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真伪鉴别及应用研究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芪是中医中一种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生肌等功效的常用中药材,这种中药材包含多种微量元素,例如多糖、皂甙、多种氨基酸、蔗糖、叶酸、锌、硒、铜等,具有提高患者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作用,同时能够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中。但是据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使用的黄芪品种存在较为混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用药安全和患者的安全,本文就黄芪真伪鉴别的方法分述如下,并就黄芪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黄芪;真伪鉴别;应用
  黄芪(又名黄耆)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以及膜荚黄芪的根,目前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黄芪具有补气的功效,因此无论是上半身气虚还是下半身气虚均可以使用该药物;黄芪还具有利水消肿、益气固表、生肌、脱毒等疗效,一般主要应用于、血痹、浮肿、盗汗、自汗等症状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黄芪真伪鉴别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一、黄芪真伪鉴别
  1、形状鉴别
  在对黄芪进行真伪鉴别的时候,首先可以从形状上进行观察,如果是正品黄芪,则其根茎一般会呈现为圆柱形,很少会出现分枝的情况,茎残基很少并且颜色以土黄或棕黄色为主,正品黄芪的质地较为坚韧并且不容易被折断,将其折断后能够看到纤维性强的层棕色断面,正品黄芪的味道微甜,放入口中咀嚼能够品尝到豆腥味。如果是伪品黄芪其根茎一般也会呈现为圆柱形,但是存在较多分枝,头部遗留的地上茎残基有很多,大约在3-10个左右,并且颜色以土黄或棕黄色为主,伪品黄芪的质地较为坚脆,容易折断,折断后能够看到粉性强的层黄色断面,味道与正品黄芪的相似,但是略带粘性。
  2、显微鉴别
  正品黄芪的横切面存在管状封闭组织,石细胞分布在韧皮部外侧,射线中石细胞有可能单独存在也有可能是2-4个成群存在,并且石细胞的形状以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为主,细胞壁较厚,具有较为明显的层纹以及隐约可见的壁孔,没有草酸钙簇晶[2]。伪品黄芪的横切面韧皮部存在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石细胞,石细胞的细胞壁较薄并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壁孔,皮层或近皮层的韧皮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存在。
  3、理化鉴别
  对黄芪进行理化检验时主要观察氨基酸以及多糖两项内容:(1)含氨基酸的检查:分别取正品黄芪以及伪品黄芪的粉末3g,将其在30ml的水中浸泡过夜,然后进行过滤处理取1ml的滤液,将2滴0.2%茚三酮液加入其中,并在沸水中进行加热处理,10min后进行冷却处理,如果颜色变为紫红色,则为正品黄芪;但是如果颜色没有发生改变,则为伪品黄芪。(2)黄芪多糖的检查:按照上述方法制取水溶液,各取1ml,在60℃水中进行加热处理,10min后加入5滴5%萘酚乙醇液并摇匀,然后将0.5ml的浓硫酸沿管壁缓缓滴入,如果两液交界处存在紫
  红色环,则说明是正品黄芪;但是如果溶液颜色没有改变,则为伪品黄芪。
  二、黄芪的应用
  1、临床常见应用
  黄芪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下面几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1)缺血性心脏病:采用50g/d的黄芪用水煎服,于早中饭分3次服用,能够显著缓解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客观指标显著改善。(2)消化性溃疡:采用200g黄芪、100g炙甘草、100g白及,将其研极细粉末用开水调成浆,5g/次于饭前服用。(3)延缓衰老:健康老人在服用黄芪胶囊前后的血清羟普氨酸含量比较显示,服药后血清羟普氨酸含量较服药前显著升高,具有延缓衰老的效果。
  2、黄芪的经典方
  (1)黄芪建中汤,方剂组成为:15g白芍、10g甘草、15g黄芪、10g桂枝、10个大枣、10g生姜、50g饴糖[3]。以上方剂用水煎服,加入饴糖并等其溶化后口服。本方剂中的甘草、黄芪、大枣具有补脾益气的效果,白芍具有缓急止痛的疗效,桂枝、生姜的作用为温阳散寒,饴糖能够起到补脾缓急的作用。本方剂主要应用于腹中拘急疼痛、自汗、气虚里寒、脉虚等症状的治疗中。(2)黄芪补肺饮,方剂组成为:30g黄芪、6g五味子、6g乌梅、15g麦冬。以上方剂用水煎服,并且可以加入蜂蜜进行调味。本方剂中的黄芪能够起到补肺益气、固表的效果,五味子具有补肾敛肺的作用,乌梅以及麦冬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养阴润肺的效果。本方剂主要应用于自汗口渴、气虚阴伤以及久咳不止等症状的治疗中。
  结束语:
  据资料记载显示,黄芪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补气固表之圣药”之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补益美容和临床配方中。对黄芪可以通过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式来鉴别真伪,主要掌握以上方法,才能真正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元艺兰.黄芪的真伪鉴别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6(18):111-112
  [2]龙平,崔占虎,李虔全,徐建平,张春红,周立社,李旻辉.基于位点特异性PCR的黄芪与红芪鉴别方法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18(16):2581-2582
  [3]叶辉岩,陈张勇.黄芪的药用价值及真伪鉴别[J].中国医学创新.2010,06(13):117-118
其他文献
【摘要】糖尿病( Diabetes)已成为人类第五大死因,是危害性较大的一类疾病。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以惊人的速度急剧上升,由于该类疾病来势凶猛,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被公认为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非传染性疾病,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鉴于其发病率的持续增高、合并症众多,因此,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开发和应用迅猛发展,而二甲双胍降糖药独树一帜,其作用机理为:增强外周组织(骨骼肌和脂肪
期刊
【摘要】讨论慢性宫颈炎的概念,病因和症状,提高妇女对慢性宫颈炎的认识。通过西医结合维吾尔医治疗慢性宫颈炎,提高慢性宫颈炎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 治疗方法  宫颈炎为急性和慢性宫颈炎之分,临床上慢性宫颈炎多见。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提高,未婚妇女极少见。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性交出血,常伴外阴瘙痒,腰酸腹痛,下腹坠
期刊
摘要:中风是一种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造成的临床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中风后抑郁症主要分为忧郁伤神证、肝气郁结证、阴虚火旺证及心脾两虚证几种,而造成中风后抑郁症的原因是脑府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而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应按照头部选穴、对症选穴、整体选穴等规律治疗。本次就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选穴规律进行探讨,并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针灸;中风;抑郁症;选穴规律  中医上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88 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 43 例实施西医康复护理,B 组 45 例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观察两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B 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 A 组;出院前 B 组症状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 A 组,B 组 Barthel 指数值、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A)均高于 A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法接生的运用和完善。小儿脐疝的发生已大幅度的下降,但由于一些偏远山村存在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基本为妇女、老人和儿童。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某些新生儿或幼儿得不到很好照顾,仍然存在发生脐疝甚至合并脐部感染的情况,给婴幼儿和其家庭带来痛苦。本文作者根据十余年临床观察研究,运用吴茱萸、胡椒粉对婴幼儿脐疝进行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吴茱萸;胡椒粉;
期刊
【摘要】从预防便秘、减轻腹胀、恶心、呕吐、缓解疼痛等方面综述穴位按摩在治疗脊柱外科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穴位按摩;脊柱外科;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脊柱外科学是近年来的一门新兴尖端学科,多数疾病需要经历手术治疗过程。脊柱手术创伤大、失血多、术后卧床时间长,极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并发症,延缓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影响总体手术预期。由此看来,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十分关键且必
期刊
【摘要】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将60例脑损伤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患儿接受早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6月、1年时的发育商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而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早产儿 脑损伤 早期干预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早产儿后遗症的发生率并未因此下降,特别是早产儿脑损伤神经系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脑出血病例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在我院接受住院干预的脑出血病例112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试验组(5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施以干预,比较两组脑出血病例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脑出血病例干预后的血肿完全吸收率、基本治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的
期刊
[摘要]: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人们感冒后的一般应对措施及对于推拿治疗成人感冒的认知度,整理相关医学文献,总结推拿治疗成人感冒的原理及疗效。  [关键词]:推拿 成人感冒 认知度 疗效  感冒多是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或环境突变而引起,多伴有呼吸道感染以及肌肉酸痛、恶寒发热等症状,常年均可发病,正因如此,人们对于其治疗方法也是十分随意。推拿治疗成人感冒健康无害,前人对于其临床疗效已总结出很多成功经验
期刊
三仁汤,出自清·吴瑭的《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热轻的名方。组成: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竹叶组成,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 笔者跟随贺平老师在临床上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张某 ,男,61岁,2015年3月31日就诊。腹泻1年,伴腹胀 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