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示范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a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行示范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示范专业建设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落脚点,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内涵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6个核心环节。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创新性、规范性与示范性的统一。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专业建设;长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8-0019-04
  2011年长春市教育局制定了《长春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确定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职业教育教科研项目等17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是《行动计划》的核心项目。
  一、示范专业内涵及其建设思路
  示范专业指学校在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建设积累形成的,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在校企合作平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内涵、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能力等内涵建设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获得用人单位认同,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并能给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的专业,是职业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示范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着眼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落脚点,坚持创新性、规范性与示范性的统一,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动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二、示范专业建设坚持的基本原则
  评建结合和重在建设原则。以评选示范专业为手段,促进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以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建设内容和要求为导向促进专业基本建设环节的改革和创新。
  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原则。示范专业建设要建立在校企长期、稳定和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在专业与重点企业和企业群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及合作发展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和整体规划。
  改革创新和示范引领原则。示范专业建设要突出改革创新,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要突出示范引领,要给其他专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体现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
  三、示范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是实现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前提和保障。从办学模式来看,职业教育不能闭门办学,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决定招生规模,安排教学内容,而产业和企业无时不在发展变化,需要职业教育始终与产业或企业需求保持紧密联系。从教学模式看,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核心的教育,这就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营造训练技能的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组织与设计,需要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因此,示范专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为成员单位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设计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规划、总体目标、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实现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
  如某职业学校依托机械加工示范专业建设实行“引企入校”。学校为企业提供厂房、电、水和实训学生;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实训设备,生产、实训指导技术人员和生产、实训项目。通过“引企入校”做到了“四个实现”:一是实现“三共”,即在基地建设上实行校企双方共建,在学生实训上实行校企双方共管,在利益分配上实行校企双方共享。二是实现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工作的情境化。三是实现工作任务的真实性,实现“学做合一”。四是实现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即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
  (二)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学校要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专题论证研究,深刻分析与专业建设相关的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区域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需求,进而与重点合作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在一定教育理念(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结合,表现为持续和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示范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体现能力本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二是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三是在培养方式上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培养主体上变学校单一培养为校企共同培养;在学习环境上变传统的教室上课为专业教室上课;在教学进程的安排上变按学期进行教学计划设计为按专业对应的行业特点采取多学期授课制;在学习内容上变学科课程体系为按岗位任职要求设计课程。根据以上要求,进行示范专业建设的职业学校要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总的模式要求,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提炼出体现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如某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示范专业构建了“两环境、四阶段、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两环境”即将学习环境分成两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在普通教室中完成,专业核心课(理实一体化课程)在“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基地)中完成,并将“专业教室”创设模拟成企业生产环境;“四阶段”即第一阶段是专业认识(入校新生在第一学期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对本专业有最基本的认识),第二阶段是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第二、三学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电工电子技能、装配钳工、机械拆装等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阶段是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第四、五学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第四阶段是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学生到订单培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双融合”即把职业资格鉴定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   (三)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确定及其顺序的排列,而且涉及包括课程资源在内的整个体系。课程开发过程包括两部分:一是在确定课程理念与课程模式之后,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也称为课程设计);二是课程的组织实施、评价和质量监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步骤: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建设优质核心课程。优质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要针对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适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综合化优质核心课程,建立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标准,并着力把部分优质核心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
  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根据新课程体系的要求,精心选择教材,编写特色校本教材、讲义、实习指导书、实训(实验)项目书和学材等教学资料;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媒体素材、文献资料、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任务书、工作单等。
  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改革。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包括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直观多元的教学方法、感性构建的教学环境、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等。探索采用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共建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双方共同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过程控制与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如某职业学校护理示范专业构建了“三线并进、四能合一、五课递进”课程体系。“三线并进”即知识、能力、素质三线并进;“四能合一”即基本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综合护理能力、职业能力四能合一;“五课递进”即文化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方向课程、职业素质课程模块逐级递进。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
  (四)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分类制定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主要包括教师队伍现状、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渠道、考核标准、保障措施等。重点是科学选择培训内容,根据各类教师的主要职责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其次,要通过制定考核标准,明确通过三年建设各类教师应取得的主要建设成果。如专业带头人按期完成专业建设任务,通过项目领导小组的验收,并被评为优秀或良好等级,等等。通过考核标准,使各类教师更加明确各自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五)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训基地一般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部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含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内涵建设是关键。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和环境建设;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建设;实训项目开发。校外实习基地内涵建设包括:精心选择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吻合度高,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制定校外实习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增强校外顶岗实习的效率。
  某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做法。一是按照真实的口腔修复工艺工作任务扩建义齿加工中心1间,改建口腔综合实训室2间,新建烤瓷技术实训室、模型修整实训室、铸造技术实训室、热处理实训室、打磨喷砂实训室。在实训室建设中注重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实训基地的结构设计、环境布局上坚持仿真性原则。二是与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共同开发《口腔修复工艺实训教程》。《教程》中设计若干个支撑核心专业技能的实训项目。三是加强实训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实训实施细则》《实训基地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等。
  (六)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是拓展学校办学功能,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一是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二是积极为行业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工艺改进及技术攻关;三是充分发挥专业资源的功能,实现资源的校外共享,发挥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
  如某职业学校依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进行示范专业建设的优势,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实训条件好、研究能力强的特点,面向社会开展社会培训和社会服务。2012年面向吉林省水利厅直属企业(九台水利局、省水利工程局)开展培训300多人次。
其他文献
摘 要 共建共享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本形式,实现高职院校的优质均衡发展是其最终目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呈现如下特征:牵头主体多元化,独立模式与合作模式并存,以独立模式为主;资源库建设数量增加、速度提升,并呈现出新变化;资源库牵头单位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省份,主要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为主,非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院校逐步增加;牵头单位以理工类高职院校为主,资源库所属专业大类也
摘 要 当前高校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显现出学生自我认知欠缺、职业认知模糊、专业技能不精、行业认识片面等问题,很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旅游工作或频繁跳槽。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审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涯理论,结合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实际,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将“链式”生涯培养模式贯穿于学生的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职业目标,将自身职业理想与旅游行业有机结合,为旅游业的发展
入选理由 将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纳入教育培训市场供求的理论框架之中,提出解决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难题的模式构想,切中问题实质。  主要观点 本文指出,就实践操作层面来看,关于对非正规就业者的教育培训涉及到三个核心问题:谁来培训、培训什么和如何培训。结合国外的经验和我国多年的实践,本文认为,明确培训主体在其中发挥着更为关键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文章建议,具有培训资
入选理由 多措并举,盘活职教资源,聚焦内涵建设,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实现中职与普高规模大体相当。  亮 点 近年来,钦州巿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依托国家战略和地方政策支持,釆取多种举措,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实现了中职和普高招生规模持续保持大体相当。2015年,高中阶段共招生35546人,普职比为49.1∶50.9;2016年,共招生42648人,普职比为48.1∶51.9。  对接产业
摘 要 对全国23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好,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协调:一方面,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较强、信息化教学使用意愿明显、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较高;另一方面,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水平较低、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有待提升、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差异显著。建议从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完善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标准、鼓励教师参与
摘 要 11月29日至12月1日,2019年全国高职教育研究论坛在浙江金华召开。论坛围绕中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等主题展开探讨。论坛以“高质量 高水平 高标准”为主题,以“8 4 1”为主要活动方式,即8个主题报告、4个专题(含12个报告)和1场沙龙,致力于和众多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探讨推动我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期刊编辑委员会主办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6215 自由教育、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西方高等教育思潮谱系溯源 李海萍 上官剑 《教育研究》 2017年第9期 11800字  19826216 职业教育协同服务“一带一路”的策略:内育与外培 任君庆 《教育发展研究》 2017年第17期 10800字  19826217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成熟度研究 石丽 陈万明
摘 要 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解决现代职业教育对优质、新型教师的需求与教师培养培训滞后之间矛盾的重大举措。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从人才培养培训目标确定、人才培养培训规格要求、课程结构体系设计等方面,对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进行了系统构建,为卓越职教师资相关培養培训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卓越职教师资;校企协同;一、二、三课堂;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
摘 要 综合人力资本和成本收益决策理论,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意愿影响因素检验的Logistic模型,对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意愿的因素较多,个人、工作、生活以及培训特征变量均包含影响培训意愿的因素;具有外出前培训经历或进城后培训经历的新生代农民工,相比没有相关培训经历的农民工,有更大的意愿继续参与培训;有无培训经历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
摘 要 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工作是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教学工作联系紧密又有区别,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门类,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大的范畴和体系。回顾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历史,可以发现,其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相辅相成。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推进技术装备事业形成一个建设、配置、管理、应用比较完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行业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格局,而这又极大促进了中国职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