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就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条件,也是关键的因素。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既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有更多的新的元素,更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下功能,让学生这个主体,主动发力,探索知识,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用的手段。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教学 学习能力 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41-01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小学生生活条件改变了,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非常多,他们思想、智力、认识能力等,相比于过去的小学生来说高出了很多。所以,如果学生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或者障碍,大多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学习态度,缺少一定的积极性,二是学习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陷在机械性的学习中。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超强的学习能力,课堂上的东西学生都学不完整,更不要说在课下他们自主、独立自主的学习了。比如,在考试前,老师或者家长总会问学生,复习得咋样了。学生答,啥都会了。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不会学习的学生身上,对于繁多的复习内容他们不知道如何入手,似乎感觉啥都会了。其实,这类学生,一上考场上不是记不起这个,就是忘记那个,仅凭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他们还理解、掌握得半半拉拉的东西,是答不出好成绩的,久而久之使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受挫。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想让课堂教学更有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主要途径。借此,笔者总结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与大家共勉: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学习知识和增长能力的过程中,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帮助他们不断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自己学习方法,并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成绩就是比其他同学要好,而且他们学习得也很轻松,很愉快。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首先,上课要认真听讲,勤做笔;第二,课下一定要把当天学过的新课弄明白,巩固知识;第三,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运用新知识,使它能灵活地与旧有知识联系、衔接,并灵活运用;第四,按时,及时地完成作业,不拖踏;第五,一定要把每一天的基础知识,进行熟记、默写,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等。学生有了好的习惯,他们不但会在时间节奏上进行调控自己,还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何学习任务或者自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我们内在的涵养和见识,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在于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预习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他们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如,阅读课文,对课文中生字、生词查词字典注音,并把解释注在旁边或者根据课文后面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读课文等,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也能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老师要注意在各个环节有意识的引导、发掘、培养,从方方面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幸福在哪里》这一篇课文的讲解后。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的幸福在哪里?这篇课文对你寻找幸福,感受幸福会有什么启发呢?能不能结合你对幸福的认识,也谈谈在你看到的不同的人的幸福?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深奥,但是学习了这篇《幸福在哪里》的课文之后,大多数学生一定有自己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能力。
三、课堂上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总是把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面面俱到,生怕有所遗漏,使学生不理解,进而影响学习。老师的这种教学精神当然值得赞赏,但是存在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见的。小学生虽然年纪小,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但是他们需要思考,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懂得给学生留空白,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知识,增长能力,也学会如何在问题中获得知识。比如,在教《画杨桃》这一篇课文时,老师只需要生动地讲解段落、句子等。然后让学生精读课文,总结文中的中心思想。并写写自己读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收获。有没有发现一些喜欢的好词好句或者中心句,关键词等等。有了这些空白“诱惑”或者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时会更投入,因为他们要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从而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四、教学积极运用学习工具
可能是由于学生自主意识淡薄的原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好多学生遇到问题从不翻工具书,更不会主动借助别的学习工具,一不会、不懂就问老师。比如,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一个字、一个词不会写,举手问老师等。这样当然方便,省时。可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来说非常不利,再说老师也要有空间思考,也不会时时在身边。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利用一些学习工具,学会自主学习。比如,碰到生字、生词查字典、词典。碰对不会写的作文题目,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例文进行阅读,看看别人是怎么写,为自己的作文写作做准备;再比如,在课堂上有些内容没听明白,不太理解,也可以通过网上找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行再学习等等,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丰富了其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达到切实的提升和增强。
总之,任何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只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的教学才会更轻松,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才会更有质量,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来说无疑是一种促进。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采取授人以渔的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会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析及对策探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
[2]高清忠.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9(9):117.
[3]刘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4]吕洋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94.
[5]唐秀梅.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3(10).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教学 学习能力 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41-01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小学生生活条件改变了,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非常多,他们思想、智力、认识能力等,相比于过去的小学生来说高出了很多。所以,如果学生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或者障碍,大多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学习态度,缺少一定的积极性,二是学习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陷在机械性的学习中。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超强的学习能力,课堂上的东西学生都学不完整,更不要说在课下他们自主、独立自主的学习了。比如,在考试前,老师或者家长总会问学生,复习得咋样了。学生答,啥都会了。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不会学习的学生身上,对于繁多的复习内容他们不知道如何入手,似乎感觉啥都会了。其实,这类学生,一上考场上不是记不起这个,就是忘记那个,仅凭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他们还理解、掌握得半半拉拉的东西,是答不出好成绩的,久而久之使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受挫。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想让课堂教学更有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主要途径。借此,笔者总结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与大家共勉: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学习知识和增长能力的过程中,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帮助他们不断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自己学习方法,并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成绩就是比其他同学要好,而且他们学习得也很轻松,很愉快。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首先,上课要认真听讲,勤做笔;第二,课下一定要把当天学过的新课弄明白,巩固知识;第三,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运用新知识,使它能灵活地与旧有知识联系、衔接,并灵活运用;第四,按时,及时地完成作业,不拖踏;第五,一定要把每一天的基础知识,进行熟记、默写,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等。学生有了好的习惯,他们不但会在时间节奏上进行调控自己,还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何学习任务或者自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我们内在的涵养和见识,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在于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预习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他们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如,阅读课文,对课文中生字、生词查词字典注音,并把解释注在旁边或者根据课文后面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读课文等,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也能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老师要注意在各个环节有意识的引导、发掘、培养,从方方面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幸福在哪里》这一篇课文的讲解后。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的幸福在哪里?这篇课文对你寻找幸福,感受幸福会有什么启发呢?能不能结合你对幸福的认识,也谈谈在你看到的不同的人的幸福?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深奥,但是学习了这篇《幸福在哪里》的课文之后,大多数学生一定有自己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能力。
三、课堂上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总是把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面面俱到,生怕有所遗漏,使学生不理解,进而影响学习。老师的这种教学精神当然值得赞赏,但是存在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见的。小学生虽然年纪小,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但是他们需要思考,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懂得给学生留空白,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知识,增长能力,也学会如何在问题中获得知识。比如,在教《画杨桃》这一篇课文时,老师只需要生动地讲解段落、句子等。然后让学生精读课文,总结文中的中心思想。并写写自己读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收获。有没有发现一些喜欢的好词好句或者中心句,关键词等等。有了这些空白“诱惑”或者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时会更投入,因为他们要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从而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四、教学积极运用学习工具
可能是由于学生自主意识淡薄的原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好多学生遇到问题从不翻工具书,更不会主动借助别的学习工具,一不会、不懂就问老师。比如,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一个字、一个词不会写,举手问老师等。这样当然方便,省时。可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来说非常不利,再说老师也要有空间思考,也不会时时在身边。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利用一些学习工具,学会自主学习。比如,碰到生字、生词查字典、词典。碰对不会写的作文题目,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例文进行阅读,看看别人是怎么写,为自己的作文写作做准备;再比如,在课堂上有些内容没听明白,不太理解,也可以通过网上找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行再学习等等,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丰富了其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达到切实的提升和增强。
总之,任何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只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的教学才会更轻松,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才会更有质量,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来说无疑是一种促进。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采取授人以渔的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会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析及对策探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
[2]高清忠.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9(9):117.
[3]刘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4]吕洋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94.
[5]唐秀梅.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