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奋斗目标。而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投射到了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股市变得与民众休戚相关。截至目前,沪深两市的股票账户数已经近1.67亿。可以说,每一项改革措施的推出,都关系着这些账户持有者的切身利益,都牵引着他们的目光。因此,关注资本市场实际上是关注经济社会的未来,也体现着每个投资者的“幸福期待”。
证监会是资本市场发展和改革的领航者,是与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发展和利益都休戚相关的市场监管部门。作为这样一个部门,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密集推出的多项改革措施,引发了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更为重要的是,透过关注股市,这一庞大的投资者群体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关切日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资本市场在国家发展和国民福祉之间架起了一座牢固的桥梁。鉴于此,《财经国家周刊》在十八大结束后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点,采访了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
《财经国家周刊》:具体到证券监管领域,你认为应该如何领会十八大的部署?同时,对于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你又是如何认识的?
郭树清: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紧紧围绕这些任务和要求,坚持培育市场机制、依法治市、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维护市场效率和公平正义,着力夯实市场规范发展的基础,不断开创改革创新的新局面,加快建设一个更加成熟、公平、高效的资本市场。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历史性发展机遇,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增长奇迹。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1.8%增加至2011年的10%左右,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式发展道路”深刻影响了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
但是,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越来越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不转不可”的程度。一是资源环境不堪重负。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石油、铁矿石等能源矿产消耗巨大。二是产能过剩形势严峻。我国工业的绝大多数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部分企业亏损严重。三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2011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比13.7%,规模超过全欧洲老年人总和。劳动力人口在削减,如果不抓紧实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将不可避免地使经济增长率下降。四是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改变。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五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知名品牌,成为制约长期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促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偏低,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完善。
若考虑国际因素,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第一,我国作为后发国家的追赶效应在逐步减弱。靠现有技术已经无法持续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国际竞争中受到“双重挤压”。低端制造业不断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转移。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德等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我国的高端制造业也面临挑战。第三,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加快,全球贸易结构发生深刻调整。也迫使中国加快调整需求结构,切实扩大内需,使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创新驱动。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在下一步的中国经济转型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郭树清:对于我们前进路途上的困难与障碍,十八大报告已经给予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提出了清晰明确的解决方略。在落实十八大任务部署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无论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还是落实依法治国、形成诚信社会、改善发展民生、建设文化强国、推进生态文明,都需要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
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根本性突破,关键在于落实好十八大报告“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这就需要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和秩序,强化企业治理结构,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参与。在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中,资本市场有着基础性作用。过去20多年,资本市场始终处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前沿,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今后,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股票、债券、期货产品,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做出更大贡献。
二是有利于促进“四化一体”的统筹推进。当前,中国仍然有绝对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迫切需要靠新型工业化来进一步消化;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迫切需要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挖掘经济增长潜力,迫切需要靠新型城镇化来拉动投资与消费;解决好“三农”这个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迫切需要提升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决策。实现“新四化”需要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需求,促进企业的并购重组和转型升级,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不竭动力。
三是有利于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与发展。十八大报告在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即使在经济增速合理回落过程中,居民收入也是可以显著提高的。国际经验表明,资本市场和民生事业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从我国现实需要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增加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的资金筹集渠道,可以增加居民的投资手段和途径。更为关键的是,建设一个较为成熟和发达的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的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 四是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目前世界的趋势是,传统生产要素分配比例不断下降,新型生产要素分配比例逐渐提高。在鼓励创新创业方面,资本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本市场提供了一整套“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不断发掘、筛选和培育新兴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劳动、技术、管理、品牌、创意等各类生产要素都可以实现货币化、价值化和证券化,实现对资本、劳动等传统分配方式的补充和调节,优化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环境。
《财经国家周刊》:回顾过去的2012年,证监会为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郭树清:过去一年里,证监会全面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二五”规划要求,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克服内外不利因素影响,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全力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着力加大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在完善主板、创业板市场制度安排的同时,加大场外市场建设力度,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稳步有序开展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引导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和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的规范发展。推出白银、玻璃等期货新品种,启动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清理规范中远期商品现货市场体系。
二是着力强化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拓宽资本市场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支持文化创意、“三农”、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符合条件的公司发行上市。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审核中实行西部地区企业优先。创新债券品种,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和途径。
三是着力健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在充分尊重上市公司自主经营决策的前提下,鼓励、引导上市公司建立持续、清晰、透明的现金分红政策和决策机制。强化现金分红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前三季度,境内A股上市公司实际现金分红金额4725亿元,同比增长22.9%。
四是着力健全市场化运行和约束机制。深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坚决抑制“炒新”、“炒小”、“炒差”风气,逐步改善价格结构。去年新股平均发行价、平均发行市盈率同比分别下降28.26%和36.44%。稳妥实施退市制度改革,陆续推出创业板、主板和中小企业板退市制度。完善退市标准,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退市标准体系。稳妥有序组织退市衔接工作,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培育形成市场内在稳定机制。
五是着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做好长期资金投资的衔接服务,积极配合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保监会、社保基金理事会等相关部门,支持各类长期资金实现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积极推动基金公司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推动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创新理财服务产品。完善有利于市场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连续大幅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推动优化市场有关税收安排,推动明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所得税制度,推动出台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实行差别化政策。积极引进境外长期资金,大幅新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目前总额已分别达到800亿美元和2700亿元人民币。
六是着力提高市场法治和诚信水平。积极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主动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取消和调整了35项行政审批项目。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加大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发行和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财经国家周刊》:对中国股市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你如何看待?在2012年11月底的一次公开场合,你曾经提及“对中国股市有信心”。请阐释下这种信心的来源?
郭树清:过去20多年,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股票市场市值居世界第三,债券市场居世界第五,期货市场成交量居世界前列。可以说,市场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但是,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上仍十分年轻,存在着市场基础薄弱、机制制度不健全、市场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等弊端,执法状况和投资者保护水平也需要加以改善。当然,这些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加快建设成熟资本市场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基本面长期向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在落实十八大精神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创新都有广阔的空间。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说,资本市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目前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及运行态势看,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一个扎扎实实打基础、孕育新发展的阶段。随着各种积极因素和能量的持续释放,市场的生机和活力将进一步勃发。
《财经国家周刊》:十八大之后,资本市场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郭树清: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同样也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点。当前,市场中介机构竞争力不强,证券期货品种体系不健全,定价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源就在于市场开放程度不够。要坚定“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方向不动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微观活动的行政干预,打破民间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壁垒,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诚信约束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也要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加强监管执法和风险防范工作,避免市场失灵和监管真空,维护好投资者权益,持续改善市场秩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股市变得与民众休戚相关。截至目前,沪深两市的股票账户数已经近1.67亿。可以说,每一项改革措施的推出,都关系着这些账户持有者的切身利益,都牵引着他们的目光。因此,关注资本市场实际上是关注经济社会的未来,也体现着每个投资者的“幸福期待”。
证监会是资本市场发展和改革的领航者,是与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发展和利益都休戚相关的市场监管部门。作为这样一个部门,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密集推出的多项改革措施,引发了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更为重要的是,透过关注股市,这一庞大的投资者群体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关切日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资本市场在国家发展和国民福祉之间架起了一座牢固的桥梁。鉴于此,《财经国家周刊》在十八大结束后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点,采访了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
《财经国家周刊》:具体到证券监管领域,你认为应该如何领会十八大的部署?同时,对于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你又是如何认识的?
郭树清: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紧紧围绕这些任务和要求,坚持培育市场机制、依法治市、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维护市场效率和公平正义,着力夯实市场规范发展的基础,不断开创改革创新的新局面,加快建设一个更加成熟、公平、高效的资本市场。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历史性发展机遇,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增长奇迹。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1.8%增加至2011年的10%左右,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式发展道路”深刻影响了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
但是,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越来越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不转不可”的程度。一是资源环境不堪重负。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石油、铁矿石等能源矿产消耗巨大。二是产能过剩形势严峻。我国工业的绝大多数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部分企业亏损严重。三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2011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比13.7%,规模超过全欧洲老年人总和。劳动力人口在削减,如果不抓紧实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将不可避免地使经济增长率下降。四是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改变。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五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知名品牌,成为制约长期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促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偏低,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完善。
若考虑国际因素,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第一,我国作为后发国家的追赶效应在逐步减弱。靠现有技术已经无法持续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国际竞争中受到“双重挤压”。低端制造业不断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转移。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德等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我国的高端制造业也面临挑战。第三,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加快,全球贸易结构发生深刻调整。也迫使中国加快调整需求结构,切实扩大内需,使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创新驱动。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在下一步的中国经济转型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郭树清:对于我们前进路途上的困难与障碍,十八大报告已经给予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提出了清晰明确的解决方略。在落实十八大任务部署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无论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还是落实依法治国、形成诚信社会、改善发展民生、建设文化强国、推进生态文明,都需要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
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根本性突破,关键在于落实好十八大报告“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这就需要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和秩序,强化企业治理结构,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参与。在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中,资本市场有着基础性作用。过去20多年,资本市场始终处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前沿,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今后,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股票、债券、期货产品,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做出更大贡献。
二是有利于促进“四化一体”的统筹推进。当前,中国仍然有绝对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迫切需要靠新型工业化来进一步消化;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迫切需要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挖掘经济增长潜力,迫切需要靠新型城镇化来拉动投资与消费;解决好“三农”这个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迫切需要提升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决策。实现“新四化”需要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需求,促进企业的并购重组和转型升级,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不竭动力。
三是有利于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与发展。十八大报告在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即使在经济增速合理回落过程中,居民收入也是可以显著提高的。国际经验表明,资本市场和民生事业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从我国现实需要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增加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的资金筹集渠道,可以增加居民的投资手段和途径。更为关键的是,建设一个较为成熟和发达的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的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 四是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目前世界的趋势是,传统生产要素分配比例不断下降,新型生产要素分配比例逐渐提高。在鼓励创新创业方面,资本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本市场提供了一整套“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不断发掘、筛选和培育新兴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劳动、技术、管理、品牌、创意等各类生产要素都可以实现货币化、价值化和证券化,实现对资本、劳动等传统分配方式的补充和调节,优化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环境。
《财经国家周刊》:回顾过去的2012年,证监会为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郭树清:过去一年里,证监会全面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二五”规划要求,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克服内外不利因素影响,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全力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着力加大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在完善主板、创业板市场制度安排的同时,加大场外市场建设力度,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稳步有序开展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引导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和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的规范发展。推出白银、玻璃等期货新品种,启动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清理规范中远期商品现货市场体系。
二是着力强化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拓宽资本市场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支持文化创意、“三农”、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符合条件的公司发行上市。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审核中实行西部地区企业优先。创新债券品种,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和途径。
三是着力健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在充分尊重上市公司自主经营决策的前提下,鼓励、引导上市公司建立持续、清晰、透明的现金分红政策和决策机制。强化现金分红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前三季度,境内A股上市公司实际现金分红金额4725亿元,同比增长22.9%。
四是着力健全市场化运行和约束机制。深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坚决抑制“炒新”、“炒小”、“炒差”风气,逐步改善价格结构。去年新股平均发行价、平均发行市盈率同比分别下降28.26%和36.44%。稳妥实施退市制度改革,陆续推出创业板、主板和中小企业板退市制度。完善退市标准,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退市标准体系。稳妥有序组织退市衔接工作,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培育形成市场内在稳定机制。
五是着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做好长期资金投资的衔接服务,积极配合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保监会、社保基金理事会等相关部门,支持各类长期资金实现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积极推动基金公司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推动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创新理财服务产品。完善有利于市场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连续大幅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推动优化市场有关税收安排,推动明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所得税制度,推动出台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实行差别化政策。积极引进境外长期资金,大幅新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目前总额已分别达到800亿美元和2700亿元人民币。
六是着力提高市场法治和诚信水平。积极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主动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取消和调整了35项行政审批项目。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加大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发行和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财经国家周刊》:对中国股市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你如何看待?在2012年11月底的一次公开场合,你曾经提及“对中国股市有信心”。请阐释下这种信心的来源?
郭树清:过去20多年,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股票市场市值居世界第三,债券市场居世界第五,期货市场成交量居世界前列。可以说,市场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但是,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上仍十分年轻,存在着市场基础薄弱、机制制度不健全、市场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等弊端,执法状况和投资者保护水平也需要加以改善。当然,这些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加快建设成熟资本市场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基本面长期向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在落实十八大精神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创新都有广阔的空间。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说,资本市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目前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及运行态势看,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一个扎扎实实打基础、孕育新发展的阶段。随着各种积极因素和能量的持续释放,市场的生机和活力将进一步勃发。
《财经国家周刊》:十八大之后,资本市场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郭树清: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同样也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点。当前,市场中介机构竞争力不强,证券期货品种体系不健全,定价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源就在于市场开放程度不够。要坚定“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方向不动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微观活动的行政干预,打破民间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壁垒,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诚信约束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也要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加强监管执法和风险防范工作,避免市场失灵和监管真空,维护好投资者权益,持续改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