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芪是中医中一种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生肌等功效的常用中药材,这种中药材包含多种微量元素,例如多糖、皂甙、多种氨基酸、蔗糖、叶酸、锌、硒、铜等,具有提高患者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作用,同时能够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中。但是据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使用的黄芪品种存在较为混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用药安全和患者的安全,本文就黄芪真伪鉴别的方法分述如下,并就黄芪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黄芪;真伪鉴别;应用
黄芪(又名黄耆)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以及膜荚黄芪的根,目前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黄芪具有补气的功效,因此无论是上半身气虚还是下半身气虚均可以使用该药物;黄芪还具有利水消肿、益气固表、生肌、脱毒等疗效,一般主要应用于、血痹、浮肿、盗汗、自汗等症状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黄芪真伪鉴别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一、黄芪真伪鉴别
1、形状鉴别
在对黄芪进行真伪鉴别的时候,首先可以从形状上进行观察,如果是正品黄芪,则其根茎一般会呈现为圆柱形,很少会出现分枝的情况,茎残基很少并且颜色以土黄或棕黄色为主,正品黄芪的质地较为坚韧并且不容易被折断,将其折断后能够看到纤维性强的层棕色断面,正品黄芪的味道微甜,放入口中咀嚼能够品尝到豆腥味。如果是伪品黄芪其根茎一般也会呈现为圆柱形,但是存在较多分枝,头部遗留的地上茎残基有很多,大约在3-10个左右,并且颜色以土黄或棕黄色为主,伪品黄芪的质地较为坚脆,容易折断,折断后能够看到粉性强的层黄色断面,味道与正品黄芪的相似,但是略带粘性。
2、显微鉴别
正品黄芪的横切面存在管状封闭组织,石细胞分布在韧皮部外侧,射线中石细胞有可能单独存在也有可能是2-4个成群存在,并且石细胞的形状以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为主,细胞壁较厚,具有较为明显的层纹以及隐约可见的壁孔,没有草酸钙簇晶[2]。伪品黄芪的横切面韧皮部存在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石细胞,石细胞的细胞壁较薄并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壁孔,皮层或近皮层的韧皮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存在。
3、理化鉴别
对黄芪进行理化检验时主要观察氨基酸以及多糖两项内容:(1)含氨基酸的检查:分别取正品黄芪以及伪品黄芪的粉末3g,将其在30ml的水中浸泡过夜,然后进行过滤处理取1ml的滤液,将2滴0.2%茚三酮液加入其中,并在沸水中进行加热处理,10min后进行冷却处理,如果颜色变为紫红色,则为正品黄芪;但是如果颜色没有发生改变,则为伪品黄芪。(2)黄芪多糖的检查:按照上述方法制取水溶液,各取1ml,在60℃水中进行加热处理,10min后加入5滴5%萘酚乙醇液并摇匀,然后将0.5ml的浓硫酸沿管壁缓缓滴入,如果两液交界处存在紫
红色环,则说明是正品黄芪;但是如果溶液颜色没有改变,则为伪品黄芪。
二、黄芪的应用
1、临床常见应用
黄芪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下面几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1)缺血性心脏病:采用50g/d的黄芪用水煎服,于早中饭分3次服用,能够显著缓解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客观指标显著改善。(2)消化性溃疡:采用200g黄芪、100g炙甘草、100g白及,将其研极细粉末用开水调成浆,5g/次于饭前服用。(3)延缓衰老:健康老人在服用黄芪胶囊前后的血清羟普氨酸含量比较显示,服药后血清羟普氨酸含量较服药前显著升高,具有延缓衰老的效果。
2、黄芪的经典方
(1)黄芪建中汤,方剂组成为:15g白芍、10g甘草、15g黄芪、10g桂枝、10个大枣、10g生姜、50g饴糖[3]。以上方剂用水煎服,加入饴糖并等其溶化后口服。本方剂中的甘草、黄芪、大枣具有补脾益气的效果,白芍具有缓急止痛的疗效,桂枝、生姜的作用为温阳散寒,饴糖能够起到补脾缓急的作用。本方剂主要应用于腹中拘急疼痛、自汗、气虚里寒、脉虚等症状的治疗中。(2)黄芪补肺饮,方剂组成为:30g黄芪、6g五味子、6g乌梅、15g麦冬。以上方剂用水煎服,并且可以加入蜂蜜进行调味。本方剂中的黄芪能够起到补肺益气、固表的效果,五味子具有补肾敛肺的作用,乌梅以及麦冬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养阴润肺的效果。本方剂主要应用于自汗口渴、气虚阴伤以及久咳不止等症状的治疗中。
结束语:
据资料记载显示,黄芪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补气固表之圣药”之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补益美容和临床配方中。对黄芪可以通过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式来鉴别真伪,主要掌握以上方法,才能真正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元艺兰.黄芪的真伪鉴别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6(18):111-112
[2]龙平,崔占虎,李虔全,徐建平,张春红,周立社,李旻辉.基于位点特异性PCR的黄芪与红芪鉴别方法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18(16):2581-2582
[3]叶辉岩,陈张勇.黄芪的药用价值及真伪鉴别[J].中国医学创新.2010,06(13):117-118
关键词:黄芪;真伪鉴别;应用
黄芪(又名黄耆)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以及膜荚黄芪的根,目前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黄芪具有补气的功效,因此无论是上半身气虚还是下半身气虚均可以使用该药物;黄芪还具有利水消肿、益气固表、生肌、脱毒等疗效,一般主要应用于、血痹、浮肿、盗汗、自汗等症状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黄芪真伪鉴别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一、黄芪真伪鉴别
1、形状鉴别
在对黄芪进行真伪鉴别的时候,首先可以从形状上进行观察,如果是正品黄芪,则其根茎一般会呈现为圆柱形,很少会出现分枝的情况,茎残基很少并且颜色以土黄或棕黄色为主,正品黄芪的质地较为坚韧并且不容易被折断,将其折断后能够看到纤维性强的层棕色断面,正品黄芪的味道微甜,放入口中咀嚼能够品尝到豆腥味。如果是伪品黄芪其根茎一般也会呈现为圆柱形,但是存在较多分枝,头部遗留的地上茎残基有很多,大约在3-10个左右,并且颜色以土黄或棕黄色为主,伪品黄芪的质地较为坚脆,容易折断,折断后能够看到粉性强的层黄色断面,味道与正品黄芪的相似,但是略带粘性。
2、显微鉴别
正品黄芪的横切面存在管状封闭组织,石细胞分布在韧皮部外侧,射线中石细胞有可能单独存在也有可能是2-4个成群存在,并且石细胞的形状以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为主,细胞壁较厚,具有较为明显的层纹以及隐约可见的壁孔,没有草酸钙簇晶[2]。伪品黄芪的横切面韧皮部存在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石细胞,石细胞的细胞壁较薄并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壁孔,皮层或近皮层的韧皮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存在。
3、理化鉴别
对黄芪进行理化检验时主要观察氨基酸以及多糖两项内容:(1)含氨基酸的检查:分别取正品黄芪以及伪品黄芪的粉末3g,将其在30ml的水中浸泡过夜,然后进行过滤处理取1ml的滤液,将2滴0.2%茚三酮液加入其中,并在沸水中进行加热处理,10min后进行冷却处理,如果颜色变为紫红色,则为正品黄芪;但是如果颜色没有发生改变,则为伪品黄芪。(2)黄芪多糖的检查:按照上述方法制取水溶液,各取1ml,在60℃水中进行加热处理,10min后加入5滴5%萘酚乙醇液并摇匀,然后将0.5ml的浓硫酸沿管壁缓缓滴入,如果两液交界处存在紫
红色环,则说明是正品黄芪;但是如果溶液颜色没有改变,则为伪品黄芪。
二、黄芪的应用
1、临床常见应用
黄芪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下面几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1)缺血性心脏病:采用50g/d的黄芪用水煎服,于早中饭分3次服用,能够显著缓解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客观指标显著改善。(2)消化性溃疡:采用200g黄芪、100g炙甘草、100g白及,将其研极细粉末用开水调成浆,5g/次于饭前服用。(3)延缓衰老:健康老人在服用黄芪胶囊前后的血清羟普氨酸含量比较显示,服药后血清羟普氨酸含量较服药前显著升高,具有延缓衰老的效果。
2、黄芪的经典方
(1)黄芪建中汤,方剂组成为:15g白芍、10g甘草、15g黄芪、10g桂枝、10个大枣、10g生姜、50g饴糖[3]。以上方剂用水煎服,加入饴糖并等其溶化后口服。本方剂中的甘草、黄芪、大枣具有补脾益气的效果,白芍具有缓急止痛的疗效,桂枝、生姜的作用为温阳散寒,饴糖能够起到补脾缓急的作用。本方剂主要应用于腹中拘急疼痛、自汗、气虚里寒、脉虚等症状的治疗中。(2)黄芪补肺饮,方剂组成为:30g黄芪、6g五味子、6g乌梅、15g麦冬。以上方剂用水煎服,并且可以加入蜂蜜进行调味。本方剂中的黄芪能够起到补肺益气、固表的效果,五味子具有补肾敛肺的作用,乌梅以及麦冬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养阴润肺的效果。本方剂主要应用于自汗口渴、气虚阴伤以及久咳不止等症状的治疗中。
结束语:
据资料记载显示,黄芪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补气固表之圣药”之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补益美容和临床配方中。对黄芪可以通过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式来鉴别真伪,主要掌握以上方法,才能真正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元艺兰.黄芪的真伪鉴别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6(18):111-112
[2]龙平,崔占虎,李虔全,徐建平,张春红,周立社,李旻辉.基于位点特异性PCR的黄芪与红芪鉴别方法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18(16):2581-2582
[3]叶辉岩,陈张勇.黄芪的药用价值及真伪鉴别[J].中国医学创新.2010,06(1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