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紫砂壶历来为古今中外文人雅士所深爱笃好,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紫砂壶收藏者,对紫砂壶的线条审美仍是有一定法则的。书画鉴赏中常说的“气韵生动”,可以作为我们鉴赏紫砂壶造型的一个准则。紫砂“炉韵组壶”从干练的外形到内在的气韵,均有独一无二的灵趣。
关键词 紫砂;炉韵组壶;气韵美
中国人爱吃茶、赏壶、品茗、吟诗,风雅之至,留传下来的赏茶诗也不少,其中有宋代欧阳修“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佳句,还有梅尧臣的“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等等,但当时这些诗句还未铭刻于紫砂陶中。直至明清时期,宜兴陶瓷蓬勃兴起,紫砂壶吸引了众多书画名家来到宜兴,他们或亲自挥笔兼刻,或与艺人合作镌刻,使紫砂壶成为“字随壶传、壶以字贵”的雅玩。对于紫砂壶,除了造型千姿百态,泥色丰润古雅,功能奇异独特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气韵。因此,每一把壶都是一件别具气韵的艺术珍品,现以紫砂“炉韵组壶”(见图1、图2)为例,谈谈作品的造型及其气韵美。
1 紫砂“炉韵组壶”的造型
紫砂“炉韵组壶”采用全手工制作而成,做工严谨。远看,这两款壶器像香炉;近看,两者的线条有圆润和凌厉的区别,有大气和端正的区别,还有柔美与灵修的区别。首先,图1主要采用了圆线,壶器的中间形似“杨柳腰”,而上下两段的壶底和壶肩处浑圆,三只壶足皆圆润、可爱。壶把也是圆圈形与之呼应,壶流弯曲向上,形似美人的纤纤细手。而壶钮形似壶盖,且圆润、精致。故此,图1的壶器突出了紫砂壶“圆润”的特点。而图2则突出了紫砂壶“方正”之大气,呈现“细腰纤足”的外观效果,壶底和壶盖采用直线,并与壶把、壶嘴的方线呼应。壶钮形似方形的小桥,此壶也是神韵十足。从造型上看,紫砂“炉韵组壶”,两壶虽皆以香炉的造型进行设计,但是各具特色、各有气韵。
2 紫砂“炉韵组壶”的气韵之美
紫砂“炉韵组壶”均采用了香炉作为题材而设计,严格上看,这两把壶的造型都艺术化了。直线也能设计成紫砂壶,圆线也能设计出紫砂壶,这表现出紫砂壶设计的变化多端。但是,只要是按照艺人的审美眼光设计的,所呈现的壶器都很美。就像紫砂“炉韵组壶”分别运用了直线和曲线来设计壶器,可谓“殊途同归”。这两款壶从立意上看都是一致的,旨在表现壶器的气韵,也说明了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同样是表现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形式来表现,这也是创作紫砂“炉韵组壶”所要表达的意思。
3 紫砂“炉韵组壶”的立意
香炉,自古以来就是民间祭祀用的器物。现以香炉入题,反映了任何造型都可以通过紫砂壶的形式呈现,灵感无处不在。当然,选择哪种造型入壶,并不是随意择取的,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和文化的寄予,才最终满足作者的要求,设计出满意的壶型,充分表达作者赋予壶器的情感。就紫砂“炉韵组壶”而言,首先表现的是造型之美,更深一层则要审视壶器的立意。香炉和宗教有密切联系,香炉可以看成是佛教的器物。以香炉的造型设计紫砂“炉韵组壶”,寓指修炼的方法形形色色,但最终所要修成的正果确是一致的,就是为大众服务。这种独特的立意,也只有在静下心来才能够细细体味得出。
4 小 结
欣赏一把好壶,有如审视一位绝世美人,其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要经得起推敲琢磨,耐人寻味的不仅是四溢的茶香,还在于道不尽的壶之韵,这便是紫砂壺的魅力所在。多次反复地欣赏紫砂“炉韵组壶”,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再仔细想想,则更能体味这组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其实,“壶如其人”,制壶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我们虽然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只要用心,都能服务于社会,这也是紫砂“炉韵组壶”的价值所在。
参 考 文 献
[1]朱学勤.紫砂茶壶传统造型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艺术·生活,2005(01):49-51.
[2]邓敏.宋代文人的茶诗生活与交谊——以苏轼及同时代人为视点[D].南昌大学,2012.
关键词 紫砂;炉韵组壶;气韵美
中国人爱吃茶、赏壶、品茗、吟诗,风雅之至,留传下来的赏茶诗也不少,其中有宋代欧阳修“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佳句,还有梅尧臣的“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等等,但当时这些诗句还未铭刻于紫砂陶中。直至明清时期,宜兴陶瓷蓬勃兴起,紫砂壶吸引了众多书画名家来到宜兴,他们或亲自挥笔兼刻,或与艺人合作镌刻,使紫砂壶成为“字随壶传、壶以字贵”的雅玩。对于紫砂壶,除了造型千姿百态,泥色丰润古雅,功能奇异独特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气韵。因此,每一把壶都是一件别具气韵的艺术珍品,现以紫砂“炉韵组壶”(见图1、图2)为例,谈谈作品的造型及其气韵美。
1 紫砂“炉韵组壶”的造型
紫砂“炉韵组壶”采用全手工制作而成,做工严谨。远看,这两款壶器像香炉;近看,两者的线条有圆润和凌厉的区别,有大气和端正的区别,还有柔美与灵修的区别。首先,图1主要采用了圆线,壶器的中间形似“杨柳腰”,而上下两段的壶底和壶肩处浑圆,三只壶足皆圆润、可爱。壶把也是圆圈形与之呼应,壶流弯曲向上,形似美人的纤纤细手。而壶钮形似壶盖,且圆润、精致。故此,图1的壶器突出了紫砂壶“圆润”的特点。而图2则突出了紫砂壶“方正”之大气,呈现“细腰纤足”的外观效果,壶底和壶盖采用直线,并与壶把、壶嘴的方线呼应。壶钮形似方形的小桥,此壶也是神韵十足。从造型上看,紫砂“炉韵组壶”,两壶虽皆以香炉的造型进行设计,但是各具特色、各有气韵。
2 紫砂“炉韵组壶”的气韵之美
紫砂“炉韵组壶”均采用了香炉作为题材而设计,严格上看,这两把壶的造型都艺术化了。直线也能设计成紫砂壶,圆线也能设计出紫砂壶,这表现出紫砂壶设计的变化多端。但是,只要是按照艺人的审美眼光设计的,所呈现的壶器都很美。就像紫砂“炉韵组壶”分别运用了直线和曲线来设计壶器,可谓“殊途同归”。这两款壶从立意上看都是一致的,旨在表现壶器的气韵,也说明了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同样是表现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形式来表现,这也是创作紫砂“炉韵组壶”所要表达的意思。
3 紫砂“炉韵组壶”的立意
香炉,自古以来就是民间祭祀用的器物。现以香炉入题,反映了任何造型都可以通过紫砂壶的形式呈现,灵感无处不在。当然,选择哪种造型入壶,并不是随意择取的,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和文化的寄予,才最终满足作者的要求,设计出满意的壶型,充分表达作者赋予壶器的情感。就紫砂“炉韵组壶”而言,首先表现的是造型之美,更深一层则要审视壶器的立意。香炉和宗教有密切联系,香炉可以看成是佛教的器物。以香炉的造型设计紫砂“炉韵组壶”,寓指修炼的方法形形色色,但最终所要修成的正果确是一致的,就是为大众服务。这种独特的立意,也只有在静下心来才能够细细体味得出。
4 小 结
欣赏一把好壶,有如审视一位绝世美人,其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要经得起推敲琢磨,耐人寻味的不仅是四溢的茶香,还在于道不尽的壶之韵,这便是紫砂壺的魅力所在。多次反复地欣赏紫砂“炉韵组壶”,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再仔细想想,则更能体味这组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其实,“壶如其人”,制壶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我们虽然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只要用心,都能服务于社会,这也是紫砂“炉韵组壶”的价值所在。
参 考 文 献
[1]朱学勤.紫砂茶壶传统造型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艺术·生活,2005(01):49-51.
[2]邓敏.宋代文人的茶诗生活与交谊——以苏轼及同时代人为视点[D].南昌大学,2012.