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神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引领性意义。这同样适用于中国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一大批院校必须转向应用型的发展道路。巨大的社会需求和严重的转型困难之间存在的矛盾,决定了处于应用型大学建设初期的很多院校在需要技术层面的指导之外,更需要转型的决心与气魄。创业精神是对国外一些成功改革或转型后的大学所具备的精神特征的归纳,主要包括主动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融合的精神。这对中国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业精神;应用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114-04
根据所培养人才的面向不同,高校大致可以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意识到自身“综合性、研究型(学术型)”定位的不可持续性,转而走向应用型大学的建设道路。这种转变不仅有利于学校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优化。对于如何才能成功建设应用型大学有千万种的回答,在笔者看来,处于应用型大学建设初期的中国大多数院校目前最需要的是一种“创业精神”。
一、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起源于企业行为的研究,20世纪初由熊彼特正式提出这个概念。创业精神可以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个体、团队、公司、产业、区域和国家都可以表现出创业精神…。具体而言,创业精神指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的和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不管这些人手中是否拥有资源。
总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层面的创业精神,其要素为:创新、主动和机会。创新指变革、革新、转换和引入新方法一研发、产品、服务方式或生产流程新的开发。主动指的是在克服障碍时的创造力与持续的努力。机会指对机会的把握,因为创新精神中包括对环境的趋势和变化的把握,尤其是尚未被人们注意的趋势和变化的把握。
(二)创业精神在大学中的应用
大学也需要创业精神,尤其在大学发展面临困境的时候。创业精神与大学的关联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的代表人物是伯顿·克拉克,在他的《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中选取了5所成功的欧洲大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这5所学校均非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如荷兰的特文特大学,原名特文特技术大学,建校后由于所在地区偏远,导致学校边缘化以致生存发生困难,创业后,特文特大学获得了腾飞,不仅自身的规模、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和资金支持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更为荷兰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伯顿·克拉克所选取的5所大学之所以成功的共同特点是搜寻特殊的组织上的个性、冒险进行标新立异、到“市场”中去冒险。它们膺服这样的信念:应该选择在大学的特性上进行实验变革的风险,而不要选择单纯维持传统的形式和实践的风险。
第二种理解的代表人物是亨利·埃兹科维茨,他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大学延续中世纪保存和传播知识的机构进而发展成为创造新的知识并将其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的多功能机构。”亨利·埃茨科威兹指出的创业型大学实际就是具有创新研究成果的研究型大学。然而,相对传统研究型大学而言,这类大学具有更强的资源获取能力、团队研究意识和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它们的直接目标是为了推动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提高,因而拥有与政府和企业更为紧密的联系。
从上面两种描述可以看出,创业型大学的共同特点是在寻求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采取大胆的、建设性的措施突破原有格局或发展困境,而无论这所大学历史的长短、发展的好坏、实力的强弱。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创业不仅仅是一系列结构上的转变,它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指引。克拉克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特点。“特文特大学是创业型的,这有两个意思,它既指一种‘态度’,又指‘为了自己的缘故而且由自己负责做生意’”。“特文特大学希望采取一种创业的方法,意思是敢于和不怕承担那些困难的、危险的,或者大胆的事情。特文特大学在所有层次:教学、科研、管理、决策中,以这种态度为目的。”埃兹科维茨所描述的研究型大学,他们所面临的不是生存危机,而是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胆的探索,综合自身的特色以及外界环境的特点,最终确定发展思路。这就是一种大学的创业精神。大学的创业精神也与企业界的一样,需要创新,需要把握外部的机会,更需要大学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二、用创业精神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强大的外部需求,决定了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要性,而现实中的诸多困难则决定了创业精神成为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大学的机遇:外部需求迫切
发现并把握机遇,是创业精神的首要体现。目前,中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机遇表现在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首先,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还将伴随出现一系列的转变。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规律时指出,量的增进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功能观上,由培养“学术精英与统治阶层”转变为既培养广泛的精英,又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的专门人才。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中国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其人才培养必然要走向多元化,也就意味着既需要传统的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应用型大学建设所面临的第一个机遇。
其次,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迫切。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涌现出大量新技术、新成果,使得企业对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细化,这就要求大学不能仅仅培养学术型的研究人员,而且要为工农业生产发展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和基层工作人员。十六大报告指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短短一句话已经把中国社会目前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和数量关系表达了出来。这里所说的专门人才指的是高水平的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在中国有非常广泛的需求,以广东省的中山市为例,其专门人才年均需求增长13.3%。各种数据表明,这种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仍会处于上升态势。
(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困难重重
虽然外界有着很强的需求,而且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应用型大学很受欢迎,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中国的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却处于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高校在发展转型中遇到一系列非常现实的难题。
第一,从精英到大众,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速度快。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9.8%,在校学生数为643万;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 率为23%,在校生数为2700万人。10年之内,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实现,使很多高校还没完全从精英高等教育的思路中转变过来。学校的领导、老师都是从精英时代走过来的,他们的思维习惯、理念、方法都是精英时代的产物,想象不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思想。
第二,精英导向的外部评价。如今,包括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部分学科水平评估、高等学校学位授予单位评审以及大学科研评估等多种外部评估中,其评估指标明显体现出传统精英大学的特点,缺少对“学科与经济的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培养人才的应用适切性”等应用性指标,或分量不够重。这样在评估结果与学校经费挂钩的情况下,学校在进行应用型大学建设时就会面临很大的经费压力、舆论压力,进而导致积极性不够。
第三,很多本科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条件不充分。2007年,中国共有地方普通本科学校586所,这些学校中的多数在学术研究上没有突出的成绩,在招生与服务上主要面向地方,在高等教育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走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之路,成为他们必然的选择。也已经有很多学校,开始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从它们现有的条件来看,还存在一些困难。在教师方面,教师的知识结构仍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本身缺乏应用型教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双师型的教师更是非常匮乏。在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实施效果也很难保证,有的流于形式。在教材方面,很多学校都以使用国内一流大学甚至国际一流大学的教材为荣,实质上这些教材往往是纯理论的内容比较多,在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中并不适宜全面采用,但适合应用型大学的教材的开发目前却凤毛麟角。在教学方法上,讲授法大量应用,案例法、情境法很少用。在跟校外的合作上不够充分,很多学校目前都是“封闭式”办学,即学校很多做法未能充分考虑社会现实的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严重脱节,而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其实践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强烈的应用性人才外部需求与大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共同构成了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机遇。没有前者,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与必要,前者的存在推动了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而学校存在的种种困难则决定了学校必须通过创新突破原有的发展瓶颈。所有的这些都要求学校主动精神的发挥,机遇、创新、主动是“创业精神”最核心组成的部分,因为“创业精神”强调的就是从无到有、从不足到充足的发展过程。事实上,应用型大学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处于一种临界状态。一方面,社会已经有了巨大要求,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另—方面,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很多高校不能再按原来的学术道路发展,需要重新探索自身的出路,但是由于发展惯性等各方面的原因,尚未意识到转型为应用型大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也缺乏转型的魄力与决心。此时,“创业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帮助学校突破困境、寻求资源、实现大学的成功转型、满足社会要求的关键所在。
三、应用型大学创业精神的内容
创业精神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它可以分解为几种具体的精神,每种精神的含义各有侧重。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只有充分发扬这些精神才能成功实现“创业”,实现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
(一)主动精神
如前文所述,“主动”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主动精神在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中表现为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外部的任何一种组织;立足自身的实际需求,分析学校所面临的机遇、挑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学校的发展制定最合理的发展战略。克拉克·克尔在1993年所著的《印度尼西亚的高等教育:演进与革新》中是这样论述的:“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真正的国际学术界正在涌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如果您想要走进那个圈子,你必须凭功绩进人。你不能依赖政治或者任何别的东西。你必须给大学大量的自治,让它们成为能动的,并在国际竞争中迅速前进。你必须发展创业型的领导能力和院校的自治齐头并进。”克拉克是从外部的角度强调要给创业中的大学以自主发展的空间。从大学的角度来看,刚开始转型的阶段,必将遇到很多困难,只有发挥大学的主动精神,在困难出现之前有预见进而避免困难,在困难出现之后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才能实现应用型大学的成功创业。
(二)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创业精神的重要特点。目前,应用型大学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还属于新事物,只有很少的学校在进行尝试,国内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才有可能使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获得空间。比如,在学校的定位上,对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如果能大胆地明确自己应用型的定位,这就是一种创新。在与企业的合作上,应该根据各自的传统和优势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不拘一格。应该说,中国现有的高校都或多或少拥有社会资源,如何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为应用型大学建设服务,这需要创新精神。可供选择的合作形式包括:第一,承担研究任务。外部机构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交给学校来解决,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进行实践训练。第二,请校外的人士担任学校的指导老师。很多校外人士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术经验,如果能发动他们作为学校的指导老师,无论是为课程计划提供意见,还是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或者举行讲座、报告,对应用型大学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第三,为校外机构培养相应人才,通过与校外机构合同的签订,直接为他们培养行业中所需要的人才,实现学校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三)坚持不懈的精神
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麻省理工大学创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允许学院教师对企业的活动进行咨询”,这个决策引起了学院的广泛争论,并为此而建立了一个委员会,在委员会经历了约20年的争论之后,通过代表双方委员会的努力,学院制定了一个允许在—定限度内参与咨询的规定。再比如,荷兰的特文特大学用了15年“把问题变成机会”。在应用型大学创业的漫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包括资源的匮乏、观念的守旧、团队成员的不支持,等等,只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才能走向最后的成功。
(四)融合的精神
创业精神不是大学中少数人所拥有的精神,也不是一种高高在上脱离实践的理论,而是可以转化成所有成员的思想与动力、演变成整个大学的文化、与实践紧密相连的精神。也惟有如此,创业精神才能得到最为彻底的发挥。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说,在创业精神最开始也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制度上的想法,以后逐渐才发展成为一些信念,如果这些信念渗透到整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日常活动中,并最终形成大家的统一认识和共同的世界观,创业精神就发展成为了创业文化。同时,由于思想和实践相互影响,创业文化形成之后,对学校的创业活动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学校的个性和品格。反过来,创业实践又进一步强化了创业精神。二者互相融合,相互促进。苏格兰的斯特拉斯克莱德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在斯特拉斯克莱德,创业精神已经越来越不是校区的少数部门所专用,而是分散在构成整个学术心脏地带的各个学院和院系中……”
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必要而艰难,“必要性”决定了很多院校必须重新反思自身的定位,并进行相应的转变,而“艰难性”则决定了“创业精神”在院校转型中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困难重重的学校转型初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应用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114-04
根据所培养人才的面向不同,高校大致可以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意识到自身“综合性、研究型(学术型)”定位的不可持续性,转而走向应用型大学的建设道路。这种转变不仅有利于学校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优化。对于如何才能成功建设应用型大学有千万种的回答,在笔者看来,处于应用型大学建设初期的中国大多数院校目前最需要的是一种“创业精神”。
一、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起源于企业行为的研究,20世纪初由熊彼特正式提出这个概念。创业精神可以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个体、团队、公司、产业、区域和国家都可以表现出创业精神…。具体而言,创业精神指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的和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不管这些人手中是否拥有资源。
总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层面的创业精神,其要素为:创新、主动和机会。创新指变革、革新、转换和引入新方法一研发、产品、服务方式或生产流程新的开发。主动指的是在克服障碍时的创造力与持续的努力。机会指对机会的把握,因为创新精神中包括对环境的趋势和变化的把握,尤其是尚未被人们注意的趋势和变化的把握。
(二)创业精神在大学中的应用
大学也需要创业精神,尤其在大学发展面临困境的时候。创业精神与大学的关联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的代表人物是伯顿·克拉克,在他的《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中选取了5所成功的欧洲大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这5所学校均非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如荷兰的特文特大学,原名特文特技术大学,建校后由于所在地区偏远,导致学校边缘化以致生存发生困难,创业后,特文特大学获得了腾飞,不仅自身的规模、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和资金支持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更为荷兰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伯顿·克拉克所选取的5所大学之所以成功的共同特点是搜寻特殊的组织上的个性、冒险进行标新立异、到“市场”中去冒险。它们膺服这样的信念:应该选择在大学的特性上进行实验变革的风险,而不要选择单纯维持传统的形式和实践的风险。
第二种理解的代表人物是亨利·埃兹科维茨,他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大学延续中世纪保存和传播知识的机构进而发展成为创造新的知识并将其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的多功能机构。”亨利·埃茨科威兹指出的创业型大学实际就是具有创新研究成果的研究型大学。然而,相对传统研究型大学而言,这类大学具有更强的资源获取能力、团队研究意识和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它们的直接目标是为了推动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提高,因而拥有与政府和企业更为紧密的联系。
从上面两种描述可以看出,创业型大学的共同特点是在寻求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采取大胆的、建设性的措施突破原有格局或发展困境,而无论这所大学历史的长短、发展的好坏、实力的强弱。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创业不仅仅是一系列结构上的转变,它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指引。克拉克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特点。“特文特大学是创业型的,这有两个意思,它既指一种‘态度’,又指‘为了自己的缘故而且由自己负责做生意’”。“特文特大学希望采取一种创业的方法,意思是敢于和不怕承担那些困难的、危险的,或者大胆的事情。特文特大学在所有层次:教学、科研、管理、决策中,以这种态度为目的。”埃兹科维茨所描述的研究型大学,他们所面临的不是生存危机,而是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胆的探索,综合自身的特色以及外界环境的特点,最终确定发展思路。这就是一种大学的创业精神。大学的创业精神也与企业界的一样,需要创新,需要把握外部的机会,更需要大学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二、用创业精神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强大的外部需求,决定了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要性,而现实中的诸多困难则决定了创业精神成为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大学的机遇:外部需求迫切
发现并把握机遇,是创业精神的首要体现。目前,中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机遇表现在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首先,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还将伴随出现一系列的转变。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规律时指出,量的增进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功能观上,由培养“学术精英与统治阶层”转变为既培养广泛的精英,又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的专门人才。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中国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其人才培养必然要走向多元化,也就意味着既需要传统的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应用型大学建设所面临的第一个机遇。
其次,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迫切。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涌现出大量新技术、新成果,使得企业对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细化,这就要求大学不能仅仅培养学术型的研究人员,而且要为工农业生产发展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和基层工作人员。十六大报告指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短短一句话已经把中国社会目前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和数量关系表达了出来。这里所说的专门人才指的是高水平的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在中国有非常广泛的需求,以广东省的中山市为例,其专门人才年均需求增长13.3%。各种数据表明,这种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仍会处于上升态势。
(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困难重重
虽然外界有着很强的需求,而且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应用型大学很受欢迎,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中国的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却处于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高校在发展转型中遇到一系列非常现实的难题。
第一,从精英到大众,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速度快。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9.8%,在校学生数为643万;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 率为23%,在校生数为2700万人。10年之内,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实现,使很多高校还没完全从精英高等教育的思路中转变过来。学校的领导、老师都是从精英时代走过来的,他们的思维习惯、理念、方法都是精英时代的产物,想象不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思想。
第二,精英导向的外部评价。如今,包括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部分学科水平评估、高等学校学位授予单位评审以及大学科研评估等多种外部评估中,其评估指标明显体现出传统精英大学的特点,缺少对“学科与经济的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培养人才的应用适切性”等应用性指标,或分量不够重。这样在评估结果与学校经费挂钩的情况下,学校在进行应用型大学建设时就会面临很大的经费压力、舆论压力,进而导致积极性不够。
第三,很多本科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条件不充分。2007年,中国共有地方普通本科学校586所,这些学校中的多数在学术研究上没有突出的成绩,在招生与服务上主要面向地方,在高等教育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走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之路,成为他们必然的选择。也已经有很多学校,开始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从它们现有的条件来看,还存在一些困难。在教师方面,教师的知识结构仍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本身缺乏应用型教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双师型的教师更是非常匮乏。在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实施效果也很难保证,有的流于形式。在教材方面,很多学校都以使用国内一流大学甚至国际一流大学的教材为荣,实质上这些教材往往是纯理论的内容比较多,在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中并不适宜全面采用,但适合应用型大学的教材的开发目前却凤毛麟角。在教学方法上,讲授法大量应用,案例法、情境法很少用。在跟校外的合作上不够充分,很多学校目前都是“封闭式”办学,即学校很多做法未能充分考虑社会现实的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严重脱节,而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其实践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强烈的应用性人才外部需求与大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共同构成了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机遇。没有前者,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与必要,前者的存在推动了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而学校存在的种种困难则决定了学校必须通过创新突破原有的发展瓶颈。所有的这些都要求学校主动精神的发挥,机遇、创新、主动是“创业精神”最核心组成的部分,因为“创业精神”强调的就是从无到有、从不足到充足的发展过程。事实上,应用型大学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处于一种临界状态。一方面,社会已经有了巨大要求,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另—方面,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很多高校不能再按原来的学术道路发展,需要重新探索自身的出路,但是由于发展惯性等各方面的原因,尚未意识到转型为应用型大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也缺乏转型的魄力与决心。此时,“创业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帮助学校突破困境、寻求资源、实现大学的成功转型、满足社会要求的关键所在。
三、应用型大学创业精神的内容
创业精神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它可以分解为几种具体的精神,每种精神的含义各有侧重。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只有充分发扬这些精神才能成功实现“创业”,实现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
(一)主动精神
如前文所述,“主动”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主动精神在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中表现为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外部的任何一种组织;立足自身的实际需求,分析学校所面临的机遇、挑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学校的发展制定最合理的发展战略。克拉克·克尔在1993年所著的《印度尼西亚的高等教育:演进与革新》中是这样论述的:“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真正的国际学术界正在涌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如果您想要走进那个圈子,你必须凭功绩进人。你不能依赖政治或者任何别的东西。你必须给大学大量的自治,让它们成为能动的,并在国际竞争中迅速前进。你必须发展创业型的领导能力和院校的自治齐头并进。”克拉克是从外部的角度强调要给创业中的大学以自主发展的空间。从大学的角度来看,刚开始转型的阶段,必将遇到很多困难,只有发挥大学的主动精神,在困难出现之前有预见进而避免困难,在困难出现之后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才能实现应用型大学的成功创业。
(二)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创业精神的重要特点。目前,应用型大学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还属于新事物,只有很少的学校在进行尝试,国内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才有可能使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获得空间。比如,在学校的定位上,对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如果能大胆地明确自己应用型的定位,这就是一种创新。在与企业的合作上,应该根据各自的传统和优势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不拘一格。应该说,中国现有的高校都或多或少拥有社会资源,如何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为应用型大学建设服务,这需要创新精神。可供选择的合作形式包括:第一,承担研究任务。外部机构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交给学校来解决,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进行实践训练。第二,请校外的人士担任学校的指导老师。很多校外人士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术经验,如果能发动他们作为学校的指导老师,无论是为课程计划提供意见,还是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或者举行讲座、报告,对应用型大学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第三,为校外机构培养相应人才,通过与校外机构合同的签订,直接为他们培养行业中所需要的人才,实现学校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三)坚持不懈的精神
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麻省理工大学创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允许学院教师对企业的活动进行咨询”,这个决策引起了学院的广泛争论,并为此而建立了一个委员会,在委员会经历了约20年的争论之后,通过代表双方委员会的努力,学院制定了一个允许在—定限度内参与咨询的规定。再比如,荷兰的特文特大学用了15年“把问题变成机会”。在应用型大学创业的漫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包括资源的匮乏、观念的守旧、团队成员的不支持,等等,只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才能走向最后的成功。
(四)融合的精神
创业精神不是大学中少数人所拥有的精神,也不是一种高高在上脱离实践的理论,而是可以转化成所有成员的思想与动力、演变成整个大学的文化、与实践紧密相连的精神。也惟有如此,创业精神才能得到最为彻底的发挥。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说,在创业精神最开始也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制度上的想法,以后逐渐才发展成为一些信念,如果这些信念渗透到整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日常活动中,并最终形成大家的统一认识和共同的世界观,创业精神就发展成为了创业文化。同时,由于思想和实践相互影响,创业文化形成之后,对学校的创业活动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学校的个性和品格。反过来,创业实践又进一步强化了创业精神。二者互相融合,相互促进。苏格兰的斯特拉斯克莱德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在斯特拉斯克莱德,创业精神已经越来越不是校区的少数部门所专用,而是分散在构成整个学术心脏地带的各个学院和院系中……”
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必要而艰难,“必要性”决定了很多院校必须重新反思自身的定位,并进行相应的转变,而“艰难性”则决定了“创业精神”在院校转型中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困难重重的学校转型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