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浮浅、随意、琐碎甚至无效,不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发争议,阐发观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性的指导。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当前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1.问题不明确。
一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性要明确,即明确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曾听一位老师在上《我的老师》一课时,分析完文章内容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文着重写王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最使‘我’难忘? ”这是一个选择性问题,这类问式,选择项之间必须是不相容的,而王老师爱学生和王老师最使“我”难忘,两者在课文中是融合在一起描写的,它们的内涵一致,并不排斥。全文写的就是王老师爱“我”,“我”难忘王老师。可见这一问题问得不明确,学生难以回答,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2.问题过难。
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有一位教师在上《鼎湖山听泉》时,这样设计提问:“请找出重点段落来读一读,说出你的理解。”这篇文章较长,学生根本不清楚重点段落在哪,所以无从思考回答。“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如果教师提问一味拔高,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导致学生学习的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低效提问毫无意义,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受挫。
3.语言不恰当。
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很简单,会的请举手。”这样的提问语言很不准确,学生能回答出来那是理所当然,因为问题简单;如果答不上来则会感到很难为情,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信心受挫会感到很自卑。而一些尖子生不屑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反之,如果教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语言也不好,因为问题很难,学困生就不愿动脑思考了,反正答不上来;而尖子生如果很容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往往也会沾沾自喜,产生骄傲情绪,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1、态度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无论答案怎样,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要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異。如课前检测字词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3、巧妙变换。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老师在教《孔乙己》时,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使学生兴趣大增,开始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提问,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将“卷云有哪些特征?”的问题,改为“‘有些云叫卷云’,这里为什么要用‘卷’字?”这种提问就更新颖,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4、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5、体现“两”度。
设置坡度。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挖掘深度。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
浅显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之时增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能够领略更奥妙的知识殿堂,有时还会引起创造性的火花,如学完《最后一课》后,便向学生发问:作者在文中多处描写法国教育落后的种种现象,又把小弗朗设计成贪玩的学生,最后一课那种异乎寻常的专心学习气氛,从某种意义上如何理解?通过深入挖究,学生就会把亡国的悲剧与教育的落后紧密联系起来,使人反思,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希望所在。这样让学生深刻而透彻地理解问题,认识到课文所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言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当前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1.问题不明确。
一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性要明确,即明确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曾听一位老师在上《我的老师》一课时,分析完文章内容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文着重写王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最使‘我’难忘? ”这是一个选择性问题,这类问式,选择项之间必须是不相容的,而王老师爱学生和王老师最使“我”难忘,两者在课文中是融合在一起描写的,它们的内涵一致,并不排斥。全文写的就是王老师爱“我”,“我”难忘王老师。可见这一问题问得不明确,学生难以回答,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2.问题过难。
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有一位教师在上《鼎湖山听泉》时,这样设计提问:“请找出重点段落来读一读,说出你的理解。”这篇文章较长,学生根本不清楚重点段落在哪,所以无从思考回答。“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如果教师提问一味拔高,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导致学生学习的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低效提问毫无意义,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受挫。
3.语言不恰当。
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很简单,会的请举手。”这样的提问语言很不准确,学生能回答出来那是理所当然,因为问题简单;如果答不上来则会感到很难为情,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信心受挫会感到很自卑。而一些尖子生不屑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反之,如果教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语言也不好,因为问题很难,学困生就不愿动脑思考了,反正答不上来;而尖子生如果很容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往往也会沾沾自喜,产生骄傲情绪,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1、态度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无论答案怎样,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要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異。如课前检测字词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3、巧妙变换。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老师在教《孔乙己》时,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使学生兴趣大增,开始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提问,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将“卷云有哪些特征?”的问题,改为“‘有些云叫卷云’,这里为什么要用‘卷’字?”这种提问就更新颖,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4、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5、体现“两”度。
设置坡度。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挖掘深度。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
浅显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之时增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能够领略更奥妙的知识殿堂,有时还会引起创造性的火花,如学完《最后一课》后,便向学生发问:作者在文中多处描写法国教育落后的种种现象,又把小弗朗设计成贪玩的学生,最后一课那种异乎寻常的专心学习气氛,从某种意义上如何理解?通过深入挖究,学生就会把亡国的悲剧与教育的落后紧密联系起来,使人反思,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希望所在。这样让学生深刻而透彻地理解问题,认识到课文所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言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