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1. 巧创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由遇到问题要解决而引发的。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必要途径之一。
例如,我在教立体几何的“三垂线定理”这节课时,把一副直角三角板放在桌面上,并提出问题:(1)AC(直角边)垂直桌面吗?为什么?(2)在α(桌面)内是否存在AB(另一直角边)的垂线?若存在,试说明理由。
学生可以在这种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证明实验结论的正确性,然后把实验抽象成结论,再翻开课本,对照定理回顾上述过程,最后利用变式图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记忆。
2. 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任何创造过程都要经历由直觉思维得出猜想假设,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验,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而直觉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故教学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3. 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论证,不要照本宣科。如教学“点到直线距离”这一节时,可作如下设计。“求点p(3,6)到直线1:x-2y+4=0的距离”,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在学生学过平面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后,只要提醒学生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确切含意,他們就会根据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求出这个具体问题的解。因为l的斜率为k1=,故过P(3,6)与l垂直的直线l1为y-6=-2(x-3),即2x+y-12=0,l与l1交点为Q(4,4),故P到l距离为|PQ|==。如果学生解到此已满足,就不妨提问:可有别的方法能够解决?其实,“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一点的连结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也是很重要的(解法从略)。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比较直观地发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进一步提出:为了解决任一点到任一直线的距离,能否得出统一的公式?这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和互相讨论得出公式d=。
这样处理这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4. 变式训练,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组合,能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例题的演示,而应引导学生去探求变异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
例:已知sinα+sinβ=,cosα+cosβ=,求tg(α+β)的值。(题目不难,解略)
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此题作多种变化,如:
由sinα+sinβ=①cosα+cosβ=②能得到什么结论?
分析: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变式①2+②2,②2-①2,①×②,①÷②等。
再引伸一步,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若sinα+sinβ=m,cosα+cosβ=n;(2)若sinα+cosβ=m,sinβ+cosα=n;(3)若sinα-cosβ=m,sinβ-cosα=n,则又能得到哪些结论?
解答这些问题已涉及到三角恒等变形的大部分公式,对于学生巩固这一节所学内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变式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变式题与原题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达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的效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开发其创造能力。
责任编辑 邹韵文
1. 巧创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由遇到问题要解决而引发的。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必要途径之一。
例如,我在教立体几何的“三垂线定理”这节课时,把一副直角三角板放在桌面上,并提出问题:(1)AC(直角边)垂直桌面吗?为什么?(2)在α(桌面)内是否存在AB(另一直角边)的垂线?若存在,试说明理由。
学生可以在这种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证明实验结论的正确性,然后把实验抽象成结论,再翻开课本,对照定理回顾上述过程,最后利用变式图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记忆。
2. 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任何创造过程都要经历由直觉思维得出猜想假设,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验,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而直觉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故教学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3. 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论证,不要照本宣科。如教学“点到直线距离”这一节时,可作如下设计。“求点p(3,6)到直线1:x-2y+4=0的距离”,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在学生学过平面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后,只要提醒学生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确切含意,他們就会根据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求出这个具体问题的解。因为l的斜率为k1=,故过P(3,6)与l垂直的直线l1为y-6=-2(x-3),即2x+y-12=0,l与l1交点为Q(4,4),故P到l距离为|PQ|==。如果学生解到此已满足,就不妨提问:可有别的方法能够解决?其实,“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一点的连结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也是很重要的(解法从略)。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比较直观地发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进一步提出:为了解决任一点到任一直线的距离,能否得出统一的公式?这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和互相讨论得出公式d=。
这样处理这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4. 变式训练,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组合,能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例题的演示,而应引导学生去探求变异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
例:已知sinα+sinβ=,cosα+cosβ=,求tg(α+β)的值。(题目不难,解略)
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此题作多种变化,如:
由sinα+sinβ=①cosα+cosβ=②能得到什么结论?
分析: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变式①2+②2,②2-①2,①×②,①÷②等。
再引伸一步,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若sinα+sinβ=m,cosα+cosβ=n;(2)若sinα+cosβ=m,sinβ+cosα=n;(3)若sinα-cosβ=m,sinβ-cosα=n,则又能得到哪些结论?
解答这些问题已涉及到三角恒等变形的大部分公式,对于学生巩固这一节所学内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变式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变式题与原题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达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的效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开发其创造能力。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