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张梳,是海门市三厂职业高级中学08农业专业班的学生,我很高兴能参加2009年的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通过这次比赛使我获取了很多新的知识,对我以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平时的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聊天,乐于观察事物,我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女孩。我相信只要努力了,梦想就一定会实现。在同学眼中,我是一个开心果,当同学遇到烦恼时候都会向我倾诉,我也会竭尽所能地帮助同学。
可能因为我是女孩子的缘故,从小就对各色的花卉比较感兴趣,兰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兰花有许多名贵的品种,其中的蝴蝶兰已经应用了组织培养技术并且进行了工厂化生产,并且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于是我就想,蝴蝶兰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而文心兰经济价值也很高,但是国内对文心兰的组织培养研究较少,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利于工厂化生产文心兰的方法,进行推广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找到了教生物课的徐申老师。他听了我的想法后,非常支持,说我来的正好,省里的创新大赛开始了,鼓励我付诸实践,参加这次比赛。于是徐老师就开始辅导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并让我在生物组培实验室里进行摸索试验,找到这样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比赛很有信心,而且也很有耐心地听老师讲解组织培养的原理,但是初期几次的试验我都失败了,要么因为我的操作不熟练导致瓶苗被感染,要么因为进行培养基的配制时激素添加比例不合理致使种苗死亡,于是我慢慢地失去了信心。但徐老师的一句话——“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动摇,不退却,这才是创新成功的路。”使我重拾对这次比赛的信心。
从那次起我就开始对文心兰组织培养基激素进行实验筛选对比,并且进行大量的种苗接种练习提高操作熟练度,减少接种苗的污染率。经过多次的实验对比,最终找出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快繁技术体系,利于工厂化繁殖育苗。筛选出:①利于原球茎诱导增殖的激素配比;②利于不定芽诱导的激素配比;③利于生根的培养激素的配比;④栽培基质用小石子+小树皮1:1为佳。其中应用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小包分化、离体条件下植物器官的发生、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这些新的知识都是在平时课堂里学不到的。这项技术可以提高文心兰的诱导率和繁殖率,并在市场中更具竞争能力和推广价值,进行工厂化工厂化育苗。
这次的创新大赛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要注重答辩过程,不仅要有好的作品,而且好的表达也相当重要。评委提出的问题,你要能用简介而清晰的回答让评委了解到你的作品结构原理和创新点,并且作品本身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
创新大赛给我的另一个感受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不要气馁,不退却,这样才能成功。从中我也总结了一句话,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我认为我的这项文心兰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遇有很大的推广价值,而且我想找出其他花卉的组织培养技术,特别是那些比较名贵或者周期比较长的花卉品种,这样可以大规模生产,占领市场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乐趣。
这次的成功将引领我向新的高度迈进。我要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迎接一个个新的挑战,创造一个奇迹,实现自己的梦想。
指导老师徐申点评:
张梳是一个聪明的学生,非常善于思考总结,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并找出答案,因此学习成绩也较好,在课业紧张的上课期间能游刃有余地抽出时间,扎进实验室做研究。动手能力也很强,在生物课的实验操作上,能熟练完成规定的操作,因此在对实验操作要求较高的组培接种过程中,能够很快地从适应不熟悉到熟练接种的转变。
在赛前的准备过程中,她表现出优于一般学生的成熟和耐心,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寻找最适的答案。每次有新进展时都及时向我演示,并虚心提出实验过程中的疑问,最大限度地自己去解决。
通过这次大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我改进了在实践课的教育教学方法,衷心希望这样的赛事办多、办好、办新!
可能因为我是女孩子的缘故,从小就对各色的花卉比较感兴趣,兰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兰花有许多名贵的品种,其中的蝴蝶兰已经应用了组织培养技术并且进行了工厂化生产,并且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于是我就想,蝴蝶兰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而文心兰经济价值也很高,但是国内对文心兰的组织培养研究较少,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利于工厂化生产文心兰的方法,进行推广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找到了教生物课的徐申老师。他听了我的想法后,非常支持,说我来的正好,省里的创新大赛开始了,鼓励我付诸实践,参加这次比赛。于是徐老师就开始辅导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并让我在生物组培实验室里进行摸索试验,找到这样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比赛很有信心,而且也很有耐心地听老师讲解组织培养的原理,但是初期几次的试验我都失败了,要么因为我的操作不熟练导致瓶苗被感染,要么因为进行培养基的配制时激素添加比例不合理致使种苗死亡,于是我慢慢地失去了信心。但徐老师的一句话——“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动摇,不退却,这才是创新成功的路。”使我重拾对这次比赛的信心。
从那次起我就开始对文心兰组织培养基激素进行实验筛选对比,并且进行大量的种苗接种练习提高操作熟练度,减少接种苗的污染率。经过多次的实验对比,最终找出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快繁技术体系,利于工厂化繁殖育苗。筛选出:①利于原球茎诱导增殖的激素配比;②利于不定芽诱导的激素配比;③利于生根的培养激素的配比;④栽培基质用小石子+小树皮1:1为佳。其中应用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小包分化、离体条件下植物器官的发生、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这些新的知识都是在平时课堂里学不到的。这项技术可以提高文心兰的诱导率和繁殖率,并在市场中更具竞争能力和推广价值,进行工厂化工厂化育苗。
这次的创新大赛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要注重答辩过程,不仅要有好的作品,而且好的表达也相当重要。评委提出的问题,你要能用简介而清晰的回答让评委了解到你的作品结构原理和创新点,并且作品本身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
创新大赛给我的另一个感受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不要气馁,不退却,这样才能成功。从中我也总结了一句话,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我认为我的这项文心兰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遇有很大的推广价值,而且我想找出其他花卉的组织培养技术,特别是那些比较名贵或者周期比较长的花卉品种,这样可以大规模生产,占领市场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乐趣。
这次的成功将引领我向新的高度迈进。我要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迎接一个个新的挑战,创造一个奇迹,实现自己的梦想。
指导老师徐申点评:
张梳是一个聪明的学生,非常善于思考总结,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并找出答案,因此学习成绩也较好,在课业紧张的上课期间能游刃有余地抽出时间,扎进实验室做研究。动手能力也很强,在生物课的实验操作上,能熟练完成规定的操作,因此在对实验操作要求较高的组培接种过程中,能够很快地从适应不熟悉到熟练接种的转变。
在赛前的准备过程中,她表现出优于一般学生的成熟和耐心,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寻找最适的答案。每次有新进展时都及时向我演示,并虚心提出实验过程中的疑问,最大限度地自己去解决。
通过这次大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我改进了在实践课的教育教学方法,衷心希望这样的赛事办多、办好、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