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43特征特性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98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南粳43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精确定量栽培指标,并从适期播种与培育壮秧、扩行缩株、精确施肥、科学灌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南粳43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关键词 南粳43;特征特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1-0216-01
  
  南粳43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育成的,具有较高产量潜力、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稻米品质优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采取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创造百亩连片示范达到10.5t/hm2以上的产量。结合2006年获得高产生产实践的基础上,2007年在江宁区湖熟街道20hm2示范田采用配套精确定量化栽培技术,获得全面丰收,平均实际产量10.6t/hm2,比武育粳7号的9 060 kg/hm2增产1 539kg/hm2,增16.99%。
  
  1主要特征特性
  
  1.1形态特性
  该品种在苏南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60d左右,与武育粳7号相仿,总叶片数18叶,株高105cm左右,叶色淡绿,叶片较挺,分蘖力较强,后期株型较紧凑,生长繁茂,转色正常,后期熟相好。一般有效穗数300~330万穗/hm2,每穗总粒150粒以上,结实率90%左右,穗长18~20cm,千粒重27g左右,谷粒金黄。
  1.2综合抗性
  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该组合对4个白叶枯病代表菌株KS6-6、浙173、PX097、JS49-6鉴定为1~3级(按9级制分级),表现为抗。6个稻瘟病小种苗期鉴定4个为0级,2个为5级,穗颈瘟抗性鉴定为1~2级,表现为抗。生产过程中,纹枯病较轻,条纹叶枯病零星发病(常规稻株发病率1.5%~3.5%,穴发病率10%~15%),未发生稻曲病。抗倒性好,2007年在遭受台风情况下,未发生倒伏。
  1.3稻米品质优
  该品种经省区试统一送样测试分析,糙米率85.2%,精米率75.2%,整精米率61.9%,长宽比1.9,垩白率11%,垩白度1.1%,透明度2级,碱消值7级,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5%。各项稻米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
  
  2精确定量栽培指标
  
  2.1产量及其结构
  颖花量4.5~4.8亿朵/hm2,有效穗300~330万穗/hm2,每穗150~16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28g,理论产量11.25 t/hm2以上。
  2.2生育指标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够苗,高峰苗为设计穗数的1.3~1.4倍,孕穗期叶面积指数7~8,成熟期叶面积指数2~3。干物重抽穗期10.50~11.25t/hm2,成熟期21.0~22.5t/hm2
  2.3氮肥使用量
  根据示范方的土壤基础地力状况,每100kg稻谷需氮量1.7kg的测试参数,在高产栽培技术条件下,10.5t/hm2以上产量,每100kg稻谷的需氮量为2.15kg,氮素的当季利用率为43%。依据Stanford公式计算目标产量的施氮量:
  目标产量施氮量=(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当季供氮量)
   /氮肥的当季利用率
   =(750×15/100×2.15-400×15/100
   ×1.7)/43%
   =325.2kg/hm2
  2.4肥料运筹
  基蘖肥∶穗肥为5.5∶4.5,其中基蘖肥中,基肥与分蘖肥比为6∶4;穗肥分2次施用,促花肥(倒3~4叶)60%,保花肥(倒1~2叶)40%。
  
  3栽培技术
  
  3.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采用肥床旱育的育秧方式,培育叶蘖同伸壮秧。旱育秧田施足基肥,做到有机肥(腐熟)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套,肥、土均匀拌合。播种前晒种1~2d,提高种子活力,用浸种灵浸种48h后催芽。5月15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52.5kg/hm2,秧田落谷量450kg/hm2,秧龄30d。秧田期重点防治灰飞虱和苗期虫害。
  3.2扩行缩株,优化高质量的群体
  南粳43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穗型较大,应适当控制基本苗,保证抽穗后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延长后期功能叶片的衰老,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粒重的提高和稻米品质的一致性。示范方于6月15~20日移栽,株行距采用13.3cm×30.0cm,栽24.0~25.5万穴/hm2,每穴3~4苗,插基本茎蘖105万根/hm2左右。要做到浅插、匀插,严防栽插过深,影响发苗,浪费肥料。
  3.3精确施肥,促进群体的协调发展
  示范方前茬为小麦,土质为黑黏土,前期发苗较慢,后期肥力较足。根据氮肥的使用指标和设置安排,基肥施碳酸氢铵375kg/hm2,45%复合肥375kg/hm2,撒后旋耕,使肥料与耕作层土壤充分混合;分蘖肥于移栽后5~7d施尿素105~120kg/hm2;7月中旬施长粗肥氯化钾120~150kg/hm2;7月底(倒4叶露尖)施促花肥尿素150kg/hm2,8月12~15日(倒2叶露尖后)施保花肥尿素75~105kg/hm2或45%复合肥225kg/hm2。绝大部分示范户的氮肥用量应在300~330kg/hm2。7月10日多数田块应达到穗数苗300~330万根/hm2,7月15日达到高峰苗420~450万根/hm2
  3.4科学灌水,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示范田一律于插秧前1d平整好,第2天再插秧,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移栽后第11~12天适当露田。7月10日前后,达到预定穗数苗的田块,开始开沟控水,分次搁田,直到7月底,田面沉实,不陷脚,有裂缝,大量白根外露,葉色褪淡,总茎蘖苗下降到360~375万根/hm2时再复水。随后采取间隙灌溉,做到前水不干,后水不进。抽穗期保持7~8d浅水层,后期采取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满足生理需水即可,收获前7~10d断水。
  3.5综合防治病虫害
  对示范方根据不同时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实行全程预测预报。秧田期重点防治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中后期主要防治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
  
  4参考文献
  
  [1] 凌启鸿.水稻群体质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 黄务涛.水稻旱秧抛栽技术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3] 滕宏飞,邹陈勇.水稻不同氮肥运筹与抛栽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J].南京农专学报,2000,16(4):20-24.
其他文献
摘要简要阐述了选育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的重要意义、西南山地兼用型玉米育种创新实践及热带种质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创新中的利用价值,以期为西南山地粮饲兼用型玉米的育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粮饲兼用型玉米;热带种质;育种创新;西南山地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064-02    玉米是全球第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集粮、经、饲于一体,是发展畜牧业的支
摘要分析和总结了宝鸡市农科所积极转变观念,开拓进取,通过实施“三大战略”,推行“三大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旨在为当前农业发展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科学发展;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364-01    近年来,宝鸡市农科所坚持“科研立所,开发强
摘要介绍了淮稻10号的品种特性及示范种植表现,分析了示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品种利用建议,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淮稻10号;品种特性;种植表现;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076-01    2008年海安县城东镇根据县种子站下达的水稻新品种淮稻10号试验示范的要求,经过认真筛选,合理选址,最终确定在基础较好、
摘要不同盐浓度梯度下处理野生型盐芥,观察其对盐芥体内维生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的盐浓度下,维生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盐芥所含维生素C量相应降低。  关键词盐胁迫;盐芥;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  中图分类号 Q945.78;S63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078-01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0亿公顷受盐渍化影响的陆地,约占陆地
摘要 阐述鲜食玉米苏玉糯1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选择、隔离种植、整地施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大田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鲜食玉米;苏玉糯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126-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公害保健意识的不
摘要通过对品种、基地建设、效益实现的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技术培训5个方面的研究,明确了其在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以实现优质甘薯产业化良性发展为中心,以搞好基地建设为核心,创新了甘薯产业技术服务形式,拓宽了效益实现的途径。探索了品种、栽培技术、基地建设、病虫害综合防治、产后加工、销售和甘薯专业合作组织等“五位一体”的“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综合模式,促进了洛阳市甘薯
摘要69%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69%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600 g/hm2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效果好,在稻田杂草种类较多,特别是稗草密度较大的情况下,用600g/hm2就能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可在水稻抛秧田上应用。  关键词69%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水稻抛秧田杂草;防效  中图分类号S511;S481 .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摘要通过2W-400型牵引悬挂喷雾机与农民自用喷雾机的的田间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3W-400型喷雾机在旱田作业时较农民自用喷雾机更节水、节药,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田间作业效率,并能够适应4级风力作业。  关键词3W-400型喷雾机;旱田除草;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02-01    为验证3W-400型牵引悬挂式喷雾机旱田除草效
摘要 按时令顺序着重介绍了石榴园夏季管理的技术措施,并从实践出发,提出了夏季各个月份的技术管理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石榴园;夏季;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5.4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45-01    1 5~6月份管理    1.1 疏蕾疏花、疏果  当花蕾膨大能用肉眼分辨出雌雄两性发育正常的筒状花和雌性败育的钟状花时连续进行疏蕾
摘要 介绍了菜园7月份田间管理技术,包括抓紧清园与土壤消毒、加强在地蔬菜管理、抢播一批速生蔬菜、及早进行秋菜生产等内容,以供蔬菜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菜园;田间管理;7月份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39-01    7月份日照强,气温高,是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常出现35~40℃的高温;江淮流域降雨减少,由涝转旱,时有阵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