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05-0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才有不可替代性,才能永续发展。同样,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其独特性不言而喻。校园又是传承并发扬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阵地,所以,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说到底就是建设特色学校。
朱永新教授曾说:“人无特色不行,校无特色不兴。” 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办特色学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那么特色学校的定位又在哪呢?
特色学校的定位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老先生在回应“何为特色学校?”时,曾提过:“全面发展+特长=特色。”一方面,“全面发展”即为统一的素质教育目标;另一方面,“特长”即为学校讲求个性的张扬,它要通盘考虑学校的综合条件,对所处的本土文化环境、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环境、师生素养、课程设置等进行有机改造,挖出特长项目。最终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上特长培养,成就特色教育品牌。
推行闽南特色文化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我们学校的“特色教育之花”是离不开“本土文化——闽南特色文化土壤”的滋养的。
校园文化少不了闽南文化,反过来,闽南文化离不开校园文化陣地的传承。
我们身边的年轻教师课余总是用普通话,已说不惯闽南语;我们所培育的孩子普遍存在说不通闽南话,或闽南语与普通话夹在一起的现象;我们也经常说夹生话,闽南语说不出的意境,只好让普通话的词语来替代……所有这些,身为闽南人却说不好闽南母语!这难道不令人担忧、令人汗颜吗?闽南童谣在消失、闽南历史故事已淡忘、闽南建筑已逐渐荒废、闽南南音恐后继无人……所有这些,不都是在敲响警钟:我们特有的闽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逝!
因此,学校开设地方课程,铸就闽南特色学校已是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可既挽救闽南文化,又可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
闽南特色文化氛围的建构
一、营造闽南特色文化氛围
1.再现闽南生活馆
校园是个固定的空间,在这空间里渗透动态的文化气息,可让师生感同身受,陶冶其中。收集闽南地区特有的老器具,如表面粗糙的石磨、猪槽、马槽、石臼等耐用的中大型器具有艺术感地安置于草坪上或过道边;而长龙似的水车、竹编的摇篮、拾柴用的长竹耙、犁具等易坏的家具,则找个闲置的角落归在一起,摆设成古人生活的场景。如此一来,就能身临其境地领略到闽南古人生活的气息。
2.挖掘闽南历史人文精神
石井文化甚多,如众所周知的郑成功文化,还有鲜为人知的杨子山文化等,都是值得我们引领学生去探索、领悟。杨子山文化则更为丰富、更为源远流长。
第一、查寻资料,探索山名来历
杨子山(原名:崎髻山)坐落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的西北角,山虽小,内涵却极为丰富。这山脚下却还隐藏着千年书院——杨林书院,坐落在杨子山左侧,位于山涧北边。据史载,该座书院始建于唐代景福二年(893年),距今已有1119年的悠久历史,是泉州最早的书院。唐末五代初时期,南安水头人杨肃因治好了闽王王后及唐皇后的疾病,皇帝大加赏赐,封“崎髻山”为“杨子山”,并勒建佛寺和杨林书院。
第二、实地拍摄,追寻朱熹的踪迹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曾在杨林书院讲学,引得四方贤豪来访求教。为了纪念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教化恩泽,意在提倡教育树人的思想,人们又重建了杨子山朱文公祠。如今新建的朱文公祠是香烟轻纱般缭绕,对面海滨胜景尽收眼底,潺潺动人的流水声不绝于耳,深厚的文化氛围立刻把人们带进古人那种子曰诗云的情景,顿觉书卷气四处弥漫着。不愧人们所赞叹的:名副其实的书房。
第三、收集崖刻书法遗迹,领略千年书院古韵
杨林书院虽已颓废,再也看不到莘莘学子们,那种潜心饱读诗书,悠然自得的情景,再也听不到那抑扬顿挫、回味无穷的读书声。但是,千百年来,那山涧里,流经书院门前的泉水,才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还托附她在吟唱着;那山间林荫下,睡卧在书院边的奇岩怪石上,才子们的文书墨刻还承载着,与朱文公祠一道迎接远近慕名而来的游人、墨客。
二、组织闽南文化体验活动
1.闽南文化手抄报的展览与评比
基于学生前面初步的探索与了解,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搜集闽南文化相关资料,让学生在搜集故事、童谣、歌曲、农业谚语、气象谚语的过程中,去描摹、领会、表达。我们先通过班级初赛,再择优参展,由各班干部来打分评出优胜者。
2.闽南建筑摄影大赛
闽南建筑也具有一大特色,随着旧房改造的加快,一些老建筑正在消失,有的已因失修而荒废,这时的我们只能用影像把它们的样子保存下来,就连那些倒一半的房子也有价值,它让我们看到了老房子的构造,它给我们更广阔的遐想空间。看着它们日渐颓废的身影,犹如看到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正在逝去,仿佛还在回忆他当年的辉煌,那熏黑的土墙曾见证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如今却死气沉沉……直观的表象更会震撼人心!
拍完照,再给每个画面定一个适当的主题,还没比赛,已经让每个小摄影爱好者的心灵充满了感慨。
三、开展闽南文化课题研究
早在2007年9月,文化部已将闽南地区设为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闽南方言文学、闽南民间音乐、闽南戏曲、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民间美术、闽南民间手工技艺、闽南民俗、闽南传统体育竞技、闽南民间信仰、闽南消费习俗等列为十类保护项目。
而我们泉州农村学校关于“闽南文化的实施”还不到位。所以,我们还需结合校本课程,开发或完善“闽南文化”系列校本课程。
1.联系镇文化站、村级领导,协力寻找闽南文化民间艺人,借助社会贤达力量,多方筹措资金,聘请他们为学校师生传授技艺,延续文化薪火,培养闽南文化新生力量。
2.成立闽南风土人情专题研究组,通过地方文献考察,民间探访,收集、归类、整理,进一步充实《海西家园》乡土教材的内容。
3.石井地区姓氏多,入主石井地区的朝代不同,迁徙情况复杂,可收集各村各姓的历史简介,系统了解闽南历史的变迁。
4.组织师生学习本校校史,了解历代校长风范、历代名人故事,感受学校优良传统。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教育任务,除了要均衡地照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兼顾学生的特长发展,使他们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形成特色的人才优势。闽南文化的渗透不是一时的,时间上应是长久、有效的,其空间也不是固定在学校所在的小范围内,它还应拓展到整个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了解完本地区的乡土文化,还可辐射到客家文化等其它地区特色文化上。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才有不可替代性,才能永续发展。同样,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其独特性不言而喻。校园又是传承并发扬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阵地,所以,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说到底就是建设特色学校。
朱永新教授曾说:“人无特色不行,校无特色不兴。” 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办特色学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那么特色学校的定位又在哪呢?
特色学校的定位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老先生在回应“何为特色学校?”时,曾提过:“全面发展+特长=特色。”一方面,“全面发展”即为统一的素质教育目标;另一方面,“特长”即为学校讲求个性的张扬,它要通盘考虑学校的综合条件,对所处的本土文化环境、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环境、师生素养、课程设置等进行有机改造,挖出特长项目。最终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上特长培养,成就特色教育品牌。
推行闽南特色文化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我们学校的“特色教育之花”是离不开“本土文化——闽南特色文化土壤”的滋养的。
校园文化少不了闽南文化,反过来,闽南文化离不开校园文化陣地的传承。
我们身边的年轻教师课余总是用普通话,已说不惯闽南语;我们所培育的孩子普遍存在说不通闽南话,或闽南语与普通话夹在一起的现象;我们也经常说夹生话,闽南语说不出的意境,只好让普通话的词语来替代……所有这些,身为闽南人却说不好闽南母语!这难道不令人担忧、令人汗颜吗?闽南童谣在消失、闽南历史故事已淡忘、闽南建筑已逐渐荒废、闽南南音恐后继无人……所有这些,不都是在敲响警钟:我们特有的闽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逝!
因此,学校开设地方课程,铸就闽南特色学校已是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可既挽救闽南文化,又可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
闽南特色文化氛围的建构
一、营造闽南特色文化氛围
1.再现闽南生活馆
校园是个固定的空间,在这空间里渗透动态的文化气息,可让师生感同身受,陶冶其中。收集闽南地区特有的老器具,如表面粗糙的石磨、猪槽、马槽、石臼等耐用的中大型器具有艺术感地安置于草坪上或过道边;而长龙似的水车、竹编的摇篮、拾柴用的长竹耙、犁具等易坏的家具,则找个闲置的角落归在一起,摆设成古人生活的场景。如此一来,就能身临其境地领略到闽南古人生活的气息。
2.挖掘闽南历史人文精神
石井文化甚多,如众所周知的郑成功文化,还有鲜为人知的杨子山文化等,都是值得我们引领学生去探索、领悟。杨子山文化则更为丰富、更为源远流长。
第一、查寻资料,探索山名来历
杨子山(原名:崎髻山)坐落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的西北角,山虽小,内涵却极为丰富。这山脚下却还隐藏着千年书院——杨林书院,坐落在杨子山左侧,位于山涧北边。据史载,该座书院始建于唐代景福二年(893年),距今已有1119年的悠久历史,是泉州最早的书院。唐末五代初时期,南安水头人杨肃因治好了闽王王后及唐皇后的疾病,皇帝大加赏赐,封“崎髻山”为“杨子山”,并勒建佛寺和杨林书院。
第二、实地拍摄,追寻朱熹的踪迹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曾在杨林书院讲学,引得四方贤豪来访求教。为了纪念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教化恩泽,意在提倡教育树人的思想,人们又重建了杨子山朱文公祠。如今新建的朱文公祠是香烟轻纱般缭绕,对面海滨胜景尽收眼底,潺潺动人的流水声不绝于耳,深厚的文化氛围立刻把人们带进古人那种子曰诗云的情景,顿觉书卷气四处弥漫着。不愧人们所赞叹的:名副其实的书房。
第三、收集崖刻书法遗迹,领略千年书院古韵
杨林书院虽已颓废,再也看不到莘莘学子们,那种潜心饱读诗书,悠然自得的情景,再也听不到那抑扬顿挫、回味无穷的读书声。但是,千百年来,那山涧里,流经书院门前的泉水,才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还托附她在吟唱着;那山间林荫下,睡卧在书院边的奇岩怪石上,才子们的文书墨刻还承载着,与朱文公祠一道迎接远近慕名而来的游人、墨客。
二、组织闽南文化体验活动
1.闽南文化手抄报的展览与评比
基于学生前面初步的探索与了解,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搜集闽南文化相关资料,让学生在搜集故事、童谣、歌曲、农业谚语、气象谚语的过程中,去描摹、领会、表达。我们先通过班级初赛,再择优参展,由各班干部来打分评出优胜者。
2.闽南建筑摄影大赛
闽南建筑也具有一大特色,随着旧房改造的加快,一些老建筑正在消失,有的已因失修而荒废,这时的我们只能用影像把它们的样子保存下来,就连那些倒一半的房子也有价值,它让我们看到了老房子的构造,它给我们更广阔的遐想空间。看着它们日渐颓废的身影,犹如看到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正在逝去,仿佛还在回忆他当年的辉煌,那熏黑的土墙曾见证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如今却死气沉沉……直观的表象更会震撼人心!
拍完照,再给每个画面定一个适当的主题,还没比赛,已经让每个小摄影爱好者的心灵充满了感慨。
三、开展闽南文化课题研究
早在2007年9月,文化部已将闽南地区设为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闽南方言文学、闽南民间音乐、闽南戏曲、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民间美术、闽南民间手工技艺、闽南民俗、闽南传统体育竞技、闽南民间信仰、闽南消费习俗等列为十类保护项目。
而我们泉州农村学校关于“闽南文化的实施”还不到位。所以,我们还需结合校本课程,开发或完善“闽南文化”系列校本课程。
1.联系镇文化站、村级领导,协力寻找闽南文化民间艺人,借助社会贤达力量,多方筹措资金,聘请他们为学校师生传授技艺,延续文化薪火,培养闽南文化新生力量。
2.成立闽南风土人情专题研究组,通过地方文献考察,民间探访,收集、归类、整理,进一步充实《海西家园》乡土教材的内容。
3.石井地区姓氏多,入主石井地区的朝代不同,迁徙情况复杂,可收集各村各姓的历史简介,系统了解闽南历史的变迁。
4.组织师生学习本校校史,了解历代校长风范、历代名人故事,感受学校优良传统。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教育任务,除了要均衡地照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兼顾学生的特长发展,使他们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形成特色的人才优势。闽南文化的渗透不是一时的,时间上应是长久、有效的,其空间也不是固定在学校所在的小范围内,它还应拓展到整个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了解完本地区的乡土文化,还可辐射到客家文化等其它地区特色文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