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患者进行去除白细胞输血和非去除白细胞输血的分别治疗,以此来探究这两项输血方式的临床表现的对比表现。最终探究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收治了诸多的输血病患,应此次研究的标准要求,从诸多的病患中随机抽取出100例患者来参与到此项研究。然后,将这100例输血病患进行平均分配。平均分配是为了减少在此项探究中出现的科学统计差异。为了更加明确的探究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效果,采取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输血方式的治疗,其中实验组中,采用去除白细胞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对照组给予未去除白细胞的普通红细胞悬液。经过输血治疗后,深入分析两种红细胞悬液的常规指标,输液患者总体、不同保存期、不同输血次数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经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输血治疗后,除白细胞和血小板外,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悬液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没有影响,且不同的保存天数对两者的常规指标没有影响。观察组中总体上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去白细胞输血能有效的降低大剂量输血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能使患者的脏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去除白细胞输血;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20-01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通运输的发达发展,给人们交通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更多的交通事故带来的外伤和内伤患者。因此,这就需要对这些外伤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建议对有过敏史者在输注血液制品前半小时可口服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选择无过敏史的供应者,反复有过敏反应者可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洗涤浓缩血小板,禁用血浆及血浆制品。在此项研究中,主要探究的就是输血反应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英文名称为: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ˉfusion reaction,简称作:FNHTR。它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它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与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与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抗体以及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多发生于输注多人份血小板浓缩液(PCs)时以及多次输血或多次怀孕的妇女中。其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畏寒、脉率增快,血压多无变化。也可伴有出汗,恶心或呕吐,少数患者输血发热反应后数小时内可发生口唇疱疹等。对于此类反应,最显著的治疗就是在输血中进行白细胞的去除。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需要对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就需要在我院从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诸多的输血病患,按照纳入标准:所有的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并且参与者是签署了自愿接受医院输血治疗书的,不会因中途缺乏治疗资金等而退出此次研究。排除标准:部分心、肝、脾器官有严重的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非自愿的患者,都要进行排除。尽可能地降低在此次研究中出现的误差。然后从多名病患中随机抽取出100例患者来参与到此项研究。在这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68例;女性患者为:32例。年龄阶段为18~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3.9)岁。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为:42例,产科大出血 为:24例,外伤出血患者为:20例,其他出血原因的患者为:14例。接着,为了减少在此项探究中出现的科学统计差异,对这随机抽取的100例输血病患进行平均分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50例患者。进行去除去除白细胞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对照组也为:50例患者,采取未去除白细胞的普通红细胞悬液治疗。经过输血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诸多常规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和记录,最终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经平均分配,将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输血,给予未未去除白细胞的普通红细胞悬液治疗。首先要对输血器械进行日常性质的消毒准备。而对观察组的患者来说,要采取去白细胞输血,给予去除去除白细胞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在输血过程中,首先使用白细胞过滤器 FTS-TC-201/202 血库型,然后按照规定的方法,把白细胞滤除,并且保证血液中 99.7%以上的白细胞被排除。然后把排除的白细胞进行回收利用。在治疗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观察并比较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后采取结束输血、静卧或使用抗过敏药物的方法,并时刻准备急救。
2 结果
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区别治疗后,进行观察得知:在实验组的5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占总治疗人数4%的比例。而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产生了不良反应,所占比重为:26%。因此,可以获知:对输血患者进行去除白细胞治疗,能够较大限度的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在广大医院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在治疗后,有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100例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数据的记录,其中包括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比较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治疗前后无影响。
3 结论
1. 有文献报道,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综合数据为2%~10%,有的则高达20.8%~42.7%。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为: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h体温升高≥1℃,或出现典型寒战、发冷或还有皮疹,部分患者伴有头痛、恶心、影响输血治疗的效果不适等。过去有学者认为是同种免疫引起的,即受者血中的白细胞抗体和供者白细胞抗原相互作用引起的。而在输血治疗过程中的白细胞,是属于输血中带来的一项“副产品”。白细胞能够通过消化、吞噬等产生免疫反应 , 实现机体的防御保护功能,抵抗细菌、微生物的危害,是血液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成分。但是在血制品中,对患者进行输血后,这些“副产品”可刺激机体产生白细胞抗体,当再次输血时,白细胞抗原不合引起受血者体内抗原抗体反应,造成白细胞凝聚并在单核细胞系统内破坏,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从而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作为一种异物,在同种异体输注时很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此后各大综合性医院中,应该增加投入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这样才可以大大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所引起的副作用,尤其是适用于长期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或器官移植的受血者,从而达到临床输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皞,鲁思文,詹晓燕.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3):58-59.
[2] 刘建萍,于付,张丽娜,等.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11,30(17):107.
[3] 于洋,骆群,刘景汉. 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质量对比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15(4):878-88.
关键词:去除白细胞输血;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20-01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通运输的发达发展,给人们交通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更多的交通事故带来的外伤和内伤患者。因此,这就需要对这些外伤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建议对有过敏史者在输注血液制品前半小时可口服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选择无过敏史的供应者,反复有过敏反应者可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洗涤浓缩血小板,禁用血浆及血浆制品。在此项研究中,主要探究的就是输血反应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英文名称为: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ˉfusion reaction,简称作:FNHTR。它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它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与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与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抗体以及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多发生于输注多人份血小板浓缩液(PCs)时以及多次输血或多次怀孕的妇女中。其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畏寒、脉率增快,血压多无变化。也可伴有出汗,恶心或呕吐,少数患者输血发热反应后数小时内可发生口唇疱疹等。对于此类反应,最显著的治疗就是在输血中进行白细胞的去除。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需要对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就需要在我院从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诸多的输血病患,按照纳入标准:所有的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并且参与者是签署了自愿接受医院输血治疗书的,不会因中途缺乏治疗资金等而退出此次研究。排除标准:部分心、肝、脾器官有严重的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非自愿的患者,都要进行排除。尽可能地降低在此次研究中出现的误差。然后从多名病患中随机抽取出100例患者来参与到此项研究。在这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68例;女性患者为:32例。年龄阶段为18~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3.9)岁。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为:42例,产科大出血 为:24例,外伤出血患者为:20例,其他出血原因的患者为:14例。接着,为了减少在此项探究中出现的科学统计差异,对这随机抽取的100例输血病患进行平均分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50例患者。进行去除去除白细胞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对照组也为:50例患者,采取未去除白细胞的普通红细胞悬液治疗。经过输血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诸多常规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和记录,最终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经平均分配,将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输血,给予未未去除白细胞的普通红细胞悬液治疗。首先要对输血器械进行日常性质的消毒准备。而对观察组的患者来说,要采取去白细胞输血,给予去除去除白细胞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在输血过程中,首先使用白细胞过滤器 FTS-TC-201/202 血库型,然后按照规定的方法,把白细胞滤除,并且保证血液中 99.7%以上的白细胞被排除。然后把排除的白细胞进行回收利用。在治疗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观察并比较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后采取结束输血、静卧或使用抗过敏药物的方法,并时刻准备急救。
2 结果
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区别治疗后,进行观察得知:在实验组的5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占总治疗人数4%的比例。而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产生了不良反应,所占比重为:26%。因此,可以获知:对输血患者进行去除白细胞治疗,能够较大限度的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在广大医院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在治疗后,有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100例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数据的记录,其中包括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比较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治疗前后无影响。
3 结论
1. 有文献报道,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综合数据为2%~10%,有的则高达20.8%~42.7%。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为: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h体温升高≥1℃,或出现典型寒战、发冷或还有皮疹,部分患者伴有头痛、恶心、影响输血治疗的效果不适等。过去有学者认为是同种免疫引起的,即受者血中的白细胞抗体和供者白细胞抗原相互作用引起的。而在输血治疗过程中的白细胞,是属于输血中带来的一项“副产品”。白细胞能够通过消化、吞噬等产生免疫反应 , 实现机体的防御保护功能,抵抗细菌、微生物的危害,是血液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成分。但是在血制品中,对患者进行输血后,这些“副产品”可刺激机体产生白细胞抗体,当再次输血时,白细胞抗原不合引起受血者体内抗原抗体反应,造成白细胞凝聚并在单核细胞系统内破坏,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从而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作为一种异物,在同种异体输注时很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此后各大综合性医院中,应该增加投入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这样才可以大大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所引起的副作用,尤其是适用于长期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或器官移植的受血者,从而达到临床输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皞,鲁思文,詹晓燕.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3):58-59.
[2] 刘建萍,于付,张丽娜,等.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11,30(17):107.
[3] 于洋,骆群,刘景汉. 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质量对比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15(4):8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