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仅要“读图”,还要“读文”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eon0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阶段,笔者听了四年级一位语文老师执教《九寨沟》一文。在课堂上,这位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九寨沟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花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放映九寨沟的视频,让我感觉是在观看一部风光片。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审美对象是语文,而不是音像。其实,这里隐含了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思考一:本次教学是引导学生走进九寨沟,还是走进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角度来看,“语”理解为语文,“文”理解为文化,是可以的。其实语文教学就要做两件事:文化积累和语言训练。
  从文化积累方面看,语文教学要走进文本。《九寨沟》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神奇的自然景观和珍稀动物,迷人的风光和可爱的动物融为一体,让人们感受到九寨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只有走进九寨沟,才能感受这些灿烂文化。
  从语言训练方面看,语文教学还必须走进语文。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走进语文就是要凭借课文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从阅读视角而言,教学《九寨沟》应训练“整体感知——重点品读”的理解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问题可以是:九寨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九寨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九寨沟的特点。重点品读课文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请把体现九寨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下来,并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出来。
  从写作视角而言,理解了课文内容,目的是理解语文形式怎样恰当地表现内容,为内容服务。学生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中感受九寨沟之美,领悟为文之道,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本领,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九寨沟》时还要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并会运用文中描写九寨沟的优美词语,可以为九寨沟写一段解说词,可以为九寨沟设计一则宣传语,可以运用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一处熟悉的景点。
  总之,走进九寨沟,从文化积累方面看,是目的;从语言训练方面看,是手段,目的是走进语文。走进九寨沟,只需了解;走进语文,必须掌握。如果只走进九寨沟,不走进文本,不加强语言训练,语文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只能是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教学《九寨沟》,不管是采用视频、插图、挂图,还是引导学生画一画九寨沟,都必须以“读文”为主。
  思考二:本次教学是感受九寨沟之美,还是感受语文之美
  语文教学是审美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成为有审美能力的人,否则,语文就是无本之木。语文教学的审美对象是课文的“道”和“文”。就《九寨沟》而言,“道”就是九寨沟之美,“文”就是语文之美,语文教学的主要审美对象应是语文。感受九寨沟之美是手段,感受语文之美才是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热爱语文是学好语文的前提,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祖国语文之美,通过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感受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感受文中优美的语言,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教学《九寨沟》,感受语文之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感受语言独特的美。图片和视频展示的对象,是让人看的;语言描写的对象,是让人想象的,具有奇妙空灵之美。通过看图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到神奇的九寨沟令人神往。(2)感受汉字之美。课后列有生字:沟、县、图、恰、继、窜、若、敏、捷、禽。(3)感受词语之美。课后列有:林深叶茂、诗情画意、高低错落、色彩斑斓、蔚为壮观、憨态可掬、若无其事、异兽珍禽。(4)体会比喻句和排比句之美。如课文中的“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等描写九寨沟自然风光的 比喻句,写得生动形象。通过“也许……也许……也许……也许……”这样句式整齐的排比句,感悟到九寨沟有许多灵动可爱的珍稀动物。九寨沟景美,语言更美,让学生在优美的语境中感受到九寨沟真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学生学了《九寨沟》之后,沉浸于九寨沟的美,却发现不了家乡的美,表现不了家乡的美,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败。如果学生也能发现家乡的美,并用笔向别人介绍家乡的美,那才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表达家乡的美,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语文之美,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虽然有的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安排了读写迁移等教学环节,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这些环节却是蜻蜓点水——无休无止的师生交流,视觉冲击的视频欣赏,翻来覆去的聒噪朗读,挤走了写字的时间,挤走了迁移训练的时间,挤走了静思感悟的时间……以至于文章学完了,学生们却仍然是字不会写,词不晓意,听说读写训练华而不实。峰回路转,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切莫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园!我们要把多维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凝炼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真正做到“语文姓语”。
  是走进九寨沟,还是走进语文,既是个别的问题,又是普遍的问题,实质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语文教学不仅是“读图”,更要“读文”,要感受九寨沟之美,更要感受语文之美。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和措施,希望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需要。
在教学语言上多下一些工夫,在教学活动中多挖掘一下学生中的趣味因子,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精彩。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本文中笔者对我校的“中华神韵”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各学校校本
1.唐家客厅日83岁的唐永胜与80岁的陈梅夫妇在看电视。唐永胜端起茶杯,从沙发上起身准备去倒茶,突然摔倒,茶杯摔碎,满嘴是血,不省人事。陈梅惊慌失措,起身冲到唐永胜身边:老唐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深受大众的喜爱。高校开展篮球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因此,我们要重视篮球教学。然而,现今的高校篮球教学情况却不太乐观,还存在一些
《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故事发生的场所“海边”具有陆地与海洋双重的性质,其不断变化的界线,与时间界线的消失密切相连。这部作品,可以解读为不同种类、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越
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单纯以“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分工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教师讲的知识记住”。这样的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枯燥乏味,学生怎能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呢?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在《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驱动下,越发感受到来自语文教学的全新魅力。不论是我的角色意识、教学方式,还是学生语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