自己居然开始无动于衷了!的确,近四十年来,身边层出不穷的超越和突破太多了,从最开始的期盼、激动到而今的平静、淡然,我们已经习惯于这种突飞猛进的惯性。所以再回首当年的今日,发现已然山高水远,恍如隔梦。
  那些照亮生命的信号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仿佛一个饱满的圆圈,轨迹清晰且充满力道。我们一如既往地守护着它,从远方到眼前,到心底。不灭的灯光,渐次幻化出父辈的旗帜,我们的青春,还有未来的希望,瞬间变得更加灿烂起来。
其他文献
男孩今天过生日。  他在街上遛了一圈,便向家走。他脚步轻盈,双臂轻松地摆动着,小脸闪烁着兴奋的光泽。梧桐树的叶子落下来,地面上斑斑点点,金色与灰色交织着。初秋的风吹来,轻拂着男孩的头发,几片落叶也从地面飘起,随风飘荡。  街上似乎没有行人,静得有些异常。  尽管如此,但男孩却未曾注意到。他很兴奋,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  9月11日,2001年,男孩在纽约。  男孩走上台阶,掏出钥匙,急切地向锁孔捅
期刊
边缘  城市和乡村交汇  布局错乱  无法用一条线分界  像背井离乡的人  在城市流浪  无法准确描述他的现在  一条路,从城市到村庄  从平整到泥泞  铺开城乡之间的杂乱  随手丢下的时光  以及时光里的废铜烂铁  沿着道路,越铺越远  枯叶  台历早已翻过冬至  树干日趋赤裸  像不堪回首的往事接踵而至  将幸福一点点掏空  几片枯叶,与寒风对抗  迟迟不愿落下  这场景,多像年迈的农民  在
期刊
心海  海渡过了朝霞和落日  海的阴谋在地平线策划  当春天降临到海上  预示着一颗心必将停留在海上  像一艘船搁浅于海的历史  海的未来在海底沉沦  预示一颗死的心将接受风吹雨淋  将接受鱼的亲吻,虾的游戏  将接受一只海鸥不时的窥探  将永远地小心地将自己的命运攥紧  它多么害怕啊  它说,我是多么害怕心里的火种  当一个年轻的诗人对他深爱的姑娘倾诉  衷肠  生于爱情  在黑暗中水仙已无边无
期刊
大家都说“春雨贵如油”,你认为春雨是什么呢?  春雨是万物苏醒的铃,春雨是神奇的魔法师。叮铃叮铃,让桃花送来阵阵暖意;叮铃叮铃,让迎春花绽开笑脸;叮铃叮铃,让小草探出土地;叮铃叮铃,让洁白的雪化为叮叮咚咚的清泉……  春雨唤回燕子和春天的情谊,春雨招来蝴蝶与花儿的对话。在这个日子里,我听见孩子们的笑声,我看见春风正与蝴蝶嬉戏,我闻见百花送来的香气。我走近春天,才发现春天是那么美丽!  我在想,如果
期刊
老刘今年五十岁,小刘今年二十五岁,他们是一对父子。这一对父子很特殊,特殊在他们都是税务干部,而且在同一个山区税务局上班。  那个山区的山很高很大,连绵起伏,就像一群巨人手挽着手,将县城和税务局围拢在河流冲刷而成的巴掌大的山脚下。山愈大显得城愈小,城小税务局亦小。据说,老刘和小刘所在的税务局在全省税务系统人员最少,收入任务也最小。  老刘和小刘的家都在山外,距离所在的税务局有一百余里路程。老刘是五年
期刊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市长杜世成在青岛开发区现场办公会上的讲话摘要  编者按:8月30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市长杜世成在青岛开发区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西海岸发展规划等问题。西海岸经济的发展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青岛开发区无疑是整个青岛市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它是“大青岛”格局的一翼,是青、红、黄“品”字结构的一极,它的发展必将带动整个青岛经济的腾飞;它位
期刊
一、WTO关于教育市场有关规则及利弊分析     WTO作为世界经济领域和经济活动的组织,其所产生的最大影响首先是经济领域。但是经济活动的变革都会折射到教育活动中来,这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所具有的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公益属性产生了新的衍变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产业属性日益显现,从而具有了“两重性”的时代特征。根据WTO的规定,将教育服务列
期刊
谁做中小股东的代理人     现实生活中有三种人在充当中小股东的代理人:一是国有股权的代表——政府官员或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二是股份公司的经营者,这些人不是以国有大股东代表的身份,而是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小股东面前;三是家族企业的老板。   国有股权的代表和职业经理人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他们自己在企业都没有股权。他们对企业负责不是源于他们的切身利益,而是源于他们的责任感和
期刊
当最后一辆驮满庄稼的马车,一如负重的蜗牛,颠簸着抛下两条平衡的曲线,消失于田野的尽头,慢慢驶进坨子村的村口,小村四周的田野,像个刚刚分娩的母亲。在经过终年辛勤而痛苦的孕育之后,突然问变得轻松、知足地睡熟了。  一年一度,这是大地的盛宴。  这是土地时隔一年奉献给人们的辉煌时刻,确切地说,是水稻时隔一年奉献给大地的辉煌时刻。  乡村在狂欢,村民在狂欢,我也在狂欢。  我享受劳动的过程,我体会劳动的快
期刊
我尚不明事理的时候,父亲和我几乎没有话。那年月,父亲扛着锨或者梨犁铧出没我家的院子,我和父亲的穿戴都源于礼泉,也就是用我们种植的棉花纺线、经线、织布、染布、裁衣,然后穿在我们身上。那些衣服、鞋子和袜子,几乎都出自母亲之手。一针一线,使日子变得绵长。  而吃的几乎都是粗粮,要是想吃一顿面条,那得愁死母亲。而父亲和我几乎都是面肚子,一碗热面,一撮山韭菜,几滴棉花油,一咕嘟大蒜,那是最享福的事情了。但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