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渗透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教育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二)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还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语言文字美和优秀文化美以及老师的各种美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觉的形象性,经验的理论性,心理现象和积淀的系列性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的诱导力,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一)启发想像,感知美的形态
  感知是儿童参与审美活动的直接途径和心理基础。唯有形状、色彩和声音等可感性具体形象,才能刺激儿童感觉器官的兴奋,从而获得对事物美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审美感知。
  要感知寓于语言文字之中的各种美的形态,必须把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形象。因而,需要从唤起学生的审美想像去寻觅。
  (二)进入角色,激发美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类文章"事"中含情,说明类文章"知"中有情,应用文中也常含情,这无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学生知识的贪乏、阅历的短浅、时代的隔膜、年龄的差异、心理的障碍等诸多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很多制约,很难企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微妙之处。也由于兒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等特征,因而从作者的情感(即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到学生体验到其情感,其间不可缺少"中介"。其"中介"即是教师情感的"投入"和"外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与作者悲欢与共,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巨澜。
  (三)理解品味美
  教材中有些课文很生动,很感人。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的形象、感人的事迹去打动学生,使学生通过思考、品味,去挖掘主题和中心。例如学习《我看见了大海》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制作教学课件:波澜壮阔、海天一色、船影摇曳,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再通过逐层朗读:第一次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河子的成长源于一个美好的故事;第二次读让海的美丽景象浮现于学生的眼前;第三次读使学生理解在海上生存有许多危险;第四次读让学生找到自然中的海洋与生活中的海洋之间的联系;第五次读使学生感受到继父对河子深沉的父爱,这种崇高的思想使他的形象崇高而伟大,成为我心目中最尊重的亲人,有了这样的好父亲,我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学习至此,学生不但把握了文章的主题,而且使继父的形象得到了升华,同时自身也受到了美的教育。
  (四)引导观察,促进美的创造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美的创造一般是指作文,作文是学生用文章来表现美、创造美,这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高级阶段。作者在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中,可以发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从创造的产品——作文中感受到自身的本质力量而获得最充分的审美愉悦。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敏感性不强,缺乏鉴别能力,有时往往见丑事容易,见美难,甚至美丑不分。因些,对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美的创造--作文来说,观察是前提。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灿烂的阳光是美,和煦的春风是美;鲜艳的花朵是美,飘零的落叶是美;丰硕的果实是美,肥沃的黑土地也是美……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的美,促进美的创造。
  
其他文献
摘要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
期刊
摘要 当前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求更新教材,更新“教与学”观念即由过去的先理论学习后运用实践到通过学生活动实践和教师的引导到学生自己得出理论的转变。为此要求我们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形成一种能让学生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教与学”方式,这种观念的更新,一方面要求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另一方面,要求更新观念的运用过程,寻求成功的衡量标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实施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已深入教育教学中,面对此轮新课改,对从教多年的教师,如何尽快适应,怎样尽快提高课堂和效益,这是摆在数以万计的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任务。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全面树立“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尽快步入新课改行列,我一方面积极参与各方面培训;另一
期刊
摘要 初中课本上所选的古诗文占教材的三分之一左右。学习文言文.可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精神品格。但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针对上述情况,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一些尝试,效果挺不错。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点滴尝试       一、激发兴趣,以“读”为先  初中学生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怕写作文,视作文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也为作文教学煞费苦心。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爱写、乐写、会写作文,是基层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写作文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不会发现生活中适合写作的素材,内容空洞,不知道围绕中心组织材料。②语言贫乏,成语积累少,且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修辞手法用得少。③缺乏想
期刊
摘要 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教师如何对自已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更好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谈谈个人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化学       一、教学理念上的反思  新课程表面上难度降低了,但是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突破和超越学科本位的观念,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理念,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这些理念已经成为教师对
期刊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号角早已吹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实用可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着语文课堂改革。  关键词 教学改革阅读课堂实用高效       一、必备的“青青草”  “青青草”指的是班级的微型图书室。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单托一部国文教本是历练不出语文水平的。因而在学校的图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创设班级图书室既有必要又
期刊
摘要 中学思想政治复习课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教学论文 总结复习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复习方法名目繁多,选择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呢?在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面、线、点”的复习法做一简要探讨。  一、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  所谓“面”,即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
期刊
摘要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知识。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实施语文课创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创新实践途径       一、初中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的实践  心理学理论认为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
期刊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大大改善,身体健康得到了充分保障。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生活、学习、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压力过大问题日趋突出,并已逐步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