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江南,斜风细雨,垂柳依依,草长莺飞,百花争艳,风光无限好。
每每到这个时节,我的小心肝总会蠢蠢欲动,满脑子都是烟花三月下江南的种种畅快和惬意。对的,我是爱着江南的美好的,正如我此时思念青团的心情一样真切。
每到清明前后,行走在江南一带,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你总能发现青团的身影。
说到青团这种食物,江南一带的人都不陌生。青团又叫艾团,通常是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如小孩拳头大小的绿色团子。青团蒸熟出笼时,还要把熟菜油刷在青团表面,因此青团看起来碧青油绿,吃到嘴里会感到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
青团虽然个头不大,来头却不小。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晋文公为了报介子推割股肉饲君之恩,许他以高官。介子推不愿见晋文公,背着老母躲进了山中。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子推。谁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也没有出来。后来晋文公命人上山查看,发现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家家断炊,只食冷食,谓之“寒食节”。后来,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就是清明之际不动烟火,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通常吃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就这样,青团与江南的清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传说显得牵强,那么下面的说法似乎更靠谱。中国古代风俗中有一种叫做“荐新”或“荐先”的风俗,即每当一种果品蔬菜新上市时,人们必须先将“时鲜货”供祖先,然后才可以生人“尝新”。早春时节,没有什么“时鲜货”可供祭祀用,只有初露芽的艾叶和麦苗,而艾叶又有辟邪通气的作用,于是古人们就用艾叶做成青团。这样既可以用于“荐新”,又可以清明禁火食用,一举两得。清代一首《吴门竹枝词》就写道: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简又烹鲜。
按照旧时习俗,江南一带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青团、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祭拜,然后回家吃上几个青团,以此表示缅怀先祖。
时至今日,清明祭祀的风俗依然延续着,而青团也依然是祭祀祖先必备食品。一位江南的朋友就曾对我说,清明是一个缅怀的日子,每每这个季节,就会想起青松绿竹间、满山映山红掩映下的坟冢,父亲虔诚的身影以及坟头袅袅的香烟,这便是家族血缘刻印在身上的烙印。而家乡刻在身上的另一个烙印便是青团了。
当然,清明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作为节日,清明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提醒着人们不忘先祖和自身的传承。而节气则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在清明,品尝时令美食也是一大特色。青团即是一道极富特色的时令食品,因为青团无论从色彩还是口感都透着春天的气息,提醒着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辜负了好春光。
清明时节,正是做青团吃青团的最好时候。清明吃青团的习俗已有千年历史。宋代《琐碎录》写道:“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记载着:“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那么艾叶独特的香气遇到糯米和豆沙,该是一种怎样的味道?作为一个北方人,在从未尝过青团之前,我只能从诗人白居易那首“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中去想象一边吃青团一边赏风景的诗情画意了。
真正尝到青团时,那种滋味难以忘怀。这种感觉该怎么形容呢?翠绿的皮,微甜的馅,以及淡淡的青草香,因为想着故去的先人,又觉得其中带了一点青涩和淡淡的忧伤。总之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味觉体验。
后来,因为对这种滋味的好奇,又八卦了青团其他有趣的传说。清明之季,江南流行吃“清明团”,其实就是青团。因为“清明”与“聪明”谐音,于是有此日生子最聪明的说法。在清明,许多人家抱着婴儿向邻里乞讨“清明团(青团子)”,谓之为“讨聪明”。原来青团还起着讨口彩的作用。
当然,对我这个地地道道北方人来说,聪明不聪明的口彩其实没那么重要。之所以想念青团的味道,更多是因为可以借此回忆求学时光的点点滴滴。
大学时代,我从北方来到江南读书。如同每一位学子一样,自己也曾和三两好友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评论过当下,畅谈过人生,憧憬过未来,哭过、笑过,欢乐过,悲伤过,度过了一段快意时光。毕业后,几番辗转,我又回到北方工作生活。
每每想到青团,总会勾起对江南生活的回忆,总会想起学生时代的那个自己,真实而又飘渺。记忆就是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远离曾经真实的生活。因为美好总会因为内心的期盼而放大得愈加完美,悲伤也会因为接受了岁月的洗礼变得越来越淡。而那种感觉,一如青团的滋味,淡淡的甜里混着淡淡的忧伤。如今,离开江南多年,许久没有吃过青团了,但我依然贪恋着青团独特的滋味。因为我知道,青团的背后是江南,而在江南,有个曾经的自己与青春过往的日子。
每每到这个时节,我的小心肝总会蠢蠢欲动,满脑子都是烟花三月下江南的种种畅快和惬意。对的,我是爱着江南的美好的,正如我此时思念青团的心情一样真切。
每到清明前后,行走在江南一带,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你总能发现青团的身影。
说到青团这种食物,江南一带的人都不陌生。青团又叫艾团,通常是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如小孩拳头大小的绿色团子。青团蒸熟出笼时,还要把熟菜油刷在青团表面,因此青团看起来碧青油绿,吃到嘴里会感到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
青团虽然个头不大,来头却不小。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晋文公为了报介子推割股肉饲君之恩,许他以高官。介子推不愿见晋文公,背着老母躲进了山中。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子推。谁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也没有出来。后来晋文公命人上山查看,发现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家家断炊,只食冷食,谓之“寒食节”。后来,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就是清明之际不动烟火,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通常吃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就这样,青团与江南的清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传说显得牵强,那么下面的说法似乎更靠谱。中国古代风俗中有一种叫做“荐新”或“荐先”的风俗,即每当一种果品蔬菜新上市时,人们必须先将“时鲜货”供祖先,然后才可以生人“尝新”。早春时节,没有什么“时鲜货”可供祭祀用,只有初露芽的艾叶和麦苗,而艾叶又有辟邪通气的作用,于是古人们就用艾叶做成青团。这样既可以用于“荐新”,又可以清明禁火食用,一举两得。清代一首《吴门竹枝词》就写道: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简又烹鲜。
按照旧时习俗,江南一带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青团、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祭拜,然后回家吃上几个青团,以此表示缅怀先祖。
时至今日,清明祭祀的风俗依然延续着,而青团也依然是祭祀祖先必备食品。一位江南的朋友就曾对我说,清明是一个缅怀的日子,每每这个季节,就会想起青松绿竹间、满山映山红掩映下的坟冢,父亲虔诚的身影以及坟头袅袅的香烟,这便是家族血缘刻印在身上的烙印。而家乡刻在身上的另一个烙印便是青团了。
当然,清明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作为节日,清明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提醒着人们不忘先祖和自身的传承。而节气则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在清明,品尝时令美食也是一大特色。青团即是一道极富特色的时令食品,因为青团无论从色彩还是口感都透着春天的气息,提醒着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辜负了好春光。
清明时节,正是做青团吃青团的最好时候。清明吃青团的习俗已有千年历史。宋代《琐碎录》写道:“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记载着:“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那么艾叶独特的香气遇到糯米和豆沙,该是一种怎样的味道?作为一个北方人,在从未尝过青团之前,我只能从诗人白居易那首“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中去想象一边吃青团一边赏风景的诗情画意了。
真正尝到青团时,那种滋味难以忘怀。这种感觉该怎么形容呢?翠绿的皮,微甜的馅,以及淡淡的青草香,因为想着故去的先人,又觉得其中带了一点青涩和淡淡的忧伤。总之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味觉体验。
后来,因为对这种滋味的好奇,又八卦了青团其他有趣的传说。清明之季,江南流行吃“清明团”,其实就是青团。因为“清明”与“聪明”谐音,于是有此日生子最聪明的说法。在清明,许多人家抱着婴儿向邻里乞讨“清明团(青团子)”,谓之为“讨聪明”。原来青团还起着讨口彩的作用。
当然,对我这个地地道道北方人来说,聪明不聪明的口彩其实没那么重要。之所以想念青团的味道,更多是因为可以借此回忆求学时光的点点滴滴。
大学时代,我从北方来到江南读书。如同每一位学子一样,自己也曾和三两好友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评论过当下,畅谈过人生,憧憬过未来,哭过、笑过,欢乐过,悲伤过,度过了一段快意时光。毕业后,几番辗转,我又回到北方工作生活。
每每想到青团,总会勾起对江南生活的回忆,总会想起学生时代的那个自己,真实而又飘渺。记忆就是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远离曾经真实的生活。因为美好总会因为内心的期盼而放大得愈加完美,悲伤也会因为接受了岁月的洗礼变得越来越淡。而那种感觉,一如青团的滋味,淡淡的甜里混着淡淡的忧伤。如今,离开江南多年,许久没有吃过青团了,但我依然贪恋着青团独特的滋味。因为我知道,青团的背后是江南,而在江南,有个曾经的自己与青春过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