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古今中外吟咏秋天的诗文确实是佳作迭出,异彩纷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散文精品《故都的秋》更是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我们说它写得好,好在哪里?讨论发言。
根据发言,归纳为三点:(一)选材独到(二)情景交融(三)形散神聚。
首先,我们来看在描写故都的秋的时候,作家选用了哪些材料。
秋院的景象、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话秋凉和枣树的奇景。
在故都,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材料可写?
“预习提示”上说到的“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作者在文中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都可以写。
可写的材料是很多的,而且这些材料都能映照出秋的倩影,恐怕一般作者也都会首选这些材料,然而本文作者却不去写这些,是为什么呢?
这些地方是热闹繁华的所在,与作家当时的心情不一致,不协调。
很好。这位同学谈到了作家当时的心情,作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由于时代的原因,作家的心情是清静悲凉的。当时的社会,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冷落的阴影,他的思想追求清静,还笼罩着淡淡的悲哀。正因为这样,作者没有把视角对准那些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不去写富于暖色的香山红叶,不去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是独具慧眼地选择和描写这色调灰冷的槐蕊枣树等景物。实际上,这些都是经过作家思想的选择,情感的过滤的;同时这些材料反过来又能动地反映作家的思想,表达作家的感情。
下面,我们来欣赏情景交融的优美文笔。
首先看“秋院的景象”一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简直是一幅风景画,作家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加点染,就把自然风物活灵活现地再现出来。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原始美都融合在画面之中了。尽管如此,我们能不能说这幅画面就纯粹是生活的翻版呢?
画面上还笼罩着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哪些地方体现了作家的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而不是高楼大厦。在破壁腰间静对牵牛的蓝朵,驯鸽的飞声,很细小,却能听见,反衬作家内心的清静。这破屋、清晨、飞声,足以透露出作者特有的悠闲落寞的心境来。
牵牛花是再普通不过的花卉了,很少见它登文人大作,可郁达夫却把它拿过来写,而且不去写它摇曳参差的藤蔓,也不写它扶疏映衬的花叶,却着力写它的色彩,并认为蓝色最佳,是上乘之色,其它色彩皆等而下之,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带有鲜明的个性,是作家心灵色彩的反映。作者还说“最好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用疏落的秋草,增加萧瑟的秋意,使人窥视到作家的寥落孤寂之感。
这段描写,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至于叫你很难分辨出他究竟是在写景,还是在抒情,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再看“北国的槐树”这一节。面对铺得满地的落蕊,作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
“像花而不是花”视觉已经苍白无力。“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听觉嗅觉也无从把握。“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作者写脚踏落蕊的触觉,这是常人无法感受到的,或者即使感受到也无法言传的。这样写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试问,如果不是万籁俱寂,哪能有如此细微的体验?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产生这样细微的感受。只有心境超脱的人,用全身心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品尝到如此深邃的秋味。
之后,有着极其敏锐的审美力的作家又指引我们去注意那“扫街的在树影底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来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我们凝神默对,许久才恍然大悟,“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最后,作家又告诉我们“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再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在这一段中,作者并没有描写槐树落蕊的形状、色彩、大小,而是写它在作者心中的感觉,以及由古人格言引起的遐想,可以说触景生情、由情入理,把作者心目中的感觉由浅入深地揭示出来,既不露痕迹,又层次分明。
写得最妙的莫过于“秋雨话秋凉”了,我们来看作者是怎样来写秋雨的。
首先把南方的秋雨和北方的秋雨加以对比,说北方的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可以说是倏忽而来倏忽而去,从容洒脱,干净利落。
在一阵秋雨过后,云散天青,太阳露脸之时,北平人终于款款而出。我们且看作家是如何描写故都秋味的品尝者北平人的。
他着力渲染一个“闲”字。是个十足的“都市闲人”,这是身份的闲;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是休闲装,是写他穿着的闲;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是写他姿态的闲;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话——是声调的闲。
作家特别抓住北平人特有的说话艺术做文章。说,是北平人的消闲方式,就像提笼遛鸟的北平人一样,聊天的北平人成了一种典型形象。作家强调北平人说话的缓慢悠闲的声调,浓烈厚重的乡音,平平仄仄的韵律,并由这说话的腔调推知他们心境的悠闲。
这一节中那忽来的凉风、利索的秋雨和雨后斜桥影里北平人那“天可真凉了”的独特寒暄,无不染上了浓郁的秋意,它唤起人们苍凉无奈、悠闲落寞的感触,大自然的秋味,人物主观心绪的情味,说话的韵味,融为一体了。我们读了之后,一缕寂寞的悲凉油然而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北平人,既是作家笔下景中的人,又是作家眼中的景。或许还可以说,他的落寞心态和作家的落寞情怀是和谐一致的,我们可以把他看着是作家本身形象的观照。这样写来,物我统一,使文章产生“不知蝴蝶之为庄周,庄周之为蝴蝶”的艺术效果。
说到这里,同学们不禁要问,郁达夫为什么对秋天产生这样独特的清静悲凉的感受呢?郁达夫是一位典型的伤感文人,他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去日本留学,受尽异族的歧视,更增添了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灰冷的情调。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9·18事变之后,北平即将遭受日寇的践踏,他怀着最后看一眼秀丽秋色的心情,故地重游,那种悲凉无奈的心情必然反映到文章里来。所以,这一段秋景,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家当时心情的折光与反射。
关于秋蝉、枣树的段落,请课后揣摩领会。
最后,我们来看形散神聚的特点。
本文所用的材料很散。从地域上说,从南到北,从中到外都有。文题是“故都的秋”,却从“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起笔,引出故都之秋,映衬故都之秋的悲凉。
引出故都之秋之后,作者转而却写江南之秋,以江南之秋的意境与姿态的不足反衬故都秋色的风韵,然后连用两个否定句式“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表明在观察秋色的过程中,不宜领略“半开半醉”的状态,再次反衬故都秋色之浓。
这种欲写故都之秋,先写南国之秋的方式,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南国之秋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它特异的地方,文中就列举了四处胜景“譬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这里所列举的无一不是被人们所称道的秀美景色,问题是它们和北国之秋相比,作者连用“黄酒之于白干”等四组比喻加以对比,说明这些江南胜景比起北国之秋来,终究“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他又把视野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先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悲秋是作家们笔下的永恒主题,接着更说到外国诗人的诗歌中,也总是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并由此引出议论:“足见有感情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把自己对秋的深情又渲染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这里作者所议论的仍然是人对秋的感受,但却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畴,而是推广到不受种族、国别、阶级限制的整个人类。如果说前面的绘秋只是抒写他个人的感情的话,那么这里的论秋,则是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上议论历史上文人与秋的关系,视野是何其的开阔。这样写有没有偏离主题?没有。作者认为,尽管在中外文人之中,与秋有关系的不乏其人,但又以欧阳修、苏轼等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最深。而在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揭示出北国秋味特别浓郁,故都秋意特别深沉。
从时间上说,有古有今。要写的是现实中的秋景感受,却又追溯到古代诗人文人的思想和诗文。材料的组织也是散的,作者所写景物,很难说是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排列转换的。表达方式也是散的,前面的是记叙,后面的是议论。
尽管如此,由于作家巧妙地选择好形神的结合点,无论写景还是显情,始终不离清淡低沉的基调,所以形散和神不散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本文选材独到、情景交融、形散神聚的艺术特色,同时了解到本文写得清淡低沉是时代使然。
(作者单位:224002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
我们说它写得好,好在哪里?讨论发言。
根据发言,归纳为三点:(一)选材独到(二)情景交融(三)形散神聚。
首先,我们来看在描写故都的秋的时候,作家选用了哪些材料。
秋院的景象、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话秋凉和枣树的奇景。
在故都,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材料可写?
“预习提示”上说到的“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作者在文中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都可以写。
可写的材料是很多的,而且这些材料都能映照出秋的倩影,恐怕一般作者也都会首选这些材料,然而本文作者却不去写这些,是为什么呢?
这些地方是热闹繁华的所在,与作家当时的心情不一致,不协调。
很好。这位同学谈到了作家当时的心情,作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由于时代的原因,作家的心情是清静悲凉的。当时的社会,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冷落的阴影,他的思想追求清静,还笼罩着淡淡的悲哀。正因为这样,作者没有把视角对准那些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不去写富于暖色的香山红叶,不去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是独具慧眼地选择和描写这色调灰冷的槐蕊枣树等景物。实际上,这些都是经过作家思想的选择,情感的过滤的;同时这些材料反过来又能动地反映作家的思想,表达作家的感情。
下面,我们来欣赏情景交融的优美文笔。
首先看“秋院的景象”一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简直是一幅风景画,作家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加点染,就把自然风物活灵活现地再现出来。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原始美都融合在画面之中了。尽管如此,我们能不能说这幅画面就纯粹是生活的翻版呢?
画面上还笼罩着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哪些地方体现了作家的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而不是高楼大厦。在破壁腰间静对牵牛的蓝朵,驯鸽的飞声,很细小,却能听见,反衬作家内心的清静。这破屋、清晨、飞声,足以透露出作者特有的悠闲落寞的心境来。
牵牛花是再普通不过的花卉了,很少见它登文人大作,可郁达夫却把它拿过来写,而且不去写它摇曳参差的藤蔓,也不写它扶疏映衬的花叶,却着力写它的色彩,并认为蓝色最佳,是上乘之色,其它色彩皆等而下之,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带有鲜明的个性,是作家心灵色彩的反映。作者还说“最好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用疏落的秋草,增加萧瑟的秋意,使人窥视到作家的寥落孤寂之感。
这段描写,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至于叫你很难分辨出他究竟是在写景,还是在抒情,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再看“北国的槐树”这一节。面对铺得满地的落蕊,作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
“像花而不是花”视觉已经苍白无力。“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听觉嗅觉也无从把握。“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作者写脚踏落蕊的触觉,这是常人无法感受到的,或者即使感受到也无法言传的。这样写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试问,如果不是万籁俱寂,哪能有如此细微的体验?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产生这样细微的感受。只有心境超脱的人,用全身心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品尝到如此深邃的秋味。
之后,有着极其敏锐的审美力的作家又指引我们去注意那“扫街的在树影底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来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我们凝神默对,许久才恍然大悟,“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最后,作家又告诉我们“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再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在这一段中,作者并没有描写槐树落蕊的形状、色彩、大小,而是写它在作者心中的感觉,以及由古人格言引起的遐想,可以说触景生情、由情入理,把作者心目中的感觉由浅入深地揭示出来,既不露痕迹,又层次分明。
写得最妙的莫过于“秋雨话秋凉”了,我们来看作者是怎样来写秋雨的。
首先把南方的秋雨和北方的秋雨加以对比,说北方的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可以说是倏忽而来倏忽而去,从容洒脱,干净利落。
在一阵秋雨过后,云散天青,太阳露脸之时,北平人终于款款而出。我们且看作家是如何描写故都秋味的品尝者北平人的。
他着力渲染一个“闲”字。是个十足的“都市闲人”,这是身份的闲;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是休闲装,是写他穿着的闲;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是写他姿态的闲;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话——是声调的闲。
作家特别抓住北平人特有的说话艺术做文章。说,是北平人的消闲方式,就像提笼遛鸟的北平人一样,聊天的北平人成了一种典型形象。作家强调北平人说话的缓慢悠闲的声调,浓烈厚重的乡音,平平仄仄的韵律,并由这说话的腔调推知他们心境的悠闲。
这一节中那忽来的凉风、利索的秋雨和雨后斜桥影里北平人那“天可真凉了”的独特寒暄,无不染上了浓郁的秋意,它唤起人们苍凉无奈、悠闲落寞的感触,大自然的秋味,人物主观心绪的情味,说话的韵味,融为一体了。我们读了之后,一缕寂寞的悲凉油然而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北平人,既是作家笔下景中的人,又是作家眼中的景。或许还可以说,他的落寞心态和作家的落寞情怀是和谐一致的,我们可以把他看着是作家本身形象的观照。这样写来,物我统一,使文章产生“不知蝴蝶之为庄周,庄周之为蝴蝶”的艺术效果。
说到这里,同学们不禁要问,郁达夫为什么对秋天产生这样独特的清静悲凉的感受呢?郁达夫是一位典型的伤感文人,他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去日本留学,受尽异族的歧视,更增添了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灰冷的情调。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9·18事变之后,北平即将遭受日寇的践踏,他怀着最后看一眼秀丽秋色的心情,故地重游,那种悲凉无奈的心情必然反映到文章里来。所以,这一段秋景,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家当时心情的折光与反射。
关于秋蝉、枣树的段落,请课后揣摩领会。
最后,我们来看形散神聚的特点。
本文所用的材料很散。从地域上说,从南到北,从中到外都有。文题是“故都的秋”,却从“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起笔,引出故都之秋,映衬故都之秋的悲凉。
引出故都之秋之后,作者转而却写江南之秋,以江南之秋的意境与姿态的不足反衬故都秋色的风韵,然后连用两个否定句式“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表明在观察秋色的过程中,不宜领略“半开半醉”的状态,再次反衬故都秋色之浓。
这种欲写故都之秋,先写南国之秋的方式,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南国之秋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它特异的地方,文中就列举了四处胜景“譬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这里所列举的无一不是被人们所称道的秀美景色,问题是它们和北国之秋相比,作者连用“黄酒之于白干”等四组比喻加以对比,说明这些江南胜景比起北国之秋来,终究“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他又把视野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先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悲秋是作家们笔下的永恒主题,接着更说到外国诗人的诗歌中,也总是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并由此引出议论:“足见有感情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把自己对秋的深情又渲染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这里作者所议论的仍然是人对秋的感受,但却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畴,而是推广到不受种族、国别、阶级限制的整个人类。如果说前面的绘秋只是抒写他个人的感情的话,那么这里的论秋,则是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上议论历史上文人与秋的关系,视野是何其的开阔。这样写有没有偏离主题?没有。作者认为,尽管在中外文人之中,与秋有关系的不乏其人,但又以欧阳修、苏轼等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最深。而在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揭示出北国秋味特别浓郁,故都秋意特别深沉。
从时间上说,有古有今。要写的是现实中的秋景感受,却又追溯到古代诗人文人的思想和诗文。材料的组织也是散的,作者所写景物,很难说是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排列转换的。表达方式也是散的,前面的是记叙,后面的是议论。
尽管如此,由于作家巧妙地选择好形神的结合点,无论写景还是显情,始终不离清淡低沉的基调,所以形散和神不散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本文选材独到、情景交融、形散神聚的艺术特色,同时了解到本文写得清淡低沉是时代使然。
(作者单位:224002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