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公司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进化自己,由术摸到道,才能基业长青。
小时候,天天都吃不饱饭,那个滋味非常难受,至今我都记忆犹新。那时我每天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让全家都吃饱饭。就因为这样一个简单想法,1981年,我初中毕业报考了南充师范学校。当时想:当老师每个月能领到固定的粮票,不愁吃、穿,岂不乐哉?在南充师范学校期间,我对人生没有做太多设想,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经商。
后来又考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北京三元牛奶厂,后跳槽进入一家中日合资公司,这段工作经历是我商业生涯的启蒙。
那时候,我做的是最基础的销售工作,很辛苦。在那家中日合资公司,我耳濡目染了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以及干活的细致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辛苦的工作换来的只是微薄的回报,在中关村下海的浪潮下,我也有了创业的想法。
1993年,一次真正开始创业的机会来了。我有一个同学在华讯公司销售寻呼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告诉我,销售寻呼机是不错的机会。
对于还是一穷二白的我来说,一个门店每月2000多元的租金是个不小的数目。那时我通过朋友担保向信用社借了5000元。就这样,终于把店开了起来。
租下店面的我投入到公司的运作中,全身心地去研究顾客、研究橱窗广告、研究寻呼机群发广告以及报纸的中缝广告,那段日子辛苦而快乐。
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把自己所有潜力全部挖出来了。我每天没日没夜地干。1995年,迪信通开始销售大哥大。大哥大利润比较高,一台大哥大能赚2000多元。
大哥大让我真正挖到经商的第一桶金。我也第一次开始觉得自己富有了。但创业过程中,我也逐渐培养出勤俭节约的习惯。迪信通成长过程中,每当有部分流动资金时,我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为自己买房、买车,而是会把这笔资金拿去在全国再多开一家店。因为,我相信,多开一家店给我带来的收获远远超过买房、买车。
1998年,迪信通在北京的零售网点已达16个,市场占有率稳居京城手机零售商的前茅。这时我选择了到京城之外开设手机零售连锁分店。我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
当初之所以选择中西部作为开疆拓土的首个市场,是因为考虑了自己是四川人,那里是故乡,人脉关系要好一些。当时我想当然地选择了一个亲戚担任开店的合伙人。
在我心里,亲人总会比别人更互信些,没想到在利益面前,亲情变了味道。那个亲戚背着我偷偷注册了另一家公司,把手机店的资产都转进了自己的公司。因为没有系统的财务制度,好长时间都没查出来,到我彻底与那个亲戚分开时,我的损失已经很大了。
这一课让我在随后的开店过程中严格了制度管理,使以后的发展更加快速了,从这个角度说,早上当比晚上当好。
跑马圈地让我们夺得市场先机,2005年迪信通便称雄于华东、华北和华中等地。
从2005年开始,迪信通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时期迪信通引起了海外资本力量的注意。2006年我们引入了两个国际战略投资者——英国3i集团与鼎晖。
通过与国外的资本力量接触,我从中领悟到要关注公司战略,关注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竞争优势。
这期间欧美日本的同行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坚信要完成从千家店到五千家店的飞跃必须得注重信息化建设。目前从库房到财务到前线的销售全线我们都上了ERP系统。全国各地门店的顾客信息、服务员工、赚了多少钱,我们都很清楚。同时,我也开始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包括中高层与基层员工的培训,这些都是从海外同行那里学到的。
从我的创业历程看,我认为,只要能结合自身特长,艰苦努力,不断反省总结,并不断创新,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小时候,天天都吃不饱饭,那个滋味非常难受,至今我都记忆犹新。那时我每天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让全家都吃饱饭。就因为这样一个简单想法,1981年,我初中毕业报考了南充师范学校。当时想:当老师每个月能领到固定的粮票,不愁吃、穿,岂不乐哉?在南充师范学校期间,我对人生没有做太多设想,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经商。
后来又考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北京三元牛奶厂,后跳槽进入一家中日合资公司,这段工作经历是我商业生涯的启蒙。
那时候,我做的是最基础的销售工作,很辛苦。在那家中日合资公司,我耳濡目染了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以及干活的细致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辛苦的工作换来的只是微薄的回报,在中关村下海的浪潮下,我也有了创业的想法。
1993年,一次真正开始创业的机会来了。我有一个同学在华讯公司销售寻呼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告诉我,销售寻呼机是不错的机会。
对于还是一穷二白的我来说,一个门店每月2000多元的租金是个不小的数目。那时我通过朋友担保向信用社借了5000元。就这样,终于把店开了起来。
租下店面的我投入到公司的运作中,全身心地去研究顾客、研究橱窗广告、研究寻呼机群发广告以及报纸的中缝广告,那段日子辛苦而快乐。
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把自己所有潜力全部挖出来了。我每天没日没夜地干。1995年,迪信通开始销售大哥大。大哥大利润比较高,一台大哥大能赚2000多元。
大哥大让我真正挖到经商的第一桶金。我也第一次开始觉得自己富有了。但创业过程中,我也逐渐培养出勤俭节约的习惯。迪信通成长过程中,每当有部分流动资金时,我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为自己买房、买车,而是会把这笔资金拿去在全国再多开一家店。因为,我相信,多开一家店给我带来的收获远远超过买房、买车。
1998年,迪信通在北京的零售网点已达16个,市场占有率稳居京城手机零售商的前茅。这时我选择了到京城之外开设手机零售连锁分店。我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
当初之所以选择中西部作为开疆拓土的首个市场,是因为考虑了自己是四川人,那里是故乡,人脉关系要好一些。当时我想当然地选择了一个亲戚担任开店的合伙人。
在我心里,亲人总会比别人更互信些,没想到在利益面前,亲情变了味道。那个亲戚背着我偷偷注册了另一家公司,把手机店的资产都转进了自己的公司。因为没有系统的财务制度,好长时间都没查出来,到我彻底与那个亲戚分开时,我的损失已经很大了。
这一课让我在随后的开店过程中严格了制度管理,使以后的发展更加快速了,从这个角度说,早上当比晚上当好。
跑马圈地让我们夺得市场先机,2005年迪信通便称雄于华东、华北和华中等地。
从2005年开始,迪信通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时期迪信通引起了海外资本力量的注意。2006年我们引入了两个国际战略投资者——英国3i集团与鼎晖。
通过与国外的资本力量接触,我从中领悟到要关注公司战略,关注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竞争优势。
这期间欧美日本的同行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坚信要完成从千家店到五千家店的飞跃必须得注重信息化建设。目前从库房到财务到前线的销售全线我们都上了ERP系统。全国各地门店的顾客信息、服务员工、赚了多少钱,我们都很清楚。同时,我也开始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包括中高层与基层员工的培训,这些都是从海外同行那里学到的。
从我的创业历程看,我认为,只要能结合自身特长,艰苦努力,不断反省总结,并不断创新,是可以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